【優秀作業】讀《寂靜的春天》有感

2021-02-19 生態工大

       

     最近的讀書日,我選擇了閱讀國外作者撰寫的書籍,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授課老師的環保讀物推薦書目中我選擇了名字比較平和的《寂靜的春天》來閱讀。這本書作者蕾切爾·卡遜,她對人類意識的絕對準確性提出了不一致的看法,可是她當時的想法與社會傳統是相背的。在她這本書出版後的兩年裡沒有被眾人所接納,並且還遭遇了攻擊和詆毀,她心力憔悴,最終與世長辭。不過她的思想最終還是為人類保護環境的意識點亮了一盞啟蒙的明燈。我也從書中深深地體會到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如果有一個很好的環境我們也將會有一個更好的生活擁有一個更好的家園。

    全書包括了17個章節,作者將一個旅行者感到心曠神怡的城鎮被令人緊張的寂靜所籠罩作為開始,經過一系列事實的闡述和有理有據的科學論證,得出了DDT這種殺蟲劑的大量使用所引發的嚴重後果就正在歐美國家各地發生,其中最為直接的就是,它破壞了浮遊生物到魚類到鳥類最後到達食物鏈頂端,使人患有各種流感、慢性病和各種癌症,作者態度很堅決的指出控制自然是很愚蠢的。她呼籲大家可以通過創造力與想像力的行為方式,試著去化解和其它生物共存在這個地球上的矛盾。人類雖然是有思想、有智慧的食物鏈頂層生物,但是我們只有尊重大自然,以更謙卑的心態去和其它生物共存,積極反省並改正曾經犯過的錯誤,停止繼續犯錯,才有可能挽救已經漸行漸遠的我們了。

    我們切身的生活中對於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在我小時候家鄉裡,河水是清澈的,樹林是蔥鬱的,河裡的魚蝦等也是非常多的,只是當時的莊稼產量比較低,還有雜草蟲害比較多,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多產的雜交水稻,各種高效的化肥、除草劑、除蟲劑等,莊稼的產量是上去了,可是一個很明顯變化就是田野中的生物變的越來越少了,現在幾乎是見不到了也聽不到蟲鳴鳥叫了。河裡的魚蝦更是很難尋覓了。我深深的感慨科技進步給大自然帶來了多大的傷害,現在工廠多,汽車多這些已經很影響環境了,可是還有樹木濫伐,資源肆意開採等,我們真的嚴肅對待我們的環境了。

    讀完這本書是一個不斷衝擊心靈的過程,雖然以前自己也知道環境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但是大部分還是從新聞媒體和大眾的輿論中得知的。從來都沒有像這本書裡描述的那樣,從科學事實的角度嚴謹理性地、徹底地、深刻地去研究和思考這一問題。這讓我想起了美國副總統阿爾戈爾在前言中說的一段話:「《寂靜的春天》猶如曠野中的一聲吶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辯的論點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在瑞秋卡森的這本著作中,作者用真切的事實,希望可以去喚醒那些無知、愚昧的人們,不要再利用化學「武器」和暴力手段,來對付地球另一部分群體。也高呼我們,要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謙卑為上,不能再自以為是。否則終將有一天,人類將面臨無法挽回的災難。

    在《寂靜的春天》這本書中,作者運用簡單樸素的文字描述著人類的行為對環境有著嚴重影響的事實,一方面是將十分迫切的問題展現給世人,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影響大家,讓眾人都行動起來。這真的是一次有關於馬克思哲學運用到社會實踐中的先例,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來解答和描述:社會存在決定著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現在,環境問題迫使著人們樹立起了環保意識,希望環保意識能向所有群眾普及,讓我們攜手真正建立一個環保的大家園,而不是只有小部分人在那裡努力宣傳,其他人只是幹喊口號、隨大流為適應社會的物質發展而變得圓滑,知道要環保,但為了方便、為了發展就懶得從真正意義上去行動起來。作者很直截了當的指出這一觀點,真的很佩服作者的勇氣和敏銳的思路。感謝她把一切看得如此透徹與清晰,更重要的是能夠不畏世俗讒言大膽合理的做出闡述給世人以警示。上了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後讓我體驗了很多體驗不到的活動,讓我懂了很多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希望我們所有人能夠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來保護這千瘡百孔的大自然,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我們能夠行動起來。

教師點評:

作者從書中讀到了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寫得非常好,堪為典範。



相關焦點

  • 《寂靜的春天》| 是誰按下了春天的靜音鍵?
    《寂靜的春天》將於2020年11月27日在QQ課堂與大家正式見面,一共6節課,開課後的每周五17:00在QQ課堂準時播放課程。每周日19:30主講老師將與大家進行直播互動,為大家在線答疑。孩子能收穫什麼有趣 快樂讀以興趣為先導 開課便有戲有癮 想探究預設話題 多角度解讀有用 會答題知識點講解 提升應用能力還在等什麼?
  • 有福薦書 | 《寂靜的春天》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讀書之道。「有福薦書」專欄為大家推薦各類值得閱讀的好書,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書香滿溢社會。《寂靜的春天》作者: 蕾切爾·卡森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當鳥兒不再歌唱,當溪流不再流淌,當綠色的森林被褐色的枯草取代,當蔚藍的海洋被腐臭的魚覆蓋,我們是否還有能力生活下去?
  • 春分|寂靜的春天,陌上花盛開
    春分|寂靜的春天,陌上花盛開今年的春,來得遲。今年的春,少了孩子們興奮的奔跑、驚奇地叫喊,顯得有些索然無味,有些寂靜,就連荷花玉蘭也開得有些無精打採,意興闌珊。好在春分到了。小葉海棠花雖不出遠門,只是在家門口就看不盡的繁花似錦:櫻桃花細碎繁豔,燦若雲霞;紫荊花密密匝匝,縝密稠簇。
  •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卜算子•詠梅》有感 2020-06-10 0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寂靜的春天》讀後感
    寂靜的春天,用優美的筆調,喚起了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覺醒。地球從來不需要人類拯救,在資源耗竭,除人類之外的生命消失殆盡之前,人類需要拯救人類自己。春天來臨,萬物復甦,種子破土而出,迎接雨露的洗禮,鳥兒在枝頭啁啾,兔子狐狸在草地上奔跑,蜂飛蝶舞,春天本該有的景象,卻是如死亡來臨般,寂靜的讓人壓抑。
  • 暑假讀後感:讀《小房子》有感
    直到一個春天的早晨,小房子的主人來了,重新把它搬回了鄉下。這次,小房子坐落在原野中央的小山崗上,周圍長著蘋果樹,天上的星星對它眨眼睛,彎彎的月亮升起來了,這時正是春天,鄉下處處安靜、平和。作者給小房子賦予了人類的情感,它會對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感到孤獨和恐懼,也會因為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而感到幸福和快樂。
  • 關於《寂靜的春天》中的植物名翻譯
    《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 1962)是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科普作家蕾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 1907–1964)的名作,最開始在報章上連載時就引發了轟動,其正式出版更是成為環保運動史上的裡程碑式事件。
  • 讀《臨滄局黨委感謝信》有感
    讀《臨滄局黨委感謝信》有感 發布時間: 2021-01-07 09:09:1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魏成武   在跨入新的一年之際就收到臨滄供電局黨委的關心和關懷,小灣供電所全體員工向臨滄供電局黨委說聲:
  • 看看你遺下的春天 如今像青苔般寂靜 像詩般寂靜
    ——陳學かす春天了,我用桃花雨,釀一壺桃花釀。冬天了,我再用星月為碳,燙一盞女兒紅。深怕自己喝多,喝多了,忘記添釀酒的柴火。——小強的院子《四季景圖》春光蝶影窗前追,夏夜星河涼如水。秋風殘葉霜滿地,冬雪瑩白如有意。
  • 關於公布2018年度連雲港市「紅讀」徵文活動及演講比賽結果的通知
    經專家組評選,《書是最好的化妝師》等30篇作品獲徵文比賽一等獎,《墨香沁心脾》等40篇作品獲徵文比賽二等獎,《十年書香伴我成長》等50篇作品獲徵文比賽三等獎;周子涵、魏思語分獲演講比賽中學組和小學組一等獎,楊蕊鳴等6位同學獲演講比賽二等獎,宋沁陽等12位同學獲演講比賽三等獎;杜彬等37位老師獲徵文優秀輔導獎,胡敏等8位老師獲演講比賽優秀輔導獎;連雲港市少兒圖書館等22家單位榮獲優秀組織獎。
  • 讀《員工安全意識提升》有感
    讀《員工安全意識提升》有感 作者:趙永生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8-08-13 一本好書往往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它會在生活中工作中給我們諸多啟示。《員工安全意識提升》就是這樣一部有用的工具書。
  • 暑假讀後感:讀《花婆婆》有感
    讀了這本書之後,你會感嘆:原來圖畫書也可以描繪一個人波瀾萬丈的人生。這是一個倒敘的故事——一位風燭殘年的老婆婆告訴讀者:當她還是一個名叫艾莉絲的小女孩時,常常坐在爺爺的腿上聽他講故事。每次爺爺講完故事,艾莉絲就會說:「爺爺,我長大以後,要像你一樣去很遠的地方旅行。當我老了,也像你一樣,住在海邊。」
  •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人間值得》有感 2020-06-14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好書大家讀】讀《沒有任何藉口》有感 2020-06-09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君子不器——半部論語品一生》有感
    談君子 話品格——讀《君子不器——半部論語品一生》有感□ 王楚健近日,筆者翻開張傳玖先生的新作《君子不器——半部論語品一生》,感覺其意義非凡。張傳玖推出這本讀書筆記形式的散文集,致力於解讀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論語》,精選出孔子的73句名言,作為73篇的篇目,筆觸在釋義闡理、說文解字、咬文嚼字的同時,行雲流水、化繁為簡、深入淺出,極具助讀經典的意義。
  • 讀高堂東溶詩集《事物在時光中隱著》有感
    讀高堂東溶詩集《事物在時光中隱著》有感                                                                          作者:榮榮            不止一次聽人與我說
  •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五)——讀《瓦爾登湖》有感 2020-12-1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初中生優秀作文欣賞:寂靜的土壤中的光明
    每天分享,關注六月語文,讓孩子更優秀。靜靜地沉靜在泥土中,一片黑暗,一片寂靜。  我有點害怕。每天的每天,我獨自在泥土寬廣的身體裡,無語沉默,沒有聲音,我呆立著,不知幹些什麼。  某一天,在我口舌乾燥欲裂之時,一點清涼的東西流入我的嘴中。靜,一片死寂。不肖片刻,我又恢復了口乾舌燥的狀態,似乎更甚。那冰涼的令我清靜的液體只有偶爾流入我的嘴中。  不夠!
  • 讀《梅花魂》有感
    「為什麼你們當初不逼我」: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吃苦讀《梅花魂》有感 張佳怡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很感人的課文,名字叫《梅花魂》,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 學完這篇課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作者出生在東南亞的星島,外祖父從小就教她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思念家鄉詩句的時候外祖父便會落淚,有一次作者不小心把外祖父珍藏的墨梅圖給弄髒了,外祖父很生氣,說梅花圖是不可以隨便糟蹋的,因為梅花是我們祖國的名花,愈是寒冷,它卻愈精神、愈秀氣,也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