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據「發聲」讀出數據背後的「故事」——文化教育集團數學學科集中教研統計與概率專題
為提高課堂效率,打造「教-學-評一致性」課堂,文化路教育集團數學學科四校區大教研活動如期舉行,四校區五、六年級全體數學老師、李亞校長共同參與本次教研。本次活動觀摩了東湖小學校區高數教研團隊打造的《折線統計圖》課例,聆聽了教研團隊教師對於學科本質的解讀、對學習目標和評價任務的解析。
活動第一項是由東湖小學專家型教師王翠瑋執教的課例展示,王老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對內容的精準把握,對課堂的靈活把控,為在場老師展現了一節優秀的範例課,本節課從同學們熟悉的東湖美景入手,基於學生認知基礎,從條形統計圖遷移到折線統計圖的學習,整節課環環相扣,在無形中提升學生數據分析意識。
辛豔玲老師對本節課的知識本質進行了解讀,從「數據分析的過程」「數據分析的方法」「數據的隨機性」等三個方面對與本課相關的學科本質進行有針對性的解讀,針對不同學段對統計與概率這部分的要求進行了詳細說明,並指出該部分的學習要讓學生真正經歷從數據收集到整理再到分析的全過程,真正形成能力。
陳慶芝老師以《基於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的數據分析觀念培養》為題,結合本課對於統計與概率領域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進行了解說,陳老師表示經歷了本次教研團隊對於展示課的反覆打造,和對於與之相關內容的大量專業閱讀,真正提升了對於本部分的認識。
褚妍老師針對本節課學習目標和評價任務的設計進行了解讀,褚老師從課標要求,教材、教師用書和學情方面對本課內容進行了剖析,結合課例打造的反覆修改過程,詳細為大家講解了學習目標的設計方法,繼而解讀了與目標一一對應的評價任務是如何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
最後,李亞校長對課例進行了點評,給出了「重質疑,善追問」的高度評價,李校長表示相信通過本次教研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穫,加深了對摺線統計圖這部分的理解,並指出對於各種統計圖的學習,都要從真實的數據出發,最終落腳在數據的分析和利用上,學習統計圖的最終目的還是在應用,因此在課上要加強對圖表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的相關訓練,真正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
本次活動,老師們都表示收穫頗豐,從此會提高對統計與概率這部分內容的重視,此次活動真正起到了提高老師專業素養的作用,教研,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