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版」高考改革將從2017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學開始實行。不過,本屆的高二學生將提前感受一把!
從今天起,《2017年課程改革高考選考科目一項調查問卷》將陸續發放到他們手中,模擬選擇高考改革後的課程,而這也將作為全市高考改革研究的重要參考。
12月18日,市教育局召集全市高中校長、學科帶頭人開會,共同研討高中課程改革措施。
【改革】 2018年高中實現「走班教學」
高中「文理不分科」、高考科目變成「語數外+『6選3』」近20種自由搭配、地理生物科目還能選擇在高二參加……
此前,「皖版」高考改革出臺兩大配套政策中,繪出了我省高考改革的基本脈絡。隨之而來的,就是高中現有教學模式的改變。
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李衛文告訴記者,因為高考科目多達20種的自由搭配,學生可以自選科目,不再有固定的課堂,現在班級概念也會被淡化。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合肥市高中課程改革方案,從2018年起合肥各高中將實行「走班教學」取代以往的「文理分科」。
「高一還是語數外、政史地、生物化的基礎知識學習,高二學生才會根據自己對各學科的掌握程度、興趣,選擇3個科目。」他解釋道。
【影響】增設「導師制」指導學生選課
記者從研討會上了解到,「走班教學」之後,如今的行政班功能弱化甚至消失,學校原有的管理方案、教學體系也都將發生巨大變化。
尤為一提的是,到時候,班級不再是班主任「一肩挑」,更多的是通過「導師」來指導學生落實綜合素質評價、選擇高考科目。根據方案,「導師」的義務涵蓋學業幫扶、選課指導、專業評估等多個方面。
那麼,什麼樣的老師能夠擔任導師?導師的運行模式如何?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陳杰明告訴記者,這些問題將在後期進行探索。
他坦言,面對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也必然會出現某學科教師過剩或者不足的問題,如何建立調解機制,又是一個需要提前研究的問題。
而且,走班教學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教室和班級教學設施,更多的公共場所和公共空間。方案中提出,各個高中傳統的實驗室、圖書館、計算機室等多功能性教室,需要做出一些改造和調整,以便於向學生提供更開放、更多樣的「服務」。
【分析】高二學生填問卷以作參考
「假如你是我省2017年入學的高一新生,高考改革後,你會選擇哪些高考科目?」本屆的高二學生將提前感受一把。
記者從教育局了解到,從今天起,合肥市各高中的高二學生將拿到一份《2017年課程改革高考選考科目一項調查問卷》,模擬填寫。
學生可以將自己當作高考改革實施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學科學習能力、專業傾向、生涯規劃等,在政史地、生物化6個科目中任選3個科目參加高考。
與此同時,學生家長也將填寫一份科目選擇指導表。
據悉,調查問卷將在本月內收回,這些問卷結果將作為全市高考改革研究的重要參考,來進行學校課時設置,以及教師安排。
記者了解到,之所以選擇本屆全體高二學生來進行調查,是因為他們已經進行過文理分科,更加了解哪些課程適合自己的專業發展,調查結果更具有參考性。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市教育局已經成立6個專題研究組,就高考改革後的課程體系、教學管理體系、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管理變化、學校辦學條件、教師管理及工作成效評價,進行專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