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雖說真正對孩子有撫養和照顧義務的是寶爸和寶媽,不過因種種原因,現在不少家庭孩子都是由隔輩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在照顧,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孩子的奶奶。
婆婆們幫忙帶孩子的家庭,年輕人多半都是很感激的,畢竟因為有了老人的幫忙,年輕人可以輕鬆不少,也能夠有機會重返職場,好好工作。但那些婆婆們不願意幫忙帶孩子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呢?多數逃不出這3種結局,最後一種尤為現實。
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不少家庭因為這個原因,婆媳關係,甚至母子關係都會開始變得很緊張。站在兒媳的立場,婆婆明明有時間,身體也允許,卻不幫自己帶孩子,不就是「見死不救」?如此狠心的婆婆,兒媳們自然內心是會不滿的,那麼婆媳關係開始變緊張也就不奇怪。
自己親媽不願意照顧自己的親孫子,那麼站在寶爸的立場,他們也會想,明明是親媽卻不幫自己,自己還想著各種孝敬老人。可老人的拒絕多少也是會讓其兒子心寒的。如此以來,母子關係無形中也就會受影響。
這樣的結局也是很現實了,老人不幫忙帶孩子,總不能孩子就不管不顧了吧。於是不少夫妻就會商量,寶媽或者寶爸最終就會有一人辭職在家帶娃。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家庭收入直接減少一半,同時小家生活質量也開始下降。
家庭收入減少,生活質量下降,緊接著可能就會出現一系列新的家庭矛盾,輕微的小夫妻間爭吵不斷,嚴重的甚至會鬧到離婚的地步。而如果真的因為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就鬧到夫妻離婚的地步,可以說也是很糟糕了。
有不少兒媳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老人說她沒義務幫自己帶孩子,兒媳也表示那自己也沒義務給她養老。就這樣,明明可以雙贏的局面,最終卻演變成了「雙傷」。
小家裡矛盾不斷,各自日子過得也是一塌糊塗。不管是年輕兒媳還是上了歲數的婆婆,都會有一段日子過得無比艱難。而這樣的結局,可以說不管對誰都是很不利的了。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家庭,最終因為婆婆不幫忙帶孩子,都鬧到了這種地步。
那些婆婆不幫忙帶孩子的家庭,多數最後都是上面提到的這3種結局,最後一種更是很現實,讓人無奈。
【今日話題:婆婆不幫忙帶孩子,你認為最糟糕的結局是哪一種呢?】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