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除了天氣炎熱讓人煩躁外,最大的煩惱就是擔心被蚊子咬。這不,江蘇一男子被蚊子咬後臉腫成球驚呆不少網友,其實在溫州還有更可怕的案例,一女子眼角膜被蚊子咬傷,差點「失明」,幸虧及時就醫,目前經治療已出院。對此,專家提醒市民,除了做好防蚊措施外,一旦被蚊子及時做好止癢消腫工作。
蚊子飛進眼睛視力下降到0.04
「雖然也出院了,但還需要到醫院複查。」提及蚊子,孫女士至今還有些恐懼。
6月8日,孫女士用手機跟妹妹視頻聊天,突然一隻蚊子飛入她左眼。「當時我眼睛眯了下,用手拉了拉上眼皮,試圖趕走蚊子,可是沒什麼用。」孫女士用手揉了揉,可總覺得蚊子還在眼睛裡。
沒多久,她就感到左眼非常疼痛,趕緊前往醫院。結果醫生從孫女士眼睛裡夾出了一個半粒米大小的蚊子。而此時,孫女士的左眼已紅腫得幾乎睜不開,視力也迅速下降到了0.3,最嚴重的時候,下降到0.04,幾乎失明。
仔細檢查後醫生嚇了一跳,原來是蚊子的口器穿透了孫女士的角膜。好在經過20多天的治療,孫女士的病情逐漸穩定,並與日前出院。
「情形有所好轉,但白內障還有。」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接診的副主任醫師柯治生介紹,蚊子進入眼睛後因為揉眼,導致口器刺穿角膜的概率非常低。但每年夏天門診都會接診多起被毛毛蟲、蜜蜂等昆蟲傷及眼睛的病例。萬一蚊蟲飛入眼睛,切記不要揉眼睛,可嘗試輕眨雙眼將異物排出,或自行用清水衝洗眼睛,或選擇就近的醫院進行正規的清潔、衝洗。
蚊子叮咬能引起全身過敏
雖然蚊子飛進眼睛概率不大,但皮膚被蚊子叮咬後導致全身過敏卻不少見。前段時間,有一個孩子被蚊子叮咬後導致面部、四肢都出現風團樣「包包」,強烈地瘙癢,半個多月不見好轉。
記者從附一醫、附二醫等皮膚科了解到,由蚊蟲叮咬引起的皮膚病是夏季最常見的皮膚疾病,入夏以來,就診的患者中將近20%的患者是被蚊子叮咬的。
附一醫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毅介紹,蚊子叮咬一般會有三種皮膚反應,一是紅腫、瘙癢;二是紅腫瘙癢面積擴大,延伸至其他部位;三是出現起泡的症狀。皮膚科最常見的患者,就是第二種,叮咬後誘發丘疹性蕁麻疹,全身皮膚表面異常瘙癢,甚至撓破。
「一些毒性較強的蚊子在叮咬後,它體內的毒液可以通過血液循環,引發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病。」 楊毅表示,這就是很多人此前只被蚊子咬了幾個包,卻最終出現全身瘙癢反應的原因。
蚊子用六枝針狀構造的刺進入人的皮膚,釋放出含抗凝血劑的唾液以防止血液凝結,為的是得到血液中的蛋白質滋養卵巢。而皮膚被蚊刺到後,血管擴張,皮膚水腫,皮膚釋放出致癢的物質。楊毅表示,有10%的蚊蟲叮咬患者會出現皮膚起水泡的症狀,這是叮刺後皮膚表面水腫,皮下組織壓力過大,而最終滲出皮表。小水泡在水管收縮後將通過皮膚的自我調節恢復正常,但醫生並不建議在未消毒的情況下,隨意挑破,此舉造成感染的可能性較大。
醫生建議,如果已經被蚊蟲叮咬,忌用手擠、忌抓破、忌水。尤其是面部危險三角區,一旦發生感染,可能造成顱內感染、蜂窩組織炎等嚴重症狀。若發生蟲咬性皮炎,最好立刻去正規皮膚科就診,也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
相關連結 招蚊子跟血型無關七類人較易招蚊子
在採訪中,不少市民抱怨自己的血型特別招蚊子。
「嬰幼兒、肺活量大的人、汗腺發達經常流汗的人、肥胖者、孕婦、化妝後香氣四溢的女性、白天穿深色衣服的人等七類人群比較容易招蚊子。」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治所醫師表示,招不招蚊子咬,和其血型並無關係,而是由人體所散發出來的熱量、二氧化碳以及汗腺所分泌汗漬的氣味所決定。至於被蚊子咬了之後包的大小,則與人體的病態反應以及蚊子的種類有關。
返回大浙溫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