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一部兒科醫術《幼幼集成》當中記載:流丹、溼瘡、鵝口瘡,與夫胎熱、胎寒、胎黃是也。
編輯:邱寫寫
說起胎毒,相信準媽媽們一點也不會感到陌生。這種說法從古代就已經流傳了下來,甚至還有相關的醫書記載,也怪不得老人總把「胎毒」倆字掛在嘴邊了。
而提到去胎毒的問題,被首當其衝拎出來的食物,多半就是鵝蛋。沒有被長輩們強迫著吃鵝蛋的孕期是不完整的,被鵝蛋支配的痛苦,你經歷過沒?
每天一鵝蛋可以把胎毒趕走?真相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新月懷孕的時候,總覺得皮膚乾乾的,渾身乾燥發癢,特別不舒服。新月想買一些孕婦潤膚油來滋潤皮膚,家裡老人卻說:「這肯定是胎毒鬧的,吃鵝蛋就好了。」
就這樣,新月被莫名其妙地每天「投餵」鵝蛋。一開始只是白水煮鵝蛋,尚且能夠接受,後來不知家人從哪裡學來的偏方,開始弄出「玉米須煮鵝蛋」的新菜。
鵝蛋那麼大的個頭,一頓下來光吃蛋就飽了,連飯都省了。不僅如此,鵝蛋的味道還膩中帶腥,吃起來真是難以形容。
然而這樣備受煎熬地挺了好幾個月,新月皮膚幹癢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妊娠紋也「如期而至」,感覺幾個月來一直都吃了個寂寞。
說什麼「每天一個鵝蛋可以把胎毒趕走」,寶寶出生後還不是一樣又紅又醜?那麼胎毒到底是咋回事,鵝蛋又有這哪些來頭呢?
鵝蛋的營養,究竟有什麼不同?
鵝蛋的個頭有雞蛋的3~5倍,產量卻遠低於雞蛋、鴨蛋,因此鵝蛋的價格往往非常可觀,有的地方一枚鵝蛋要十多塊錢,也是蠻貴的。那麼鵝蛋的營養價值,和價格是否匹配呢?
參考《中國食物成分表》第二版,我們可以看出:
鵝蛋的蛋白質含量在11.1g/100g,與雞蛋(13.3g/100g)和鴨蛋(12.6g/100g)比起來並沒有明顯優勢;然而,鵝蛋的脂肪含量卻高達15.6g/100g,遠高出雞蛋(8.8g/100g)和鴨蛋(13g/100g);在其他的鈣、磷、鉀等元素的對比上,鵝蛋也不具備明顯的優勢。孕期的準媽媽對蛋白質的需求比較高,尤其是孕中晚期。
懷孕早期的準媽媽,每日需要補充70g蛋白質,孕中期這個數字增加到80g,孕晚期則需要85g左右。
任何拋開劑量談影響的結論都是空話,從表格數據來看,鵝蛋還真就不是孕期食物的最佳選擇,鵝蛋的營養比雞蛋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盤點鵝蛋的花式吃法,「被強迫了你就眨眨眼」
鵝蛋不僅在營養上出現短板,味道上也確實是一言難盡。盤點那些曾經被長輩玩壞的鵝蛋吃法,如果你也是被強迫下咽的,你就眨眨眼。
▼ 玉米須煮鵝蛋
別說是煮鵝蛋了,就是煮玉米的時候,咱也吃不下這玉米須啊!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這道菜的味道,小編也只能說「一言難盡」了。
▼ 艾葉水煮鵝蛋
這道菜據說是可以安胎的,不過小編沒有吃過,艾葉都用來煮水泡腳了,吃起來是啥味道,還真是不敢想像……
鵝蛋不僅價格昂貴,營養成分上也沒有明顯的優勢,而且脂肪和膽固醇還相對偏高,確實並非孕期適合的營養食物。
而所謂的胎毒,或許也和我們想像中的情況不太一樣。
神乎其神的「胎毒」到底是咋回事
《幼幼集成》當中記載的胎毒,包括流丹、溼瘡等,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其實指的就是乳痂、溼疹等新生兒常見的皮膚問題。
① 乳痂:油脂分泌旺盛
剛出生一周內的娃,身體內仍帶有較高的雌激素水平,油脂分泌較為旺盛,出現乳痂是正常現象。
寶媽們只需要每天給娃清水洗頭,一周使用一次洗髮水就可以啦。被水泡軟後的乳痂,用手指輕輕一撥就脫落了,可千萬不要幹摳哦,會弄疼寶寶的!
② 溼疹:皮膚屏障薄弱
新生兒的角質層厚度僅有成人的1/3左右,皮膚屏障相對薄弱,缺乏水油平衡的能力,在冬日的乾燥天氣下,更容易出現溼疹。
在給娃洗澡的時候,要注意用38℃~39℃的溫水,避免太熱的水造成寶寶表皮水分流失。洗澡後儘快擦乾並塗抹潤膚霜,才能保護寶寶皮膚白白嫩嫩。
小島今日話題:你喜歡吃鵝蛋嗎?孕期有沒有被長輩「強行投餵」鵝蛋呢?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