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錢沒了」,兩位父親不同的做法,15年後孩子差距明顯

2020-10-06 YOYO說育兒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孩子的成長跟父母教育是分不開的,如果父母雙方都沒有盡到教育的義務,或者多次對孩子不信任,是十分傷害孩子內心的,也是會影響孩子未來成長的。

之前咋網上看到了一個消息:一名家裡比較貧困的學生,因為在班級中被老師懷疑偷拿了自己的錢,於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並且讓孩子交出偷走的錢,可是這名學生十分堅定的表示「自己沒有拿」,最後發現自己太過於渺小,選擇從4樓跳下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好在最後孩子沒有大礙,不過在他醒過來之後,第一時間是向父母澄清自己。

網友們看到這個消息時表示:十分痛心。

有的人認為是老師的錯誤,有的人認為是父母教育的失職,不管這名學生拿沒拿錢,但是老師的做法確實有很大的問題。

「爸,我錢沒了」,兩位父親不同的做法

之前我身邊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不過卻沒有這麼嚴重。

小傘和小香從小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是,由於小傘的父母需要去外地打工,因此小傘的童年幾乎都是和爺爺奶奶度過的,因此也養成了她較為膽小的性格,一直到小傘要上小學的時候,父母才徹底回到她的身邊。

記得有一次家裡老人生病了,爸爸讓小傘去醫院看望,在路上的時候,爸爸給了小傘100元錢,讓她到醫院樓下買一點水果和牛奶。

小傘去的路上把錢整丟了,再加上平時膽小回到家中看到爸爸也不敢把真相告訴他,不過爸爸卻看出了小傘的心事便上去詢問,通過了解得知,原來小傘去醫院的路上把整丟了,爸爸聽到這件事之後並沒有生氣,反而告訴女兒遇到這種事情不要慌,我們先返回原路找找,能找到是最好,如果找不到就當一個教訓,以後長點記性就好了,如果真的能花100塊錢,讓我女兒成長也是一件好事。

原本,小傘以為自己會得到父親的批評,可是沒想到父親不僅沒有批評自己還孤立自己,慢慢的小傘從一個膽小懦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陽光細心的孩子。

反觀,小香卻不一樣,有一次小香因為不小心把買菜的錢整丟了,爸爸十分生氣,告訴她掙錢是非常困難的,既然你把錢整丟了今天晚上你就別吃飯了,好好反省一下,讓你長長記性,由於這件事,小香性格從陽光變成了膽小,甚至許多事情都不敢去做,也不敢去嘗試。

15年後孩子之間差距明顯

15年的時間過去了,當時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傘和小香如今都步入了大學生活。

不過,由於兩人童年父親的教育問題,導致兩個孩子之間產生了明顯的差距,由於小時候爸爸的理解和開導,小傘在大學裡特別有人緣,而且還特別自信。

反觀,小香卻一直活在過去一樣,許多事情依舊不敢去嘗試,生怕父親批評自己,正是因為這樣,小香和家裡也產生了隔閡。

雖然,都在說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事情,可是,有時候爸爸起到的作用比媽媽更為關鍵,就跟小說家太宰治說的一樣:人不會只經歷恥辱,但是負面情緒例如羞恥,憤怒,不安等情緒容易被牢記並對性情影響一輩子

父親的教育,決定了兩個孩子之間的差距

其實,在我們看來,這兩個孩子所發生的事情都不算大事,但是父親的教育方式,卻讓兩個孩子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差距,兩個人的性格仿佛調換過來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會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只會一味的責罵孩子,這不僅不會讓孩子克服失敗,只會讓孩子活在失敗的陰影當中。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該如何去做?

任何一個孩子都會犯錯,但是在犯錯後父母處理的方式,將會決定孩子未來的走勢。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穩定孩子情緒,讓孩子從頭講一下過程,父母一起幫助孩子尋找問題的所在,而不是上來就批評孩子,這樣只會讓錯誤變成孩子心理的陰影。

如果孩子犯的錯誤是本質上的問題,那麼父母就要對孩子進行懲罰,不過在懲罰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一旦自尊心被摧毀那麼再次建立就非常困難的。

其實,父母要知道,孩子犯錯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當孩子犯錯之後,父母的做法等於讓孩子錯上加錯,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度」,千萬不要出現「暴力教育」

的情況,這樣只會傷害到孩子,並不會讓還克服困難。

相關焦點

  • 「爸我偷了100塊」,兩位爸爸不同做法,10年後孩子差距立現
    以下兩位父親不一樣的做法第二種爸爸:用大人的方式給足了孩子面子,也同時解決了問題另一個家長的做法卻引來了不同的結果,當孩子偷了100塊錢,想要去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汽車時,父親看到了孩子鬼鬼祟祟的舉動,並沒有立刻去打他一頓。
  • 孩子「偷拿」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的做法,10年後孩子差距大
    ,他們都出現過偷錢的行為,但是作為父親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但這位爸爸並沒有問清緣由,這件事情也給孩子留下了很深的陰影,而且十年後當他已經長大成人時,卻形成了十分摳門的個性,常常都是獨來獨往,沒有什麼朋友。第二位爸爸:給孩子留下顏面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商人之家,這位父親是一個商販,平時會要跟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所以也很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 喊出「我爸是李剛」的少年,6年出獄後,父親不認,企業不收
    我爸是李剛這句話曾風靡整個網絡,而說這句話的人叫李啟銘,如今早已刑滿釋放。李啟銘的父親是當地公安局副局長,母親則是一名商人,所以他的家庭條件非常優越,從小就養成囂張跋扈的性格,學校裡沒人有敢惹他。由於父母的忙碌,李啟銘只好被送去爺爺奶奶家照顧。俗話說得好,小兒子 ,大孫子,老爺子的命根子。
  • 孩子「偷拿」100元,兩位爸爸不同做法,孩子10年後走向不同人生
    01孩子"偷拿"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做法,孩子10年後走向不同人生華華前段時間在和爸爸逛商場時看到了一個玩具10年後,華華在大學裡回憶這段經歷時說道:"很感謝爸爸當初沒有拆穿我,否則我一定無地自容。"而有位爸爸,卻因為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毀了孩子的一生。在發現兒子阿明偷拿了家裡的100元錢後,這位爸爸沒有對孩子進行批評,而是說道:"想買什麼就拿吧,家裡不缺這100元。"
  • 「媽,為什麼別人能插隊」兩位媽媽不同的回答,20年後差距明顯
    兩位媽媽不同的回答第一位媽媽小玉的女兒特別喜歡吃糕點,前不久,家樓下正好新開了一個糕點店,女兒特別想去買,再加上也正好有新店的打折促銷,於是就同意帶女兒下樓去買糕點。此時,小玉身後又來了一位帶著孩子的媽媽,看著長長隊伍,那位媽媽對旁邊的兒子說:我給你拿錢,你去最前面買,由於你是小孩,沒人會說你的,要不等輪到你的時候,好吃都都賣光了。
  • 汪峰的3個女兒,同一個爸不同一個媽,網友:顏值差距挺明顯
    汪峰的3個女兒,同一個爸不同一個媽,網友:顏值差距挺明顯如今的汪峰簡直就是人生贏家,不僅有個影后妻子,還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不過他的這3個女兒,同一個爸卻都不同一個媽,如今長大顏值差距過於明顯!其中顏值最高的應該是小蘋果汪曼熙,她的長相和身高都比較接近媽媽,完全遺傳了模特媽媽的身材優勢,如今還在學習舞蹈,氣質十分出眾。
  • 孩子「偷拿」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的做法,讓孩子人生差距很大
    有一次李先生發現了自己的孩子偷偷拿了自己的100塊錢,李先生覺得這是一件奇恥大辱,因為沒想到自己的孩子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於是對孩子破口大罵。,所以孩子不好意思向父親開口。而另外一位爸爸的做法就與李先生的做法截然不同。
  • 孩子在商場尿褲子,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顯示出教育水平的差距
    導讀:孩子在商場尿褲子,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顯示出教育水平的差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在商場尿褲子,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顯示出教育水平的差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同是「丟了」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的做法,決定了孩子不同人生
    事實上,孩子在小時候對於金錢是毫無概念的,這才讓他們產生了偷的行為,但不論是什麼原因,「偷」確實是一個壞行為,而家長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也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甚至決定孩子的人生方向。01同樣是「丟了」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的做法,決定了孩子不同的人生第一種爸爸---
  • 「媽媽,我丟錢了」,三位媽媽不同做法,長大後娃的格局差距立現
    導讀:「媽媽,我丟錢了」,三位媽媽不同做法,長大後娃的格局差距立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丟錢了」,三位媽媽不同做法,長大後娃的格局差距立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我掉錢了」,兩位媽媽不同做法,成就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媽媽,我掉錢了」,兩位媽媽不同做法,成就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一)九歲的濤濤掉錢了,放了學之後,吞吞吐吐的跟媽媽說:「媽,可以再給我20塊錢嗎?中午買練習冊的那個錢掉了,大家都買了,就我沒買」。孩子長大後,對於錢有一種莫名的畏懼感,不敢投資,做事畏首畏尾,害怕丟了本錢,所以會失去很多機會,註定碌碌無為。(二)同樣是孩子掉錢,劉阿姨的做法確實完全不同。聽到兒子掉錢過後,第一時間不是忙著指責和謾罵,而是想著安慰孩子的心靈。
  • 3胞胎被不同家庭收養,20年後差距明顯:改變命運的,從來不是錢
    ,20年後差距明顯在英國,有人為了證明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他們把一個媽媽生下的3胞胎兄弟送到3個不同階段的家庭,這三個家庭分別代表了富人,中產和窮人。,3個孩子開始出現差異,他們的性格開始有了明顯的不同。
  • 「媽,我把錢弄丟了」,兩種媽媽不同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性格
    怎麼一轉身功夫,錢就沒了?」原來,孩子不小心把花剩下的錢,給弄丟了,媽媽在訓娃。孩子把錢弄丟後,兩種媽媽的不同回答:阿姨給你補這10塊錢,你要記得下次仔細一點,別再弄丟錢了,你不要太難過了。」這件事情裡,兩位媽媽的回答截然相反:第一種媽媽,「河東獅吼」一直在訓娃。第二種媽媽,安慰娃,勸解娃,幫娃彌補過錯。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6年後孩子的性格差距很大班主任老師說,孩子丟錢是一件小事情。
  • 孩子早戀?除了菜刀,這兩位父親的做法更值得我們借鑑
    來看看2位智慧父親的做法,一個比一個狠。馬未都:你比老子差遠了!著名學者馬未都老師,管教孩子很有一套。他兒子14歲時,早戀,跟馬未都說:「爸,我喜歡上一女孩。」我還晚了?」然後隔幾天,馬未都再跟兒子說:「你那個事兒都是瞎事,我告訴你,天底下第一回戀愛都成不了。」後來,他兒子聽進去了,上大學前,一次戀愛都沒談過。
  • 愛打扮的媽媽和從不打扮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18歲後差距明顯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言行舉止到穿衣打扮,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萱爸身邊就有兩個很鮮明的例子。這兩位媽媽是一對姑嫂,彼此的女兒也年齡相仿。湊巧的是,兩個小姑娘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上的都是同一所學校。
  • 「我爸是李剛」的李啟銘,被判6年出獄後,他可能去哪裡?
    有一個人,被稱為史上最坑爹的孩子,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做李啟銘。聽到這個名字,很多人估計不熟。但說起這句話,你肯定有印象。「我爸是李剛」。當時的他正在上大學,並無收入,可想而知買車的錢是父母給的。本來有錢開車也沒什麼不妥,李啟銘卻開車開出了大事情。
  • 父親哭著對我說;很抱歉我沒能給你最好的
    15年的時候,四川大涼山有位小姑娘寫了篇作文。「爸爸四年前死了……媽媽病了,去鎮上,去西昌。錢沒了,病也沒好……我就去給媽媽做飯。飯做好了,去叫媽媽,媽媽已經死了。」這篇字字泣淚的作文,不由讓人們對這個小姑娘的遭際報以同情。
  • 「虎媽貓爸」與「貓媽虎爸」,哪種家庭孩子更有出息:差距明顯
    我有這樣一個閨蜜,把老公和兒子管教得服服帖帖的,簡直就是叫他們往東,就沒人往西走的哪種。一次孩子犯錯了,寶爸和兒子一起被罰跪,事後閨蜜認為很正常。不過,在我看來有些過了,再怎麼說奶爸也是兒子的父親,應該和媽媽一起教育孩子,而不是一起被罰跪。
  • 「媽媽,我想吃漢堡」,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孩子的差距越來越大
    我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方法。而父母們因為經歷的不同,所以他們經常帶給孩子的影響也不同。孩子們長大的差距也是慢慢的拉大了。小名和小強是同班同學,兩個孩子的媽媽也經常在校門口接孩子,一來二去,也慢慢熟起來了。
  • 如何樹立父親的權威?不要再說「我是你爸」
    這兩位爸爸,同樣是強勢「狠爸」,結局卻大不同。江蘇爸爸遭到自家孩子報警反抗,長沙爸爸則得到兒子的理解和配合。為什麼?說明對孩子來說,願不願意接受「教育」,爸爸的「狠」或強勢並不是重點,而在於父親的「權威」用在哪裡,有沒有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