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通知|第二屆(2017)地緣關係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第二號通知)

2021-02-13 全國地研聯

      第二屆(2017)地緣關係學術研討會

暨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第二屆(2017)地緣關係學術研討會第一號通知發出後,得到國內相關多個學科學者的積極響應,會議將如期舉行。現將會議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11月10日(周五)

    12:30-22:00 報到註冊(北京師範大學 京師大廈大堂)

11月11日(周六)

    7:30-8:30  報到註冊(北京師範大學 英東學術會堂)

    8:30-12:00  會議開幕式、大會報告

    13:30-17:55  專題報告、主題報告

11月12日(周日)

    8:30-11:55  主題報告

    13:30-16:50  專題報告、主題報告、會議閉幕式

1、會議報到地點: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大廈/英東學術會堂

2、報告會場:英東學術會堂

3、住宿:京師大廈、漢庭酒店北京積水潭店

4、會議用餐:蘭蕙餐廳

地點詳見下方平面圖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實施,各國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和學界越來越關注世界格局的變化。從而促使相關學科高度關注新形勢下世界格局的演化趨勢、各國家和組織的地位以及全球治理體系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政治地理學作為傳統的地理學分支,重新受到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建設政治地理學現已成為學科發展重要任務。地緣關係作為國際研究的熱點問題,近年來成為各學科共同關注的焦點。地理學從空間的視角切入,從社會、經濟、政治和自然等多元要素進行探討,對於理解國際地緣關係的變化以及對未來世界格局和全球治理體系具有積極意義。

       2016年 「第一屆地緣關係研究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從理論、方法、技術和數據等方面探討了當代的地緣政治研究,激發了地理學界對地緣關係研究的關注,取得廣泛影響並推動了相關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為了進一步組織和深入推動地理學者在地緣關係領域的研究,中國地理學會在2017年決定成立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在此背景下,中國地理學會和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決定在2017年聯合舉辦 「第二屆(2017)地緣關係研究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上舉行政治地理及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此,誠邀國內學術界同仁參會,共商我國政治地理及地緣關係的發展大計,謀劃學科建設的未來。

1、政治地理學學科建設

2、地緣政治與政治地理學新研究

3、「一帶一路」實施與地理學研究

4、地緣政治與全球治理思想探索

5、變化中的全球能源格局和地緣關係

6、中國周邊地緣關係研究

7、其它

宋長青  中國地理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執行部長、教授

葛嶽靜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中國周邊地緣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  城市與環境學院

華東師範大學 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

雲南師範大學  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中國西南地緣環境與邊疆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中國科學院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山大學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會間住宿、往返交通等費用自理。住宿預約酒店為京師大廈、漢庭酒店北京積水潭店(京師大廈斜對面、北師大南門附近)。

單位全稱:北京師範大學

開戶銀行:中國銀行北京文慧園支行

帳號:340256015272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新街口外大街19號

郵編:100875

注意事項:

1. 匯款時請註明「地緣關係學術研討會註冊費,地理科學學部收」;

2. 匯款後請將轉帳回執掃描件或照片發送至會務組郵箱。

由於開具發票需要一定時間,因此請提前把所需開具發票的信息——姓名,單位,發票抬頭,納稅人識別號等信息(詳見原文附件)發送至會務組郵箱。

電話:13520561530(馬騰)

/18810922207(黃宇)

1. 北師大校內車位緊張,停車費用較高。建議參會嘉賓採用公共運輸方式前往。

2. 11月11-12日北京天氣晴轉多雲,氣溫最低1~2度,最高11~12度,陣風三級。建議南方前來的參會嘉賓備好厚實的衣物。

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

主持人:傅伯傑院士 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部長

地點:英東學術會堂 演講廳

宣布專業委員會成立並頒發主任、副主任聘書 

劉  毅  中國地理學會秘書長、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1 李  平   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編審

2 方創琳   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3 周尚意   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 

4 張振克   中國地理學會海洋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

5 駱華松   中國地理學會世界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雲南師範大學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教授

6 何書金   中國地理學會副秘書長、出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地理學報》專職副主編

地緣政治中的地理思想

陸大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深入推進陸海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肖建國  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 

新國家海洋地緣觀:反思與重構

韓增林  遼寧師範大學 教授

絲綢之路經濟帶中亞能源地緣配置格局對國家安全影響

方創琳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研究員

十八大以來中國全球治理地緣政治思想初探

沈偉烈  國防大學 教授

主題:中國周邊地緣環境分析:實踐與理論

主持人申玉銘 首都師範大學 教授

地點:英東學術會堂 演講廳(第一會場)

朝鮮半島危機及對東北亞地緣戰略的思考

張洪巖   東北師範大學 教授

從地緣安全視角分析俄羅斯周邊環境與中俄關係

李  興   北京師範大學 教授

中國-東南亞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策略路徑

吳旗韜   廣州地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

中國-東協地緣經濟關係的時空演變

王淑芳   河南理工大學 副教授

我國在東南亞海外園區建設的政策移動性研究

宋  濤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副研究員

主題:地緣政治與政治地理學理論前沿(1)

主持人張衛強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教授

地點:英東學術會堂  第二講學廳(第二會場)

地緣結構分析框架與中國周邊地緣環境

胡志丁   雲南師範大學 副教授

地緣政治研究的當代復興及其中國意義

葛漢文   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副教授

批判地緣政治視角下國際環境政治中INGO的角色

王  雨   中山大學 副教授

海疆地域系統的理論內涵與研究展望

彭  飛   遼寧師範大學 講師

「一帶一路」研究宣傳需警惕並杜絕「問題地圖」

何光強   華僑大學 講師

「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論建構

劉衛東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研究員

「一帶一路」:我國煉化行業轉型發展的新機遇

李雪靜  中國石油化工研究院戰略與信息研究室 教授級高工

"一帶一路"大數據定量分析—任務、挑戰及解決方案

高劍波  美國萊特州立大學/廣西大學 教授

跨境流域治理與地緣經濟合作升級

武友德  雲南師範大學 教授

跨境民族文化地圖製圖方法初探

周尚意  北京師範大學 教授

第一屆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

時間:19:30-21:00

地點:英東學術會堂 二層小會議室

主持人:董鎖成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企業出口市場拓展戰略研究

賀燦飛  北京大學 教授

非洲海洋漁業資源開發與合作中的利益博弈

張振克  南京大學 教授

四大地緣戰略板塊碰撞與五個「地中海」危機

張曉通  武漢大學 教授

中亞地區的主要資源環境問題及其研究的重要性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研究員

「一帶一路」建設地緣風險探究

劉建忠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教授

中國海外自由經濟區研究

孟廣文  天津師範大學 教授

主題:「一帶一路」研究方法、實踐及問題

主持人程昌秀 北京師範大學 教授

地點:英東學術會堂  演講廳(第一會場)

「一帶一路」地緣格局與國際合作戰略

董鎖成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研究員

絲綢之路經濟帶貿易網絡格局分析—以25個國家組成的局部網絡為例

張子龍   蘭州大學 副教授

「一帶一路」背景下環孟加拉灣地區經濟空間重構問題研究

李  正   雲南師範大學 副教授

主題:地緣政治與政治地理學理論前沿(2)

主持人:吳相利 哈爾濱師範大學 教授

地點:英東學術會堂 第二講學廳(第二會場)

中國和貝寧對「中非合作」地緣知識的建構:基於反西方地緣政治視角的思考

安  寧   廣州大學 講師

長三角全球城市區域形成的地緣政治學解釋

李  禕   河海大學 副教授

美軍海外軍事基地分布特徵及對石油控制程度研究

公茂玉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講師

主持人韓銀安 外交學院 研究員

地點:英東學術會堂 演講廳

當代中國政治地理學的譜系   

劉雲剛  中山大學 教授

「政治性民意」的形成與空間擴散及其對區域地緣政治關係的影響

熊理然  雲南師範大學 教授

美軍人文地理研究的情況及思考

蔡中祥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教授

地緣關係學術研討會會議總結

總結人:宋長青、葛嶽靜

時間:16:05-16:50 

地點:英東學術會堂 演講廳

乾貨分享 | 院士推薦:SCI論文寫作發表必備書單

名家觀點|鄒逸麟:我眼中歷史地理學的現實意義

會議通知|第五屆「全國遙感與地理信息科學研究生論壇」通知(第一號)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