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溥楊:72歲,末代皇帝堂妹,曾批評《甄嬛傳》扭曲歷史

2020-12-17 史海觀復

《甄嬛傳》受人追捧,甚至被人奉為經典。演員孫儷因此「封神」,網友熱烈討論孫儷所飾演的甄嬛可否被替代,大部分人持「不可被替代」的觀點。

對於熟悉這段正歷的人,自然將影視作品視為娛樂,圖一樂罷了;而不熟悉正史的人,會不會由此認為歷史上的雍正、皇后烏拉那拉氏、貴妃年氏,抑或「甄嬛」,是電視裡所呈現的樣子呢?最難以接受的,或許是愛新覺羅的後人們。

清宮劇之浪潮,因何而起?

清宮劇越發地火起來了。是那種抵擋不住、愈演愈烈的大火,在三令五申的「不支持、不贊成」過後,以清朝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依舊層出不窮。

前些年的《宰相劉羅鍋》,劇本脫胎於相聲,其內核與相聲的市井氣頗為相似,有民間茶館裡侃天侃地的意味。講講閉關鎖國、講講各地上貢、講講文字獄......畢竟大的歷史背景擺在那兒,也出不了什麼大錯。《鐵齒銅牙紀曉嵐》,說一說紀曉嵐同和珅的鬥嘴,也大都是民間流傳的小故事,類似「尚書是狗」、「御史吃屎」等的趣聞。

不過,和珅原本不是肥頭大耳,紀曉嵐也不是白面書生。相反地,和珅生得俊俏,而紀曉嵐卻是面色黝黑,身形健碩。演員們的演技雖然堪稱「教科書」,可偏離史實也確乎是一大敗筆。再說《康熙微服私訪記》,有多少能禁得起推敲?

如果說這些發生在前朝,面向男女老少,那麼後來的一系列作品,明顯將觀眾群體定位在了女性群體之間,故事也轉為後宮的隱秘情史。而女性群體消費能力的迅速崛起、消費市場的迅速擴大並形成特點,引得投資商們蜂擁而至,這些略顯浮誇的清代宮闈裡的情情愛愛,像一股壓不住的「邪火」,瀰漫而不絕。

比如接連出續集、翻拍並且霸佔黃金檔的《還珠格格》,披著旗頭的偶像劇,在二十年後僅僅被當作普通偶像劇來看待,只說「三觀」,再無其他;一系列小說改編的清代穿越劇《宮》、《步步驚心》,和經歷耽擱《夢回大清》更是荒謬。其中只有《步步驚心》被稱讚,還是「服裝還原度高」,另外兩部依然在輿論中承受暴風雨。穿越劇被明文限制。

如果說偶像劇不過是看一個熱鬧,無需較真,那麼,半真半假引導觀眾潛意識認為其還原歷史的,非《後宮·甄嬛傳》《後宮·如懿傳》莫屬了。而層出不窮的清宮劇,更像是影視圈與資本共同營造的「劣幣驅逐良幣」。

質疑之聲迭出,愛新覺羅·溥楊又是何許人也?

《後宮·甄嬛傳》自播出便站在了輿論的中心。其中,愛新覺羅·溥楊的聲音格外堅定而有說服力。愛新覺羅·溥楊,努爾哈赤第十一世孫女,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妹公開抗議,說當下熱播的清宮題材連續劇,把後宮描寫得一塌糊塗,歪曲了清朝的歷史。

1997年熱播的《還珠格格》,和近兩年的《甄嬛傳》便是其中的代表。雍正曾是歷史上公認的勤政,在位十餘年甚至沒有出過紫禁城。「大家都看電視劇,我就不說別的,就還珠格格,還有最近熱播的那個《甄嬛傳》,皇上只迷戀於美色,不問朝政,而且把後宮的事情描寫的一塌糊塗。」

觀眾喜歡看這些電視劇,畢竟這些戲劇化的地方,是編劇用來吸引收視率的。但是會給人留下錯誤的印象,造成誤會。在她看來,清宮電視劇接二連三的播出,讓很多年輕人不顧歷史本來的面貌,尤其是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時候,這些清宮劇往往做出錯誤示範。

溥楊是誰?愛新覺羅有哪些後代?她的出現讓大眾對清朝的「沒落貴族」更加好奇。愛新覺羅·溥楊,1948年生人。父親在她年幼時去世,母親一人將她拉扯大。由於經歷過清廷貴族的生活,溥楊的母親不甘於尋常的方式培養孩子,也學著皇族一般,琴棋書畫樣樣不差。

甚至,母親為她報了小提琴班,學習西方樂器。溥楊學畫,並深深地熱愛作畫。後來她旅居美國,以畫為終身職業,並且備受追捧,甚至受到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希接見。

愛新覺羅的後人,如今何去何從?

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彼時愛新覺羅姓氏者將近14萬,皆由皇族轉瞬變為平民,流散全國各地。如今,人數增至約30--40萬,集中在京津冀以及東北三省。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就變成了一個很忌諱敏感的詞。後人按照清帝遜位時的規定紛紛改姓,基本上改為金、肇、毓、艾、羅、駱、趙……等。

有人依舊堅持在自我介紹時挑明身份,如女演員愛新覺羅·啟星、歌手愛新覺羅·啟笛以及畫家愛新覺羅·紫薇。愛新覺羅·紫薇是道光皇帝第五子惇勤親王奕誴的第4代孫女。她發自內心地對自己的姓氏感到驕傲、自豪,並且,愛新覺羅確實出現了康熙、雍正、乾隆這樣名留青史的皇帝。如此榮耀,著實令人無法不尊敬,事事也要與自己的家族身份相符合。

她如此理解姓氏至於她:別人看到她姓愛新覺羅,自然認她的作品,這樣會好賣一些。但也有例外。比如著名書法家啟功。他是愛新覺羅家族後代,雍正皇帝的九世孫,高祖父是乾隆同父異母的弟弟。然而啟功鮮少提及自己的家族姓氏。

對外啟功只說自己姓啟。據說,曾有人給他寫了一封信,封面寫著愛新覺羅啟功收,啟功看也沒看一眼,就回復「查無此人,請退回」給人打發走。他憑著自己真正的能力,力求不依靠任何人。

《甄嬛傳》代表了信息爆炸時代,影視作品視角更加偏向女性的特點。但是,其中女性對男權的依附、不顧大局的勾心鬥角、隨心所欲篡改歷史......這是愛新覺華的後輩正在承擔的刻板印象。而如此種種抹黑,何以令30萬力求獨立的愛新覺羅後輩安心接受呢?

文/南宮欽

相關焦點

  • 努爾哈赤後人批《甄嬛傳》
    最近,努爾哈赤第十一世孫女愛新覺羅·溥楊公開表示,熱播的清宮題材連續劇,把後宮描寫得一塌糊塗,歪曲了清朝的歷史。她口中「歪曲的代表」,就是曾在1997年熱播的《還珠格格》及《甄嬛傳》:「大家都看電視劇,我就不說別的,就是還珠格格,還有最近熱播的那個《甄嬛傳》,皇上只迷戀於美色,不問朝政,而且把後宮的事情描寫的一塌糊塗。大家都很愛看,因為他有些地方很離奇。這已經給人了一種錯覺。」
  • 歷史今天:一代戰神拿破崙加冕,末代皇帝小溥儀登基
    歷史上的今天:1804年12月2日,一代戰神拿破崙不按套路出牌,自我加冕將皇冠戴到頭上成為拿破崙一世,風光一時無倆,權勢達到頂峰。104年後的同一天,年僅三歲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抱上寶座登基稱帝,又冷又怕的他忍不住哇哇大哭,至高無上的皇權也難顧全日後他顛沛流離的人生。正所謂:權是雙刃劍,榮耀也危險,不如平常心,做個平凡人!
  • 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那一年,生父載灃,一句話預示著清朝結局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著近300年的歷史。在這300年裡,清朝一共出現了12位帝王,清朝雖然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但它也曾繁榮過,也曾輝煌過,在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清朝更是走向了鼎盛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
  • 清朝12位皇帝的順序及特點,一個順口溜教你輕鬆記住!
    現在很多古裝劇都喜歡以清朝為背景進行編劇和拍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宮劇,比如《雍正王朝》《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步步驚心》等等。那麼清朝除了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看到的康熙雍正乾隆,還有哪些皇帝呢?
  • 現代芭蕾舞劇《末代皇帝》 用腳尖展現溥儀一生
      末代皇帝溥儀跳芭蕾,是不是很穿越?5月12日,由遼寧芭蕾舞團打造的中國現代芭蕾舞劇《末代皇帝》「駕到」青島大劇院。三歲黃袍加身,殘缺的童年、扭曲的親情、虛偽的愛情、屈辱的尊嚴,沒落皇帝溥儀的一生 ,幾多悲歡離合 ,幾多榮辱愛恨,觀眾可以跟著演員的腳尖,穿梭於「宮廷立柱」中,了解這位末代皇帝的如夢人生。
  • 《末代皇帝》臺灣重映成票房冠軍
    《末代皇帝》臺灣重映成票房冠軍 時間:2020.05.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歷史上誰的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而本人卻不是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君主的正式稱號。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對於古代歷史上的封建王朝,皇帝通常遵循「世襲制」。
  • 末代皇帝的深宮私房照,深宮中的布娃娃形如鬼魅
    慈禧的御用攝影師是曾在法國留過學的王室成員——勳齡。慈禧要拍照,那排場可比現在化妝兩小時拍個九宮格的網紅強太多了。先挑個良辰吉日,命太監宮女在頤和園搭出富麗堂皇的布景,拍上幾十張,有皺紋的不能留,有陰影的不能要。可惜美圖、ps這樣的神器出現的太晚,勳齡常常被慈禧的要求搞得昏頭轉向。
  • 愛新覺羅啟星的父母 愛新覺羅啟星身世
    演員愛新覺羅啟星獨特的氣質受到觀眾的好評,有媒體以人淡如菊來形容,她有素麵朝天的親切自然,也有與生俱來不張揚的自信,這兩種氣質的結合令她與眾不同,在清新中多了一層獨立堅強,在智慧外多了一分從容淡定。而愛新覺羅啟星身世更是得到大家的關注。
  • 《末代皇帝》:一部好的傳記電影
    看完電影跟我爸講電話,他說《末代皇帝》剛拍出來的時候,中國觀眾不買帳,中國政府也封禁(可能是因為片尾的諷刺意味)。現在說起《末代皇帝》我們都知道它是唯一被允許全程在紫禁城城內拍攝的外國影片,它包攬奧斯卡多項大獎,但不知道中國人對它的評價也曾經歷過巨大的轉變。大概是因為我們審美水平在提高,我們變得能對歷史客觀冷靜思考。
  • 中國歷史上有才華的皇帝,趙佶、李煜才華橫溢卻終是亡國之君
    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中國歷史上共產生了400多位皇帝,有些皇帝天生就是出色的政治家,比如劉邦、朱元璋等,也有很多的皇帝非常有才情,吟詩作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十位皇帝。
  •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不能生育?你瞧瞧小時候宮女對他做了什麼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不能生育?你瞧瞧小時候宮女對他做了什麼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不能生育?你瞧瞧小時候宮女對他做了什麼 溥儀這位皇帝並沒有做出什麼貢獻,但是他的名氣卻很大,提到他無人不知。因為他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皇帝,他也見證了我國封建王朝的倒臺。
  • 最後的皇家御醫,曾被關押28年一百多歲依舊健在,曾捐獻過這種藥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一定都知道,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曾是清朝貴族的姓氏,是清朝的「皇姓」。大家也都知道愛新覺羅·溥儀,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溥儀身邊的御醫,愛新覺羅·鸚烈·鵬。愛新覺羅·鸚烈·鵬,一代名醫。被稱為最後御醫。
  • 芭蕾舞劇《末代皇帝》用上蒙太奇手法
    遼寧芭蕾舞團《末代皇帝》、《二泉映月》等劇目要來北京演出的消息在芭蕾圈引起轟動,這兩部舞劇如何通過現代民族手法,通過芭蕾這種「舶來」的藝術形式講述溥儀、阿炳的故事也引起大家的興趣。日前,遼寧芭蕾舞團團長王訓益在北京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對這兩部「特殊芭蕾」的精彩看點逐一解密。
  • 歷史人物簡介!愛新覺羅·溥儀
    wx_fmt=gif) -29px 5px no-repeat; cursor: pointer;" title="點擊發聲"> 愛新覺羅·溥儀 (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字曜之,號浩然。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
  • 老照片:末代皇帝溥儀全家照,祖父乃軍機處掌權者,其父乃攝政王
    清朝乃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一帝,從皇太極改為大清算起,國祚276年。皇帝乃一人獨大,他的親戚被稱之為皇親國戚,那麼末代皇帝溥儀,他的親戚們都長什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圖為監國攝政王載灃全家福】載灃左右分別是是長女韞媖和溥儀,其他人是溥儀的弟弟妹妹們。
  • 甄嬛傳中十二位歷史原型:甄嬛活到了84歲,而端妃很得雍正寵愛
    作為宮鬥劇的巔峰之作,《甄嬛傳》至今都擁有無數的粉絲,而作為宮中的諸位娘娘們有多少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雍正嬪妃呢?又有哪些是作者為了故事發展而虛構出的人物呢?
  • 末代皇帝溥儀,到底敗了多少清廷珍寶
    歷史D學堂                                                                                               《歷史大學堂》官方微刊物
  • 清朝滅亡後,末代皇帝溥儀的女人都去哪了?
    文|高寶寶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共經歷了83個王朝,408位皇帝。後人習慣用「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來形容皇帝後宮的人數的龐大,但事實上,絕大多數帝王后宮嬪妃的數量,遠遠不止這些。1922年,14歲的文繡被選入宮中,成為溥儀的皇妃。清朝亡國後,文繡跟著溥儀流離失所。後因溥儀的生理缺陷以及婉容對她的排擠,再加上和溥儀的政治理念不同,最終,她選擇了與溥儀離婚,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和皇帝離婚的妃子。離婚之後的文繡,得到了5.5萬元的贍養費。文繡用這筆錢買了一座大宅,並且請了四個傭人照顧自己。
  • 32年後《末代皇帝》演員近況 男演員越老越帥 女演員都美卻都息影
    但不管怎麼說,陳道明在《末代皇帝》中的表演,的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同時得到認可的,還有在《末代皇帝》中扮演角色的一大幫演員。1988年,28集的電視劇《末代皇帝》播出後,曾在觀眾中產生廣泛影響,好評如潮,並且獲獎無數。它之所以取得成功,我覺得有如下三個原因。一個就是,它很符合觀眾的心理期待。新版《紅樓夢》為什麼廣受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