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幽蘭公主
於秋旋 - 高山流水.mp35:32
來自幽蘭公主
一代大師林語堂說:「一點痴情,人人都有,或痴於一個女人,或痴於太空學,或痴於釣魚。痴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痴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痴,而後有成。」
1、痴感天動地
痴能起死回生,痴能破鏡重圓。
在古典戲曲《牡丹亭》中,女主杜麗娘生得天生麗質,和書生柳夢梅因夢結緣,因愛成痴,後因痴喪命,卻又因痴,感動了判官,起死回生,和夢中的人兒結成伉儷夫妻,恩愛相伴,幸福一生。
若沒有杜麗娘的痴,就沒有這纏綿悱惻的愛,更沒有這感天動地的情,是一腔痴,成就了這一樁奇緣,寫就了這一曲傳奇。
可見痴的力量,在古人心中不可小覷。
痴能感天動地,能生死人肉白骨,能化腐朽為神奇,能使縹緲的夢想,幻夢成真,真是神奇至極。
即使在現實中,痴的力量也真真切切,讓人為之慨嘆不已。
2、痴能使人進入人生最高境界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
「多少人愛過你曇花一現的身影,愛過你的容貌,以虛偽或真情,唯獨一人曾愛你那朝聖者的心,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當你老了》
這首感人至深、流傳甚廣的詩句,是著名詩人葉芝的詩歌。
說起對愛的痴迷,不得不提到葉芝,葉芝以一首《當你老了》的經典詩歌,蜚聲世界,享譽國際,然而,這首動人的詩歌裡卻包含著的一個因愛成痴的深情故事,鮮少被人提及。
那就是詩人深深迷戀著的女子,對他若即若離,當他向她求婚時,卻遭到了她無情拒絕。此後,女子結婚嫁人後又喪夫,即使恢復獨身,卻依舊無情地拒絕愛慕她的葉芝對她的深深的痴愛。
無處寄託深情的葉芝,只有將滿腔痴愛,傾注在筆端,他在大半生時光裡,為這個愛而未得的女子,寫下了大量動人的詩篇。
這些動人的詩篇,有的飽含深情,有的充滿了絕望,有的又訴說著心中的哀愁和怨恨。若不是葉芝心中的痴愛,不會點亮他創作的激情。
因愛成痴的動力,讓葉芝成為了一個充滿靈性的詩人,促使葉芝在寫作的道路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周國平曾說過:進入人生最高境界的二個通道:
a、迷上一個事
b、迷上一個人
所謂迷,就是痴迷,就是深愛,發自內心的喜歡和沉醉,難以自拔、難以割捨的愛戀和痴情。
葉芝痴迷上了一個心愛的女子,這份痴愛,激發了他的創作欲望、創作動力和創作靈感,從而因痴成才,因才成名。
3、痴是暗夜裡的一盞明燈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才華橫溢,一生為愛寫下了無數人們耳熟能詳的詩詞。
這些詩詞當中或深或淺都寄託著她對夫君趙明誠的深情和痴戀。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清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在丈夫生前,她和他相依相伴,紅袖添香,琴瑟和鳴,為一腔真情和痴愛寫下了無數深情詩詞。在丈夫不幸離世後,她靠著心中對夫君的痴愛,艱難地苟活在亂世當中。
是心中的痴,點燃了她漫漫長夜裡黑暗的燈火,是心中的痴,帶給她絕境裡生存的勇氣和力量。
在丈夫去世後,李清照即使孤身一人,也要繼續履行丈夫最後的願望,編纂「金石錄」。在最窘迫的歲月裡,若沒有愛的痴,若沒有詩詞和書法愛好的痴,若沒有美酒解憂的痴,一代才女,想來也走不出那黑暗的歲月,走不出那孤獨悽涼的日子,可是是痴愛,是痴迷成就了她,也讓她變得更加完美,在生命的盡頭,不留遺憾在人間。
人生路上,坎坷不斷,有了痴迷,就有了心靈的寄託,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就有了生生不息的動力。
4、痴能使人活色生香
明袁宏道曾說,「餘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此處的癖指癖好,也指痴迷的事物。
一個人活在這物慾橫流的世上,一路行來,亂花漸欲迷人眼,總需要一些痴愛,才能陶冶自己的情操,才能增加做人的厚度和情趣,倘若無所癖好,整日裡就是吃喝玩樂,那和蟲豸有何區別?只有一種癖好,成為一種痴迷,並傾情地投入,將全部的身心都沉浸進去,才能頤養出一顆最天真最質樸最率性最有趣的心靈,才能放牧出一個最深情最靈動最熱忱最真實的靈魂。
做人多一點痴吧,不管是在心中修籬種菊,修身養性,還是為了一個深愛的人兒,痴迷深情,抑或為了心愛的事業,痴心不悔,只要付出痴心,持之以恆,必有所成,必有所樂。
做人就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癖好,沒有痴迷,更沒有寄託,這才招致沒有前途。
做人就怕三心二意,沒有痴心,只有花心,隨隨便便,無品無德,這才失去真情失去節操。
人不痴,不成事,人不痴,不成才,人不痴,不可交,人不痴,枉一世。
人生難得幾回痴?痴心痴迷不可缺!勸君習得痴心性,知情知味樂一生。
作者簡介:幽蘭公主 ,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籤約作家,鄭州市作協會員,鄭州市七次文代會代表,頭條青雲獎獲得者,累計電子出版、紙質出版六本書,代表作《風花雪月情難枕》《人鬼生死情》等。個人紙質出版文集《蘭若心香》。個人公眾號《蘭苑文萃》,如果喜歡我的文字,請您關注我!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