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帥可聰 陳鋒 北京報導
三全灌湯水餃被曝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引發廣泛關注。
近日,一份下發給湖南省湘西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督辦函」在網上流傳,這份函件透露三全灌湯水餃樣品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華夏時報》從湖南湘西州食藥監了解到,該情況屬實,該局進行了調查。
2月16日,《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三全食品公告披露的聯繫電話,但始終無人接聽。記者注意到,在2月14日晚間,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平臺曾就上述事件向三全食品求證,三全食品15日上午回復投資者稱,「該事件公司已關注,截至目前,公司沒有收到相關權威部門的通知,公司將進一步核查此事件。」三全食品股價周五收盤下跌3.58%。
《華夏時報》記者致電湘西州食藥監,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食藥監就此進行了調查。但記者經過多方努力,未能從有關部門獲悉調查進展。
檢出非洲豬瘟病毒的三全灌湯水餃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非洲豬瘟病毒是傳豬不傳人的,它不是一個人豬共患的疾病。各大權威機構都已明確地指出,非洲豬瘟病毒對人不具有感染性。「而且非洲豬瘟不耐熱,正常的烹飪,煮熟了吃也是滅活了的,就算是非洲豬瘟有漏網之魚走上餐桌,它也不可能走到我們肚子裡,消費者大可放心。」朱毅說。
疫苗專家陶黎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非洲豬瘟病毒對人體是無害的。他表示:「它不是人類病毒,就算活的吃下去也沒有問題,而且你是需要煮熟吃的,那就更沒問題。病毒很多,我們吸一口空氣可能就有一個病毒,但大多數病毒對人類是無害的。」
據該「督辦函」具體顯示,「2019年2月9日,州(湘西州)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辦公室接到省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通知,要求瀘溪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辦公室對來源于吉首市凌雲冷凍食品批發部凍庫的產品進行抽樣,在瀘溪縣好又多和萬家福超市共抽取4個批次12份樣品,經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其中由河南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批次為20190113H的『三全灌湯水餃』3份樣品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督辦函」還稱,「請你局迅速組織人員對吉首市凌雲冷凍食品批發部凍庫進行緊急排查,封存該批次所有產品。同時要求對全州各縣市經營三全食品公司產品的網點立即下架該批次產品,採樣送檢,並根據檢測結果做進一步處理。將排查處理結果於2月15日前報州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辦公室。」
非洲豬瘟為何會走上貨架?朱毅認為,這或應歸咎於進貨檢驗制度未能與時俱進,經營者缺乏風險防範意識。她建議相關方構築三道防火牆——供貨商應該提供檢測報告,速食企業應該在進貨的時候加檢,進行初篩。在包成餃子、丸子等出廠時應該再次加檢。她認為,有了這三道防火牆,出現類似事件的可能性就小了。
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2日,農業農村部曾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降低生豬屠宰以及生豬產品流通環節病毒擴散風險,切實保障生豬產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自2月1日起,在非洲豬瘟防控期間,全面開展生豬屠宰及生豬產品流通等環節非洲豬瘟檢測。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鄭州三全食品廠,始創於1993年,是一家以生產速凍食品為主的企業。2008年2月,三全食品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上市。截至2018年6月30日,三全食品下設鄭州全新食品有限公司、哈爾濱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瀋陽三全食品有限公司、南京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等25家直接控股子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下屬的北京三全食品銷售有限公司、杭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天津三全食品銷售有限公司等20家間接控股子公司。
責任編輯:呂方銳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