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1+2模式,選擇物化生,還是選擇物理、化學、地理?

2020-12-17 五道口的顏學姐

2017年以後,各省對原先的文理分科方案都陸續做了改革,有3+3模式,也有3+1+2模式。

3+1+2模式是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物理或者歷史必選一門,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信息技術等裡再選2門考。

新高考方案出來後,我的一個教授群裡的教授們極為不滿,都在那裡討論。我嘲笑他們,幾乎每件事都會有不同意見,難道他們不覺得有什麼不錯的方案嗎?有位教授說,有啊,就是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物化生。他的發言得到了好幾人的同意。

在教授們看來,物化生是最正規的理科學生的科目,因為物理、化學和生物都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學科,都有必要學,不學,人的科學素養就會缺少一塊。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各大學招生選考科目中,學了物化生,大概除了政治方面的專業不能選,其他各個專業都能選。物化生選擇的專業比原先文理分科時,可選的專業還要多很多。

不過,最重要不等於最好考,或者性價比更高。現在的新高考方案,規則複雜,其實就變成了一種博弈遊戲。有技巧地挑選不同的選科模式,也許比自己單純地學好學科還重要。我自己認為物理、化學和地理的選擇要優於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選擇。

這兩種選擇的區別只有一門課,就是選生物還是地理?

選地理不利的地方是,能選的專業要略少於物化生方案。但這個影響不大,大家最看重的熱門專業,像計算機、電類、土木類,甚至醫學,基本不受影響。下圖是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在江蘇選考科目的要求,江蘇的新高考方案是3+1+2方案。可以發現不論是生物類專業還是醫學類專業,北大都不要求考生物。

選地理最有利的地方是,地理比生物要好學很多。大家常說的是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這兩個學科都需要大量的背,也有一些計算題。但從難度來說,生物要難很多。

原因很簡單,地理的知識這麼多年變化不大,知識點有限。但生物不一樣,這些年的進展很快,我看過高中生物課本,比我當年高考時難多了,知識點非常非常多,這些就只能死記硬背。我問過幾位考上清華的學霸,他們也說生物挺難的。

還有一點,學霸們愛選擇生物。現在高考用的是賦分制。賦分制不是按照絕對分數給分,而是根據你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給分。選擇地理的一般成績要弱於生物的,容易在賦分制裡面獲得好分數。

因此,我認為除了對生物極為擅長的考生,對於普通考生來說,選擇物理、化學、地理的方案更好一些。

相關焦點

  • 新高考3+1+2模式選科推薦,物化生是最佳組合,理科生仍然佔優勢
    自從新高考模式開始執行,3+1+2選科模式就被大家所熟知。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新高考改革方式,時刻關注與高考密切相關的內容。新高考模式實行之後,已經沒有文理科之分,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3+1+2模式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必修,物理歷史選一個,地理政治化學生物選兩個,這樣的選科方式豐富了學生的選擇,避免了只有物化生和歷政地兩種上課模式。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都十分贊同該選科模式的執行。說到新高考,就不得不提到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語數英必修,在剩餘六門課程中選修三門。雖然豐富了學生的選擇,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新高考模式3+1+2,「物理」被成功救上岸,「化學」卻陷入兩難境地
    ,後多省變成3+3的高考模式,但3+3高考模式,多省市出現「棄物理」的現象,這不利於「科技興國」的戰略,所以新高考改成3+1+2的模式。 新高考模式3+1+2,3指的就是三大主科數語外,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選一個,2指的是生物、化學、地理、政治選一個。
  • 新高考模式3+1+2,「物理」被成功救上岸,「化學」卻陷兩難境地
    雖然在此之前全國高考分成一卷二卷三卷和省市自主出題的模式,但是大部分省市還是施行文理分科的,三大主科+物化生是理科,三大主科+政史地是文科,意識到文理分科會將學生知識太極端化,後多省變成3+3的高考模式,但3+3高考模式,多省市出現「棄物理」的現象,這不利於「科技興國」的戰略,所以新高考改成3+1+2的模式。
  • 馬上要選課了3+1+2,選了化學和地理,物理歷史如何選擇?
    有網友諮詢:馬上要選課了3+1+2,物理和歷史都還不錯,喜歡歷史,加化學和地理,物理歷史不知道選什麼?根據題主的描述,我建議選物理!理由如下:1、從組合上看,選擇物理有利於孩子的專業發展。新高考為什麼實行「3+1+2」模式,為什麼要把物理和歷史設為必選?這是因為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礎,而歷史是文史類專業的基礎。到了大學,假如學習理工科專業,沒有物理的基礎,是很難學好的,甚至可以說寸步難行。
  • 新高考模式組合選科:物化生和物化地哪個更好?了解後再做決定
    其實,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比較糾結的組合就是物理+化學+生物,還是物理+化學+地理,因為這兩個科目主要的選擇都為物理和化學,現在爭議比較大的,就是選擇生物還是地理
  • 2021年「3+1+2」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必考19個專業名單
    因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重慶、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這8省市的考生,將在明年(2021年)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了。本次改革將採用「3+1+2」新高考模式,即3(語數外3門,每門滿分150分總分450分)+1(物理/歷史二選一,滿分100分)+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4選2,每門滿分100分總分200分)。
  • 新高考「3+2+1」模式下選擇復讀注意什麼
    高考改革將會採用3+1+2的模式來進行,總分共有750分,分別是這樣計算的:語數外滿分各150分,共450分:物理或歷史卷面各100分,四選二每科各100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共200分。在新高考模式下,準備選擇復讀的高三考生應做哪些準備呢。
  • 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新高考已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提前開啟, 今年起又有部分省市開始實行 「3+1+2」模式 。 2020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下面介紹下 「3+1+2」模式: 在「3+1+2」模式下,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新高考3+1+2模式,12種組合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作為全國第三批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8個省市之一,福建省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高中生該如何選新高考3+1+2模式
    從2021年高考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 這意味著一些地方高考不分文理科啦!考試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偏科的問題啦!>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
  • 新高考「3+1+2」模式下如何選科對應專業
    從2021年高考開始,河北省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高考不分文理科,考試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偏科的問題啦!一.高考新模式3+1+2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3+1+2」。「3」是三門主科,分別是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科目是必選的。「1」指的是要在物理、歷史裡選一門,按原始分計入成績。「2」指考生要在生物、化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中選擇2門。但是這幾門科目不以原始分計入成績,而是等級賦分。
  • 新高考,選物理+化學+地理,有怎樣的前景,有哪些專業限制?
    物理+化學+地理組合,是非常適合尖子生的組合,很遺憾的是,很多成績好的學生,盲目跟風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組合,從而錯失了這個反超的機會。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高考新模式3+1+2
  • 新高考模式「3+1+2」如何選擇考試科目?
    新高考方案為「3+1+2」模式。「3」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目使用全國卷統一考試,「1」物理或者歷史兩者選擇一門,「2」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門科目選擇兩門作為考試。面對新高考改革,相比於傳統的文理科上有較大的變動,很多家長以及高一新生比較關心的就是選科問題,選擇的機會多,那麼就會產生糾結的情緒。如何選擇考試科目?新高考有何利弊呢?
  • 新高考3+1+2模式,新高一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重慶、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共8省實行新高考。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哪些學生適合選擇化學
    文/大樹說教育 隨著我們國家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中考和高考也都迎來了改革,尤其是高考,明年很多省份將會迎來了新高考模式,其中有8個省份,將會採用3+1+2的模式進行考試,這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機會。
  • 新高考2大極端選擇,「物化生」和「歷地政」,都不是什麼好主意
    新高考改革已經涉及到越來越多的省份。無論是選擇3+3模式還是3+1+2模式,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何選擇考試科目。在各種組合中,有這麼兩大組合,一個是「物化生」另外一個是「歷地政」,這兩個組合都非常極端,一個全部偏理科,一個全部重文科。
  • 新高考「3+1+2」模式下,想學臨床醫學,該選擇怎樣的組合?
    2019年的高考還沒有到來,但是關於高考的話題已經成為了當下家長們熱議的問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熱議,主要是在4月23日,8個省市同時宣布將進行試點新高考,並將新高考確定為「3+1+2」模式。「3+1+2」模式不同於我們傳統的文理分科模式,新模式可以讓學生在物理和歷史中任選一門科目作為必考科目,同時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當中選擇兩門學科作為高考科目。在這一構建下,新高考一共會有12個不同的組合模式。新的「3+1+2」模式比起傳統的文理分科模式,將更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的高考模式,看上去很受學生和家長歡迎。
  •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3+1+2」新高考模式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3」其中,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1」在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中,考生在物理或歷史中所選擇的1門科目,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2」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的2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