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大極端選擇,「物化生」和「歷地政」,都不是什麼好主意

2020-12-12 我女兒最喜歡藍色

新高考改革已經涉及到越來越多的省份。無論是選擇3+3模式還是3+1+2模式,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何選擇考試科目。

在各種組合中,有這麼兩大組合,一個是「物化生」另外一個是「歷地政」,這兩個組合都非常極端,一個全部偏理科,一個全部重文科。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都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l 「物化生」是學霸的天下

「物化生」是一個純理科的組合,這個組合的優勢相當明顯,理解的東西多,背誦的東西不是沒有,但相對而言要少得多,很多男孩子都特別喜歡這個組合。

不僅如此,這個組合在專業的選擇上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報考專業的選擇餘地相當大,這也加大了很多學生選擇這個組合的決心。

但這個組合有個最大的麻煩,就是學霸太多。通常也被稱為「學霸組合」。如果選擇這個組合,那就免不了要和學霸剛正面。

偏偏小三門選擇是採用賦分制,是按照考試人數比例來定分數,極端情況下,單科可能只比學霸少考了3-5分,但在賦分制下,最後單科差個10幾分都有可能。

如果三門都遇到類似的情況,小三門總分低個20-30分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而在高考這種一分1000人的考試中,直接少了30分後果是什麼,沒有人不清楚。

因此,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自信,千萬別選這個組合,那是頂級學霸的競技場,普通學生能避開就避開吧。

l 「歷地政」是個坑,選了必後悔

「歷地政」則是另外一個問題了。這是個純文科的組合,不利的因素非常明顯,專業的選擇面極其狹窄,可以這麼說,幾乎所有的理科專業都不能選。

這個缺點已經夠要命了,但這還僅僅是缺點之一。另外一個缺點更麻煩,這個組合很難拉開差距。

很明顯,選擇這個組合的要記憶的東西很多,雖然不是全靠背,但不能否認的是背誦記憶至少佔了8成以上的功夫。

你能背,別人也能背,這只要夠努力就行。其結果就是分數的差距非常難拉開。坦白說,就是拉個頂級學霸過來參加這個組合,他也一樣未必能得高分。

而在賦分制下,拉不開分數就意味著沒把握得A+甚至是A,這就要命了。本來選擇這個非常冷僻的組合,放棄了專業選擇的便利,就是為了能在小三門中得個好分數,打好高考的底子。

但現在能否達到目的不是看水平,而是運氣的成分更重。這不是坑是什麼?雖然說選了必後悔是有點武斷了,但大概率會後悔是肯定的。

因此,在新高考的小三門選擇中,除非是頂級學霸,不然儘可能避開這兩個極端的組合。沒有任何的好處,風險還極大,投入產出完全不成正比。

正常情況下,偏重理科的,物理化學生物至少選一門,建議其中選2門,另外一門可以選擇生物或者地理。

而偏重文科的,化學生物至少選一門,歷史必選,剩下的一門還是在生物和地理裡面選擇為好。如果理科選了生物,又不想選化學,那麼生物地理雙選也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如果有哪一科特別有把握,至少可以得A或者A+,不要猶豫,直接選就對了。畢竟小三門的第一原則就是要得高分,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科組合分析——歷地政
    組合總述對於高中文科生來說,政史地三科,哪一科都不是省油的燈,很容易讓孩子失去方向:a. 內容多:知識密度大,記憶負擔重b. 結構散:零散學習,缺少整合總結c. 方法差:死記硬背,基礎知識薄弱史地政其實是一門彈性非常強的綜合科目,功夫用到,在學習中提高的幅度相當大,今天先為大家整理史地政三科的科目特點。
  • 高考3+1+2模式,選擇物化生,還是選擇物理、化學、地理?
    新高考方案出來後,我的一個教授群裡的教授們極為不滿,都在那裡討論。我嘲笑他們,幾乎每件事都會有不同意見,難道他們不覺得有什麼不錯的方案嗎?有位教授說,有啊,就是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物化生。他的發言得到了好幾人的同意。
  • 高考模式新組合,「物化地」和「物生政」,這倆組合更適合哪些人
    當然,高考新組合併非只有物化生面向多,雖然選擇略微少一點,但是也完全夠用的物化地和物生政,也備受學生們喜愛。因為這兩個科目組合不像物化生那樣難,物化地和物生政更適合學習中等的學生選擇。其中物理保證了大學專業的選擇數量,其他兩科則是在成績賦分的時候會比較有優勢。
  • 物化生、物化政、物生政哪種組合更好?
    「新高考選科!!物化生、物化政、物政地哪種組合好呢?」這是一位高一家長問老酒的一句話。選科的時候,很多家長容易走入一個誤區,到處諮詢哪種選科組合是最好的。老酒首先必須要強調,沒有誰能說清哪種組合是最好的。
  • 新高考3+1+2模式選科推薦,物化生是最佳組合,理科生仍然佔優勢
    自從新高考模式開始執行,3+1+2選科模式就被大家所熟知。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新高考改革方式,時刻關注與高考密切相關的內容。新高考模式實行之後,已經沒有文理科之分,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3+1+2模式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必修,物理歷史選一個,地理政治化學生物選兩個,這樣的選科方式豐富了學生的選擇,避免了只有物化生和歷政地兩種上課模式。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都十分贊同該選科模式的執行。說到新高考,就不得不提到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語數英必修,在剩餘六門課程中選修三門。雖然豐富了學生的選擇,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
  • 新高考模式組合選科:物化生和物化地哪個更好?了解後再做決定
    等到2021年的高考時,也將會有更多的省市迎來第一年的新高考模式,畢竟新高考的等級賦分制度也將走入人們的視野。學生和家長最關注的就是在新高考的模式、等級賦分的制度下,怎樣組合選科會更有優勢呢?
  • 從山東省狀元的高考成績看,學霸選擇物化生和物化地,哪個更好?
    今年是山東省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高考狀元也由2個變成了1個,所以高考狀元,格外引人關注,雖然有關部門三令五申禁止宣傳高考狀元,但是關於高考狀元的有關信息,還是不脛而走。山東省2020年的高考狀元,是來自濰坊一中的孟令昊,他的高考成績是:語文125分、數學150分、英語145分、物理98分、化學97分、地理96分。由於山東省今年採用了3+3的形式,語數外三科為固定科目,物化地則是他的自由選擇科目。孟令昊憑藉711的高分成績,一躍成為山東省文理科狀元。
  • 高中選課寒假延長正當時,物理和化學比較差可以選什麼組合?
    一、3+1+2地區的考生對於高考實行3+1+2地區的考生來說,選課一共有12種組合可供選擇, 首先是以物理學科打頭的組合,如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物政地,物生政,其次是以歷史學科打頭的組合,如史政地,史政生,史化生,史政化,史地化,史生地。
  • 新高考不選生物,對學臨床醫學影響大嗎?專家:報考部分院校受限
    對於未來高三已經有明確報考專業的高中生來說,新高考選課相對要簡單多了,比如學習臨床醫學專業,選課的時候就一定注意,哪些學科是必選項,比如3+1+2的省份,由於這個1是從歷史和物理裡面進行選擇,學醫的話,自然就不能選擇歷史了,否則很多醫學院校就不能報考了,還有一種3+3方案,兩種方案中
  • 新高考選科模式競爭大,竟有985、211和普通大學的差距
    高考改革後,新政策選科模式開啟。這意味著新高考省份不分文理科!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偏科的問題了!2020年,上海、浙江、海南、北京、山東、天津實行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2021年,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八省市將正式實行「3+1+2」新高考模式。
  • 學生跟風選擇「物化生」,萬一我能學好呢?老師:要避免僥倖心理
    今年山東省第一次實施新高考政策的高考,成績公布之後出現大面積的「滑檔」現象,究其原因最主要還是因為家長學生不了解規則,跟風選擇熱門組合導致的。文/教育橋說到新高考改革選科目組合的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為此非常頭疼。面對新高考的規則,家長和學生都十分陌生,甚至連一些老師都沒有弄懂其中的「門道」。就拿今年第一次實施新高考的山東來說,在選擇科目的時候沒有遇到問題,可是卻紛紛在報考上犯了難。
  • 新高考選科,你希望孩子在物化生政史地6科中選哪幾科?由孩子定
    新高考的選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因為選擇不同的學科,未來報考的專業也有所不同,當然未來的職業選擇也將完全不同,對於孩子來說,由於年齡較小,對職業這一概念還很模糊,而家長在這一方面卻有著切身的體會,近期有一家長問小編,給自己孩子選擇出語數外之外的6門學科讓自己大傷腦筋,假如是你,該怎樣為孩子定奪
  • 「3+1+2」高考模式最「吃虧」的組合,性價比低,賦分後難得高分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 明年14個新高考省市復讀風險大
    對於這六大省市的復讀生來說,有了前一年的新高考數據參考,復讀影響相對不大。2. 「3+1+2」模式新高考: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以上8個省市將要在2021年舉行首次新高考,高考復讀形勢嚴峻。
  • 高中生該如何選新高考3+1+2模式
    從2021年高考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 這意味著一些地方高考不分文理科啦!考試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偏科的問題啦!>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
  • 從清華、北大高考招生,看新高考「6選3」如何選科?建議查看收藏!
    新高考新高考和以往高考一個重大的改變就是實行選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6選3「,那麼學生和家長,以及學校改如何這個新的變化呢?各高校招生的時候各專業又是如何選拔高考生的呢?1、第一個問題什麼是6選3選擇的背後是什麼?是滿足需求。其實,6選3選課遵循的也是一種知己知彼,達成適配的原則。新高考改革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第一個變化,就是不分文理、六選三(有的省份是高一下學期,有的是高二上學期)、大學按專業錄取、高中走班制等等。改革前後的不同,改革前,是文科、理科,就兩種選擇。
  • 新高考3+1+2模式下,新高一學生該如何選科?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分析及建議物化生這個組合可以說是純理科組合了,一般理科很強的學生,都會直接選擇這個組合,這樣的選擇可能會違背了新課改全面發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選科還是要以學生的個人意願為先,按照興趣愛好為準。一般選擇物化生的學生,要麼是理科特別好的,要麼是文科特別差的。
  • 新高考物生地及物生政選科分析,實用派和實力派的選擇
    導讀:近期,自主選拔在線推出新高考選科模型解讀的系列文章收到了廣大家長和考生的反饋,表示對其他選科組合系列文章的期待。繼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選科分析後,這期就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組合進行分析,就組合的優劣勢、適合考生人群以及可選的院校和專業進行推薦,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一提前了解: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一般選擇物化生的學生,要麼是理科特別好的,要麼是文科特別差的。大家都知道新高考採用的是賦分制,如果物化生成績一般的學生選擇這三科,遇到理科學霸,是很不佔優勢的,因為競爭太激烈了。
  • 遼寧省2021年新高考「3+1+2」模式,物化生組合可以報哪些專業?
    遼寧省2021新高考實行「3+1+2」模式,共計有12種選科組合。為方便各位考生了解各選科組合可選哪些專業,王老師結合《2021年擬在遼寧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通知》匯總整理物化生組合可以報的專業,供大家參考。遼寧省2021新高考選考物理化學生物組合,可選專業24283個,約佔本科專業總數的9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