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高考模式最「吃虧」的組合,性價比低,賦分後難得高分

2021-01-10 掌上教育專家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本專欄的目的就是通過分析大學在各個省份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讓大家了解每一個選科組合的專業覆蓋率、優勢、劣勢、適合哪些人,以及每個選科組合不能報考的大學專業有哪些?

因而,專欄共分為12個章節,對應的是「3+1+2」高考模式的12中選科組合。

第一章介紹的是「物化生」組合:

新高考「物化生」組合的優勢有哪些?哪些專業不能報考?

第二章介紹的是「物化地」組合:

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專業覆蓋率高,江蘇卻很少人選,為什麼

第三章介紹的是「物化政」組合:

新高考「不受歡迎」的選科組合,卻有兩個優點,適合兩類學生!

第四章介紹的是「物地生」組合:

物地生: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卻不適合「中等生」,為什麼?

第五章介紹的是「物生政」組合:

新高考選「物生政「方便考研?賦分後卻傻了眼,這樣選科使不得!

本章是專欄的第六章,要分析的是「物地政」組合,即物理+地理+政治。和「物生政」類似,「物地政」也是很多同學和家長眼中「比較容易」拿高分的組合,同時選了物理和政治,一方面高考志願填報時可報考的專業數量比較多,另一方面選擇了政治,有利於培養自己的歸納總結能力、文字分析能力,方便未來考研、考公務員。

然而,「物地政」也有很多劣勢,盲目選擇可能會吃了大虧,因為整體來說,「物地政」組合的性價比同樣比較低,尤其是賦分以後,總成績與「物生地」、「物化生」等組合的同學存在差距。

下面我將從「物地政」的專業覆蓋率、不可報考的專業以及賦分後「物地政」組合的同學為什麼會吃虧等幾個方面,分析「物地政」究竟適合哪些人。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這個組合被稱為「最難組合」,選擇的人少,卻容易考高分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經成了各省市高考改革的趨勢,四個二批高考改革試點省份高考科目採用「3+3」模式,即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和另外學生自主選考的3個科目(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中選3科)的成績組成。
  • 別把新高考3+1+2模式賦分制和3+3模式賦分制混淆在一起
    其中最核心的問題還不是存在於對選科問題的焦慮,而是對後面賦分制的焦慮,受到網絡上各種70分、80分實際分賦分後變成了40分、30分的誇大式傳播影響,此其一;另外一個是浙江、上海的3分一段制賦分影響到了後續的重慶、湖南、江蘇、河北等八省市的3+1+2賦分制,很多家長根本就沒有搞清楚兩種賦分制有著根本的區別,混淆在了一起,從而造成了很多無謂的憂慮,最終影響到學生的正常選科
  • 新高考改革,這兩種組合最吃虧,難拿高分,班主任建議慎重選擇!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文件來看,總體來說新高考的模式已經取消文理分科。教育部要求語文、數學以及外語作為高考的必選科目,其餘的科目,由各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自行決定。目前我國的新高考方案分為兩種,一種是最直接的「3+3」模式,另一種則是「3+1+2」模式。
  • 新高考暴露新問題,什麼組合「最吃虧」?選科不小心學霸變學渣
    至於為什麼暫緩,這個原因太多,簡單說來省內教育資源不平等,城市和農村差別太大,不能滿足走班制教學,所以繼續採用傳統高考,文理分科模式。新高考選科新增8省市新高考均採用「3+1+2」模式,這種模式相對於「3+3」模式來說較為固定,組合更少。
  • 新高考3+1+2再選科目,等級轉換分暗含兩個玄機,感覺高分更吃虧
    2021年正式實施新高考3+1+2模式的8個省市,已經公布了《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及錄取政策實施方案》,其中2門再選科目以等級轉換分的方式來計分。
  • 681分無緣北大,選擇北師大,新高考選擇「純文」組合最吃虧?
    在所有組合中,最不被大家看好的組合是哪個呢?很多人都認為是政史地組合。而實際上,無論「3+3」模式還是「3+1+2」模式下,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學生,都是排名前幾位的。政史地組合,為什麼不被看好呢?選擇這個組合到底好不好呢?哪些學生適合選擇這個組合?我下面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一分析。
  • 新高考模式,這種科目組合最吃虧,基本無緣清北復交!
    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省份都採用新的高考模式。相比於傳統的文科以及科組合,新的高考模式更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性,也就說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 這種高考的模式,看起來是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更容易考到理想的成績。
  • 別把3+1+2模式賦分制和3+3模式賦分制混淆
    2014年上海、浙江作為高考改革第一批試點省份,採取3+3模式。2017年高考改革的第二批省份北京、天津、山東、海南也採用3+3模式。2018年作為第三批啟動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採用3+1+2模式。
  • 新高考「3+1+2」的選科模式12種組合究竟該怎樣選?
    我們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後,第三批實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採用的是「3+1+2」的選科模式。據統計,該模式下共有12種選科組合方式,那麼學生們應如何選科?怎樣選擇才對自己最有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3+1+2」模式?
  • 八省3+1+2新高考賦分,分數有可能變低嗎?
    昨日,江蘇、河北、廣東等八省市不約而同地發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各自省份2021年高考的時間、科目設置、志願填報批次設置、招錄模式等相關信息,同時也再次強調了賦分的規則,網上也有各類老師、專家、家長、學生擔心自己選科的科目賦分後分數反而比卷面分低的情況,
  • 新高考模式科目怎麼選?兩種組合易「吃虧」,一種組合成「熱門」
    不過沒想到的是,新高考施行後,還真採用了「3+3」和「3+1+2」的模式。 看上去,似乎和我一樣偏科的高中學子,等來了春天了。 雖然是在科目上有了自主選擇的機會,怎麼選組合也是個麻煩事。 即便你跟我一樣文理各有偏科,要是偏得不對的話,也不見得是啥好事。 在「3+3」的模式下,你的選擇有20種之多。 而「3+2+1」的選擇,也有12種。
  • 新高考3+2+1模式下,如何選科「賦分」更高?要參考哪些標準?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新高考3+2+1模式下,考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並且做到在志願填報中選擇專業最大化,我們首選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賦分制」。什麼是賦分制?那麼如果她的地理成績全省排名3%,就是3級,對應賦分就是94分,成績在前10%都屬於4級,成績都是91分,所以在賦分制下,小麗的高考成績完全取決於所考科目在全省的排名,如果排在1%,個科目就是100分。
  • 新高考賦分制下「最佳」選科組合,專業覆蓋多,拿高分很容易!
    相比「3+3」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選科的組合數量減少了很多,這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是一個好事,畢竟選科難度要比「3+3」模式低得多,但其實無論哪種高考模式,選科依然很重要,選科相當於提前選擇了未來的專業,選科結果不僅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習重心、學習壓力,同時因為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
  • 新高考3+1+2模式下,你孩子該如何選科?不同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從2021年高考開始,部分省份的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 這意味著高考不分文理科啦!考試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偏科的問題啦!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需要了解,畢竟選科將直接關係孩子的高考難易程度。什麼是「3+1+2」?
  • 高中生該如何選新高考3+1+2模式
    從2021年高考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 這意味著一些地方高考不分文理科啦!考試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偏科的問題啦!>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
  • 新高考賦分,高考題越簡單越吃虧!高考題目變難是趨勢?
    2021年,湖南、湖北、江蘇、福建、重慶、廣東、河北、遼寧等8個省份將第一次實行「3+1+2」高考模式,相比北京、浙江、上海等地的「3+3」模式,「3+1+2」高考模式在尊重學生學科個性化選擇的同時,減少了學科組合的方式,明確了物理與歷史的學科地位,避免了學生「棄難選易」現象,同時也減少了學校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湖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重慶、遼寧、河北8個省市高考改革方案已經落地。從2021年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以人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高考不分文理科,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孩子偏科的痛點!
  • 3+1+2高考選科最佳組合推薦
    【導讀】隨著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3+1+2選科模式甚囂塵上,該模式下,物理、歷史分道揚鑣。那麼,學生選課過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則?有哪些組合是值得推薦的?今天,小助給大家普及下。   新高考選科中的3、1、2分別指什麼?
  • 新高考模式下,哪些學科組合最吃香?考生可得牢記
    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這4個省份率先實行「新高考模式」:文理不分科,除語數英這三門必考科目外,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報考。今後大多數省份都會推行「3+2+1」或「3+3」的新高考模式。
  • 新高考第1年,高中班主任勸告:選科別選這3種組合,容易「吃虧」
    理性看待不分文理,對考生也有好處  最大特點:取消文理分科,實行「3+3」模式。和常規的大文大理不同,新高考改革後就取消了文理分科,實行語數外三科加理化生政史地中三科的模式。  ▼升級版的「3+1+2」模式  顧名思義,「3」仍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必須要學的,「1」的含義是在物理、歷史中任選一科,而「2」則是學生的自由選擇,雖然自由度相對降低了,但這樣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選擇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