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回放】
請以「最懂我的那個人」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 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的名。
【解題】
【試題解析】
1.抓住題眼,審清題目
命題作文最重要的就是抓住題眼審題。首先我們確定題目是要寫一個人, 題目中的「最」有對比的意味,所以在寫作時要有鋪墊,考生可以先寫一些人對自己的不理解,然後再寫「那個人」對自己的理解。「懂」的意思是理解,很多考生不琢磨題意,直接寫父母之愛讓自己感動等。雖然事例感人,但是跑題了。
2.圍繞人物,寫出細節
寫作時重點寫「那個人」「懂我」的過程,既要寫「懂」的事和鏡頭,又要寫出曲折來。同時,「懂我」的過程要寫出「那個人」的語言、動作、心理等細節,讓人物形象豐盈、鮮活。
3.篩選材料,寫出高度
首先,所選材料要有一定的高度,你要讓「那個人」理解你什麼?這個「什麼」,最好有「格調」、有「水平」,即你想的是什麼,追求的是什麼,最好是獨特且有意義的,這樣你的作文才會與其他考場作文拉開距離。如果你只是寫自己考試成績下降之後,「那個人」如何理解你、鼓勵你,等等,那就落入窠臼了。如果你能緊扣時代脈搏(可涉及新科技、藝術等領域),寫自己對理想的痴迷追求,但身邊理解你的人並不多,唯有「那個人」理解你、支持你,這樣對比來寫效果會更好。
【思路】
1.「那個人」最懂得尊重「我」的選擇。可以寫「我」做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選擇,父母或老師理解「我」、尊重「我」的選擇。
2.「那個人」最懂得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開導「我」。可以採用託物言志的寫法,寫「那個人」採用疏導的方式驅散「我」心頭的迷霧。
3.「那個人」支持「我」的興趣愛好。可以寫「我」對航模的痴迷,大家都認為「我」不務正業,耽誤學習,但是父親力排眾議,給了「我」全力的支持。
4.「那個人」懂得人類與動植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變幻視角,寫一篇童話,以動物或植物的視角,寫「那個人」對自己的珍惜、愛護,突出「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的主旨。
【滿分作文㈠】
最懂我的那個人
我已經活了400多歲了。
我是地壇,400多年的風風雨雨,剝蝕了我古殿簷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耀眼的朱紅,坍頹了一段段高牆。有人一茬又一茬地來觀看我,但我感覺沒有人能真正懂我。
一個下午,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紅,沉靜的光芒瀰漫著整個公園。突然,一個殘疾的青年在寧靜的園中出現了。他搖著輪椅進來,我的內心忽然一顫,仿佛是一種宿命,我知道,一個最懂我的人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了。
相處一段時間後,我知道了他叫史鐵生,因為殘疾,曾經產生過輕生的念頭。我伴他在樹下徘徊,看一些孩童在溫暖的陽光下嬉戲。我對他說:「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與福祉。」他仿佛是聽到了,四肢猛地一震,在園中扶椅徘徊,不時沉靜地思索。在一片朦朧的夜色中,他思索著歸去。
後來,他便常常來我這裡,在陽光下,抑或在雨後,與我無言地對話。「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乾淨的土地上的一隻孤零的菸斗」,在一抹生的希望中,他明白了我的意思—要學會感恩自己的命運。
有時候,我還與他一同聆聽祭壇深處的嗩吶聲。在蒼茫的夜色中,坦坦蕩蕩,獨對蒼天,只聽得嗩吶聲在星光寥寥的夜空下低吟高唱,時而悲愴,時而歡快,時而纏綿,時而蒼涼。這時,他便從這噴吶聲中讀懂了我的思想:「當牽牛花初開的時節,葬禮的號角就已吹響」,在參悟死亡中,他懂得何為永恆;在時光靜寂之處,他懂得了何為無窮。
就這樣,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裡,他在無言中領會著我的心緒,在一片沉靜中聆聽我的聲音,我們共同讚美生命的歡唱,一同領悟和思考生命的永恆。
而今斯人已逝,但在我的心中,他這個殘缺的生命,已變成我永恆的知己。因為只有他,最為懂我。
【點評】選材新穎,視角獨特。考生運用擬人的寫作手法,將「地壇」人格化,並變換角色,從地壇的角度來寫史鐵生,既圍繞史鐵生如何懂「我」來展開行文,又從中揭示出了對生命的思考這個宏大的主題。語言生動,富有韻味。排比句式和比喻的修辭在文中俯拾皆是,還靈活地引用了《我與地壇》中的原句,而且因為變換了角色,讀來親切、自然。立意深刻,餘味悠長。考生深挖「最懂」的內涵,寫生命的意義,寫人生的追尋與思考,從思想層面寫出了「最懂」。立意高遠,引人深思。
【滿分作文㈡】
最懂我的那個人
我生命中的過客猶如滿天的繁星,而父親便是那顆最璀璨的明星,在我人生中綻放出最為奪目的光彩。因為他始終懂我所想,給我鼓勵與安慰,是那個最懂我的人。
記得有次考試,我考得很不理想。回家後,我沒敢把這成績告訴爸爸。而是徑直走到書桌前,頭也不抬地開始寫作業,有意躲閃著爸爸關切的目光。晚飯桌上,我一言不發,只顧埋頭吃飯。我的異樣沒能逃過爸爸的慧眼。爸爸給我盛了一碗湯,關切地問道:「兒子,今天怎麼不開心?有什麼心事嗎?」我沉重地點點頭,垂頭喪氣地把我的成績告訴了爸爸。爸爸的表情頓時嚴肅了不少,但仍溫和地說:「把試卷給爸看看吧,我們分析一下原因。」
我把卷子遞給爸爸。只見他先是迅速翻看了整個卷子,然後全神貫注地檢查我的錯誤。他時而皺起眉頭,時而在紙上寫寫畫畫,時而又露出驚訝的神情。我低著頭站在爸爸面前,心裡像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爸爸檢查卷子的那幾分鐘,仿佛比一世紀還長。
不知過了多久,爸爸示意我坐在他身邊,拍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兒子,這次沒考好,是因為知識掌握不牢,爸爸理解你,不要氣餒,下次繼續努力!」接著,爸爸認真地給我分析了錯題,我豁然開朗,感激地點點頭。爸爸輕鬆地笑了笑。仿佛地說:「兒子,我理解你,並相信你會做得更好!」
現在回想起當時爸爸期待的眼神,我忍不住感慨,爸爸那雙眼仿佛有無窮地魔力,能看透我的內心,知道我內心所想,並幫助我化解困難。有這樣一個懂我的好父親,真幸福!我定會不畏艱難險阻,乘風破浪,勇於向前!
【滿分作文㈢】
最懂我的那個人
我們走遍天下,想去尋找那個最懂自己的人。回到家才發現,那個人一直就在我們身邊。——題記
我的爸爸是一名老師,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我從小到大,他一直對我嚴格要求,我也一直認為他不理解我。直到那一件事,我才真正明白他是最懂我的人。
第一次模擬考試結束,我的成績糟糕透了。坐在座位上,班主任那嚴厲的話語仍在腦中迴響:「你不是總考前十名嗎?你看你最近驕傲成什麼樣了?數學你計算出錯,英語最簡單的語法也不會了,還有物理、化學,你看看你考了多少分?這些都是你應該得的分數嗎?」這一句句話猶如利劍,刺穿了我脆弱的心房。儘管我知道,他說這麼多,無非是想讓我振作起來。
走在回家的路上,夜,已深了,連月亮也不願再見我,自顧自地躲在雲裡。經過一個路口,只看到一盞路燈孤獨地亮著,我不禁啞然失笑,無人懂的我不就像路燈一樣孤獨嗎?
回到家,爸爸已經做好飯等著我。平時,我總會飛快地坐下,抓起筷子就把菜往嘴裡送,可是今天卻毫無胃口。爸爸好像感覺到了什麼,問我:「沒考好啊?」我難過地點點頭。「別想了,都過去了,還是多想想現在該怎麼做吧。」我一心想著成績的事,一句話也沒有聽進去。爸爸看我這樣,嘆了口氣,回臥室去了。
我坐了一會兒,也回臥室。打開燈,桌子上放著一本書,我本以為是昨晚沒有放好,拿起書就往柜子上放。就在這時,這本書吸引了我,略皺的書皮,淡黃的書頁,似乎在訴說著它的古老。書名已經模糊了,但是有一頁被折了起來。我翻到那一頁,仍依稀可見上面印著飄零的花瓣,文字是一句小詩:「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旁邊還有幾行剛勁有力的鋼筆字:兒子,我知道這次的成績讓你失望,但你別放棄。看看這句詩吧,我相信你會明白的。
是爸爸!「生如夏花,死如秋葉」,我不斷品味著這句詩,也揣摩著爸爸的心意。驀然,我明白了:夏花,綻放的是青春;秋葉,隕落的是芳華。生命,只要無悔地奮鬥過,就是最美的,即使會有些許不足之處,那又何妨呢?一次考試的失利證明不了什麼,它打不垮我,我會繼續努力。
那一次,我才終於讀懂了爸爸,原來爸爸一直在我身旁,一直是最懂我的那個人。
【點評】抓住題眼,突出中心。文章從班主任批評式的「懂」寫到爸爸潤物細無聲式的「懂」,通過對比,寫出爸爸是「最懂我的那個人」,讓文章的中心得以凸顯。運用「道具」,寫出細節。寫爸爸的理解過程,作者不是通過爸爸的言行來寫的,而是通過一個獨特的細節來完成的,這個細節就是一本書,一句富有哲理的詩詞,幾行鋼筆字,由此突出爸爸獨特的教育方法。環境襯託,渲染氣氛。作者寫自己無人理解,除了心理描寫外,還運用了環境襯託,巧妙地寫出了自己內心的孤獨無助之感。
【滿分作文㈣】
最懂我的那個人
輕柔的時光告訴我,簡單的呵護,最長久;平凡的同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溫暖。最懂我的那個人,是我的爸爸。
「咣當!」刺耳的聲音敲打著我的耳膜。糟糕,媽媽作為先進工作者的獎品一隻精美的茶杯被我不小心打碎了。媽媽循聲趕來,犀利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完了,完了,這次皮肉之苦怕是躲不過去了。」我暗暗發怵,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別怒,別態!這個茶杯摔得好,清晨啪的一聲響,整天日子順噹噹,孩子是視我們一天順利呢!」危急時刻,「救火隊長」爸爸來了。爸爸邊說邊向我使眼色,我心領神會:「對呀,媽媽平時工作最認真,還將得到比這個更好的杯子。媽媽最大方,不會稀罕這一個杯子的,最好的獎品是下一個,對吧,媽媽?」「得了,淨貧嘴。」媽媽無奈地搖搖頭,「真拿你們父女倆沒辦法,一唱一和。」
「你要幹什麼?不要狡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你是知道的。快,老實交代!」爸爸這是把我當成「犯人」了。「我……」我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我……準備給小夥伴送課外書!」
「課外書?拿來我看看!」爸爸的聲音提高了很多,我極不情願又無可奈何地把書從背後拿出。
「《射鵰英雄傳》,聽說過。」爸爸自言自語,「讓我翻翻。」
天空還是那麼晴朗,沒起暴風雨,可以把呼吸調勻和一點了。
「這書不錯。」好一會兒爸爸才想起我,將目光投向我,詢問道,「你看過了?怎麼樣?」
「看過了,」我小聲地回答道,「郭靖是個愛國英雄,非常棒!爸爸,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呢!」
「快說,是什麼?」
「勤能補拙。」
「有這麼大收穫,看這本書值得!」
「爸爸,那我以後可以天天看課外書啦!」
「嗯,啊,那不行!」
爸爸的語氣十分堅決,我的心猛地一沉。
「不過,你空餘時間可以看。」
「OK,太好啦!爸爸最懂我的心思。」
「噓——」爸爸將手指貼在唇上,小聲說,「別讓你媽媽聽見,要不又……」我吐吐舌頭,行了個遵命禮。
「哈哈……」我們父女倆對視一下,會意地大笑起來。
遊走在輕柔的時光中,最懂我的那個人,是我的爸爸。
【點評】對話精彩,生活味濃。文章運用大量對話,輔以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對話內容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鮮活生動,親切自然。首尾圈合,主題深刻。文章開頭運用排比,引出「最懂我的那個人,是我的爸爸」,結尾也以此句收束,如此,文章既首尾圓合,又呼應文題。文中寫了兩處爸爸懂「我」,一處是懂「我」的無心之失,一處是懂「我」對讀書的渴望,由外在行為上升到心靈層面,主題得到了升華。
【滿分作文㈤】
最懂我的那個人
這世界會有一個人,懂你的言外之意,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的強顏歡笑,懂你的欲罷不能。——題記
歲月是一棵縱橫交錯的巨樹。而生命,是其中飛進飛出的小鳥。在人生道路上會遇到許多不一樣的風景,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一種愛,當你需要的時候,會默默來到你身邊,她的眼睛和心能讀懂你,更會用手挽起你單薄的臂彎。
小時候,媽媽是仙女,在我心中,是那樣耀眼,我把她當做我的全部。長大後,媽媽是天空,一切雜物,都能為之而包容。後來啊,媽媽是太陽,黑暗來了,她總為我驅散。再後來,媽媽是玫瑰,世界暗淡,但她還在散發香氣。而此時此刻,媽媽是最懂我的那個人。
她懂我體現在她懂我的內心所想。也許不必說一句話,我的一個眼神她就懂。如果考試的分數結果並不是那麼盡人意,而她從未批評過我,也從來不給我壓力,只給我動力。她會做出很自然的動作,或拉著我的小手、或把我抱在懷裡、或摸摸我的頭髮、拉拉我的辮子,亦或製造一個我倆一起走走說說的機會。告訴我接下來她定會和你一起努力,她總是告訴我:「寶貝兒,下次你一定會考的不錯的,因為你是一個既聰明又好學的孩子呢!」正是媽媽一次又一次的鼓勵,使得我一直處於快樂而沒有太大壓力的學習中。
我想,那是因為她懂得我的內心,懂得我的辛苦,我的努力,懂得一個媽媽該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正因為媽媽的鼓勵與幫助,讓我也明白了學習就是與困難作鬥爭,戰勝困難的過程,讓我明白了這一次的失敗不算什麼,經歷失敗便會獲得成功。
她懂我體現在我們之間的默契。還記得在上幼兒園時的親子大賽。其中一項比賽是兩人三足跑,遊戲規則是:我們腳上捆綁著一根繩,兩人一起往前走。媽媽和我是那樣有默契,比賽中,儘管有過摔倒,但我們有默契,我們很快就站起來了,她知道幼小的我也渴望取得勝利,我知道她一定想要跑的更快!後來我們便更有默契,也加快了速度,最終取得不錯的成績。
當我回過頭來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發現媽媽懂我的地方太多太多。愛到深處,是無言;情到濃時,是眷戀。時間會告訴我們簡單的喜歡,最長遠;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
懂得風起的日子,淡看落花。懂得雪舞的日子舉杯邀月。——後記
【滿分作文㈥】
最懂我的那個人
梔子的綠葉旁,艾葉的清香中,總有一個身影揮之不去。那個最懂我的人,您,還好嗎?
看著一朵朵鮮紅在試卷上「怒放」,聽著母親在旁邊喋喋不休的嘮叨,一股怨氣在心中黯然滋長:我這麼努力,為什麼總是得不到好運的青睞!一瞬間雨急風驟……
「……源源啊,你媽是擔心你的學習才這樣說的。」奶奶一邊用筷子夾著棉籤蘸了蘸用菸絲浸泡的水,然後擦拭著滿布蚜蟲的梔子的莖葉,一邊說道。看著蟲跡,一股噁心之意湧來。「為什麼不扔掉?」我發出了疑問。「我救一下,快開花了,扔掉怪可惜的。」奶奶一片一片溫柔的擦拭著,手上的青筋也隨力臂的起伏而若隱若現。她將葉子轉個面,扭扭腰,用溫柔的目光,靜靜地凝望,細心地處理著每一處傷痕。
望著奶奶,我驀然想起自己。學習時,遇到不會的題總是掃一眼便放棄,並沒有認真地嘗試去分析過題意。再想起以前媽媽的囉裡囉嗦,我承認她是了解我的不足的,她說的話十有八九是言之有理的,只是她的語氣和表情卻總是讓我怒氣交加。
現在看見奶奶正專心地盯著生蟲的梔子花枝,小心翼翼地試圖拯救它,我突然間頓悟了。這是奶奶對我的旁敲側擊嗎?畏懼、逃避的心理就像梔子上生的蟲子,阻礙我前進的腳步啊!
「孩兒啊,有毛病就要改,有話就好好說。」最懂我的那個人,您的睿智,我記住了。
半個月後,那梔子竟熬了過來,褪去了萎黃的顏色,大大小小的葉片舉著大窟窿小眼睛的洞洞又開始了那拼搏向上的勃發,墨綠的枝丫盡力向上伸展,似有一爭高低的野心。而我的進取心也在奶奶無聲的感召下被激發,一路勇往直前,收穫了張張笑臉盈盈的獎狀。
滴答滴答,一抬頭又已是夜色朦朧,身邊傳來陣陣艾蒿餅的幽香。奶奶低著頭,滿頭銀髮,一臉慈祥的忙活著。她將瘦肉切丁,雞蛋炒碎,蔬果微汆。外面再用混著嫩尖尖的艾葉的麵粉裹上,炸至金黃,層層酥香,脆軟可人,香極!
「源啊,學習累了吧,看你都瘦了。來,吃點好吃的,你這麼努力,老天一定不會虧待你!」
最懂我的那個人,您的體恤,我含淚咽下了……
【滿分作文㈦】
最懂我的那個人
又是雨夜,我呆呆地看著雨滴在玻璃上划過,留下一條條痕跡,思緒也隨著雨聲飄向那個相隔如銀河般距離的小鎮。這樣,仿佛就感到了絲絲溫暖,卻又夾雜著些許的孤獨。
我喜歡下雨,雨後溼潤的空氣會讓我呼吸順暢,頭腦清醒。我知道,她也喜歡下雨,這是她告訴我的……
那一切,都好像發生在一瞬間,之後卻讓我覺得很遙遠,似乎過了好多年。
我們相遇在那個初秋,只因為一次目光的接觸,我們就感受到了彼此之間熟悉的氣息。我先開了口:「你叫什麼名字啊?」她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接著又低下了頭,羞澀的說道:「鎮上人都叫我妞妞。」她高我半個頭,但聲音卻細小如蚊子,我仔細地聽了好一會兒,才聽出她說了些什麼。突然,她拉住我,問道:「嗯……我們在哪裡見過嗎?為什麼我看著你這麼眼熟?」我想了一會兒,皺著眉頭說:「好像沒有吧……難道是在夢裡?」她靦腆地笑了。我微笑著對她說:「我能和你做朋友嗎?」她紅著臉點了點頭。於是,從那時起,我們便成了親密無間的好閨蜜。
或許這就是緣分吧,我們是素未謀面而又素不相識的兩個人,卻在某種機緣巧合下,度過了一段令人難忘的、美好的時光。
真的就像鍾子期和俞伯牙那「高山流水遇知音」一樣,我們不僅興趣相投,就連有時候的想法,也總是不謀而合。
一天下午,我在村子裡的沙坡上玩兒,不小心,一下子跌坐在旁邊的泥坑裡,弄了一身的汙泥。爸媽對我要求很嚴格,我害怕他們罵我,不敢回家,就一直坐在沙坡上哭。到了晚上七八點鐘的時候,媽媽來到妞妞家,問她見到我了沒有。妞妞想了一會兒,猛地一拍腿,自言自語說:「哎呀,這個傻瓜,準是犯了錯怕挨罵,躲在哪裡不敢回家了。叔叔阿姨,我去找她,你們別著急。」說著跑了出去。
眼看著天愈來愈黑了,我孤單而又焦急地坐在那裡,用手指胡亂地纏繞著褲子上的線頭。忽然聽到有一個熟悉的聲音喊我,抬頭一看,果然是妞妞。她張開雙臂,叫道:「跳下來吧。「我低頭看了看自己滿身的泥,又看了看她,不好意思的笑了。只見她微笑著搖了搖頭,於是我雙眼一閉,落進了她高大、溫暖的懷抱裡。
後來,我問她:「那時我不敢回家,你怎麼知道我在那裡啊。」她想了想,說:「其實我也不知道你去哪兒了,就單憑感覺找唄,碰巧就猜對了。」
轉眼間這麼多年過去了,本來她就比我大了好幾歲,現在肯定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那溫暖,陽光的微笑還總是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可直到現在,我都還不知道她的大名是什麼,但那個最懂我的人依然是她,一直都是,永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