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提案:就是和領導講你的產品方案,可以是自己主動想的,也可以是領導提後讓你完善的;可以遵循10個步驟思路進行匯報。
前一陣收到一位朋友的諮詢,題目很簡單直接:
產品提案要從哪幾方面準備?怎麼樣可以在這幾方面有較好的準備?
我理解還是個挺有代表性的問題,大多產品經理都會用到,就整理了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所謂產品提案,就是和領導講你的產品方案;這個方案,可以是自己想的,也可以是領導提後讓你完善的。
但無論如何,需要在匯報時有個清晰思路,下面10個步驟供你參考:
就是為什麼要做這個產品,可以是你發現了什麼現實場景中的用戶痛點,也可以是要優化一些已有產品解決的不好的問題,甚至是要去填充某個市場空白。
描述這一點時,句式是:我產品的目的,是為了誰在什麼場景下解決什麼問題。比如:為了解決在校生在鄰近畢業時仍舊對未來職業規劃迷茫的問題,產品的目的是幫助用戶做好職業規劃。
就是產品的目標用戶是誰,以及他使用你產品的理由是什麼。
比如36氪的目標用戶就是創業者、投資人、網際網路職場人和學生,創業者要找36氪報導項目,投資人要通過看36氪找可以投資的好項目,網際網路職場人和學生要看36氪開拓視野,了解圈內大事,以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量。
另外注意,考慮用戶時,如果是多邊平臺型產品,就不僅要考慮 C 端,還要顧及 B 端用戶,比如廣告主、機構負責人等等。
做產品務必考慮商業利益,尤其給領導匯報,更要闡明這個創意可以給公司帶來多大價值。
具體匯報時,可以分金錢收益和流量收益,結合時間維度分別說明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比如3個月內聚集用戶,半年內展開招商,一年內有持續現金流等等。
注意:在描述收益時,儘量「量化」收益數值,尤其是需要和公司歷史收益對比,和同行業其他家收益對不,和行業規模對比,才能做到具備一定說服力。
這一步主要告知你分析市場後的一些結論,可以參考波特五力模型說明,包括:同業競爭者的競爭程度、新進入者的威脅、替代者的威脅。
以36氪為例,同業競爭者可以是虎嗅鈦媒體這樣的垂直科技媒體,新進入者可以是脈脈這樣的原社交平臺,而替代者甚至可以是抖音這樣的娛樂平臺,分別描述他們的數據表現、用戶態度,看他們哪裡做的好,哪裡我們還有機會。
描述你提案的產品,面對上述用戶、上述已有競品、上述市場環境,可以如何做來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痛點問題,還能擊敗競爭對手。
具體描述解決方案時,建議繪製流程圖、業務框架圖和主要原型圖,多畫圖,少碼字。
所謂業務框架圖,有點類似產業鏈布局圖,就是畫出誰會用你的產品,誰會通過你的產品收益,產品上下遊角色是誰,業務是否是個閉環等等。
可以是更優秀的技術方案,更貼心的服務質量,更人性化的使用體驗,甚至執行力更高的實施團隊,給領導成功的信心。
客觀評估實現這個方案的投入成本,包括但不限於:技術人力,開發時間,伺服器費用,運營推廣費用,用戶補貼費用等等。記住要加上時間維度,多長時間花費多少錢。
所有項目都是有風險的,需要提前考慮好會有什麼問題並做好應急預案。
比如應用市場審核失敗怎麼辦?國家政策突然變更怎麼辦?項目團隊成員有變動怎麼辦?市場風向減弱怎麼辦?用戶對解決方案不滿意怎麼辦?
要給出 Plan B、C、D 等多種備案,越多越好。
如果讓你提的是個戰略級規劃,那就不僅要著眼當下,更要遠觀未來。
如有可能,最好能看到未來3年的方向,長遠布局。但這一點其實可以不多做要求,畢竟網際網路瞬息萬變,很可能剛做好的計劃,過3個月就推翻了……但至少要讓領導知道你考慮到了後面怎麼做。
最後一步,就是做一個初步的 roadmap。
告知領導如果你的方案通過了,下一步打算怎麼組團隊?選哪些功能點先上線?能滿足哪些需求?怎麼滿足的?上線的時間點大概是什麼時候?上線後打算怎麼推廣?預估多長時間能做到多少規模的用戶等等,讓領導感受到你是胸有成竹的。
以上就是我大概總結的產品提案需要包含的幾個步驟,實際運用時不一定都包含,可以酌情使用。
你在做匯報時會提到哪些呢?期待你的回覆與我分享~
申悅,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悅讀筆記(ID:pmboxs),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36氪產品總監,起點學院優秀導師。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