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放大招,房企祭出殺手鐧,分化加劇的青島樓市將迎重啟拐點

2020-12-23 今日同學

還有10多天啊,2020年就要過去了,這一年應該是很多人這一生最值得銘記的一年,我們似乎還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這一年:是舊時代的拐點?還是新時代的起點呢?

但無論如何,疫情對我們的經濟生活帶來了嚴重的衝擊,過去的一年,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戴口罩出門,已經習慣了出示健康碼,似乎已經習慣了新的生活方式。

而疫情對行業的影響更是顯而易見的,多少行業在這一年中受到了重創,以至於一蹶不振;又有多少行業迎來了發展契機,甚至是一騎絕塵。而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過去的一年可以說是銘心刻骨的刺痛,疫情衝擊了傳統的地產營銷模式,衝擊了舊有的思維方式,也對這一年的成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在全球疫情形勢不夠明朗的背景下,很多人預言樓市將迎來拐點,那麼果真如此嗎?2021年青島樓市將會如何重啟呢?

青島年底放出樓市大招

而就在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的時候,青島又向樓市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12月17日,青島正式發布《關於規範經濟適用住房取得完全產權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規定,經濟適用住房購房人按照自願原則,通過申請補繳土地收益價款的方式,取得所購經濟適用住房的完全產權,住房性質變更為普通商品住房。不申請取得完全產權的,不需要補交土地收益價款,住房性質保持不變。本通知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有效期至2026年2月28日。

其實關於經濟適用房轉商品房,青島之前就有過嘗試,早在2004年青島市出臺政策對經濟適用房做了一些規定,其中要求購買經濟適用房後需要10年時間才能上市出讓,同時產生的增值部分100%上交政府。之後住建部出臺政策將這個比例進行了調整,隨後青島市也出臺一政策,將上市時間調整為5年、房屋增值部分上交政府比例調整為50%。

這一政策的出臺,將很大程度上刺激當前的青島二手房市場,畢竟這些公住房當時購買的價格可是低於市場價的!

多個開發商提前宣布提價

而就在青島住建局公布上述政策的同時,青島的開發商們也沒閒著,在過去的一周時間裡,從西海岸新區到即墨創智新區,從膠州到高新區,青島多個項目幾乎集體宣布年後漲價!

在之前的文章裡,小編跟大家跟分析過,青島這次多個項目提前宣布年後漲價,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價格回調。現在年底這個時候,很多開發商其實是在進行降價衝量,目的就是為了實現2020年的銷售任務和銷售指標。當新一年到來的時候,沒有了衝刺任務,於是就收回了之前的折扣和優惠,相當於變相漲價。

二則是營銷噱頭,目的就是為了引起購房者的恐慌,畢竟「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不僅影響著購房者,也被房企營銷人員巧妙地利用,當區域內幾個開發商一起宣布漲價,足以刺激市場客戶的購房心理。

分化嚴重樓市何去何從

其實對於2021年的樓市,很多業內專家都不約而同地指出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分化」。城市在分化、房價在分化、開發商在分化、房地產政策也在分化。

而對於青島樓市來說看,「分化」現象已經出現,而且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態勢。青島樓市分化主要包括區域分化、樓盤分化以及產品分化。

目前,青島樓市的區域分化程度正進一步加深。主城區依舊是狼多肉少,眾心所向;西海岸、高新區支撐著青島樓市的成交;而膠州和即墨則已經在這一波的下跌區間中,徹底進入了低迷。區域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還是資源的爭奪,以及人才吸引力的對決。

樓盤之間的分化在青島同樣明顯,在品牌重視度、忠實度創新高的今天,不同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線。頭部房企依舊是大家的首選,本土的小房企,在跑路、爛尾等事件的影響下,幾乎已經失去了公眾的新信任。而在價格方面,同一個片區,只要低地價的項目還在售,那麼高地價的項目就很難走出獨立的行情,如果一味堅持高房價,就有可能陷入「自彈自唱」的尷尬境地。

最後就是產品的分化。市場的預期變化了,買房人也愈發理性,懂得去衡量樓盤的價值。那些售價與樓盤品質不符的房子早已沒有了市場。只要開發商能夠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市場就願意買單。

這樣的青島樓市,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或將真的迎來重啟的拐點。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END

相關焦點

  • 樓市又火了?背後殘酷另一面:房企分化嚴重,中小房企或將逐步退出?
    這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一季度和4月被壓抑的需求釋放,此外,6月各地落地人才引進等政策,也為樓市帶來利好。 克而瑞指出,下半年以及未來的樓市,分化和復甦會交織而行,土拍市場和住房成交量還有上升預期,但降價促銷去庫存將是主流,客觀上會限制房價漲幅。
  • 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房企正在加速分化
    房地產行業正在快速重啟中,原先積壓的需求開始了集中釋放。 單就單月銷售量來看,4月的新房成交量仍在恢復中,不少城市的表現格外亮眼,深圳樓市的成交量更是達到5年來的新高。
  • 全國樓市分化嚴重,年底市場仍不容樂觀
    隨著市場進入年底衝刺階段,全國樓市分化現象越來越明顯,部分城市面臨下行壓力,陸續出臺「救市」政策,也有城市在年底顯現「翹尾」行情。 9月進入傳統營銷旺季,房企加快了推盤節奏,重點城市新增供應面積環比大幅增長37%,同比基本持平,不同能級城市呈現出顯著分化行情。 10月,各大房企並未如預期那般集中入市潮,重點城市新增供應面積環比「腰斬」,大幅下跌了53%,同比下降17%。
  • 樓市的不確定性或將延續到2021年
    樓市的不確定性將延續到2021年。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你是否聽說過「眾籌打新買房」?房企沿著「疫情—金融放鬆—房企財務成本降低—拿地資金寬裕—購房金融貸款成本下降—房企利潤—集中拿地」的邏輯線,紛紛變身購地「狂魔」。我認為,此次房市上漲行情不過是為應對疫情、引流貨幣之水引發的新一輪房地產泡沫。潮水過後,房市依舊會重回高位橫盤的行情。但在此過程中,房地產市場將加速分化,不同群體、不同城市及不同房企也將產生深刻變化。對不同群體來說,貧富分化將會加大。
  • 年末樓市有好戲!開發商促銷使出「殺手鐧」,青島主城區回歸「1字頭」
    2020樓市總是那麼出人意料,經過了不溫不火的「金九銀十」。11月突然迎來了銷量上漲,單周上漲幅度甚至超過了40%。然而讓開發商苦苦等待的翹尾卻並未如期而至,12月首周交易慘澹。眾多開發商進一步認清市場現狀,年末紛紛使出「殺手鐧」,價格戰、營銷戰撲面而來。促銷大戰一觸即發,對購房者來說,利好可不只是價格。
  • 2020年中國樓市深V走勢數據透視:TOP3房企銷售額均超7000億 上海...
    而深深的大V背後,是從年初上海300億元史詩級土拍,到杭州「萬人搖」;從4月美元債落入冰點,到50天後破冰重啟;從房企年初營銷大戰到年末TOP3門檻跨越7000億級;更是武漢從零成交到全國銷冠的逆襲……中國樓市總在各個層面給人以希望。每經記者曹炳梵攝武漢從零成交到全國銷冠樓市「南熱北冷」武漢,全國銷冠。
  • 央行放大招!剛剛2個重磅信號釋放,影響2021樓市走勢
    剛剛央行放大招:1、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召開,再次提到房地產,要求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賃政策體系。2、2021年開始執行!3、2021年城北低密板塊等區域,將有大批新房湧入市場,同質化競爭激烈,有滯銷風險。1央行放大招!融資政策持續收緊,央行銀保監加強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重拳出擊!房地產融資政策持續收緊,開發商欲哭無淚!
  • 房企年度目標完成率分化加劇 有頭部企業率先調低明年增速
    進入12月以來,房企陸續公布前11月的銷售業績。在全年業績出爐之前,前11月的業績就像「摸底」考試,各家房企在2020年表現如何,已初步有了答案。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響,房企在今年業績完成率方面的分化進一步加劇,部分房企完成全年目標壓力加大,甚至已有頭部房企主動調低2021年的業績增速。
  • 深圳樓市:房企讓利促銷還是提價待沽?
    深圳樓市剛剛走過不平靜的2018年,出臺了三價合一、二次房改、731樓市調控新政、城中村(舊村)總體規劃等影響樓市的重磅政策。剛剛進入2019年,樓市也顯得有些「不平靜」。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各地陸續發布樓市調控政策超過400次。或許,包括菏澤、廣州在內的多座城市在近期相繼調整樓市調控措施,給市場參與方帶來了一些「希望」。不過,青島和成都卻相繼傳出暫停搖號、無人參與搖號的消息,顯示出房產銷售依舊面臨嚴峻考驗。
  • 2020年樓市或創「雙17」新紀錄 「三道紅線」下房企悄然謀變
    走過了「一季度冰封、二季度重啟、三季度修復、四季度回暖」的反轉曲線之路,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中國新房市場銷售將達17億平方米、銷售金額有望超過17萬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回顧過去一年,三道紅線、樓市打新、賣地金額創新高、物業上市等成為房地產行業年度關鍵詞。
  • 2019樂山樓市盤點 房企競爭火力全開!
    2019年是樂山樓市平穩發展的一年。今年以來,土地拍賣較為頻繁,房企之間競爭加劇,項目推陳出新,樂山樓市在平穩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亮點。本報即日起推出系列報導「2019樂山樓市盤點」,回顧這一年樂山樓市在產品、營銷等方面的亮點,敬請關注。
  • 多地樓盤出現30天無理由退房,更有樓盤祭出最高優惠30萬的大招
    文 xi說樓市疫情尚未煙消雲散,而它已對各行各業造成較大影響。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從1月中下旬放假以來,先是「返鄉置業」泡湯;之後是持續至少1個月的「不出門與售樓處關閉」。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因賣樓屬於複雜人群的集中性活動,目前允許復工復產的地方還比較少,較多的房企將復工時間放在了2月17號。而即便大面積復工復產了,疫情對於房地產的影響,也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有專家預計,金三銀四的小陽春預計也將不復存在。壞消息還不僅如此。
  • 2020樓市關鍵詞|房企赴港IPO:破產危機下 流血上市成自救出路?
    2020樓市關鍵詞|房企赴港IPO:破產危機下 流血上市成自救出路?房企赴港IPO熱情高漲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深刻含義?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回顧這一年樓市可謂跌宕起伏、魔幻重重。上半年樓市遭遇「黑天鵝」,市場在經歷了「冰封期」、「修復期」……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房地產才逐漸步入正軌。
  • 房企未來該怎麼幹,保利2020年白皮書給出了四個答案
    2020年初新冠疫情黑天鵝爆發,引發國際股市動蕩,美國重啟量化寬鬆。大變局下的2020年,樓市到底如何發展,顯得撲朔迷離。是聚合,還是分散?是向前,還是轉彎?房地產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時代在背後,突然摁響喇叭。
  • 2019年樓市或加速分化 樓市成交整體走低
    2019年新年以來,由於適逢房地產市場春節淡季,返鄉置業意向人群相比2018年略有下降,房企營銷表現也比較平淡,項目折扣力度和營銷推案力度都不及往年,加上部分三四線城市市場需求已經透支,綜合來看,新年以來樓市成交整體走低。
  • 逝去的青春,回不去的濟南樓市!
    據當時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四季度,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濟南房價以漲幅13.7%緊隨青島、南京,居全國第三。房改之後,樓市發展如猛虎出山,房價漲幅略大,樓市過熱,大招悄然祭出。2008中國樓市出現10年大拐點,量價齊跌。
  • 鄭州樓市半年成績單出爐:本土房企份額縮減,正商康橋領跑
    今年春節過後,鄭州迎來了一波樓市"小陽春",有關樓市回暖的聲音不斷,不過進入5月之後,隨著熱點地區房價的上漲,又開始了新一輪調控。如今2019已經過半,鄭州樓市的表現如何呢?在新發布的榜單中,鄭州樓市依然交出了耀眼的成績榜單,較之去年,也有不少新變化:上榜門檻變高,鄭州本地房企市場份額縮減,房企間的競爭也進一步加劇。
  • 2020青島上半年房企業績成績單出爐
    轉眼間,2020年進入下半場,上半年的樓市也正式落下帷幕。根據青島網上房地產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6月,青島新房共成交62218套(其中住宅成交54618套),同比2019年上半年(66039套)下降5.79%。但其中仍不乏表現亮眼的「優等生」,不僅有全國知名的房企大鱷,本地房企也表現不俗。
  • 青島樓市焦點轉向新盤 接下來「好戲」即將登場
    青島樓市上半年成交宛如過山車,冷凍後政策加持,樓市迅速升溫,如今又進入了平穩期,反觀土拍市場一直火熱,土地一塊塊走上拍賣臺,引不少房企爭搶,房企們不斷擴充佔有量,版圖越畫越大
  • 任志強博鰲論壇駁樓市拐點論 稱政策有拐點
    原標題:任志強博鰲論壇放言房產 樓市無拐點政策有拐點  東方網特派記者劉華賓、姚莉莉、靳慧4月11日海南博鰲報導:正在海南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08年年會的北京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今天表示,媒體和公眾對房價有誤解,房地產業遠沒到所謂的「拐點」,如果說2007年樓市有拐點的話,有的也只是「政策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