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恐龍是如何獵殺巨大的食草恐龍的?還真是一物降一物

2020-12-22 動物的影像聲色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不記得,此前我們曾經科普過一種名為波塞東龍(海神龍)的巨型食草恐龍(詳見:這種恐龍被稱為海神龍,有7層樓高120噸重,是史上最高的恐龍)。我想單是看括號中這個題目,我也就不用再做關于波塞東龍的簡述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巨大的食草動物,也不能絕對保證自己生存方面的安全,因為它們生存的那個時代叫做白堊紀,是一個巨獸橫行的年代。

同時代誰可以對波塞東龍造成威脅?答案是一種名為高棘龍的食肉恐龍。能夠獵殺波塞東龍,高棘龍的體型自然也不能太小。根據今天發掘出來的高棘龍化石來看,這是一種成年後體長能夠達到十二米左右的巨型食肉恐龍,其最強的咬合力保守估計在九噸左右(有人認為高棘龍可能是後世出現的南方巨獸龍的先祖,兩者的血緣關係卻是比較接近)。

當然了即便擁有如此恐怖的體測數據,單槍匹馬的高棘龍同樣是不足以撼動波塞東龍的。因為兩者的體型懸殊依舊很大,差距差不多相當於一頭獅子VS一頭大象。所以高棘龍想要成功殺死波塞東龍的話,許多多隻聯合發動攻擊,並且其攻擊的對象往往也不會是壯年的波塞東龍。就像獅子偶爾會對體弱的大象下手一樣,高棘龍獵殺的波塞東龍往往也是幼年期的或者老弱病殘期的。只要波塞東龍扛不住高棘龍的騷擾轟然倒地,那麼等待它們的就只有被肢解的命運了。

之所以人們認為高棘龍是南方巨獸龍的先祖,是有三方面的證據作為支持的:

其一高棘龍與南方巨獸龍的體型以及身體骨骼特徵有諸多相似之處,儘管南方巨獸龍的骨架化石要更大一些,但兩者的差距也並不明顯。

其二通過對骨骼化石的樣本分析,人們發現在血緣關係方面高棘龍與南方巨獸龍確實比較相近。這最起碼能夠證明兩者是近親的關係。

其三在地理分布方面,高棘龍與南方巨獸龍也比較接近。前者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帶比如德克薩斯州、以及加拿大的部分地區;後者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阿根廷。雖然有一定距離但最起碼同屬於拉丁美洲,更何況這也只是基於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的。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能夠出土更多關於這種恐龍的化石證據。

關於高棘龍如何能夠獵殺如同波塞東龍那麼巨大的食草恐龍,也是有其證據表現的。根據高棘龍的化石骨骼來看,這是一種前爪不甚發達但後肢極其粗壯有力的恐龍。並且高棘龍的腳掌極大,在彈跳力和穩定性方面都很高。如此一來它們便可以跳到食草恐龍的背上用牙齒直接攻擊對手。儘管單論咬合力高棘龍比不上霸王龍這種級別的食肉恐龍,但是霸王龍牙齒的優勢主要在於咬碎獵物的骨頭,而高棘龍撕扯皮肉的能力更快也更強,可以在短時間內讓獵物流血過多而支撐不住。

面壁思過:

高棘龍與波塞東龍的恩怨機會告訴我們:個頭再大也不能完全保證自己的安全與不受侵犯,當需要露出獠牙和爪子的時候你也絕對不能含糊。否則像蘇洵《六國論》中所說的那樣: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這樣絕非生存之道。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浙江省發現恐龍新種 這隻恐龍食肉又食草[圖文]
    經過近一周的工作,已發現了恐龍脊柱骨、肋骨、尾脊、小的甲片、前後肢等化石。-驚人發現緣於兩年前其實,該恐龍骨化石早在兩年前就已與世人見面。正在現場當保護員的雙裡灣村村民張式亮就是最初的發現者。據《杭州日報》報導,當時,50多歲的老張在自己承包的山地裡耕作,挖到了幾塊粗大的恐龍骨化石。保護意識強的老張主動把挖到的骨化石上繳到了縣博物館。
  •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大多數人對恐龍形象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這些恐龍的形象都是根據考古學家對於恐龍化石的了解,通過3d圖像對其進行的還原。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通過這些破敗的化石還原恐龍形象的呢?
  • 古藺現恐龍獵手馳龍足跡 此前恐龍獵殺揣測被推翻
    【專家現場考察】  此前恐龍獵殺揣測被推翻  「從恐龍腳印的密集程度和分布規律來推測,我們原本都以為這是一個恐龍獵殺場面,專家的實地考察,幫我們解開了謎團。」昨日上午,桂花鄉政府的工作人員徐挺,作為漢溪村二組石廟溝(小地名)恐龍足跡化石的發現者,帶領專家前往現場考察,他根據恐龍腳印「想像」出來的恐龍獵殺場景被專家推翻。  「我們現場考察了多個點位,發現這裡的恐龍足跡多為蜥腳類和鳥腳類,足跡的行跡是有規律可循的,恐龍當時被獵殺的可能性不大。」
  •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煙臺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圖)
    6500萬年以前的萊陽一帶擁有著最適宜恐龍生存的環境,被命名為「棘鼻青島龍」的大型恐龍就在這裡發掘,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所挖掘的最完整的恐龍化石。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    「據有關資料記載,中國地質學家譚錫疇(H.C.Tan)先生在萊陽地區發現了第一隻恐龍化石,他於1923年在此進行中生代與第三紀早期地質調查時,發掘出了一些不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並被瑞典學者命名為『譚氏龍』,現藏於瑞典。」
  • 那些「殘暴貪婪」的食肉恐龍
    其實這樣評價食肉恐龍一點也不公平。既然是食肉恐龍,當然也只有捕殺獵物來維持生命了。在自然界中,弱肉強食則是自然界中無情的法則。「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這是生物進化的原則。霸王龍:典型的肉食恐龍為了生存,食肉恐龍不得不這樣「貪婪」,總之一句話——為生活所迫。
  • 恐龍時代,最厲害的恐龍是什麼?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食肉恐龍的「霸主」恐龍是一種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的一類爬行動物,從現在對恐龍的定義看,它們泛指在陸地上生活的蜥臀目和鳥臀目動物的總稱。在蜥臀目下又分為獸腳亞目和蜥腳亞目,其中獸腳亞目下的恐龍都是食肉恐龍。因此,最強的食肉恐龍不論是誰都在獸腳亞目下。
  • "囫圇吞棗"使巨型食草恐龍演變為長頸恐龍(圖)
    這是巨大的食草類恐龍-蜥腳龍。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由於它們不經咀嚼的吃下食物所以進化出一條長脖子。科學家們研究表示,一些長頸恐龍是由吃食物不經咀嚼的大型食草恐龍演變而來,諸如那些長脖子,小腦袋的恐龍就是由阿根廷龍等體重達到100噸左右的大型食草恐龍演變而來。  據研究,一頭大象一次進餐時間大約需要18個小時,這麼算來如果一隻大型恐龍要一次吃飽的話就要用上30個小時。這樣,如果大型食草恐龍耐心的咀嚼食物的話,就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供他們進餐。
  • 恐龍的飯量有多大?食草恐龍每天橫掃一大片草原
    原標題:恐龍的飯量有多大?食草恐龍每天橫掃一大片草原   一頭4噸重的大象一天的食物量大約在300千克以上。一般來說,哺乳類動物每天的食物攝入量大概為體重的10%左右。這些食物將轉化成必要的能量,以維持體能和體溫。
  •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在恐龍的時代,哺乳動物是弱小的群體,長期遭到恐龍的欺壓。在恐龍生存的整個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體型都很小,大部分和今天的老鼠、黃鼠狼個頭差不多。這種動物只有10釐米長,平時生活在樹上,以昆蟲為食。圖註:侏羅獸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從中華侏羅獸出現開始,哺乳動物的種類不斷增加,生存範圍也擴張照整個世界,但是體型上卻一直沒有質的飛躍,都是老鼠大小的動物。
  • 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食肉恐龍——棘龍!
    說到大型的食肉恐龍,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霸王龍,這種白堊紀末期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殘暴的蜥蜴王」,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
  • 它們是恐龍時代的「狼族」,團隊作戰可與霸王龍抗衡
    要說恐龍時代裡的霸主,大家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霸王龍。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沒有絕對的霸主地位,如果你看過《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其實不難發現,霸王龍也是有對手的。霸王龍雖然算是在恐龍時代的食物鏈的頂端,但是也是有很多恐龍都有與霸王龍抗衡的力量,而這種恐龍還往往是你意想不到的食草恐龍,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這話一點兒也不假。下面就和大家介紹一下是怎樣的一種恐龍可以和我們心目中的「霸王」過招還不落下風!
  • 恐龍獵手英文版 PC免安裝破解版下載 S組破解
    》是一款第一人稱獵殺恐龍的模擬獨立遊戲。而此次公布的恐龍獵手PC英文版資源是集成了最新的S組破解補丁資源,免安裝壓制方式讓玩家能夠快速體驗遊戲。   遊戲總體玩法很簡單,就是通過搜尋恐龍的專業設備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不同種類的恐龍,並成功的獵殺他們。但是在獵殺它們的時候需要時時刻刻保持高度警惕,不能夠被那些殘忍的恐龍給抓傷了!那樣的話你的生命也就危險了。
  • 與恐龍同行—更多精彩內容
    直立起來,板龍還可以使用長長的大拇指爪防禦後鱷龍之類的掠食者。1837年H•馮邁耶首次描述了這種三疊紀恐龍。板龍有100多個部分或者完成骨架,包括10個頭骨,是最普通的、人們最了解的歐洲三疊紀脊椎動物三疊紀後期化石,也是當時最大的陸上動物。
  • 為什麼食草動物的眼睛在兩邊,食肉動物卻長在前面?
    恐龍時代,動物的技能點大多都點在了體格上,食草恐龍為了不被吃使勁變大,食肉恐龍為了能吃到肉於是吼了一句:我也變大。結果都在越變越大路上迷失了方向,大註定要獲得更多的能量,小行星來臨,陽光被火山灰遮擋,能源枯竭,大恐龍最先消亡。還有把技能點到死胡同裡的,比如背上長著劍的恐龍,背上長著「盔甲」的恐龍,在樹林間穿梭天天想著飛的恐龍點出了羽毛,沒成想卻笑到了現在。
  • 霸王龍並非恐龍世界唯一的統治者,這五種恐龍也不可小覷
    棘龍顧名思義,就是北部長有一個巨大的襟翼,其身體長度可以達到18米,難怪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肉食性恐龍了。棘龍生活的年代是在距今1.1億至9300萬年以前,關於霸王龍和棘龍哪個更厲害的討論一直絡繹不絕,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除非在未來科學家將這兩種恐龍復活,然後讓他們真真正正的打一架,否則誰也不知道。但是有一點,棘龍絕對超越了霸王龍,那就是棘龍會遊泳。而且棘龍是唯一會遊泳的陸地食肉恐龍。
  • 世界之最——恐龍之最
    臀部上方至尾巴的大部分豎立著尖如匕首的棘刺,身體兩側也各有一排尖刺。這嚴密的防範措施,抵擋住了大部分的食肉者尾部揮動時可產生巨大的力量,是重要的自衛武器。爪子最大的恐龍——重爪龍迄今為止發現的爪子最大的恐龍是重爪龍。重爪龍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恐龍。
  • 恐龍愛吃草
    為了生存,所有生物都必須吃東西,恐龍也不例外。那麼,如何知道恐龍吃什麼呢?雖然許多電影都將大部分恐龍描繪為兇猛的食肉動物,但通過研究恐龍的牙齒化石,我們發現,肉食性恐龍僅佔恐龍總數的35%。也就是說,大部分恐龍是植食性的。牙齒的秘密下圖的兩種牙齒形狀很不同,但它們都來自恐龍。你認為這兩種牙齒分別適合咀嚼什麼食物?
  • 侏羅紀世界中的九種恐龍,你最喜歡的會是哪一隻
    重爪龍重爪龍屬於棘龍家族,是大型食肉龍中體現較小的一隻,標誌性的「翹臀」十分顯眼,臀高達2.5米左右。重爪龍與其他食肉恐龍最大的不同是圓錐形的牙齒,這種特徵與現代鱷魚類似。冥河龍冥河龍屬於厚頭龍,但與其他厚頭龍不同的是,頭部長有一排尖刺,看起來攻擊性max。冥河龍雖然體型較小,但十分強壯,顏色大多以紅色為主,腹部則乳白,還記得影片中這個小傢伙用頭蓋骨撞牆的樣子嗎,非常可愛,唯一喜歡的救贖用頭部亂撞。
  • 侏羅紀的莫裡遜組都有哪些大型食肉恐龍?
    ▲上圖為:莫裡遜組的三種大型恐龍,第一種為迷惑龍,第二種為巴洛龍,第三種為梁龍莫裡遜組的食肉恐龍們由於莫裡遜組是整個美洲出土恐龍化石最多的地質層,所以,無論是食草恐龍還是食肉恐龍的種類都有很多,下面我們就簡單的挑幾種有代表性的說一下。
  • 加拿大科學家發現北美最小恐龍化石 以昆蟲為食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 加拿大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了北美最小恐龍的化石,這種生活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恐龍只有小雞大小,以昆蟲為食。據路透社23日報導,這種被命名為亞伯達爪龍的恐龍外形與鳥相似,有細細的腿、鉗形的頜、粗短的臂和巨大的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