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犯歸國後都怎樣了?他在中國人面前哭著下跪道歉

2020-12-14 大眾網

  編者按:今年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今天,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海外網採訪了70後日本學者石田隆至。石田為日本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歸聯和平紀念館理事、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研究員,長期致力於日本侵華戰爭歷史研究工作,長年走訪日本各地採訪年邁的戰爭親歷者。海外網希望通過他的講述,為讀者展現部分「日本鬼子」的心路歷程。

  石田隆至(右)在太原採訪二戰親歷者(石田供圖)

  海外網12月13日電 「二戰結束已75年,中日兩國一直有有識之士努力改善中日關係,可兩國關係為何一直無法向前呢?」石田隆至說道。他是一位70後日本學者,也是在少有的走訪日本各地採訪年邁侵華戰犯的研究人員。他認為,自己長期集中精力同曾經的「日本鬼子」接觸,正是在挖掘歷史真相,從中想尋求這一問題的答案。

  1945年8月,日本天皇裕仁廣播「終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新華網)

  「外祖父不給我講當年的參戰經歷」

  「作為我個人來說,70年代生人,從事戰爭責任研究,其實很少見。「石田說,他小時候,日本整個社會關於戰爭的氛圍已經很淡。他第一個最有印象的日本首相是中曾根,他在任期間,參拜靖國神社,以及後來篡改教科書等,引發了中日、中韓等國家間很大矛盾。「我中學的時候有這種印象,就是日本政府想從教科書中抹去侵略戰爭的字眼。」

  回憶中學時代,石田說,當時日本的大人物對於侵華戰爭是不願反省道歉的態度。他接受的教育重點都放在了「不要再重複戰爭」上面。「學過課本上的知識後,我感覺很奇怪,明明日本對中國做了這麼多壞事,大人們為什麼不能認真道歉呢。我內心一直感到很不可思議。」

  石田的外祖父參加過太平洋戰爭。他曾想從外祖父口中問出參戰的經歷,但老人每次都泛泛地說吃了苦、受了罪,具體在戰場做了什麼,從沒提過一字。而石田的父母出生於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後。他去問父母對於戰爭的看法,他們也不太談及。到了90年代,石田上大學時,日本政界、文化界有許多聲音稱要改寫歷史,宣稱「那場戰爭不是侵略戰爭」「沒有對中國造成多大傷害」。

  石田表示,那些經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後回到日本的戰犯,如果能將以前在中國的所作所為寫出來或者說出來,把事實公開,這是很好的研究途徑,因為大部分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日本軍隊在戰場究竟做了什麼。「各國包括日本現有的資料已充分證明那是一場侵略戰爭。比起了解事實,我更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日本不能好好反省曾經對中國的傷害,所以後來開始從事相關調查研究。」

  「他在中國人面前邊哭邊下跪道歉」

  自2005年開始,石田開始走訪已年邁高齡、被新中國釋放歸國的老戰犯,進行口述史調查。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他走訪了散住在日本各地的健在者。石田說,大批二戰後經盟國審判的日本戰犯,幾乎都矢口否認曾經的作為,只把自己稱做「經歷過戰爭的人」,認為只是為了日本而犧牲自己的人生。但相反的是,經歷新中國教育審判過的戰犯,回到日本後一直真誠反省,清晰地說出事實,並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思考,自己當年究竟犯下了怎樣的罪行。

  湯淺謙接受採訪(石田供圖)

  石田談道,一位印象很深的採訪對象名叫湯淺謙,曾是個駐紮山西的陸軍軍醫。在侵華戰場上,為了能將軍醫們迅速訓練成「合格」戰地醫生,他主持對當地抗日俘虜和平民實施了多次慘無人道的活體解剖實驗。對一般人來說,犯下如此殘忍罪行,肯定一生難以忘懷。但湯淺卻在進戰犯管理所之前,一度忘記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他那時覺得,自己就是按規定履行了軍醫的職責。「戰犯中的一大批精英人士,認為只要把自己的所作所為想起來,記錄下來就足夠了,絲毫意識不到自己為何要反省。」

  直到有一天,湯淺經手殺害過的一位中國農民的母親向警方提交了一封長信,字字血淚,大意是日本軍醫奪走了自己兒子的生命,她的人生也再無希望,懇求政府判湯淺死刑,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這封信轉到了湯淺手中,他讀後,第一次在看守所流下了愧疚的眼淚。他第一次站在受害者的立場上開始考慮問題,並對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感到害怕。

  湯淺回日本後,一輩子持續著自己的反省行動。他去世前,在日本進行過600次以上公開演講,向日本民眾講述自己怎樣進行活體解剖、殘殺中國人,具體描述了自己在中國曾做過怎樣的惡行。他被電視臺公開報導後,家中收到許多威脅電話和來信,罵他是騙子、背叛者,但他從未停下各地演講的步伐。

  難波靖直接受採訪(石田供圖)

  另一位給石田留下深刻印象的採訪對象名叫難波靖直。和湯淺不同,他沒有直接參與過殺人行動。他個矮體弱,戰爭末期日本徵兵時,作為最下級士兵被強拉上湖北一帶戰場,從事運送物資、養馬等後勤工作。難波剛被送進撫順戰犯管理所時一直抗議,稱「自己處於軍隊的最底層,怎麼可能是戰犯,既沒殺人,也沒做壞事。」

  因為難波學歷較高,管理所工作人員讓他協助翻譯、記錄抄寫其他戰犯的供述。在這一過程中,他才第一次了解到,在自己沒有參與的戰場上,他的戰友犯下了多麼殘忍的罪行。這些滔天罪行讓他震驚萬分,他也開始意識到日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帶著武器進入其他國家燒殺搶掠,而自己正是這其中的一員。他明白,如果沒有自己的後勤支撐,殘酷的侵華戰爭不可能成行。他在戰犯審判結束後,回國之前和戰友們說,自己回到日本後,必承擔起向責任,帶動整個日本社會向中國道歉。而他也確實用一生履行了承諾。

  難波回國後,由於其「中共歸來者」身份找不到工作,度過了相當艱難的一段日子。他主張「反省侵略戰爭」「日中友好」,因此秘密警察定期上門問話,將近50年時間裡,他一直處於被監視狀態。難波住在島根縣偏僻的鄉下,多年來再也沒接觸過中國人。石田記得第一次跟中國同事去採訪他的時候,他正坐下跪,以最鄭重的日本人謝罪姿態邊哭邊低下頭道歉 ,給石田及同事留下了永生難忘的印象,也堅定了進一步研究下去的決心。

  日軍在南京活埋我國同胞之慘狀(國家公祭網)

  「日本從沒有過誠摯的反省」

  「很多人以為,日本戰後是和平的,已經徹底沒有武裝侵略了,但其實戰爭根本沒有結束。「石田說,二戰結束後的韓戰、越南戰爭、兩伊戰爭等,雖然日本沒有直接參與前線作戰,但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側面助推作用。他把這一想法和採訪過的戰犯老人交流時,對方也深感贊同。」日本社會並不意味著,自1945年戰敗後,侵略戰爭就徹底結束了。戰爭一直都存在,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我們一直開展和平活動。」

  石田指出,二戰結束後,日本對中日友好其實持排斥態度。「是一種不願意平視中國,但是又不得不交往的狀態。 像冷戰時期,日本站在美國這一方,對中國實施封鎖。冷戰結束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日本經濟衰退,日本在經濟層面不得不依賴中國,去維持所謂的互惠關係。「

  石田認為,日本對於曾經的侵略戰爭從未誠摯地反省。「所謂反省態度,不是說犯了錯之後,只要說一次今後改正就行,而是必須一直重複著、持續著這一反省的態度。日本理應從心底裡認真道歉、認真反省,這是為了讓受過侵略之苦的周邊鄰國能夠安心而應有的道歉姿態。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日本只對外表示最低限度的道歉,而對內則稱戰犯是為國捐軀者, 應該表達敬意與感謝。這正是這戰後75年來,侵略戰爭仍需反覆提起並討論的原因之一。「

  「採訪曾經的戰犯,他們發自內心的道歉態度和方式,能夠讓日本社會去思考,究竟還有什麼做的不夠。」石田稱,曾經的加害國必須認識到,如果不持續反省,曾經犯過的錯誤仍會捲土重來,希望自己從事的新中國審判戰犯研究能夠敦促日本社會清醒認識問題所在,做出應有的道歉,警示自己不再重犯過去的錯誤。(海外網 王珊寧)

相關焦點

  • 日本戰犯歸國後,現狀如何?
    國家設立國家公祭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讓每一代人都能夠銘記這段歷史,從而鼓舞我們努力把國家建設好,不再讓悲劇重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這個日本宣布投降75周年的特殊年份之中,也有很多日本的和平人士在不斷奔走,力圖搜集證據讓真相公之於眾,讓日本政府最終為此前犯下的暴行進行正式道歉。
  • 一段被湮沒的歷史:中國人是怎樣審判日本戰犯的
    抗戰勝利後,作為東京審判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國民政府在南京、上海、武漢等10個城市,組織軍事法庭對關押的2300餘名日本戰犯中的800餘人進行了審判,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進行的國際審判。為了審判日本戰犯,中方是怎樣收集證據的?遇到了哪些難以想像的困難?進行了哪些艱苦的工作?
  • 審判日本戰犯親歷者:8戰犯跪地 喊罪該萬死(圖)
    他的老師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中國檢察官顧問,他參加過瀋陽特別軍事法庭對日戰犯的審判。沈關生告訴法晚記者,歷時2年,罪行昭著的甲級戰犯終判死刑,而不僅只判流放或無期徒刑。畢業後沈關生又親歷了國內的一場正義大審判。  1945年日本投降後,經蘇聯軍事法庭審判的2000多名戰犯予以判刑後,大部分從1949年6月起被分批釋放回日本。另有969名罪行嚴重的罪犯經毛澤東提議,被擇日移交中國政府進行改造,按照中國法律處理。1950年7月18日,正式移交。
  • 欠下中國人血債最多的日本戰犯!畑俊六
    我們每年都在紀念南京大屠殺 但我們卻不合時宜地忘記了畑俊六,這個在中國派遣軍司令位置上呆得最久,欠下中國人血債最多的日本陸軍元帥。 1948年11月12日,日本東京。這一天,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25名甲級戰犯(另3名甲級戰犯在審理過程中已死去,故未最後判決)進行最後判決。俊六是這25名甲級戰犯中唯一一位掛著日本帝國陸軍元帥軍銜的高級將領。他坐在被告席的第一排,他的左邊是土肥原賢二,右邊是廣田弘毅。此時他的臉上早已沒有驕橫之氣,只是一臉的苦澀和難堪。
  • 他是一名日本戰犯,越獄成功後沒手藝只能推車,這份工作卻害了他
    但是今天要講的故事就和越獄有關,而主人公則是一名日本的戰犯。這個人的名字叫做中野久勇,他是日本派來的間諜,表明上他擔任上海崇明區憲兵隊特高課課長一職,而他背地裡卻做一些謀害我黨革命人士,搜集情報這樣見不得人的勾當。雖然這樣的間諜並沒有真刀真槍的上陣殺敵,甚至雙手從未沾過鮮血,但是他們的作用卻遠比那些上陣殺敵的士兵大得多。
  • 日式下跪道歉法了解一下
    90後覺得過分熱情的追問不太禮貌,60後還覺得孩子們在飯桌上不熱情不禮貌呢。還有,90後覺得對方發來微笑表情是不禮貌,但60後完全不覺得;年輕人,說好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呢?60後覺得90後在家族群裡指出長輩轉發謠言不禮貌,但90後完全不覺得。
  • 日本戰犯加藤寬二:在魯活埋一百多名中國人
    原標題:日本戰犯加藤寬二:在魯活埋一百多名中國人 日本戰犯加藤寬二日本戰犯加藤寬二罪行材料  大眾網濟南8月17日訊(記者 李兆輝)在日本無條件投降六十九周年之際,為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公然顛倒黑白、美化對外侵略和殖民歷史的錯誤言論。
  • 91歲日本老兵揚言還想打「中國」,堅決不道歉,說了3個原因
    但是雖然是戰敗國,日本卻對他曾經做過的事情毫無悔意。著名的東京大審判上面,很多著名的戰犯絲毫不知悔改,依然是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而同樣作為戰敗國,德國一直在支付著賠償金,直到90年代才償付完畢。並且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訪問波蘭的時候,主動在猶太人紀念碑前面下跪,向在二戰中死去的猶太人懺悔。
  • 犯下南京大屠殺的日本戰犯,最後結果怎麼樣了?
    鬼子的獰笑,兒童的哭喊,傷者的呻吟,婦女的哀嚎……30萬同胞,在遭受了難以想像的痛苦後死去。為什麼鬼子會如此殘暴?中國人並不需要知道答案,只需要一個結果——報仇!其實,就在南京大屠殺間,中國人並未坐以等斃,而是進行了力所能及的反抗,關於這方面的內容,請閱讀往期文章 《南京大屠殺,中國人真的不反抗嗎?戰俘奪槍暴動,侮辱婦女的鬼子被釘耙打死!》
  • 日本戰犯的斷頭飯,有啥不一般?只有東條英機吃得特殊
    (日本和尚。配圖) 花山給他們每人一根香,替他們點燃,遞到他們被拷著的雙手裡,然後把香爐送到他們面前,由他們插入香爐、祈禱。 儀式結束後,入了絞刑架。
  • 日本戰犯回國後曾寫回憶錄《三光》 成暢銷書(圖)
    日本戰犯在回國後,紛紛撰寫回憶錄,並結集出版,一本名為《三光——日本戰犯侵華罪行自述》的書在上世紀80年代出版後,頓時成為暢銷書,隨後在大陸印行了中譯本。書的作者都是日本投降後在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拘留的戰犯,原文是在1955年前後寫成的,約有150篇。  「中歸聯」會長富永正三在《三光》的後記中寫道,戰犯們歸國後不久,由光文社神吉晴夫出版了一本精裝本的《三光》,立刻成為暢銷書,但是馬上受到右翼的破壞,在市面上看不到了。  《三光》在日本原來計劃分兩集出版。
  • 二戰結束後,日本老兵是如何贖罪的?有人下跪,有人挫骨揚灰
    侵華日軍的殘忍,是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望塵莫及的。從甲午中日戰爭算起,日軍侵入中國後大大小小的屠殺活動就沒有停止過。日軍以殺人為樂,以殘忍著稱,流淌在血液與骨子裡的都是罪惡。但人非草木,總有認識到罪惡的那一天。
  • 日本戰犯親口承認南京大屠殺,70歲高齡下跪盧溝橋,該被原諒嗎?
    二戰結束後,有一些日本人拒不認錯,無視歷史屢屢口出狂言刷新我們的認知,也有人真心悔過多次來華謝罪。今天明鏡子就帶大家回憶一下一位日本老兵的悔過之旅。本多立太郎(あずま しろう)相信現在很多中國人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在那些來華謝罪的老兵裡,本多立太郎可以說是知名度比較高的一位了,很多人可能都記得,2005年親自跪在盧溝橋上的一位日本老人,他就是本多立太郎。
  • 都挺好善用下跪道歉的男人還能要嗎
    大哥蘇明哲希望二弟可以去哄一哄朱麗,說說好話認認錯,但是蘇明成的話讓人很無語,就是去下跪都沒啥用,這個下跪不再是終究手段,而是起點,蘇明成犯錯誤後,就是用下跪來哄朱麗的,跪習慣了,跪上癮了。蘇明哲同樣也有癮,父親蘇大強癮更大,一家三個男人膝蓋骨都挺軟。用下跪去取得妻子原諒的男人,對於妻子來說是什麼感受呢?
  • 日本學澳大利亞要求道歉
    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祭奠,這一天30萬中國人被日軍殘殺,其中種種不願多提,在此,先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及為國捐軀的所有將士們默哀! 國家公祭日是今天的中國最重要的事,各地各單位都組織了相關祭奠活動,神州大地一片肅穆。
  • 日本戰犯被處決現場,真實罕見的老照片,臨行前醜態百出大快人心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鶴丸吉光是最早被槍決的戰犯之一,其罪名為虐殺無辜平民。圖為鶴丸吉光被執行槍決。
  • 不堪職場騷擾 日本託兒所18名員工辭職 所長及其丈夫下跪道歉
    2019年12月18日日本報導,日本靜岡縣一家託兒所,因無法忍受女託兒所所長高橋志保子以及其丈夫的職權騷擾,集體提出辭職。隨後所長和丈夫說明情況並下跪道歉。託兒所中員工調查得知,女所長和其丈夫,經常在幼童面前辱罵老師。並且對女性孕婦教師嚴加指責,令其孕吐也不可以休息。
  • 徐志民:新中國審判與改造日本戰犯研究綜述
    他回憶了瀋陽審判兩次開庭審理的經過,指出中國對日本戰犯的寬大處理在國際上產生了強烈反響,並使這些被釋放的日本戰犯轉變為積極從事中日友好活動的重要力量。[12]李甫山回憶了自己參與的偵訊工作,當時以大量的戰時罪行使日本戰犯低下了頭並表示真心懺悔。
  • 日本戰犯:在宣城用毒瓦斯在巢縣設置慰安所
    3日起,中國中央檔案館正式在網上公布《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是經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45名日本戰犯的親筆供,真實反映了他們在侵華期間犯下的違反國際準則和人道主義精神的種種罪行。已經公布的筆供顯示,筆供的日文原文與中文譯文都是以檔案原件掃描圖片的形式上網,力求把歷史原貌呈現在中外民眾面前。
  • 撫順戰犯管理所裡最頑固兩個戰犯,一聾一啞,每天按時朝拜天皇
    文/馮玄一撫順戰犯管理所原本是日本為監管犯了罪的日本人修建的監獄,日本投降後,這裡成了日本戰犯和偽滿洲國戰犯的改造場所。在這裡關押和改造的日本高級戰犯有偽滿洲總務廳次長古海忠之,他和總務廳長官武部六藏,直接控制溥儀,是偽滿的太上皇;日軍一一七師團中將師團長鈴木啟久,他是製造「無人區」,執行「三光政策」的元兇;日軍特務頭子陳業洪等等。這些人都是超級頑固分子,深受軍國主義思想洗腦,對天皇忠心耿耿。對這些人的改造非常困難。這些日本戰犯被關進撫順戰犯管理所時,拒絕脫下軍裝,對管理所的工作人員「橫眉怒目」,不理不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