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的大頭貼店已經很少 |
□記者 牛潔 文圖
閱讀提示 | 選背景、版式,鑽進布簾、「咔嚓」按下按鈕,這一系列動作您熟悉嗎?沒錯,這就是拍大頭貼的節奏。近日,網友「 の眼涙」發帖表示「突然想去照大頭貼」,並詢問哪裡可以拍攝?此語一發,引發不少網友的懷舊情緒。昨日,大河報記者走訪發現,隨著手機、數位相機的「普及」,曾風靡一時的大頭貼已是街頭難覓,為數不多的經營者也表示「不想幹了」。
街頭難覓大頭貼機
昨日,記者在洛陽師範學院欣達市場一個隱蔽巷子裡找到了一家拍大頭貼的小店,裡面有三臺機器,但沒有一個顧客。「生意不行,整個市場就剩下我們一家了。」老闆說。
隨後,記者來到了老城興華街,幾經打聽,終於找到一家經營大頭貼的小店,老闆宮晨光告訴記者,原來附近有9家經營大頭貼的商店,現在只剩兩家了。
大頭貼機幹起了證件快照的活
大頭貼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而仍在堅守的商家也是「步履維艱」。據宮晨光介紹,洛陽2003年開始出現大頭貼,2006年,宮晨光加入經營大軍,當時正是大頭貼最風靡的時候,用宮晨光的話說,人們對大頭貼的態度可用「瘋狂」概括,有的年輕人甚至願意排3個小時的隊等。
「2011年,大頭貼市場似乎一夜間『不行』了。」宮晨光說,現在一天也沒幾個人來,而且大部分是拍證件照的。「我都準備轉行了。」
增加附加值才有出路
為「拯救」大頭貼市場,商家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有的店家用低價戰略,5元錢可拍兩版;有的則打出「免費上傳QQ空間」的廣告標語;還有商家拓展邊緣市場,把照片印刷到杯子、T恤上等。
「有需求才有市場,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大頭貼的沒落屬於正常現象。」業內人士表示,大頭貼提供的產品、服務單一,與手機等數碼產品相比,確實不具優勢,經營者要學會把握市場動態,或是及時轉行,或者轉變經營模式,增加大頭貼的附加值,才能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