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玉橋,重回非主流大頭貼時代!

2020-12-22 樂活南京

2020的高考結束,江蘇卷明年將退居幕後,成為南京人關於「高難度試卷」的歷史談資。

若是外地朋友志偉再問我,高考結束後的這段時間,你想去做什麼?

10年前,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約上同學,拍大頭貼去。

不管當時拍的Pose多奇怪,但總覺得一起拍了大頭貼,才算走過彼此的青春。

/ 玉橋市場三樓,藏著拍大頭貼的黑歷史 /

在非主流和葬愛家族盛行的時代,大頭貼實在太火了。

在一些火爆的商場和學校的文具店,大頭貼機是標配,哪裡人多往哪裡紮根。

作為南京人的寶藏淘貨商場,從服裝到小家電,無所不包的玉橋市場,當然也不能缺少。

但現在,若你在點評軟體搜索框內輸入「玉橋市場大頭貼」,收穫的只能是玉橋市場的相關內容。

大頭貼,甚至沒能擁有姓名。

幸運的是,在玉橋近20年的這家大頭貼店,只要你走進市場問一問土著,就能獲得準確的定位。

△玉橋市場三樓樓梯拐角處,坐在粉色小矮凳的是李姐

從商場電動扶梯往裡走,能被紅底白字的「非主流全身貼」所吸引,機器的外面貼滿了曾經拍過的大頭貼照片。

說是店面,實際就是5㎡不到的簡陋小棚子,和一旁精緻的服裝店仿若兩個世界。

外面放上幾條老式的塑料小凳子,裡面用藍色的帘子遮住大頭貼的機器,再加上老闆李姐,就算是這裡的全部。

然而,小歸小,生意算是紅火。我到的時候,這裡已經拍了好幾對等著拍照的顧客。

除了拍大頭貼,這裡也能拍證件照,尤其是出國的證件照。因為疫情影響,證件照拍的顧客減少,李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大頭貼身上。

李姐時常扎著幹練的馬尾,是在玉橋市場附近土生土長的南京人。

從畢業以後,因為興趣做了攝影師,幫著照相館拍照,慢慢自學了拍大頭貼的技術。

上午9點到下午5點半,她除了中途去接孩子放學,都守著這一方小天地。

在哪裡購入拍大頭貼的機器,記憶裡早已模糊不清。不過,在她的記憶裡,還留存著一些拍大頭貼的往昔片段。

10餘年前,每逢節假日和生日,住在附近的人總愛來拍組大頭貼,算是特有的儀式感。

「那時候還是學生比較多,他們一般都拍一板,剪下來每個人分幾張回家。」

裁過的照片太多,裁刀的刀背褪色,而刀刃被磨得越發鋒利,裁板也早就掉漆,有了歲月的痕跡。

李姐性格溫柔又隨性,總會把裁好的大頭貼整整齊齊放入塑封的小袋子,再來句提醒:

「照片後面可以撕下來貼!」

若排隊人數不多,李姐忙得過來的時候,你也能帶U盤將電子版的大頭貼傳輸帶走

在微信上和畢業的老同學,聊起了曾在玉橋市場拍過的大頭貼。看著那像素堪憂的大頭貼,腦子裡兩個小小的想法。

一是時光飛逝,那時大家頭髮挺濃密。另一個是,原來我當初這麼醜.......

不加修飾的妝容、糟糕的劉海和僵硬的表情,牢牢地粘在同學錄冊子中,成為那段青春獨有的「黑歷史」。

/ 25元一套的大頭貼,非主流的時代又回來了 /

作為玉橋市場的初代美顏相館 ,大頭貼的貼紙和背景相冊就有好幾本。

25元一套,共8到12張不同背景的大頭貼,李姐會根據你選的貼紙數量來決定照片尺寸。

再加5塊錢,可以再打一套一模一樣的照片。

沒有現今流行的ins風 ,卻有卡通系列,葬愛家族系列,影視系列……畫風不同的貼紙背景,滿足你對大頭貼的所有幻想。

我選擇老式Newspaper、Hello kitty、《公主小妹》......與曾經愛過的卡通形象和臺灣偶像劇,來一次跨越時間的同框。

雖然李姐分門別類地在每本貼紙簿上,寫好了標籤,可根據愛好快速選擇,節約時間。

但每位來這裡拍大頭貼的顧客,都要翻遍那幾本貼紙簿,糾結第N+1次後,才在白紙記上貼紙的編號遞給她。

拍照前,李姐再次給你確認邊框,避免有重複選擇。趁時間還夠,趕緊到外面補補妝。

內裡擺放著一臺連接大屏幕的老舊大頭貼機器和相機,相機能根據所站高度來手動調節。

李姐提供裝飾眼鏡作為拍照的臨時道具,我勸你自己提前準備一些道具。

在大頭貼機器上飛速地輸入紙上的相框編碼,就可以開啟大頭貼拍照模式。

裡面沒有可以坐的小凳子,空間小到剛好塞下3-4人的體量。

大頭貼的貼紙背景容納空間有限,也只能兩到三個大頭緊挨著塞進框框裡,真被鏡頭懟臉拍。

而因為機器的老舊,最多重拍兩次,得想好了再按下拍攝按鈕。友情提醒:拍攝具有延時,不能輕易亂動。

△拿著這根線,按下按鈕就能拍照,比自拍神器還方便

瞪眼睛和嘟嘟嘴是十多年前自拍的終極方式,現在學會了拍照殺手鐧:剪刀手和韓式愛心手。

儘管依舊很土,不過拍大頭貼,就是要這種土土的feeling。全世界我最拽的自信到位就好。

機器的側面用兩張帘子遮住,鏡頭前的空氣難免悶熱。

限於環境和隱私,李姐偶爾會打開帘子提醒,「天氣太熱了,你們可以打開散散氣」。

雖說可以拍到滿意為止,排隊人數太多時,超過半小時沒拍完,老闆可能督促你搞快一點。

/ 南京的大頭貼,如今何去何從?/

曾風靡一眾南京潘西和杆子們的大頭貼,因智能機和美顏軟體的衝擊,逐漸被手機裡成千上萬的濾鏡所取代。

目前,南京玉橋市場、大成名店和愛尚街區......還保留著幾臺老式的大頭貼機器,維持古早的拍照姿勢。

那麼,「老土」的大頭貼是否不再受到青睞?

在玉橋市場,我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因為,來排隊拍大頭貼的人真的挺多!

除了抖音、小紅書慕名而來的顧客,還有大部分是奔著關於「青春的回憶」而去,甚至不惜排隊一小時。

而來玉橋拍大頭貼的,20多歲的年輕人最多。眾多情侶 and 結伴而來的朋友,享受街頭貼紙相機的帶來的實景儀式感。

約上朋友拍大頭貼,演變成復古的風潮。

翻出曾經拍過的大頭貼,就算對難以言語的造型有種毀掉的衝動,但更想留住這份紀念冊。

因玉橋市場離新模範馬路地鐵站還有一段距離,避免撲空,不少人提前打電話來預約。

而李姐也早已打定主意,要將拍大頭貼在玉橋市場一直做下去。

目光拉回到文章開頭。

作為懷舊黨,要是能重回高考,即使是2020年,我依然想做出這個選擇:

高考完,約上同學,去玉橋市場拍一套大頭貼!

地址:建寧路8號-玉橋市場3樓樓梯

價格:25元一套,加5元多列印一份

內容來源:南京有個號

相關焦點

  • 非主流MM自拍大頭貼表情大全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非主流最新資訊 > 正文 超實用!非主流MM自拍大頭貼表情大全 如今拍大頭貼已經是女生們再熟悉不過的事啦,看著網上那些MM們漂亮的自拍照,真是嫉妒又羨慕。
  • 這可能是「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
    △藏身大市場的大頭貼店網友集體回憶:那些年我們一起拍過的非主流大頭貼長到遮住眉毛的齊劉海,五顏六色的的編織手鍊,破洞牛仔褲一定要掛上金屬腰帶 …… 翻看舊相冊,20 世紀 90 年代末、21 世紀初的那幾頁,這是較為一致的年輕人裝扮風格。
  • 這可能是「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在南京城北,有一家開了快20年的大頭貼店,憑藉21世紀初的照相風格、老舊的機器走紅網絡,被網友稱為「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最近有不少人前去拍照,打卡回憶青春歲月。老闆李女士說:「看到網友都在曬照,說這可能是南京最後一家拍大頭貼的店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也沒想到大家這麼喜歡。」
  • 非主流:坊間最熱的三款大頭貼自拍軟體
    比如小編最愛的大頭貼模式,只需點擊右邊的素材庫中大頭貼邊框,選取喜歡的樣式,擺出理想的POSE按下拍照按鈕,就可以讓你輕鬆變身卡哇伊美眉喲。而且美圖拍拍海量的大頭貼邊框素材,不管是連拍、單拍還是錄像,都一定會讓你其樂無窮哦!!效果如圖1所示。
  • 那些年我們拍過的非主流大頭貼,懷念舊時光
    編少今天要盤點的就是 那些年 你拍過的大頭貼 每條大街小巷 總有一個大頭貼機 它有著色彩斑斕的外表
  • 那些年我們拍過的非主流大頭貼,懷念舊時光……
    如果重回青春,你最想回到哪年?編少最想回到2005年2005年,《兩隻蝴蝶》和《披著羊皮的狼》在大賣場此起彼伏,你掏出最新款的MP3,播放了一首《七裡香》,戴上了耳機。遮住雙眼的劉海還是太長,但沒辦法,這就是當下的潮流。
  • 我在重慶這裡找回了「非主流」青春
    一通騷操作,讓GO妹合理懷疑是不是又在搞啥子「文藝復興」非主流又要流行起來了嗎?驚訝之餘又在心頭默默回想了一下當年拍大頭貼的場景不禁感慨,時尚果然是個圈啊在非主流和葬愛家族盛行的時代大家一定都拍過大頭貼不管當時擺的Pose多奇怪造型有多麼糟糕總覺得一起拍了大頭貼才算走過彼此的青春
  • 楊家坪最後的大頭貼 很多人去拍一把青春的記憶
    楊家坪有一家不足10平米的店鋪以及兩部既富有年代感的大頭貼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這家被稱為是「楊家坪最後的大頭貼」,勾起許多人的回憶,不少人前往體驗打卡,重拾一把青春。門口沒有人排隊,走近一看,招牌上寫著「酷樂數碼影像」,牆壁上貼出一張紅底紙片「童年的記憶『網紅打卡地』」,門口的桌上擺著十來本貼紙背景圖冊本子,圖案樣式很多,有非主流的、卡哇伊可愛風格、時下流行元素,影視系列……顧客可以隨意挑選。
  • 佛山久違的「大頭貼」來了!25元就可以回到童年!
    佛山久違的「大頭貼」來了!25元就可以回到童年!就是拍大頭貼,那時候的「非主流」 風靡我們整個青春 放學後就會和朋友一起去拍照 記錄彼此的友誼
  • 80後的記憶 美圖拍拍讓你回憶大頭貼時代
    還有那記不清是哪一年,開始在城市裡悄悄流行起來的大頭貼。當時的似乎在每個人的錢包裡、手機背後、或是日記本上,都貼著那麼一兩張大頭貼。  我也忍不住曬曬本人珍藏的幾張不同時期的大頭貼,現在看來還是回憶良多~~
  • 高清組圖:再見,青春——探秘南寧老式大頭貼店
    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賴子媚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0月1日訊(記者 莫雨田 實習生 賴子媚 蘇李春)近日,在一些社交媒體上,「大頭貼」再次翻紅,習慣了手機攝影的人們開始回憶起自己逐漸變得模糊的青春時代,記起獨屬於那個年紀的懵懂往事。在這樣的風潮下,南寧商業街「老鼠街」盡頭,一家開了17年的大頭貼館又一次走進人們的視野。
  • 這可能是南京最後一家大頭貼店 那段青春記憶值得收藏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大概在十多年前,美顏相機還沒有誕生的時候,年輕人都喜歡拍「大頭貼」,帶上三五好友,留著「殺馬特」造型,擺出「剪刀手」,或搞怪或賣萌,拍好的小照片,或貼在書桌案頭,或珍藏在影集日記,保存著很多人的青春回憶。
  • 楊家坪這家大頭貼的顧客:「不對喲!我們的青春回來了」
    門口沒有人排隊,走近一看,招牌上寫著「酷樂數碼影像」,牆壁上貼出一張紅底紙片「童年的記憶『網紅打卡地』」,門口的桌上擺著十來本貼紙背景圖冊,圖案樣式很多,有非主流風格、卡哇伊可愛風格、時下流行元素、影視系列……顧客可以隨意挑選。選好貼紙背景圖案,就用鉛筆寫下序號交給老闆排號,大頭貼照分為8張或12張一版,一張列印紙是15元。
  • 曾風靡亞洲的日本大頭貼相機廠商破產了
    在沒有電腦、沒有智慧型手機以及修圖軟體的年代裡,「大頭貼」絕對是這批年輕人青春記憶裡無法抹去的一筆。 楊冪曾經的「大頭貼」照片 圖丨界面 第一部「大頭貼」相機由日本電子遊戲公司Atlus在1995年開發,隨著之後的普及,在1990年代夠,這種相機開始風靡整個亞洲市場。
  • 快到九龍坡這個地方重拾那些年我們一起拍過的「大頭貼」
    日前,在九龍坡區楊家坪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店鋪突然走紅網絡,原因則是兩部極富年代感的大頭貼機,這家店鋪也因此被稱為「楊家坪最後的大頭貼」,吸引不少市民前往體驗打卡,重拾一把青春回憶。門口沒有人排隊,走近一看,招牌上寫著「酷樂數碼影像」,牆壁上貼出一張紅底紙片「童年的記憶『網紅打卡地』」,門口的桌上擺著十來本貼紙背景圖冊,圖案樣式很多,有非主流風格、卡哇伊可愛風格、時下流行元素、影視系列……顧客可以隨意挑選。
  • 「大頭貼」過氣了
    沒錯,這就是拍大頭貼的節奏。近日,網友「    の眼涙」發帖表示「突然想去照大頭貼」,並詢問哪裡可以拍攝?此語一發,引發不少網友的懷舊情緒。昨日,大河報記者走訪發現,隨著手機、數位相機的「普及」,曾風靡一時的大頭貼已是街頭難覓,為數不多的經營者也表示「不想幹了」。
  • DIY最靚麗大頭貼 iPhone版DaDa大頭貼
    拍大頭貼是很多MM或者小情侶們所鍾意的事,街頭小巷也有很多拍大頭貼的便利店。今天呢,凌少給各位iPhone椒友介紹一款不用出門,自己用手機DIY大頭貼的手機軟體——DaDa大頭貼。有了它,各位椒友就不用再花錢去外面拍大頭貼啦。
  • 還記得當年和你一起拍大頭貼的那個人麼?
    也許現在默默地躺在抽屜的某一角落,但在沒有智慧型手機和各種美顏相機的年代,曾經就算花光零花錢也要拍上一套的「大頭貼」,絕對是八零九零後無法抹去的青春記憶~說起大頭貼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1995年(一眨眼都二十多年了),日本電子遊戲公司Atlus開發了第一部「大頭貼」相機,後來這種相機以飛速風靡整個亞洲市場
  • 堪比「亞洲四大邪術」的日本大頭貼怎麼是做到20年經久不衰的?
    1995年,被親切稱為「Purikura」的《大頭貼俱樂部》的登場,已經有20年了,但如今仍然在遊戲中心能找到的大頭貼照相機。1996年在市場大爆發,在10代-20代的年輕女孩紙中有很紮實的人氣。機器能保存之後發給本人,能展示給朋友看,也就是說能把圖片數據發送到SNS的方法是主流。
  • 楊冪的大頭貼舊照證明:人家連非主流時期都那麼美!
    近日,楊冪的一組"大頭貼"舊照在網上流傳開來 ,看過之後竟然開始懷念自己的非主流時代。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人家連非主流時期都那麼美。五官端正,氣質清新,絕對是非主流時代的一股清流。這些招牌式的大頭貼拍照動作你有過嗎?反正老編是做過同款!你認出來這個是大冪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