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高考結束,江蘇卷明年將退居幕後,成為南京人關於「高難度試卷」的歷史談資。
若是外地朋友志偉再問我,高考結束後的這段時間,你想去做什麼?
10年前,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約上同學,拍大頭貼去。
不管當時拍的Pose多奇怪,但總覺得一起拍了大頭貼,才算走過彼此的青春。
/ 玉橋市場三樓,藏著拍大頭貼的黑歷史 /
在非主流和葬愛家族盛行的時代,大頭貼實在太火了。
在一些火爆的商場和學校的文具店,大頭貼機是標配,哪裡人多往哪裡紮根。
作為南京人的寶藏淘貨商場,從服裝到小家電,無所不包的玉橋市場,當然也不能缺少。
但現在,若你在點評軟體搜索框內輸入「玉橋市場大頭貼」,收穫的只能是玉橋市場的相關內容。
大頭貼,甚至沒能擁有姓名。
幸運的是,在玉橋近20年的這家大頭貼店,只要你走進市場問一問土著,就能獲得準確的定位。
△玉橋市場三樓樓梯拐角處,坐在粉色小矮凳的是李姐
從商場電動扶梯往裡走,能被紅底白字的「非主流全身貼」所吸引,機器的外面貼滿了曾經拍過的大頭貼照片。
說是店面,實際就是5㎡不到的簡陋小棚子,和一旁精緻的服裝店仿若兩個世界。
外面放上幾條老式的塑料小凳子,裡面用藍色的帘子遮住大頭貼的機器,再加上老闆李姐,就算是這裡的全部。
然而,小歸小,生意算是紅火。我到的時候,這裡已經拍了好幾對等著拍照的顧客。
除了拍大頭貼,這裡也能拍證件照,尤其是出國的證件照。因為疫情影響,證件照拍的顧客減少,李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大頭貼身上。
李姐時常扎著幹練的馬尾,是在玉橋市場附近土生土長的南京人。
從畢業以後,因為興趣做了攝影師,幫著照相館拍照,慢慢自學了拍大頭貼的技術。
上午9點到下午5點半,她除了中途去接孩子放學,都守著這一方小天地。
在哪裡購入拍大頭貼的機器,記憶裡早已模糊不清。不過,在她的記憶裡,還留存著一些拍大頭貼的往昔片段。
10餘年前,每逢節假日和生日,住在附近的人總愛來拍組大頭貼,算是特有的儀式感。
「那時候還是學生比較多,他們一般都拍一板,剪下來每個人分幾張回家。」
裁過的照片太多,裁刀的刀背褪色,而刀刃被磨得越發鋒利,裁板也早就掉漆,有了歲月的痕跡。
李姐性格溫柔又隨性,總會把裁好的大頭貼整整齊齊放入塑封的小袋子,再來句提醒:
「照片後面可以撕下來貼!」
若排隊人數不多,李姐忙得過來的時候,你也能帶U盤將電子版的大頭貼傳輸帶走。
在微信上和畢業的老同學,聊起了曾在玉橋市場拍過的大頭貼。看著那像素堪憂的大頭貼,腦子裡兩個小小的想法。
一是時光飛逝,那時大家頭髮挺濃密。另一個是,原來我當初這麼醜.......
不加修飾的妝容、糟糕的劉海和僵硬的表情,牢牢地粘在同學錄冊子中,成為那段青春獨有的「黑歷史」。
/ 25元一套的大頭貼,非主流的時代又回來了 /
作為玉橋市場的初代美顏相館 ,大頭貼的貼紙和背景相冊就有好幾本。
25元一套,共8到12張不同背景的大頭貼,李姐會根據你選的貼紙數量來決定照片尺寸。
再加5塊錢,可以再打一套一模一樣的照片。
沒有現今流行的ins風 ,卻有卡通系列,葬愛家族系列,影視系列……畫風不同的貼紙背景,滿足你對大頭貼的所有幻想。
我選擇老式Newspaper、Hello kitty、《公主小妹》......與曾經愛過的卡通形象和臺灣偶像劇,來一次跨越時間的同框。
雖然李姐分門別類地在每本貼紙簿上,寫好了標籤,可根據愛好快速選擇,節約時間。
但每位來這裡拍大頭貼的顧客,都要翻遍那幾本貼紙簿,糾結第N+1次後,才在白紙記上貼紙的編號遞給她。
拍照前,李姐再次給你確認邊框,避免有重複選擇。趁時間還夠,趕緊到外面補補妝。
內裡擺放著一臺連接大屏幕的老舊大頭貼機器和相機,相機能根據所站高度來手動調節。
李姐提供裝飾眼鏡作為拍照的臨時道具,我勸你自己提前準備一些道具。
在大頭貼機器上飛速地輸入紙上的相框編碼,就可以開啟大頭貼拍照模式。
裡面沒有可以坐的小凳子,空間小到剛好塞下3-4人的體量。
大頭貼的貼紙背景容納空間有限,也只能兩到三個大頭緊挨著塞進框框裡,真被鏡頭懟臉拍。
而因為機器的老舊,最多重拍兩次,得想好了再按下拍攝按鈕。友情提醒:拍攝具有延時,不能輕易亂動。
△拿著這根線,按下按鈕就能拍照,比自拍神器還方便
瞪眼睛和嘟嘟嘴是十多年前自拍的終極方式,現在學會了拍照殺手鐧:剪刀手和韓式愛心手。
儘管依舊很土,不過拍大頭貼,就是要這種土土的feeling。全世界我最拽的自信到位就好。
機器的側面用兩張帘子遮住,鏡頭前的空氣難免悶熱。
限於環境和隱私,李姐偶爾會打開帘子提醒,「天氣太熱了,你們可以打開散散氣」。
雖說可以拍到滿意為止,排隊人數太多時,超過半小時沒拍完,老闆可能督促你搞快一點。
/ 南京的大頭貼,如今何去何從?/
曾風靡一眾南京潘西和杆子們的大頭貼,因智能機和美顏軟體的衝擊,逐漸被手機裡成千上萬的濾鏡所取代。
目前,南京玉橋市場、大成名店和愛尚街區......還保留著幾臺老式的大頭貼機器,維持古早的拍照姿勢。
那麼,「老土」的大頭貼是否不再受到青睞?
在玉橋市場,我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因為,來排隊拍大頭貼的人真的挺多!
除了抖音、小紅書慕名而來的顧客,還有大部分是奔著關於「青春的回憶」而去,甚至不惜排隊一小時。
而來玉橋拍大頭貼的,20多歲的年輕人最多。眾多情侶 and 結伴而來的朋友,享受街頭貼紙相機的帶來的實景儀式感。
約上朋友拍大頭貼,演變成復古的風潮。
翻出曾經拍過的大頭貼,就算對難以言語的造型有種毀掉的衝動,但更想留住這份紀念冊。
因玉橋市場離新模範馬路地鐵站還有一段距離,避免撲空,不少人提前打電話來預約。
而李姐也早已打定主意,要將拍大頭貼在玉橋市場一直做下去。
目光拉回到文章開頭。
作為懷舊黨,要是能重回高考,即使是2020年,我依然想做出這個選擇:
高考完,約上同學,去玉橋市場拍一套大頭貼!
地址:建寧路8號-玉橋市場3樓樓梯
價格:25元一套,加5元多列印一份
內容來源:南京有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