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文章。(60分)
有一位小男孩,名叫程潔,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現在跟我們一樣度過一個加長版的寒假,爸爸媽媽上班,他獨自在家。他說:「爸爸媽媽(平時)每天給我做飯。現在在家上網課,有時間,想減輕他們的家務負擔,我就自己翻書上網,自學炒菜。」他常常有模有樣地做好四菜一湯,等待爸爸媽媽回家吃飯。如今,他學會了做不少家常菜,如炒蘑菇、冬瓜燉粉條、西紅柿炒蛋……
但仍不知足,他表示:「我要好好學習,等開學的時候就要學會12道拿手好菜,當我們全校的小廚神。」媽媽也非常開心:「繼續努力,相信你會做得越來越好,比媽媽做得還好!特別棒,加油!」
這段文字,是什麼最能觸動你,或者最能引發你的聯想和思考?請你寫一篇生活隨筆或讀後感,準備跟同學們分享。要求:不少於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優秀作文】
學會分擔,成就自我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肆虐全國。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我們有了一個加長版的寒假。宅在家中上著網課,使我們在家中依然能夠照常學習。可我認為這一段時間所教會我的,並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更是生活中的智慧——分擔。
我原來從不會插手家中的家務,認為只要潛心做好自己的事就足矣。這段時間與父母一同待在家中,我看到了父母為了操持家務而疲憊的面容。而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工作與家務顧其兩全已然越來越困難。我不禁思考:我真的應該對家務事袖手旁觀嗎?我認為不是,我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我也應當承擔起家務。於是我開始學著自己疊被子,掃地,洗碗等等簡單的家務活。一天兩天,漸漸堅持到一周兩周,將做家務變成一種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不但減輕了父母的負擔,我也鍛鍊成長了自己,家庭也更加和睦融洽。
幫自己的親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承擔一部分的事務,即為分擔。分擔不是要承擔多大的責任,而是幫助他人,與他人一起做一件事,從而減輕對方的工作量或是壓力。
從淺層次來講,分擔可以減輕對方的負擔。五年級的程潔學著做飯可以減輕父母的家務負擔,我們平時幫他人分擔一些事,也可以達到減輕他人負擔的效果。
從深層次來講,分擔可以促進個人成長,獲得個人成就感。程潔在學著做飯的過程中培養了一門手藝,學會十二道拿手菜成為學校小廚神也增加了他的成就感。我在家學著做家務培養了我的自理能力,當我做好一件家務事時,我也會自然地生出一種幸福的獲得感與成就感。我們幫他人分擔一些事,也可以鍛鍊我們自身的能力,促進自身人格完善。
分擔還可以促進雙方關係和睦融洽。我在家中幫父母分擔家務使我和父母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幫父母承擔也使我們的家庭關係更加和諧。我們在生活中幫助他人也可以使我們與對方的關係更為融洽。
由此來看,分擔意義重大。分擔不僅局限於家人朋友之間,也可是在每個人與人之間。分擔是一件互利共贏的事,成全他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學會分擔,學會這一點生活的智慧,會讓我們受益匪淺,成為更好的自己。
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每個寒冬的土地下都是含苞待放的春天,在這段特殊的時期裡,學會分擔,我們也終將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