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情況特殊,延期到了7月舉行。湖南二本的錄取工作結束了,我的外甥,理科,復讀一年。去年是330分,只上了專科線,今年478分,上了二本線。
2019年,外甥只考了330分。當時就沒有填報志願,直接決定復讀。
姐姐家裡經濟條件很是一般,姐姐姐夫兩個人又多沒有讀什麼書,他們這一生最大的期望就是兒子讀書出來。
當時我也想,既然他自己想讀,願意讀,還是應該給一個機會。
高考成績出來,478分,但是全家都很高興。畢竟提分還是很多,然後也上了二本線,復讀目標基本完成。
但是我們一開始也沒有預料到,今年的高考成績會全面開花,高分如此之多,如此之高,競爭激烈,讓人始料未及。
第一次填報志願,雖然我們也提出了很多意見,雖然我也預料到這個分數,公辦二本基本很難上,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定的填報技巧,壓根上不了。
但是,奈何外甥性格如此,不聽我們的,最後他自己填的,哪些學校我們也不知道。
果不其然,二本滑檔了。三本他就填了一個學校,6個專業填了3個,專業調劑還是不服從。那個三本學校,分析往年數據,錄取也基本無望。
姐姐整個人都懵掉了。她搞不清,為什麼上了二本線,卻錄取不了二本學校。小學都沒畢業的她,哪裡知道平行志願是什麼意思,哪裡知道除了省控線,每個學校還有投檔線,專業也有線,更不知道滑檔是什麼意思。她只知道,二本沒錄取,二本沒得讀了,復讀白搞了。
姐姐急得不行,我只好安慰她,不要太著急,二本還要徵集志願的。再不濟,三本和專科也會徵集志願。書,反正是有得讀。事已至此,急也沒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30號湖南二本徵集志願的計劃出爐,31號8點到下午6點填報志願。
31號晚上11點多,已被投檔到西安那所民辦二本。第二天接到學校電話,錄取了填報的第一志願,大數據。
8所公辦二本,徵集分數全部上漲,毫無意外的沒有徵集上。
至此,外甥的高考之路,兩次高考,終於塵埃落定。雖然是民辦二本,可是分數擺在那裡,沒辦法了。外甥自己倒是高高興興。
對家裡,意味著,這四年,學費雜費生活費等,讀下來起碼要18萬左右。
大姐今天和我說,她的意思是再復讀一年,但是她不敢去和二姐說。我知道,她主要考慮的是經濟承受能力,壓力太大了。
而我的意思是不能再復讀了。主觀上來說,孩子自己滿意這個結果,不願意再復讀,也壓根沒想過再復讀。復讀的路不是那麼容易走的,很辛苦。既然他不願意,那復讀就是再浪費一年時間和金錢。
客觀上來說,湖南高考2021年採取新模式,3+1+2,錄取方式也變化了,院校專業組分段錄取,本科不再區分一批二批三批錄取,只分提前批和本科批。
誰也不能保證,再復讀一年,明年能考上公辦本科。未知係數太大了,雖然上這個二本學費高,但是好歹也是個本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