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2020-12-14 中原文化家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

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

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

其實這句俗語跟「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是一個意思,都是經驗之談罷了。不過事無絕對,也要相信農民長久以來的觀察能力,也是有過人之處的。但是仔細研究這些農村老話俗語,就有不是這就是那的說辭,有些絕對和以偏概全。

我國由於地域遼闊,各地的天氣情況肯定不一樣的,並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要是放在南方來看比較適用,但是對於北方天氣,則會有「冬無雨一冬晴」的說辭了。而「冬至暖春節冷」,也是不絕對的,還是比較適用於南方天氣,對於北方來說,冬至暖可能會一直暖到開春天氣。

但老話畢竟是經驗之談,還是有些道理的。比方說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不冷夏季不熱等,這些是可以相信靠譜的,至於局部小氣候,就說不準了。俗語老話而已,隨著時代的不同,自然也有偏差的地方。

因著各地的氣候狀況不同,有些俗語實際運用起來或就不是那麼準確,有時甚至是矛盾的!另外,咱們中國因著地域跨度之大,南北東西的氣候差異相應也非常大,實乃不同的俗語還是適用不同的區域啊!

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長時間內觀察總結出來的智慧和經驗,雖然說或「不科學」,但準確率卻非常的高,否則不會流傳至今,它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時至今日,仍舊流傳著很多老祖宗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

二、陰過冬至晴過年,啥講究

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意思就是冬至這一天的天氣如果是陰天,那麼過年的時候就會是晴天。如果冬至是大晴天,那過年那幾天就會是陰雨天了。

冬至是寒冷冬天的開始,氣溫之所以會降低,一般是受到強冷空氣的影響導致,強冷空氣多是表現為降雨降雪或大風等來表現,若是在立冬這一天依然是豔陽高照,在太陽的照射下,氣溫並不會降低,反而還有可能會升高。

如果在冬至這一天氣溫依然很高的話,那麼便代表著今年天氣冷的日子會有所推遲,在以往天氣已經很暖和的春節時可能會遇到強冷空氣,氣溫會突然下降,變得很冷。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都希望冬至是陰雨天,這樣就不用過於擔心過年天氣不好了。

對於這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說「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冬至晴一天,雨雪連年邊」等等俗語都是描述冬至這一天如果是晴朗的天氣,到了春節或是過年的天氣,就會是不好的天氣,或者是陰天或者是雨需要連綿。

還有很多有關冬至的俗語,雖然每個地方的說法都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大概意思都是說冬至的天氣若是陰雨天,那麼過年那幾天的天氣就會是晴朗天,若冬至出太陽,天氣晴朗,那麼過年的時候可能就會是陰雨天,總之這兩者的天氣是相反的。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也有測不準的時候,這是一個概率性的問題,但並不是千篇一律的真理。但是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關於冬至的俗語和老話也有很多,尤其是冬至這一天的天氣變化,俗語認為是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勢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有句俗語叫做:「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在小時候就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了,現在的很多小朋友也應該會背誦。「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如今大雪節氣已經到了,馬上就要迎來冬至了。這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節氣到了,新年也就在眼前了,所以過去對冬至日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新年,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都會趕在冬至前回家。在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少和天氣相關的農諺,而因為冬至臨近春節了,因此就有好多和春節期間天氣的俗語流傳下來,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啥意思?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
    導讀:俗語「二九刮南風,來年倒春寒」啥意思?春節天氣是暖還是冷?今天已經是陽曆年的1月3號了,算是跨入到陽曆2021年了。二九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2、二九刮南風意味著什麼?3、春節的時候天氣是暖還是冷?4、倒春寒天氣特點是什麼?對農業有什麼影響?希望大家看過我這篇文章之後,對於以上四個問題能夠理解。數九寒冬從哪一天開始?我們常說的冬天有三九天,並且我們從小就會唱數九歌,歌曲我們會唱,那麼數九到底怎麼數,你可知道嗎?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時會不會冷呢?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的意思是,如果冬至出現在月初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會比較寒冷,不過最冷的時間段將會在春節前後出現。
  • 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啥意思?春節天氣偏冷嗎?不過,我們今天冬至節氣,天氣特別的晴朗,這兩天都有很大太陽,我聽我們當地老人說「冬至三日晴,過年雨雪連」,真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那樣過年豈不是很沒勁,走親戚都不方便了,我真心喜歡春節的時候是晴好天氣,這樣一家人可以有很多集體出遊的節目。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麼?
    「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啥意思?說起冬月,其實就是農曆的十一月,「冬月到,冰封到」,冬月是氣溫下降最明顯的一個月,因為在冬月開始的時候,一般就是數九天開始的時候,而今年冬至的日子正好是在12月21日,也就是還有幾天就到冬至了,冬至到,數九開,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老人們每到冬至就會特別關心冬至的天氣變化會如何,如果天氣冷的話,人們就會認為天氣冷也就能冷到過年,如果冬至暖的話,這天氣冷可能就會冷到正月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 春節天氣冷還是暖?農村老話早已給出答案
    古人之所以把12月22日這天叫做冬至,是因為這天 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黃經達到270°,是一年當中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的一天,但並不意味著是最冷的一天。因為冬至意味著九九寒冬的開始,往後還有小寒大寒,就像那句農諺所說的:「冬雪雪冬小大寒」,等到小寒大寒過完之後,這個寒冷的冬天才意味著結束。那麼,春節是「幾九」?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2021年春節會不會冷?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明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過去冬至還是冬季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古代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的春節會不會冷呢?
  • 農村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啥意思?
    最近天氣下降得很快,對於氣溫相對高一些的南方地區目前溫度都下降到了個位數。而就連廣西不少地方高山上都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天氣寒冷,農村老人常說「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是什麼意思?冬至暖,冷到三月中人們通過平時長期農村勞作總結經驗認為,當冬至的時候天氣變暖,那麼這個冬天將會是比較寒冷,並且冷的時間也比較久,會冷到明年三月中旬才結束。那麼這樣判斷今年將會是一個氣候偏冷的寒冬。
  • 冬至到,俗語「頭九不下雪,九九如六月」,今年春節冷不冷?
    隨著冬至節氣的到來,數九寒冬拉開了大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到,今年的冬天要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同樣的更冷一些,很多地區早早就穿上了棉襖和棉褲,一些南方省份比如浙江也飄起了雪花,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關於冬至,有很多的習俗,作為一個北方人,吃餃子是少不了的。同樣的,老祖宗也總結了很多的俗語諺語,以此來預測來年的農耕天氣,比如「冬至天氣晴,來年百果生」,「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等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冬至當天氣候和春節氣候之間的關係。
  • 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
    導讀: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對於今年冬季是不是很冷,你有什麼看法呢?也就是說在冬至節氣之前天氣還不是很冷的,所以根據這樣的說法,我們判斷冬季真正的冷暖應該是要冬至節氣開始來判斷的。所以,我們要搞清楚冬季冷不冷,要知道冬至在什麼時候到來。
  • 明日冬至,農村俗語「一年雨水看冬至」是啥意思?今年雨水如何?
    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影響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雨水情況又是如何呢?
  • 農村俗語「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是啥意思?為何冬至大過年?
    明天是公曆的12月21日,農曆的十一月初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節氣一過,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才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春節到來前,遠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會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但是在過去,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古代有「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的說法
  • 「冬至逢壬才數九」,數九有啥講究,今年春節是「幾九」,會冷嗎
    大雪節氣過去,也就意味著冬至將要來臨了,以前聽人說「冬至大如年」,因為古人把冬至當作一年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冬至之後春節就很近了,所以很多地方將冬至視為尤其重要的節氣,在這一天有吃餃子、祭祖等各種習俗。另外,冬至與「數九」也有著緊密的關係,這是一種人們計算寒天的方法,在民間口口相傳。
  • 明天冬至,「冬至出日頭,春節凍死鬼」,今年春節是冷冬嗎?
    導讀:明天冬至,「冬至出日頭,春節凍死鬼」,今年春節是冷冬嗎? 今天是12月20號,今天我們當地是風和日麗,天氣晴朗,在這樣的寒冬,有這樣的好天氣適合出去戶外遊玩,但是一想到明天就是21號了,如果明天天氣還與今天天氣這麼好的話,那就是印證了那句老俗語了「冬至出日頭,春節凍死鬼」,看來今年春節期間天氣或許會很冷,難道春節是冷冬嗎?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春節冷不冷?
    冬至作為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會不會冷呢?儘管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但是在立冬後天氣並不會變得寒冷起來,這是因為在立冬後儘管氣溫會開始下降,但是地表中依然儲存了一部分的熱量尚未完全釋放。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如今已經到了12月中了,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小年,冬至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人們常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地方過冬至就猶如過年一樣隆重。 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