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後公告集錦|十多家公司股東擬減持 東旭系業績大跌控股股東股權...

2020-12-27 財聯社

今日聚焦

長江證券:預計2019年淨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逾5倍長江證券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潤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3.27%。

獐子島:預計2019年全年虧損3.5億-4.5億元 擬計提扇貝成本核銷和跌價準備2.9億元獐子島公告,預計2019年全年虧損3.5億-4.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210萬元。公司擬對於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成本進行核銷和計提跌價準備,預計影響金額約為2.9億元。

晶方科技:股東EIPAT擬減持不超過10%晶方科技公告,持股10.71%的股東EIPAT擬減持不超過10%。

*ST利源下修業績:預計2019年虧損55億-94億元*ST利源下修業績預期,預計2019年虧損55億-94億元,此前預計虧損15億-20億元。

ST宏盛連續4日漲停 股東擬減持6%股份ST宏盛連續四日漲停,公司公告,公司持股6%的股東張金成為緩解個人資金壓力,計劃6個月內減持公司6%的股份。

重組與增發

魯北化工:擬14億元收購兩家鈦白粉公司100%股權魯北化工披露重組草案,擬以總計14億元對價,收購「金海鈦業」100%股權和「祥海鈦業」100%股權。通過本次重組,公司將在原有化肥業務、水泥業務、鹽業業務和甲烷氯化物業務的基礎上,增加鈦白粉業務。

雲南城投籌劃重組:2019年業績巨虧 控股股東擬現金收購公司17家子公司股權雲南城投公告稱,籌劃重大資產重組,1月21日,公司與控股股東省城投集團籤署《合作意向協議》,就出售公司下屬17家子公司的股權進行了約定。根據《合作意向協議》,省城投集團擬通過支付現金對價的方式收購公司持有的天津銀潤100%的股權、蒼南銀泰70%的股權、杭州海威70%的股權、平陽銀泰70%的股權、杭州雲泰70%的股權、奉化銀泰19%的股權、成都銀城19%的股權、寧波泰悅19%的股權、寧波銀泰70%的股權、黑龍江銀泰70%的股權、淄博銀泰70%的股權、哈爾濱銀旗70%的股權、台州商業70%的股權、台州置業70%的股權、杭州西溪70%的股權、雲泰商管43%的股權以及北京房開90%的股權。同時,公司公告稱,2019年年度業績預虧29.5億元到24.5億元。

美盈森:擬定增募資不超10億元 投資4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美盈森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0億元,淨額將用於4個項目,分別為「智能包裝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美盈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包裝工業4.0項目」、「高端環保包裝生產基地(越南)項目」和「美盈森習水精品包裝智能製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減持與增持

光啟技術:股東達孜鵬欣等擬減持不超6%股份光啟技術公告,股東達孜鵬欣與姜照柏、姜雷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股份數量不超過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2%,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的減持股份數量不超過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4%。

富瀚微:兩股東擬減持不超過9.03%公司股份富瀚微公告稱,持有本公司16.26%公司股份的股東雲南朗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計劃自本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本公司股份267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6%)。此外,股東雲南騰瀚企業管理中心擬減持不超過3.03%公司股份。

誠邁科技:實控人擬減持不超3%股份誠邁科技公告,公司實控人擬減持不超過公司目前總股本的3%。

愛施德: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擬減持不超6%股份愛施德公告,合計持有公司股份6.59億股(佔本公司總股本比例53.18%)的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神州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贛江新區全球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餘全球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計劃以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7435.69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6%)。

劍橋科技:三股東合計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劍橋科技公告,安豐和眾、安豐宸元、安豐領先合計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

錦江酒店:股東弘毅投資基金擬減持不超3.5%錦江酒店公告,持股6.69%股東弘毅投資基金擬減持不超3.5%。

唐人神:股東湖南資管擬繼續減持不超過總股本3%唐人神公告,減持計劃實施完畢,湖南資管累計減持0.0485%公司股份,擬繼續減持不超過總股本3%。

紅牆股份:股東廣東科創擬減持不超2%紅牆股份公告,持股8.92%股東廣東科創擬減持不超2%。

兆日科技: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擬減持不超2%股份兆日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晁駿投資、實控人魏愷言計劃減持不超過67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公司同時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977.66萬元-1344.28萬元,同比變動幅度為-20%至10%。

北信源:控股股東擬減持不超4.0077%北信源公告,持股23.56%的控股股東、實控人林浩擬減持不超4.0077%。

雅克科技:股東華泰瑞聯擬減持不超2%股份雅克科技公告,華泰瑞聯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

藍帆醫療:兩股東合計擬減持不超2%股份藍帆醫療公告,中泰資管計劃持有公司總股本比例 4.99%。本次,中泰資管計劃擬減持不超過1.00%公司股份。公司香港中軒、一致行動人李彪、一致行動人李丹寧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的4.45%。擬減持佔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00%。

資產收購與轉讓

法爾勝:擬出售摩山保理100%股權法爾勝公告,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向深圳匯金創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出售持有的摩山保理100%股權。此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且構成關聯交易。若交易若順利完成,將有效化解公司保理業務風險,改善公司經營現狀。

潤邦股份:擬9.9億元收購「中油優藝」73.36%股權潤邦股份公告,擬以9.9億元對價,收購「中油優藝」73.36%股權。完成後,公司將直接和間接持有中油優藝100%股權。中油優藝的主營業務為工業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的處理。

渤海股份:擬4.43億元收購「中投智能管道」100%股權渤海股份公告,擬以4.43億元現金,收購「中投智能管道」100%股權。中投智能管道從事預製直埋保溫管的生產和銷售。

泛海控股:擬以10.06億美元出售海外辦公地塊及相關物業泛海控股公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Oceanwide Center LLC 和 88First Street SF LLC與SPF SAN FRANCISCO OWNER, LLC(以下簡稱「交易對方」)籤署了《買賣協議》,轉讓方擬向SPF SAN FRANCISCO OWNER, LLC 轉讓其擁有的位於美國舊金山First Street和 Mission Street的相關境外資產,最終協商確定交易對價為10.06億美元。

公司經營相關

包鋼股份: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減少79.43%-82.44%包鋼股份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5.83億元-6.83億元,同比減少79.43%-82.44%。

華映科技:預計2019年虧損20億-30億元華映科技公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20億-30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9.7億元。業績變動原因:1、受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申請重整(現已申請破產)事件影響,公司模組業務營業收入較2018年度大幅下降。2、公司進入經營業務全面轉型關鍵期,雖經全面整合,但尚處市場回應期,導致期內業績未達預期。3、公司首先對期末存在減值跡象的固定資產進行了減值判斷,並聘請專業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公司將綜合上述結果,計提相應減值準備。

國泰君安: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8.6%國泰君安公告,2019年全年淨利潤初步數據8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6%。

安信信託:預計2019年虧損30億至35億安信信託公告,預計2019年全年虧損30億-35億元,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韶鋼松山:預計2019年淨利潤15.5億元-17.5億元同比下降約50%韶鋼松山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潤15.5億元-17.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07%-53.12%。

鹿港文化:2019年預虧6億元至8億元鹿港文化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度淨利潤虧損6億元至8億元,上年同期盈利5609萬元。報告期內,公司紡織板塊業務、汙水處理業務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預計實現淨利1.5億元左右。不過,由於融資渠道收緊,資金來源受限,加之受影視行業景氣度下降和影視行業監管趨嚴的雙重影響,導致公司相關影視項目進展不達預期,影視板塊出現經營性虧損。

廣譽遠:2019年淨利預降60%廣譽遠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度實現淨利1.5億元左右,同比減少60%。報告期內,醫保控費、處方藥監管、西醫不能開中藥等綜合政策因素影響,同時公司為了改善應收帳款規模主動控制發貨,導致銷售收入較2018年同期出現一定程度下滑,給淨利潤造成一定影響。

滄州大化:2019年業績預減93.95%到96.98%滄州大化公告,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減少9.31億至9.61億元,同比減少93.95%到96.98%。

洛陽鉬業:2019年業績預減56.86%至63.33%洛陽鉬業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00億元至20.00億元,同比下降56.86%至63.33%。

蘇寧易購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潤110-112億元蘇寧易購公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實現淨利潤110-112億元,同期公司出售了部分阿里巴巴股份相應淨利潤增加,受此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15.94%–17.44%。

ST安通:2019年年度業績預虧29.89億元至44.77億元ST安通公告,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虧損29.89億元至44.77億元。

光明地產: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減少45.7%到65.51%光明地產公告,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19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4.89億到7.7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預計減少6.47億元到9.29億元,同比減少45.70%到65.51%。

迅遊科技:2019年預虧10.7億至10.75億元迅遊科技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虧損10.7億元-10.75億元。公司上年同期虧損7.9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對因企業合併形成的商譽資產組進行了減值測試,對聯營、合營企業及其他參股公司股權投資進行了減值測試。經初步測算,減值總額約15.6億元。

*ST工新:2019年預虧23.42億至34.65億 存暫停上市風險*ST工新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度淨利虧損約23.42億元至34.6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6.83億元。如果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淨利潤或期末淨資產繼續為負值,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暫停上市。

退市華業:2019年預虧63.2億元至68.2億元退市華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淨利虧損63.2億元到68.2億元,主要是應收帳款債權投資未按期回款,計提減值損失導致。

華訊方舟:2019年預虧10億元-15億元華訊方舟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虧損10億元-15億元。公司上年同期虧損4.88億元。報告期內,公司重新對軍民融合的業務進行規劃,剝離原有部分業務,並且受到客戶需求、公司資金等方面的影響,公司業務訂單承接不足,訂單交付不及預期,導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公司判斷因收購南京華訊的商譽存在減值風險,預計本報告期將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約8.62億元。

眾應互聯:計提巨額商譽 預計2019年虧損10.5億至14.2億眾應互聯公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10.5億至14.2億,出現虧損。業績變動原因是對前期收購形成的商譽進行了初步減值測算,預計2019年度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在十億元至十三億元人民幣區間,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約在兩千萬元至四千萬元人民幣區間等。

皖新傳媒:2019年業績預減45%到55%皖新傳媒公告,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89億元到5.97億元,同比減少45%到55%。

海航基礎:2019年業績預減84.09%到89.39%海航基礎公告,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計減少15.85億元到16.85億元,同比減少84.09%到89.39%。

中遠海能:2019年淨利預增291%至367%中遠海能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度實現淨利4.1億至4.9億元,同比增加291%至367%。2019年度,全球石油需求保持穩定增長,油輪運輸供需關係有所改善。全年國際油運市場整體表現前低後高,VLCC船型TD3C(中東-中國)航線平均日收益為39387美元/天,同比增加109%,其他船型主要航線日收益同比增長77%-199%。

浙江廣廈: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067%左右浙江廣廈公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13.75億元,同比增長1067%左右。業績變動原因: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同比增加,主要系公司本期確認出售天都實業100%股權產生的投資收益14.49億元所致。

騰邦國際:2019年預虧14.77億元至14.82億元騰邦國際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虧損14.77億元至14.82億元。公司上年同期盈利1.68億元。報告期內,受到金融去槓桿以及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公司融資受限,資金流動性緊張,導致公司旅遊業務和機票代理業務遇到較大困難,出現業務虧損;同時,公司擬對部分出現減值跡象的投資及資產計提減值。

江陰銀行業績快報: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8%江陰銀行發布業績快報,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4.06億元,同比增長6.91%;淨利潤10.12億元,同比增長18.09%;每股收益0.497元。截至報告期末不良貸款率1.83%,較年初下降0.32個百分點。

當升科技:預計2019年虧損2.05億元至2.1億元當升科技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05億元—2.1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為應收帳款壞帳計提和中鼎高科商譽減值。

三峽新材: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下降93%到95%三峽新材公告,預計2019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減少22400萬元到22900萬元,同比減少93%到95%。

高新興:計提巨額商譽減值準備 2019年預虧超11億元高新興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虧損約11.85億元-11.9億元。公司上年同期盈利5.4億元。本年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10.7億元。

方正證券: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5%至75%方正證券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8.27億元至11.57億元,同比增長25%至75%。報告期內公司經紀業務收入、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和證券投資業務收益均較上年實現增長。

風華高科: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60.68%至73.46%風華高科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2.7億元-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68%至73.46%。業績變動的原因為全球電子元器件市場在經歷了2018年的高速增長後,受國際貿易摩擦及市場去庫存等影響,行業在前三季度呈現整體需求放緩,公司部分主營產品市場訂單與價格明顯下滑。

宜華生活:北美市場銷量大降 預計2019年虧損1.08億元至1.59億元宜華生活公告,預計2019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08億至-1.59億,上年同期淨利潤為3.86億。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北美市場客戶訂單減少,由於北美目前仍是公司主要的外銷銷售市場之一,公司難以在短時間內轉移銷售中心,造成外銷收入同比大幅度下降。

中遠海控: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67.6億同比增長4.49倍中遠海控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67.6億同比增長4.49倍。業績上漲的原因是,實施「雙品牌」戰略取得顯著成效,超額完成年初制訂的協同效應目標。公司堅持推進全球化戰略,圍繞應對中美貿易摩擦,著力優化收益結構,加大對新興市場、第三國市場和區域市場的運力傾斜,並增加東南亞等其他地區到美國的貨流佔比。

鵬博士:計提巨額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預計2019年虧損51億至58億鵬博士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預計 2019 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51 億元至-58 億元。主要原因是,公司財務部門會同評估機構對網際網路接入資產狀況進行了預評估,初步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約 30 億元-38 億元。

河鋼資源:2019年淨利同比預增205%-235%河鋼資源公告,2019年預盈4.1億元至4.5億元,同比增長205.63%-235.45%。報告期公司經營業績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鐵礦石產品價格同比高位運行,使鐵礦石產品盈利水平大幅提高。

東旭光電:預計2019年虧損10億到18億東旭光電公告,預計2019年虧損10億到18億,上年同期為盈利21.63億。主要原因為,經公司初步測算,計提商譽減值約6億到10億。同時,公司公告稱,控股股東所持15.97%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

東旭藍天:預計2019年虧損5-8億 上年同期盈利11.18億元東旭藍天公告,預計2019年虧損5-8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1.18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為投資收益變化及資產減值影響。

東方網力:2019年預虧26.62億至26.67億元東方網力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虧損26.62億元—26.67億元。公司上年同期盈利3.15億元。公司對部分資產重新評估並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主要涉及應收帳款、存貨、金融資產合計減值約18億元-20億元;子公司計提商譽區間為2.7億元-2.81億元。

馬鋼股份: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81.27%馬鋼股份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11.13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人民幣48.30億元左右,同比減少81.27%左右。

合盛矽業: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下降58.65%-62.21%合盛矽業公告,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10.6億元-11.6億元,同比下降58.65%-62.21%。業績變動原因: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等宏觀因素影響,工業矽下遊鋁合金行業及有機矽行業需求整體下滑,導致工業矽價格低位盤整;同時,有機矽需求端總體亦比較低迷,有機矽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受上述影響,2019年公司主要產品售價同比下跌。

濰柴重機: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65%至105%濰柴重機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6858萬元-8509萬元,同比增長65%至105%。報告期內,公司受益於主營產品銷量增加及降本增效,使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上升,業績保持穩定增長。

徐工機械: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75.98%至95.53%徐工機械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36億元~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98%-95.53%。

安信信託: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虧損30億元到35億元安信信託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億元到-35億元。虧損的原因為公司對部分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受行業政策調整及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業務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申華控股:預計2019年虧損1.7億元至2.55億申華控股發布2019年預虧公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1.7億元至-2.55億元之間。

吉視傳媒: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下降63.72%到75.22%吉視傳媒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減少1.94億到2.29億,同比減少63.72%到75.22%。

科達股份:計提巨額商譽減值預計2019年虧損23億元至28億元科達股份公告,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3億元至-28億元。業績預虧主要是由於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和擬計提應收款項壞帳準備所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合計約23億元-27億元,計計提大額應收款項壞帳準備約1.06億元。

隆基股份:籤訂129.98億元重大銷售合同隆基股份公告,公司與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籤訂矽片銷售框架合同,就2020年-2022年公司向通威供應單晶矽片事宜達成合作,合同約定出貨量合計48億片,預估合同總額約129.98億元(不含稅),佔公司2018年度營收約59.12%,該合同屬於特別重大銷售合同,將對公司當期及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寶泰隆: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下降78.52%—85.82%寶泰隆公告,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4858.38萬元~7358.38萬元,同比減少78.52%—85.82%。

上海萊士:2019年預盈5.94億至7.26億同比大幅扭虧上海萊士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5.94億元-7.26億元。公司上年同期虧損15.18億元。2019年血液製品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公司主營業務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公司逐步退出風險投資,該項非經常性損益對2019年度業績的影響大幅減少(減少損失約19.61億元)。

英力特: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8.79%-116.04%英力特公告稱,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為4800萬元-5800萬元,同比增長78.79%-116.04%。業績變動原因:1.本年度公司主要產品樹脂、糊狀樹脂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受年末主要產品樹脂、糊狀樹脂市場售價上升影響,公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減少。3.本年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減少。

海航創新:預計2019年虧損2.4億元至3.3億元海航創新公告,預計2019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3億元至-2.4億元。業績變動的原因為因公司對海洋花園債權逾期未收回,根據年度審計機構意見計提壞帳準備,導致虧損增加;受公司與原實際控制人相關訴訟影響,公司主要資產處於被法院凍結狀態,導致公司主要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

水井坊: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3%水井坊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2019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2.47億元,同比增加約43%。

海翔藥業: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7.4%擬10派3元海翔藥業公告,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9.41億元,同比增長8.2%;淨利潤7.71億元,同比增長27.4%;每股收益0.48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元(含稅)。公司同時公告,終止對外投資設立參股公司科菲化工。全資子公司台州前進原擬出資2.45億元,佔科菲化工的49%股權。

江特電機:因碳酸鋰價格下跌預計2019年虧損17.5億至21.5億江特電機公告,預計2019年虧損17.5億至21.5億,上年同期為虧損16.6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下滑、碳酸鋰價格下跌、公司財務費用增加,導致利潤虧損。

華泰證券: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0%-85%華泰證券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將增加35.2億-42.8億元,同比增長70%-85%。

華測檢測:2019年淨利預增65%-85%華測檢測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4.45億元-4.99億元,同比增長65%-85%。報告期內,檢測市場需求向好,公司經營情況穩定,營業收入穩健增長。

實達集團:2019年預虧16億至21.5億 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實達集團公告,預計2019年淨利虧損約16億元到21.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67億元,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報告期,公司應收帳款、預付帳款、存貨及商譽減值合計約10億元-15億元。同時,公司業務大幅下滑,但財務費用及管理費用仍負擔較重,形成的經營性虧損也是構成公司業績減少的原因。

亞太藥業大幅下修業績:預計2019年虧損15億元-21億元亞太藥業公告,公司下修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虧損15億元-21億元,此前預計虧損6.5億元-7.5億元;公司失去對上海新高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控制,公司不再將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形成投資損失。

中國銀河:2019年淨利同比增77%,中國銀河公告,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收168.84億元,同比增長70.11%;實現淨利51.18億元,同比增長77%;基本每股收益0.5元。報告期,公司證券投資業務收入、經紀業務收入均較上年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三六零:預計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約62%至79%三六零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潤57.1億元至63.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1.8億元至27.8億元,同比增長約62%至79%。

其他

萊美藥業收問詢函:要求核實說明中恆集團增持計劃的可行性深交所對萊美藥業下發問詢函,請公司結合中恆集團財務狀況,補充披露中恆集團增持公司股票資金來源、資金安排,核實說明增持計劃的可行性。

中色股份收關注函:要求說明2019年四季度及全年預計大額虧損具體原因深交所對中色股份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預計大額虧損的具體原因、判斷依據;是否存在相關資產減值跡象在以前會計期間已出現但未充分評估並計提相關減值的情形。

中裝建設:終止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中裝建設公告,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自完成相關審議程序後,一直積極推進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工作,鑑於相關融資政策發生變化,以致本次員工持股計劃尚未成立,因此預計在約定的股票購買期內無法完成本期員工持股計劃股票購買。決定終止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

相關焦點

  • 盤後公告集錦|三一重工遭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減持 加加食品自查...
    【三一重工:四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過1798萬股】三一重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三一集團的一致行動人唐修國、向文波、易小剛、毛中吾因個人資金需求,擬分別減持不超過360萬股、700萬股、233萬股、505萬股,減持價格按市場價格確定。合計不超過179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84%。
  • 股價大漲後,蘇奧傳感多股東宣布減持
    蘇奧傳感(300507)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宏慶,公司高管孔有田以及公司特定股東張旻擬減持公司股份,上述股東計劃減持數量合計不超過248.0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8.0499%。
  • 晚間公告匯總:3家公司大股東拋出千萬股減持計劃
    艾迪西股東減持500萬股  艾迪西1月18日晚間公告,公司股東杜佳林1月18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5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51%,減持均價39.30元/股。杜佳林減持後持有公司413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2.45%。杜佳林非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 本周90家上市公司預減持:中文在線艱難「保殼」 股東大額減持離場
    中文在線(300364.SZ)的實控人計劃減持比例最高,減持最高佔比將達到公司總股本的15%。   從減持時間分布來看,預減持公告發布最多的日期為1月6日,當日共有25家公司發布了計劃減持公告。從減持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計劃減持公司數量排名前三的行業為化工(12家)、傳媒(9家)、機械設備(8家),三個行業合計共有29家公司發布了計劃減持公告,佔比達32.2%。
  • 12月17日上市公司公告集錦:ST捨得控股股東70%的股權將被司法拍賣
    ST捨得:天洋控股所持公司控股股東70%的股權將被司法拍賣ST捨得(600702)公告,蓬溪縣人民法院委託遂寧市聚鑫拍賣有限公司於2020年12月31日上午10時在四川省遂寧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蓬溪縣分中心,對天洋控股持有的公司控股股東沱牌捨得集團70%的股權進行拍賣。
  • 公告掘金:力生製藥間接控股股東國有股權無償劃轉
    10月31日晚間,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財經對一些重要公告的解讀,供投資者參考: 北新建材:逾10億元收購多家防水企業 打造新利潤增長點 北新建材(000786)公告,公司擬收購禹王防水系列8家企業(禹王防水、四川禹王、安徽禹王、湖北禹王、廣東禹王、禹王橡膠、禹王化纖、禹王工程)各70%股權,估算合計成交額近7.7億元;以2.73億元受讓河南金拇指防水
  • 「每周觀察」上周,至少有五家公司高管離職,七公司股東玩減持
    加上此前,光大證券有多位高管因不同原因離職,此次高管職位調整再度引發關注。ST圍海:大股東和管理層鬧掰11月14日,ST圍海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浙江圍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圍海控股」)要求召開股東大會罷免現任六名董事、三名監事,其中還包括現任董事長仲成榮。
  • 公告匯總:京東方A股東擬減持不超3.47億股
    根據此前承諾,張曦將繼續增持公司股份至持股比例不低於22%,以確立其未來對公司的控制地位。林洋能源:控股股東減持林洋轉債300萬張?佔發行總量10%林洋能源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華虹電子11月17日至21日出售林洋轉債合計300萬張,佔發行總量的10%。減持後,華虹電子仍持有林洋轉債733.54萬張,佔發行總量的24.45%。
  • 上周繼續走鋼絲,這6家公司有點危險,8家公司控股股東在減持
    在上周關注的公司中,有29家公司即將進行股權減持。其中有6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進行了減持,有11家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進行了減持,另外有4家公司遭受小股東減持。究竟這些減持背後有什麼故事,只能說是值得進一步觀察。不過我們接下來觀察到的情況,會及時發出來告知大家。
  • 上周,17家公司股東減持,9家公司董監高辭了職
    作者|孔祥凱上周,反做空研究中心一共監測到32家公司發布股權減持和董監高辭職的公告,分別是17家減持,9家董監高辭職新聘,遭遇突發事件的公司倒就只有4家了。一周只有2家,控股股東減持在減少記得我們這個系列的內容開始整理發表以來,每周監測到的控股股東減持的公司數據一般為6家到9家之間,但上周我們監測到的數據顯示,控股股東、實控人等對公司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人群的減持只有2家,不說是創了新低,至少也是進入12月份以來的新低,是值得肯定的,這說明從上市公司角度來看
  • 晚間公告:安泰科技控股股東擬注入資產
    藍鼎控股高管擬增持公司股份 10日復牌藍鼎控股7月9日晚間公告,公司全體董監高認為目前公司股價顯著被低估,基於對公司併購高升科技項目的良好預期和未來對上市公司發展的堅定信心,以及對當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向好的判斷,為了主動維護股票市場及本公司股價穩定,計劃以合法、合規的方式購入公司股票,並在購入完成後六個月內不減持。
  • 公告精選:中國船舶擬收購外高橋造船及中船澄西部分股權;多家公司...
    公告精選:中國船舶擬收購外高橋造船及中船澄西部分股權;多家公司大股東質押股份平倉風險解除,明日復牌 每日經濟新聞
  • 公告精選:樂視網擬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恆華科技控股股東提議年報10...
    此次減持後,日升科技持股下降至5697萬股,佔比為6.91%。【華勝天成:第一大股東累計耗資近4億元增持完成增持計劃】華勝天成公告,截至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王維航通過個人名義及信託計劃方式合計增持4133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3.747%,合計增持金額3.97億元,已超過計劃增持金額的下限,增持計劃已實施完畢。註:根據此前披露的計劃,王維航擬增持不低於3億元,不高於6億元。
  • 7月20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證監會決定對東方金鈺控股股東等...
    新賽股份:控股股東終止轉讓公司29%股份新賽股份(600540)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新疆艾比湖總公司原擬公開徵集受讓方,協議轉讓所持公司股份1.37億股(佔總股本的29%),初步確定卓爾控股為擬受讓方。華鈺礦業(601020)公告,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東道衡投資通知,道衡投資質押給上海海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1,756,800股公司股票被依約賣出,佔公司總股本的0.33%。減持後,道衡投資持有公司237,125,2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5.09%。
  • 公告匯總:掌趣科技股東擬轉5.08%股權 將無實控人
    錢江生化: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錢江生化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與公司商討,籌劃擬由公司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合肥欣奕華智能機器有限公司控股股權,該事項對公司構成了重大資產重組。控股股東擬通過認購本次重組募集配套資金等方式參與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因此可能涉及關聯交易。公司股票已於5月2日起緊急停牌,自5月2日起預計停牌不超過1個月。
  • 擬大比例減持+業績堪憂股名單來了請及時收藏
    造成股價大跌的元兇或許是一則擬減持公告。同花順早前公告,大股東、董事葉瓊玖女士,股東上海凱士奧信息諮詢中心(有限合夥),董事於浩淼先生,董事王進先生擬自公告發布之日起 15 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約3710萬股 (佔公司總股本的 6.9%)。
  • 12月15日晚間公告集錦:江淮汽車股東建投投資擬減持不超2%
    天津港:擬2.35億元收購海豐公司剩餘49%股權  天津港(600717)公告,公司擬2.35億元收購天津港海豐保稅物流有限公司49%股權。收購後,海豐公司將由合資企業變為公司全資企業。  增減持>>>  江淮汽車:股東擬減持公司不超2%股份   江淮汽車(600418)公告,持股6.05%的股東建投投資計劃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即3786.62萬股。
  • 12月23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歌華有線控股股東變更為廣電股份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滬市重要公告:中穀物流:控股股東擬5000萬元至2億元增持中穀物流(603565)公告,公司控股股東中谷海運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計劃12個月內以自有資金累計增持不低於
  • 德威新材控股股東質押股份被動減持,這家陝煤集團擬入主的公司股價...
    5月27日,德威新材早盤大幅低開,盤中一度跌停,午盤後,德威新材股價緩慢拉升,最終上演「地天板」行情,報收7.70元/股,漲10.00%,成交金額11.9億元,換手率17.70%,振幅20.00%。德威新材官網資料顯示,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線纜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於2012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 ...一月內現多次減持:控股股東套現18億,大股東鎖定期後「閃電」離場
    近日,記者注意到,晶片龍頭韋爾股份(603501.SH)出現大股東頻繁減持,先是控股股東「因個人原因」套現18億元,再是大股東剛過鎖定期,立即套現20億,此後還有兩家具有一致控制人的股東合計減持股份達到1%。股權投資人苗有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解禁後退出是股東基本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