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9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張潔同志於2007年7月大學法學專業畢業,200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通過全國公務員考試進入沙區人民法院工作至今,現任少年審判庭副庭長。從學校到法院,從書記員到審判員、副庭長,她時時處處無不展現出一名法官的氣質和風採。作為女性她溫和、委婉、體恤民情,作為法官她堅毅、剛強、卻不失愛心。她連續多年榮獲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調解能手、優秀幹部等榮譽稱號。2015年她被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效果之星」法官,被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授予「個人三等功」,被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授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9年11月28日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評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
張潔同志自從事少年審判工作以來,個人審結涉少民事、刑事案件合計1600餘件,案件結案率在90%以上,民事案件調解率在60%以上,始終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將少年審判工作不斷向庭前、庭後和庭外延伸,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少年犯和問題少年,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的社會和家庭矛盾,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績。為法院審判工作傾注了所有心血,時光流逝,她從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已成長為少年庭副庭長,她遵從著從事法官職業的誓言,仿若一個辛勤的園丁,用心、用愛,在這片土地上詮釋著自己的人生價值,為這片土地的越發美麗而釋放著生命的光彩並綻放著獨有的美麗。
她帶給迷途少年一米陽光
撥開迷霧,她帶給迷途少年一米陽光 。「少年犯罪,是好奇、叛逆、衝動、無知和缺乏約束的惡果,在一些案件中,家庭和社會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張潔說,「我們的責任是給他們以引導,引領他們走出思想的迷惑,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少年犯。」在2018年一起故意傷害的案件中,被告人李某因與同學之間發生爭執,對受害人趙某實施了侵害行為,至被害人身體多處受傷,被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第一次庭審中,被告人李某對其所實施的犯罪行為,不認罪,而且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很委屈。面對女孩滿臉的憤然與無所畏懼,第二次開庭,張潔脫下法袍,選擇了圓桌審判的模式,她從少女最熟悉的校園生活談起,用平和的語言向被告人講述了家人殷切的期望,父母平日的慈愛,同學嬉鬧的友誼,老師諄諄的教誨,花樣的青春,國家的法律…這個倔強的女孩淚流滿面,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幡然悔悟,張庭長的話語及關心像一道陽光,撥開女孩心頭的迷霧,令其徹底摒棄了自暴自棄的想法,對未來的生活升起了一絲希望。張潔最終以傷害罪判處了女孩緩刑,並多方和學校溝通,讓其繼續讀書。一個月後,女孩和家人專門送來了"情融於法"的錦旗。
勇於探索 勇於創新
在少年審判工作中,她勇於探索,大膽地開展創新性的工作,大力開展「送法進校園」、「送法進社區」、「法制夏令營」、「模擬法庭」、「法制教育專題報告會」、「法制小記者」、「法院公開日」等豐富多彩的普法教育活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接受法律知識,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成果。
案後回訪,是她無法割捨的牽掛 。案後回訪並不是審判工作的必須環節,很多少年犯重新回到社會後,往往要面臨更加惡劣的生存環境,父母的傷心,朋友的遠離,他人的鄙夷,使得這些孩子或將自己封閉起來,或重新與「不嫌棄他們」的「朋友」繼續交往。但回訪(譬如醫生治病環節的複診)對於徹查病情,防止反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每一個經手辦理的少年犯都不再出現反彈,張潔不辭辛苦,延伸審判功能,在社會調查回訪環節上給予重視。經過法院社會調查和回訪,多次與少年犯的父母溝通、談心,引導其父母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消除代溝,融洽關係,進而幫助他改掉以前的惡習,走入正軌。
每年六一兒童節、中秋節、春節等節日期間,張潔總會帶領少年庭的法官帶著保暖衣、書籍和生活用品到少管所看望服刑少年犯,每年清明節,張潔總會要組織少年緩刑犯到烈士陵園掃墓、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並進行義務勞動。她深知少年法官所肩負的社會責任,要遠大於所擔負的法律責任,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一顆母親般的愛心富含感情地、積極主動地尋求挽救最大多數孩子的最大可能性。
為少年審判事業無怨無悔
張潔同志無時不傾注著對少年審判事業的熱愛,在她心中人民法官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排憂解難,作為少年審判庭的副庭長,更是要將溫暖、關愛、正能量傳播給那些迷途中的孩子,她堅信只要付出了愛心,就一定能夠澆灌出嬌豔的花朵,正是堅守著這份執著,張潔法官克服了重重困難,經受住各種挑戰,為少年審判事業無怨無悔地傾其所有,用法官母親溫暖的胸懷呵護祖國花朵的綻放。
文/綜合整理
圖/石亞茹
原標題:《【愛崗奉獻 為愛綻放】記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沙區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副庭長張潔先進事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