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外部投資醫療機構者大多折戟而歸。醫療註定是無法完全用錢解決的行業,多數民營醫院發展至今,仍然面臨口碑不佳、公信力不強、缺乏人才等諸多挑戰,優秀民營醫院寥寥。
2005年,地產出身的李懷跳入醫療領域,創辦河北燕達醫院,經過6年準備後,醫院正式運營。去年,河北燕達醫院正式晉升為民營三甲綜合醫院。如今院長的「接力棒」交接到了李懷其女李海玲手中。河北燕達醫院在短暫的8年內完成「三級跳」背後原因是什麼?對民營醫院發展有何借鑑啟示?為此,億歐大健康近期專訪了燕達醫院院長李海玲。
內部基因:地產跨界,打造醫養康一體的健康城
要理解一家醫院的作戰風格,首先要理解這家醫院的內在基因。
李懷入局醫療圈時,已經經營了一家地產集團——河北三河燕達實業集團,並恰逢房地產黃金十年。此時「舍房從醫」,這個抉擇相當艱難。同時,跨界轉行風險極高,諸多地產商、酒店品牌投資醫院「勝少敗多」。
據李海玲表示,當時醫療服務市場主要以公立醫院為主,優質的民營醫院鳳毛麟角。不論是質還是量,患者對於醫療服務的需求尚未被滿足。在這種背景下,李懷考察了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醫療服務機構後,2005年,在國內著手打造一所涵醫養教研為一體的「健康城」。
截止當下,燕達國際健康城已形成燕達醫院、燕達康復中心、燕達養護中心、燕達醫學研究院、燕達醫護培訓學院五個板塊。其中,燕達醫院作為醫療板塊的承擔者,在去年已被評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而養護中心床位也設置了10000張,全部入住老年人口達5000-6000人。
醫養結合的獨特基因,使燕達醫院的「成長史」迥異於其他民營醫院。目前燕達醫院在大綜合裡,形成了普外科、骨科、神經內外科、腫瘤科在內的特色科室。「這些特色科室的形成與醫院老年病數量較多也存在關聯度。」李海玲表示。
此外,醫、養、教、學、研一體化的健康城也為燕達國際健康城的醫生招聘帶來了優勢。健康城的會議中心可以舉辦大型的學術會議,合作醫院的專家們都可以帶著自己的項目進入。
外部借勢:牽手公立醫院,打造醫院內部管理體系
雖說醫養康一體的獨特基因為其劃定了服務人群,但燕達醫院仍然無法避免民營醫院籌建過程中的幾大痛點問題:一是人才梯隊建設;二是醫院管理運營。
在人才梯隊建設上,學術科研較為單薄的民營醫院,往往採用高薪方式「引進」人才。然而,全流程的診療決定了醫院需要一支高質量的醫師團隊,幾名大咖專家入駐仍對於民營醫院的發展僅是只是杯水車薪。
燕達醫院在醫護團隊建設上也曾走過許多彎路。在運營之初,其設想採用中外合作模式,將全球優質的醫療資源引入國內。「但我們發現這一模式無法在國內走通。一方面,國際醫師的國內執醫管控嚴格,且成本高;第二,即便國際醫師坐診,來院就診患者不一定認。」李海玲表示。
嘗試兩年後,這種摸索正式「破產」。緊接著,燕達醫院將視線投向國內。而2013年,京冀兩地政府籤署的《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北京市政府關於衛生合作框架協議》,為其人才輸送與醫院管理提供新思路——與北京市公立醫院合作。借政策這股東風,燕達醫院2014年正式與北京朝陽醫院建立合作關係。
李海玲表示,這種合作相較於其他形式更加緊密。在醫院管理運營上,燕達醫院整個業務管理都交付給了朝陽醫院,包括護理、感控等一系列的醫政管理。公立醫院診療行為的規範性更高。而這也是燕達醫院與公立醫院合作的出發點。
此外,除醫院管理合作外,為進一步縮小雙方間醫療水平差,北京朝陽醫院重點學科主任也作為燕達醫院的學科顧問,參與燕達醫院學科建設,培養人才梯隊。「北京朝陽醫院在合作過程中特別給力,幾乎是完全開放式地把資源釋放過來。 」李海玲說。目前燕達醫院總共有將近有醫護人員1000人。
在與北京朝陽醫院合作5年後,今年雙方再次達成協議,繼續就醫療服務等內容深化合作。同時,燕達醫院還與北京天壇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分別進行了不同程度上的合作。
未來趨勢:搭上快車,率先試水網際網路醫院
網際網路醫院在南方正建設得如火如荼。今年4月,廣東省衛健委就上線了廣東省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同時有22家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服務。但在北方,這股新勢力的整體發展節奏要稍落後些。
2017年9月,河北燕達醫院開始試水網際網路醫療,與春雨醫生合作共建「燕達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平臺」。目前該平臺已幫助燕達醫院打通了醫院院內信息系統、網際網路醫療運營服務系統、外部服務系統,並且線上線下相結合實現患者隨訪、遠程醫療、慢病管理、家庭醫生籤約等服務。
但在李海玲看來,燕達醫院「觸網」野心遠不止此,未來該平臺將不僅局限在區域範圍內,而是將賦能所有醫療實體機構。值得一提的是,燕達醫院在「網際網路+健康管理」上的摸索。「燕達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平臺」通過建立健康檔案、健康風險評估、健康幹預和跟蹤等一系列流程,在各個階段有效預防、治療疾病,培養患者的自主健康管理習慣,從而構建覆蓋全病程的常態化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講究全周期、長鏈條。」李海玲說。目前大部分公立醫院僅涉及診療環節,而專業體檢機構又缺乏後續治療環節,整個健康管理閉環仍未打通。燕達醫院作為醫養一體燕達國際健康城中的一環,本身具備健康管理的先發優勢。
舉辦醫療機構就像養孩子,後續促使它健康良性發展是關鍵。而對標公立三甲,一家醫院要形成口碑必定需要數十年、百年的時間。所以要想開辦民營醫院,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遵循自然周期,以靜待它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