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希臘特殊的環境文化,產生了一批哲學家,開始思考人生:「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到哪裡去?」我們主要記住三位:泰勒斯、德謨克裡特、亞里斯多德。
一、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
第一個回答這問題的是太來西(方言:太厲害,好記憶)。這傢伙是個富二代,沒事就到處尋學,順便旅遊。他在埃及尋學時,迷上了壯觀的尼羅河。
他發現尼羅河洪水退去後,淤泥裡會有嫩芽和幼蟲。於是,他就發揮想像力,提出是水孕育了生命。
這是第一次有人解釋世界本原的問題,所以「太來西」成為希臘第一個哲學家。但雖然太來西這樣說,別人哪裡吊他;何況希臘人向以雄辯著稱,都喜歡抬槓,所以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形成各種門派。比較著名的有:
米利都學派(米利都是地區名):世界本原是水;
埃利亞學派(埃利亞是地區名):世界本原是一種抽象存在,是永恆的、靜止的,而外在世界是不真實的;
愛菲斯學派(「愛菲斯」是地區名):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永恆變化,它們的流轉變化遵循著一定的秩序或規律,這個規律就叫「邏各斯」(邏輯);
畢達哥拉斯學派(畢達哥拉斯,人名,數家家):世界的本原是數;
......
但它們都沒有突破泰勒斯的層次。
二、第二位哲學家:德謨克裡特
記住德謨克裡特(記憶:「得魔刻力特」,得了魔法後,在臉上刻了個「力」,特別厲害),主要是他對後世的影響。
德謨克裡特是「原子論」的創始者,他認為:
每一種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原子不可分割,並不完全一樣。在自然界中,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一個自然的原因,這個原因原本即存在於事物的本身。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虛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人們的認識是從事物中流射出來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於人們的感官與心靈而產生的。
也就是說:萬物的本原是「原子+虛空」。隨便一個什麼東西進行切分,切分到最後切不了了,就是原子;原子在虛空中運動,構成了萬物。
同時,因為原子論,引出了「最大最小說」。「原子論」與「最大最小說」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德謨克裡特也是個知識大集成者,但他不如另一位:亞里斯多德。
三、第三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這是個真正的知識大集成者,全能王。如果希臘只記住一位哲學家的話,或者說哲學家的代表,那非他莫屬。
先看看他的背景。
翅膀硬了,就藐視一切;他有一句著名語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為什麼說亞里斯多德是個大集成者?
以前的人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土、水、火、氣,亞里斯多德都認可,並對它們進行了統一,就形成了他自己的理論:
他認為氣和火輕,飄在大地上方、月球下方。土和水重,有朝地心下落的趨勢,構成了大地。氣和火的外面是其他天體,它們由第五種元素組成:以太。
也就是:月亮上面的世界是由以太構成的,而月球以下,包括地球在內,都是由水、火、土、氣構成的。
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