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上課,開始上課了,孩子總是很難進去,拉著我不讓我離開教室。
因為這不是第一次上課了,該認識的老師和同學,他都認識了。我也沒有必要像第一次一樣,坐在教室陪他坐很久。
當孩子說不進去時,我說我陪你進去,然後我們一起進去了,我發現如果我沒在他身邊,他會表現不錯,反倒因為我在那裡,他就粘著我,老師的話聽不進去。
我借上廁所離開,然後跟孩子說,我就在門外等你。孩子相信了我,沒有吵著要跟我出來。
然後孩子爸爸本來是要跟我一起出去逛逛的,因為我跟孩子約定好了在教室門外等他,所以我沒有出去逛。
孩子爸爸也說,我們完全可以離開,不用坐在這裡浪費時間,因為孩子爸爸時間也比較寶貴,送我們過來就是想出來走走。
他說我為什麼要跟孩子說在門外等他,應該說下課後來接他的。
我說,那我們等到孩子中途下課後,再出去逛,爸爸無奈地接受了。
我想著如果我說下課後來接他,他興許不會這麼快接受,我的目的就是他呆在教室,只要孩子在教室他就能更快進入狀態。
終於等到孩子中途下課休息,他飛快地跑出教室去拿書看,像沒看見我們一樣。
其實孩子知道我們在這裡等,看我們坐這裡,不一會兒就過來了。
老師說,孩子上課還是很好的,就是開始進教室的那一會兒,有點難。還跟孩子開著玩笑說,只有他用不著中途下課休息了。
趁著老師在說這個事,我跟孩子約定,我們以後就下課了再來接你。
休息時間過了,孩子還是不想進去,不過最後經過老師的勸說,孩子主動進了教室。
孩子中途下課,如果沒有爸媽在,就會多一些跟其他人相處的機會,比我們呆在教室外面要好。
提前跟孩子打好招呼,送他進教室,然後告訴他下課來接,孩子基於我之前的約定的事情都做到了,會選擇相信我。
跟孩子的每一個小約定是否做到,都是在互相建立信任感。
如果老是不遵守約定,以後孩子很難再相信我們,孩子自己也容易模仿到不守約的行為。
別讓孩子對我們所做的承諾一次一次地失望,這樣會導致,孩子有什麼要求不會跟我們提,也不會相信大人說的話,因為他知道,反正你說了不會做。
所以只要約定好了,答應了孩子,就儘量去做到,信守承諾,我答應孩子會等他,那就等著他再次看到我。
慢慢育兒記,分享育兒點滴和身邊的育兒故事,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看完點個讚,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