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App「出圈」到潮流社區,得物不是男版小紅書

2020-12-11 開八

八姐發現,最近有個公司也是蠻有意思的,這家公司做的APP名字奇特,叫做「毒App」,這兩天,他們還把「毒App」的名字改成了「得物」。據說這家公司的主要受眾是90後、95後的年輕潮流人群,之前主要是以賣球鞋潮品為主的。那麼,這樣一家看起來屬於「小眾」領域的公司為何要改名呢??

根據得物(毒)App 創始人兼CEO楊冰的解釋,之所以改名還是為了讓品牌更加清晰:「有新用戶在第一次看到『毒』的時候,不太清楚平臺提供什麼服務,甚至產生一些歧義解讀,這增加了與新用戶的溝通成本。隨著平臺上服務持續豐富和業務快速擴展,一個更具清晰指向性的品牌名稱變得越發重要。」

同時,他說:「得物這個新的品牌名在意義上契合得物App『幫助用戶得到(了解/獲取/交流)美好事物」的業務方向,也是取 『得物-毒 (de wu du)』的發音。」

而其中,八姐覺得,改名的關鍵點是,「得物」給自己的定位——「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從產品形態看,「得物」也不僅僅是要做一家賣潮品的電商,而是要做社區。打開APP,導航欄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各種UGC內容和圈子。當然,這可能讓很多人認為得物是男版的「小紅書」。當然,仔細研究其實並不然。

對於「得物」的團隊而言,男版小紅書,可能並不是他們想要對標的關鍵詞。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是有道理的,畢竟憑啥女性就不能潮呢?無論是火遍淘寶的楊冪街拍也好,還是歐陽娜娜風也好,其實走的都是接地氣的街頭潮風。此前,得物(毒)App聯合CBNData發布的《2019潮流消費洞察報告》也顯示,忠愛潮流的用戶集中在18到25歲,女性比例逐步上升。且潮鞋文化外延出圈,早已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所以球鞋潮品並不是一個強男性化的標籤,而是屬於年輕人的標籤。

而在很多做產品的看來,小紅書是個女性氣質很濃的社區,人群定位和品牌定位幾乎已經被「鎖」死。所以,「得物」可能並不是男版小紅書,比如其用戶的男女比例是6:4,且女性用戶在逐年增加,同時,在網購的分類中,也有「女神」、「美妝」甚至「童鞋」這樣的分類。顯然,其更想做的依然是潮流社區。

這裡說句題外話,其實過去很少有人關注到,「得物」是真正男女平權的社區。傳統的電商平臺也好,社區也好,其實都有各自明顯的性別標籤,京東早些年就是家男性化氣質很強的電商平臺,後來希望吸引更多的女性消費者,也是通過加強美妝、服飾這些女性氣場比較明顯的品類,但是在得物,一雙潮鞋,一件衛衣……它們適合的對象就是喜愛潮流、時尚的年輕人,而不是「男人」或者「女人」,所以,得物的品牌在先天上就不會自我設限。

從網購服務上來說,得物也與小紅書不同。小紅書推出了「福利社」自營專區,也扮演著靠譜賣家的角色;而得物App角色則相對純粹,目前並未參與自營,只是搭建了一個第三方平臺,並在傳統電商模式的基礎上增加鑑別真假與查驗瑕疵的服務。

當然,有的童鞋要說了,這樣一家小眾公司改名或者說轉型有啥可關注的呢?八姐覺得吧,其實這家公司還蠻有意思的,而且,其實其並不小。

根據八姐的觀察,得物App最近一年都在APP Store的中國榜的總榜前50名之內,而且還常年佔據「體育」分榜的第一名。

(以上數據來自七麥數據)

話說,八姐之前還是挺吃驚的。畢竟,作為一名不算太潮的直女,我曾經也挺難理解為啥一個買賣球鞋潮品的APP會這樣火的。

不過仔細研究,單從成長空間看,「得物」所處的市場並不小。根據市場調查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顯示,全球球鞋產業的市場規模2018年高達600億美元,2025年預計將超過950億美元,僅僅中國二手球鞋轉售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億美元。況且,在品牌升級前的毒App提供的不僅僅是潮鞋,Champion的聯名衛衣、國潮服飾,甚至日本萬代的手辦應有盡有,從品類看,得物早就不是一家潮鞋交易服務商,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服務商了。

「得物」也已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一家獨角獸了。去年4月,其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DST(Digital Sky Technologies)。據透露,毒在本輪融資後的投後估值已達10億美元。

從用戶基數和融資規模看,「得物」其實已經「出圈」了。現在看來,將「毒」的名字改成「得物」,這本身就表明了「得物」吃下潮流年輕人的野心。而最關鍵的是,「得物」趕上了中國人口換代,作為消費主力的90後00後已在得物聚集登場了。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彰顯個性的「悅己」式需求已經成為消費趨勢,市場上需要有一類平臺提供剛需消費品之外的潮品來滿足當代年輕人的需求,早些年,「輕奢」試圖填補這個「斷層」,但並不成功,「得物」的迅速發展則證明了潮鞋、聯名潮牌、高街設計師品牌等可能才是這些年輕人彰顯個性的最佳解決方案。

但事實上,一些國外的設計師品牌對中國市場仍然不夠重視,舉個簡單的例子,著名的翅膀衣服Marcelo Burlon在北京的線下售賣點只有在西單老佛爺二樓的一家買手店,八姐去逛的時候,還被店員告知說配色款式尺碼都極其有限,因為品牌優先供給國外的直營店,而「得物」就有特別大的機會成為國外這麼多優質設計師品牌在中國市場探路的橋頭堡,因為「得物」抓住的年輕用戶本身就是品牌最好的受眾。

當然,如果想要靠「得物」拿下國內年輕人,國外的品牌們就要趁早了,在國內,潮流文化也正在和傳統文化、國貨文化碰撞融合,形成新國潮。「得物」也正在做很多優質國潮品牌重要的發售和推廣陣地,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國外設計師品牌和新國潮在「得物」上「碰撞」。當然,至於未來,得物能否在出圈後更火、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未經允許,不得其他媒體轉載!重要的事情說一遍就夠了!

歡迎爆料,爆料採納者紅包伺候,說不定很大呢。

開柒是TMT業內知名的自媒體,是今日頭條籤約作者,是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同時,在百度百家、搜狐、網易、騰訊等開設專欄。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烙印「年輕人」,得物App憑什麼擺脫男版小紅書標籤?
    當然,這可能讓很多人認為得物是男版的「小紅書」。當然,仔細研究其實並不然。對於「得物」的團隊而言,男版小紅書,可能並不是他們想要對標的關鍵詞。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是有道理的,畢竟憑啥女性就不能潮呢?無論是火遍淘寶的楊冪街拍也好,還是歐陽娜娜風也好,其實走的都是接地氣的街頭潮風。
  • 知名球鞋轉賣平臺「毒」APP改名「得物」,想成男版「小紅書」?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2020年1月1日,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毒」APP改名了,新的名稱叫「得物」APP。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得物APP註冊用戶1個億,DAU大約800萬,目前其估值也超過10億美金,在球鞋交易細分領域中處於領先位置,可謂一家「毒」大。
  • 聚名網:男版「小紅書」VS女版「小紅書」,你PICK哪一個?
    嘿市,嘿侍(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潮牌交易平臺,在此基礎上,嘿市團隊於今年三月上線了以潮流穿搭為切入點的社區功能,這就有點類似於男版的「小紅書」。 面對為什麼要重點打造男性潮流社區?
  • 上海,流淌著垂直社區的奶與蜜:B站、小紅書、得物、爸媽營的故事
    這種方式在減輕明星入駐創作成本的同時,還為雙方創造出了客觀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毛文超總是說明星都是自己選擇入駐小紅書的原因。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裡,小紅書都處於爆發式增長的狀態,在之後的巔峰時期DAU一度接近1億。2018年4月,小紅書聯合贊助了中國首部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成功破圈,直接助攻用戶突破2億。
  • 得物(毒)APP是什麼?Z世代的潮流社區
    隨著得物(毒)APP的大火,不少網友提問,得物(毒)APP是什麼?為什麼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收穫如此多的用戶和好評?針對這一問題,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首先,得物(毒)APP是由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潮流網購社區,其核心服務為正品潮流電商及潮流生活社區。
  • 上海它流淌著垂直社區的奶與蜜:B站、小紅書、得物、爸媽營的故事
    林允因為出演了周星馳的30億票房大片一夜成名,但是在此之後被曝出多重黑歷史,成為相當偏負面的公眾人物。2017年4月開始,林允不斷在小紅書更新自己的生活筆記,除了拍戲日常,更多的是她的美妝內容,還經常直接在視頻中展現化妝過程。儘管收入不菲,但是她安利的自己愛用的東西大多都是連學生都用得起的平價單品,在小紅書上贏得了讀者的一眾好評,成功洗白。
  • 跟我念,dé wù 毒
    1月1日,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潮流生活方式平臺「毒」App宣布更名為「得物」,並稱此次改名僅為品牌名稱升級,業務層面的定位方向、服務流程等均不做調整。隨後的8月份,毒App還上線了新的交易規則,規則中明確了對惡意炒鞋賣家的嚴格處罰、給買家切實權益的賠付補償措施,還公布了《關於「鞋穿不炒」的執行說明》。得物的徵途是——男版小紅書?
  • 毒App推出全新限量版「得物精彩禮盒」,解鎖潮流新風尚
    作為全球領先的潮流網購社區,毒App不僅聚集了大量Z世代潮流愛好者,還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的入駐。此前,漢密爾頓、天美時、卡西歐等國際知名大牌陸續在毒App進行新品首發。近日,毒App再迎瑞士獨立制表品牌百年靈的新品發售。
  • 得物APP是什麼?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
    要說近幾年最火的網購社區,小編認為非得物APP莫屬。微博、抖音、貼吧、知乎,各處都可見網友們對得物的誇讚,有人稱它為潮流家園,有人說它是潮人必備,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得物APP為何風靡全網。毒APP(曾用名)初版以資訊App上線,幫助年輕人了解球鞋文化和潮流資訊;隨後,毒App專注打造國內主流Sneaker互動社區,通過持續沉澱潮流向話題內容,成為中國潮流文化沃土;2017年上線交易至今,已成為全球時尚消費領域的領先者。到2020年1月1日,毒APP正式更名為得物APP,其核心服務為正品潮流電商和潮流生活社區。
  • Instagram尋路中國:微博快手的種草社區,與Ins隔了多少個小紅書
    從小紅書、微博到快手和字節跳動,人人都有嘗試一把的動力和野心。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網際網路自增長時代轉向精細化運營時代,對於現階段仍然非常依賴流量變現的平臺而言,一個雜糅了社區、圖文和流行文化的商業故事,仍然是一個更站得住腳的從流量到變現的閉環商業模式。何況Instagram在海外的市值已經達到了1000億美元,而在下架前,國內最接近ins形態的小紅書市值據傳也已超過了50億美元。
  • 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隨著主流消費群體逐漸年輕化,潮流文化在80、90後中迅速崛起。雖然現階段國內尚未出現成熟的運動潮流電商平臺,但就目前來說,毒app的亮眼表現可以稱得上是一匹黑馬。早期的毒APP是虎撲在2015年孵化的一個純社區形態的產品,其核心服務僅在於「球鞋鑑定」。彼時已經有人開始炒鞋,天價球鞋市場的出現使得毒意識到,男性市場同樣可以產生巨大的收益。
  • 95後的男生,有自己的小紅書
    正等待男人的小紅書蹭著球鞋熱度,毒 App 不止想做一個球鞋交易所,他們的定位是「潮流生活方式平臺」,現在,平臺上除了球鞋外,還有衣服、配飾,玩具等潮流產品,用昭陽的話來說,「還處於挖掘用戶需求,擴大品類的時期」。
  • 得物(毒)產品分析 | 揭秘一家「獨」大的時尚電商平臺
    這也大大增加了用戶對社交的爆發,當然毒也上線了短視頻以及直播功能,對於社交功能這一板塊也起到了顯著的效果。二、競品分析當然潮流電商這塊大蛋糕同樣有許多人盯著,得物(毒)也同樣面對著類似的競爭者,比如識貨、Nice、小紅書,這3款產品同樣也是針對於年輕人的潮流平臺。
  • 社區迷途:左右為難的小紅書、虎撲、知乎們
    相反,以「識貨」、「毒App」為首的矩陣卻發展順利,到此時,虎撲CEO程杭的注意力是否會出現猶豫?小紅書:種草,還是電商小紅書的商業化變現腳步,正在肉眼可見地加快。11月28日,在小紅書創作者開放日上,除將此前的品牌合作平臺、好物推薦平臺升級迭代外,小紅書還宣布將推出服務小紅書達人的創作者中心及互動直播平臺。
  • 小紅書的「社區引力」
    小紅書吸引創作者的邏輯是:除了扶植原生創作者之外,以流量吸引創作者入駐,建立健康的回報機制將其留下,建立良性循環。社區是小紅書的基本盤,無論是直播還是加碼創作者,小紅書的意圖都是把社區做深,踐行長期主義。
  • 中國版Instagam?小紅書或許能走得更遠
    很多人將時下流行的「小紅書」比作中國的「Instgram」,微博也在近期發布了內測的「綠洲」,「綠洲」幾乎是像素級復刻Instgram,也有劍指小紅書的意味,這也加熱「誰是中國的Instgram」這一話題。都說小紅書是中國的Instgram,但小紅書在社區運營上比Instgram可能走得更遠。
  • 得物APP半年內增萬餘條投訴,主要涉及假冒偽劣等
    說到鑑定球鞋的APP,「毒APP」值得擁有姓名。今年初,「毒APP」正式改名為「得物APP」。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迅速成長為業內獨角獸,得物APP為何能憑球鞋迅速出圈?近幾年,AJ、Yeezy等大牌球鞋非常火,經典款、限量版球鞋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捧,隨之而來的,還有火熱的球鞋市場。
  • 形似神不似,360種草App「輕選」學不來小紅書
    不過,Android版暫未在應用寶、華為應用商店、豌豆莢等應用商店中上線。從定位來看,「輕選」的目標就是小紅書。小紅書成立於2013年,截至2019年7月,小紅書用戶數已超過3億,月活躍用戶數過億。小紅書一共獲得過6輪融資,最新一輪工資的估值近50億美元,小紅書的投資方包括金沙江創投、高瓴資本以及阿里巴巴和騰訊。
  • 小紅書下架或與醫美亂象有關,粉毒、綠毒等違禁藥已下架
    非常在線2019年7月30日消息 今日一早,小紅書疑被安卓平臺下架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截至發稿,包括華為、OPPO、魅族等在內的安卓手機應用商城以及安卓手機管理軟體豌豆莢內均未能檢索到小紅書。只有App Store仍能搜索到小紅書。
  • 幾秒鑑別一雙鞋二手平臺有點忙 得物APP半年內增萬餘條投訴
    說到鑑定球鞋的APP,「毒APP」值得擁有姓名。今年初,「毒APP」正式改名為「得物APP」。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迅速成長為業內獨角獸,得物APP為何能憑球鞋迅速出圈? 瀟湘晨報記者粟霜晴長沙報導 近幾年,AJ、Yeezy等大牌球鞋非常火,經典款、限量版球鞋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捧,隨之而來的,還有火熱的球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