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年輕人」,得物App憑什麼擺脫男版小紅書標籤?

2020-12-24 齊魯壹點

最近有個公司也是蠻有意思的,這家公司做的APP名字奇特,叫做「毒App」,這兩天,他們還把「毒App」的名字改成了「得物」。據說這家公司的主要受眾是90後、95後的年輕潮流人群,之前主要是以賣球鞋潮品為主的。那麼,這樣一家看起來屬於「小眾」領域的公司為何要改名呢??

根據得物(毒)App 創始人兼CEO楊冰的解釋,之所以改名還是為了讓品牌更加清晰:「有新用戶在第一次看到『毒』的時候,不太清楚平臺提供什麼服務,甚至產生一些歧義解讀,這增加了與新用戶的溝通成本。隨著平臺上服務持續豐富和業務快速擴展,一個更具清晰指向性的品牌名稱變得越發重要。」

同時,他說:「得物這個新的品牌名在意義上契合得物App『幫助用戶得到(了解/獲取/交流)美好事物」的業務方向,也是取 『得物-毒 (de wu du)』的發音。」

而其中,改名的關鍵點是,「得物」給自己的定位——「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從產品形態看,「得物」也不僅僅是要做一家賣潮品的電商,而是要做社區。打開APP,導航欄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各種UGC內容和圈子。當然,這可能讓很多人認為得物是男版的「小紅書」。當然,仔細研究其實並不然。

對於「得物」的團隊而言,男版小紅書,可能並不是他們想要對標的關鍵詞。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是有道理的,畢竟憑啥女性就不能潮呢?無論是火遍淘寶的楊冪街拍也好,還是歐陽娜娜風也好,其實走的都是接地氣的街頭潮風。此前,得物(毒)App聯合CBNData發布的《2019潮流消費洞察報告》也顯示,忠愛潮流的用戶集中在18到25歲,女性比例逐步上升。且潮鞋文化外延出圈,早已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所以球鞋潮品並不是一個強男性化的標籤,而是屬於年輕人的標籤。

而在很多做產品的看來,小紅書是個女性氣質很濃的社區,人群定位和品牌定位幾乎已經被「鎖」死。所以,「得物」可能並不是男版小紅書,比如其用戶的男女比例是6:4,且女性用戶在逐年增加,同時,在網購的分類中,也有「女神」、「美妝」甚至「童鞋」這樣的分類。顯然,其更想做的依然是潮流社區。

這裡說句題外話,其實過去很少有人關注到,「得物」是真正男女平權的社區。傳統的電商平臺也好,社區也好,其實都有各自明顯的性別標籤,京東早些年就是家男性化氣質很強的電商平臺,後來希望吸引更多的女性消費者,也是通過加強美妝、服飾這些女性氣場比較明顯的品類,但是在得物,一雙潮鞋,一件衛衣……它們適合的對象就是喜愛潮流、時尚的年輕人,而不是「男人」或者「女人」,所以,得物的品牌在先天上就不會自我設限。

從網購服務上來說,得物也與小紅書不同。小紅書推出了「福利社」自營專區,也扮演著靠譜賣家的角色;而得物App角色則相對純粹,目前並未參與自營,只是搭建了一個第三方平臺,並在傳統電商模式的基礎上增加鑑別真假與查驗瑕疵的服務。

當然,有的童鞋要說了,這樣一家小眾公司改名或者說轉型有啥可關注的呢?其實這家公司還蠻有意思的,而且,其實其並不小。

根據觀察,得物App最近一年都在APP Store的中國榜的總榜前50名之內,而且還常年佔據「體育」分榜的第一名。

圖片模糊,建議替換或刪除 ×

(以上數據來自七麥數據)

話說,本人之前還是挺吃驚的。畢竟,作為一名不算太潮的直女,我曾經也挺難理解為啥一個買賣球鞋潮品的APP會這樣火的。

不過仔細研究,單從成長空間看,「得物」所處的市場並不小。根據市場調查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顯示,全球球鞋產業的市場規模2018年高達600億美元,2025年預計將超過950億美元,僅僅中國二手球鞋轉售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億美元。況且,在品牌升級前的毒App提供的不僅僅是潮鞋,Champion的聯名衛衣、國潮服飾,甚至日本萬代的手辦應有盡有,從品類看,得物早就不是一家潮鞋交易服務商,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服務商了。

「得物」也已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一家獨角獸了。去年4月,其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DST(Digital Sky Technologies)。據透露,毒在本輪融資後的投後估值已達10億美元。

從用戶基數和融資規模看,「得物」其實已經「出圈」了。現在看來,將「毒」的名字改成「得物」,這本身就表明了「得物」吃下潮流年輕人的野心。而最關鍵的是,「得物」趕上了中國人口換代,作為消費主力的90後00後已在得物聚集登場了。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彰顯個性的「悅己」式需求已經成為消費趨勢,市場上需要有一類平臺提供剛需消費品之外的潮品來滿足當代年輕人的需求,早些年,「輕奢」試圖填補這個「斷層」,但並不成功,「得物」的迅速發展則證明了潮鞋、聯名潮牌、高街設計師品牌等可能才是這些年輕人彰顯個性的最佳解決方案。

但事實上,一些國外的設計師品牌對中國市場仍然不夠重視,舉個簡單的例子,著名的翅膀衣服Marcelo Burlon在北京的線下售賣點只有在西單老佛爺二樓的一家買手店,我去逛的時候,還被店員告知說配色款式尺碼都極其有限,因為品牌優先供給國外的直營店,而「得物」就有特別大的機會成為國外這麼多優質設計師品牌在中國市場探路的橋頭堡,因為「得物」抓住的年輕用戶本身就是品牌最好的受眾。

當然,如果想要靠「得物」拿下國內年輕人,國外的品牌們就要趁早了,在國內,潮流文化也正在和傳統文化、國貨文化碰撞融合,形成新國潮。「得物」也正在做很多優質國潮品牌重要的發售和推廣陣地,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國外設計師品牌和新國潮在「得物」上「碰撞」。當然,至於未來,得物能否在出圈後更火、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毒App「出圈」到潮流社區,得物不是男版小紅書
    當然,這可能讓很多人認為得物是男版的「小紅書」。當然,仔細研究其實並不然。對於「得物」的團隊而言,男版小紅書,可能並不是他們想要對標的關鍵詞。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是有道理的,畢竟憑啥女性就不能潮呢?無論是火遍淘寶的楊冪街拍也好,還是歐陽娜娜風也好,其實走的都是接地氣的街頭潮風。
  • 知名球鞋轉賣平臺「毒」APP改名「得物」,想成男版「小紅書」?
    據企查查,得物APP最新一輪融資是在2019年4月獲得DST的A輪融資,估值超10億美元。得物APP歷史上,獲得過虎撲投資的天使輪投資,及王思聰旗下普思資本的Pre-A輪融資。2015年,得物APP脫胎於虎撲社區,一眾「直男」消費群體與球鞋文化是其天然的溫床。
  • 聚名網:男版「小紅書」VS女版「小紅書」,你PICK哪一個?
    嘿市,嘿侍(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潮牌交易平臺,在此基礎上,嘿市團隊於今年三月上線了以潮流穿搭為切入點的社區功能,這就有點類似於男版的「小紅書」。 面對為什麼要重點打造男性潮流社區?
  • 得物APP半年內增萬餘條投訴,主要涉及假冒偽劣等
    女生愛包,男生愛鞋,這是現在年輕人的真理。男生對於球鞋的喜愛一點都不少於女生愛包,第三方球鞋鑑別服務平臺也順勢而生。說到鑑定球鞋的APP,「毒APP」值得擁有姓名。今年初,「毒APP」正式改名為「得物APP」。
  • 上海,流淌著垂直社區的奶與蜜:B站、小紅書、得物、爸媽營的故事
    在很長時間裡,小資文化與消費文化都是上海的標籤,這裡能誕生中國最大的美妝社區幾乎成了必然。從一個依靠編輯的海淘社區,成長為依靠推薦引擎的頂尖算法社區,毛文超和瞿芳用了四年時間。小紅書的創始人毛文超和瞿芳都不是上海人,但他們都選擇了上海。
  • 山寨小紅書登上App榜首 蹭流量背後有哪些灰色操作?
    請問這個 App 跟小紅書有半分錢的關係嗎?難道是小紅書出的替代款??在 App Store 逛了一圈後,我發現,除了「小紅書城」之外,還有不少山寨版的「小紅書」!每一個 App 都讓我哭笑不得......
  • 幾秒鑑別一雙鞋二手平臺有點忙 得物APP半年內增萬餘條投訴
    幾秒鑑別一雙鞋二手平臺有點忙 得物APP半年內增萬餘條投訴,主要涉及假冒偽劣等 女生愛包,男生愛鞋,這是現在年輕人的真理。男生對於球鞋的喜愛一點都不少於女生愛包,第三方球鞋鑑別服務平臺也順勢而生。
  • 上海它流淌著垂直社區的奶與蜜:B站、小紅書、得物、爸媽營的故事
    在很長時間裡,小資文化與消費文化都是上海的標籤,這裡能誕生中國最大的美妝社區幾乎成了必然。從一個依靠編輯的海淘社區,成長為依靠推薦引擎的頂尖算法社區,毛文超和瞿芳用了四年時間。小紅書的創始人毛文超和瞿芳都不是上海人,但他們都選擇了上海。
  • 怎麼樣在小紅書引流?小紅書小白簡單引流吸粉方法
    在這篇文章之中,我分享了一個社會購物應用程式,小紅書,也稱為「海外購物神器」。我相信曾經打過小紅書的朋友都知道小紅書帶貨有很強的代言力,而其主要客戶群體都是高端人群。如果你是想做高端產品引流變現,你會來到正確的地方。
  • 服飾品牌增長超10倍 「時尚」成小紅書用戶標籤提及率最高品類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8月21日,小紅書時尚行業負責人赤木在由中國服裝協會主辦的「凌迪Style3D?2020中國服裝論壇」上透露,時尚已經成為小紅書社區用戶標籤提及率最高的品類。時尚一直以來都是小紅書三大品類類目,通過品牌成長案例,赤木在大會上分享了四個來自於小紅書時尚行業的洞察:趨勢一,時尚是年輕人生活方式的外在表達。據介紹,截至今年7月,小紅書上有超3萬個品牌 ,同比增長83%。其中,美妝護膚品牌增長超5倍,時尚服飾品牌增長超10倍。
  • 中國版Instagam?小紅書或許能走得更遠
    很多人將時下流行的「小紅書」比作中國的「Instgram」,微博也在近期發布了內測的「綠洲」,「綠洲」幾乎是像素級復刻Instgram,也有劍指小紅書的意味,這也加熱「誰是中國的Instgram」這一話題。都說小紅書是中國的Instgram,但小紅書在社區運營上比Instgram可能走得更遠。
  • 小紅書的「社區引力」
    花點時間在小紅書上刷一刷不難發現,這個被外界打上了「種草」社區標籤的平臺內容已經愈加多元:《動物森友會》玩家在小紅書上研究花卉雜交;廚房愛好者收藏食譜教程; 從今年2月開始運營小紅書帳號的Henry,兩個月在平臺獲得近10萬粉絲,與小紅書過往標籤不同,Henry在小紅書分享的多為解讀商業書籍、諮詢公司經驗,以及關於他創業和生活的vlog等,簡單來說,他產出的內容「產業」多過「時尚」。
  • 炒鞋風口不再 得物APP盈利迷茫
    29日,微博空降「中消協點名得物APP」話題,閱讀量高達1.2億,其中,產品假冒偽劣問題最受網友關注。事實上,得物被投訴假冒偽劣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在黑貓投訴上,關於得物的投訴數量高達3.2萬次;公開資料顯示,改名之前的毒APP(得物曾用名)投訴數量也達到月2.2萬次,其中多數消費者直指得物售假。
  • 小紅書APP遭下架 曾因種草文代寫、數據造假引爭議
    6年做到數十億美元的app昨在安卓應用店下架,小紅書稱正與相關部門溝通種草文代寫、產品造假等問題頻出,有博主說收了商家的錢,就按他們的要求寫7月29日晚,小紅書app在多家安卓應用商店遭到下架,引發各方猜測。
  • 形似神不似,360種草App「輕選」學不來小紅書
    根據360手機助手的信息顯示,「輕選」Android版的上線時間是5月27日,下載次數為29次。不過,Android版暫未在應用寶、華為應用商店、豌豆莢等應用商店中上線。從定位來看,「輕選」的目標就是小紅書。小紅書成立於2013年,截至2019年7月,小紅書用戶數已超過3億,月活躍用戶數過億。
  • 小紅書直面「青春期」
    在2019年年末,小紅書此次「高調做事」也並未脫離公司本身謹慎、低調的標籤。這一年,小紅書身上發生了不少故事,其中不乏下架2個月等對許多產品而言難捱的經歷。 然而,整個社區生態的構建乃至升級,成了小紅書在2019大部分時間內的重點工作。小紅書認識到,與城市一樣,社區的核心是人,以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 小紅書營銷|小紅書營銷推廣小技巧,快速來了解!
    ,而不會讓客戶感到「放鬆」,這就是通過實施小紅書市場,產品形態立即演變的強化優勢。 2.高質量內容讓用戶粘度增強 社區必須具有用戶粘性的根本原因在於吸引高質量的社區內容,而小紅書則具有與生俱來的內容變現能力。主要以各種自然趨勢和好東西推薦,深刻理解年輕人共享的特徵,以「報告、思考、使用」為重點,重視標籤化。在用戶體驗方面,大量高質量的內容為小紅書用戶提供了足夠的「搜索解決方案」,形成了小紅書的宣傳效應。
  • 奇葩說冠軍肖驍開直播 200位專家博主在小紅書為年輕人分享戀愛經驗
    「在感情中男生經常會被別人貼上各種的標籤,該怎麼看這些標籤呢」?12月3日晚上在奇葩說冠軍肖驍的小紅書直播間,有粉絲問出自己的困惑。被評價為真實、三觀奇正的肖驍給出自己回答,他鼓勵粉絲,「重要的是不要畏懼這些標籤。我們不是要給自己找一個標籤,而是要做到別人給任何標籤都無所謂,把這當做給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讓貼標籤的人意識到自己的狹隘的機會。」
  • 人氣日本私房小吃和古燒憑什麼刷屏小紅書和抖音?
    和古燒日式小吃採用日本百年傳統配方,結合當下年輕人的口味不斷創新。比如和古燒首創招牌「爆漿玉子燒」、究極章魚燒系列、軍隊大阪燒系列、日式炸物系列等都是古早的日式小吃,卻在和古燒的創新下成為年輕人所追捧的「好吃又好玩」的網紅日本私房小吃。和古燒抓住推廣新思路,通過無數年輕人在社交平臺上「種草」成為餐飲界新晉網紅。
  • 小紅書目前最流行的7大美妝話題,你選對了嗎?
    這些方法尤其運用在美妝行業和種草平臺「小紅書」上。 美妝品牌如果沒有自己的品牌話題,那麼該讓小紅書博主選擇哪些熱門話題贏得更多曝光呢?   這個話題標籤內的內容形式包含圖文和視頻,通常是為了突出推文中討論的化妝品和技巧而近距離拍攝的。在該話題中的最熱的推文,是女演員@張儷分享自己拍攝雜誌的妝容細節和教程。 #今日妝容 話題對於正在進行產品推廣的品牌來說非常有用。在這個話題下很受歡迎的內容還有@泡泡糖課堂,這是美妝博主PONY的小號,專門發布詳細版化妝教程,她的視頻一般在1-5分鐘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