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與碩博混申的區別
Ph.D.
通常 4-6 年完成學業,注重 research,專注研究學科的某一個小問題,學成之後常見職業道路是在大學找教職,一般學校會 cover 學費,每年還有 2-3 萬美金的工資。
Master
通常 1-2 年完成學業,有 research focus 的項目,也有學習 focus 的項目,申請時不需要有個 specific 的課題興趣,學成之後一般容易在企業找工作,但學校不 cover 學費(可以申請獎學金)。
1.申請策略
Ph.D.:通常主要考慮申請教授跟你的研究方向的匹配度,以及教授在業內的知名度。
Master:通常考慮學校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教授,以及學校的知名度。
2.在材料的準備上
Ph.D.:申請一般注重研究經驗(重中之重),文中側重講自己的研究經歷以及博士生涯的規劃 / 研究方向,且申請時通常是申請學科方向內的特定導師。
Master:申請時看的方向較為全面,可以沒有研究經驗,文中偏向本科申請文書,主要在講故事,通常是申請某個學科或者某個學課內的方向,不需要指定導師。
3.申請審核人
Ph.D. :申請審核人一般是你感興趣的導師,你感興趣的方向的教授。
Master:申請審核人一般是招生官,有時會加上你所在項目的一些教授。
申請的時間線
申請時間大約 5.5 年。
研究經歷
博士申請十分看重個人的研究經歷(Research Assistant,Independent Project,Lad Manager),越早準備越好,最好在申請時有一年以上的相關研究經歷,有獨立的研究經歷最好。
碩士申請雖然對於研究經歷沒有過多看重,但有這方面的經歷還是能夠加不少分的,所以也推薦同學們去多做一些研究。
語言考試
碩博申請都需要學生過語言關。
如果本科是在英語教學的學校,可以 waive 掉語言考試這一項;如果是在國內讀的大學,建議越早考過語言考試越好(注意託福分數有效期為 2 年),因為後面還要準備 GRE 等考試,所以最好能在申請期的 9 月份之前考出理想的語言成績。
GRE 及學科相關考試
博士申請基本上都需要 GRE 成績,有些學科還需要其他考試成績,例如讀臨床心理學的博士還需要 GRE Psychology 的成績。
所以最好能在申請季開始之前的暑假考出理想的成績(8、9月),建議不同的背景的同學考到以下成績:
理工科:315-320+
人文社科:320-325+
碩士申請有些不需要 GRE 成績,有些需要,需要根據學校的不同來做決定。
確認推薦信
博士申請需要 3 封或以上的推薦信,最好在申請季開始前的暑假就確定好自己的推薦信名單,並且跟他們溝通好,在申請季的 8-9 月給自己的推薦人一份你的選校名單以及申請截止時間。
碩士申請上,選校名單和申請截止時間會稍微晚一些。
確定選校列表 & 套磁信
博士申請截止時間通常是 12 月 1 日,選校通常是 4-10 所,最好在暑期就能確定選校列表。申請開放日通常是 9 月 1 日,確定選校列表之後可以給感興趣的導師發套磁信,確定他們今年是否招生。
碩士申請截止時間差別較大,( 1 月到 4 月都有,有些甚至是滾動申請),最好也是在暑期就能確定自己的申請學校列表。如果有些學校又申碩士有申請博士,可以看看 application 界面是否有提交一份申請抵兩種 application 的選項。
文書準備 & 申請期
博士申請文書 Statement of Purpose 比較偏重講自己的研究經歷和之後的研究方向,長度通常沒有限制,最好 8-10 月能出來基本稿;10-11 月完善及根據項目修改文書,最好能給領域內的博士生或者教授修改。
碩士申請文書與本科申請文書類似,因為碩士申請截止時間比較晚,可以 11 月後再做準備。
電話面試 + 當地面試
博士申請通常都需要有面試過程,有些學校只需要電話面試,錄取後會邀請學生到學校參觀;有些學校則需要學生到學校當場面試後才會給結果,通常時間集中在 2-3 月。
通知
博士申請結果通常在當地面試之後的 2-3 周就會收到通知。
碩士申請結果通常在 3-5 月會收到通知。
為什麼要選擇碩博混申
直博適合什麼樣的申請者?
綜合來說,直博申請難度較大,通常錄取率只有 4%-10%,適合較早確定自己想要走學術方向、做準備比較早、研究經驗比較豐富、對自己較有信心的同學。
從博士項目的學生來看,本科畢業直接申請到博士的人較少,主要因為本科學生能接觸到的研究機會以及時間不多,博士申請如果沒有足夠的、相關的研究經驗,教授一般不太會考慮。
碩博混申的好處
通常,碩博混申的申請季時間線是錯開的,博士申請截止時間較早,碩士申請截止時間較晚,不會互相影響;有些學校申請博士時,在 application 界面可以直接複製提交一份碩士申請,省時省力,也不用多交一份 application fee;
博士申請難度較大,碩博混申相當於給自己一個保底選項,申請季心理壓力沒有那麼大,對於不確定自己是否想接下來 5-6 年甚至一生都走學術道路的同學,多了一點的緩衝期。
碩士申請錄取難度較低,錄取的學校檔次會高一些(在國內知名度),有利於回國就業。
碩博混申避坑建議
博士項目不要申請過多
個人經歷:最開始選校列表有 12 所學校,本科的研究導師極力勸阻,因為申請太多所學校會顯得自己太 desperate,而且因為申請項目導師的方向基本一致,大家都認識對方,基本上都會知道你申請了誰。
Eg. 我最後申請了 9 所,8 所給了面試,因為行程排不上來,導致有幾所學校需要推掉面試,而且面試時間擠到一起就特別趕,有一些面試無法認真準備。
申請文書要誠實
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
Eg.朋友 A,在文書中寫了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是 X,結果面試的時候教授問 ta 研究方向時回答含糊不清,最後沒有收到錄取。
申請成功後會不會一定來
Eg.朋友 B,在文書面試的時候都說自己一定會來某個博士項目,收到錄取後卻決定去另一個碩士項目,那麼如果碩士畢業之後想再申請這個博士項目,就很難再次被錄取。
更多碩博申請相關問題,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