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初二女生被狗咬傷至狂犬病發
針對近日網傳紅頭文件《杭州市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簡報》,12月17日下午,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向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證實,前述文件內容屬實。
這份文件稱,蕭山區發生了今年首例狂犬病例。時間為2020年11月26日。文件稱,11月19日17時30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報告現住址為蕭山區的1例狂犬病例。
女孩的父親姜先生表示,家裡人面對女兒病情與網上的指責雙重壓力,但是他們不想放棄治療。事發地一名商戶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所在地區為拆遷區,「有不少的流浪狗,事發後曾有工作人員來巡查整治」。
杭州初二女生被狗咬傷至狂犬病發
文件稱,患者姜某為女性,是蕭山區某中學初二在讀生,其與父母及弟弟共同居住於蕭山區北幹街道。姜某於11月6日晚餐後在家中出現右手發麻感覺,並伴有疲乏,周身不適,但其與家人未引起重視,未就診;8日凌晨2時許嘔吐2次,並伴有出冷汗、頭暈、頭痛等症狀。8日上午,姜某前往省兒童醫院濱江院區內科就診,醫院予抗感染、抑酸、補液等對症處理;8日晚其嘔吐加重,伴嘔血、大量出汗、畏光等症狀,轉急診搶救室;9日姜某出現呼吸困難,症狀進一步加重,被收入PICU治療,因其煩躁不安,醫院予以鎮靜等對症治療。姜某自13日開始逐漸進入昏迷狀態,16日開始出現瞳孔散大,目前已處於腦死亡狀態。
文件中說明,因家屬稱姜某幾個月前曾被自家狗咬傷過,結合其腦影像等表現,醫院考慮狂犬病可能。11月17日,醫院採集其唾液、腦脊液等標本送華大基因進行高通量基因檢測,19日,華大基因報告從前述唾液標本中檢出狂犬病病毒基因序列,姜某被確診為「狂犬病」。
經調查,姜某家今年3月曾從外撿回一隻流浪狗,因4月該犬出現亂咬犬籠等異常情況,持續約2天後,他們將該犬丟棄,不知去向。家屬否認患者曾被該犬致傷。今年5月他們從朋友處帶回一隻小狗飼養,9月該犬曾咬傷姜某弟弟(及時注射狂犬病疫苗),姜某曾向家長說起自己在7月也曾被該犬傷過,但未被重視,故未處理傷口,未就診,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家屬稱該犬未注射過狂犬病疫苗,無異常表現,姜某發病後該犬已被丟棄,現不知去向。
針對上述情況,疾控中心已指導家屬對病家、周圍環境及汙染的場所和接觸過的物品作消毒、焚燒等處理;要求與患者發病後唾液等分泌物有密切接觸者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將相關信息通報鄰近的開發區、城廂街道及濱江區西興街道,共同加強犬只管理。同時,疾控中心要求涉事街道政府加強犬只管理,對流浪犬進行撲殺,並作消毒深埋處理;對家養犬加強登記管理及健康狀況調查,倡導圈養及犬類疫苗接種,一旦發現異常犬,立即予以撲殺,並作消毒深埋處理;對該犬傷人地附近居民開展調查,發現近三個月內有被犬、貓等動物抓、咬傷且未接種疫苗者,通知其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
文件還稱,該病例為杭州市近5年來第二例狂犬病例(首例為2018年蕭山區瓜瀝鎮病例),各有關部門需引起高度重視。
女孩父親:不願放棄治療
12月17日,事發地一名商戶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所在地區為拆遷區,「有不少的流浪狗,事發後有工作人員來巡查整治」。
姜先生稱今年3月份,家人在外撿回一隻流浪狗,但是小狗回到家後不適應,總是亂叫、咬狗籠,次月,姜先生又將其送了出去。
5月,姜先生又從朋友那裡帶回了一隻狗,姜先生說,小狗到家時的狀態很正常。
9月,9歲的兒子在跟小狗玩耍時,被抓傷,破了皮,家人當時就發現了,趕緊帶著孩子去接種狂犬疫苗。姜先生曾對媒體敘述,14歲的女兒在路上曾提到也被狗抓了一下。姜先生趕緊問女兒怎麼回事,女兒則說,在7月份和小狗玩時,不小心受傷了,但具體是被抓傷還是被舔了下手上的倒刺,畢竟已經時隔兩月,女兒也回憶不起細節,回答得很含糊。
「我當時有點迷茫,我知道被狗咬要在24小時之內打狂犬疫苗,但是女兒已經過了兩個月了,不知道打了還有沒有用,而且女兒說沒出血,我就抱有一絲僥倖,應該不打也沒事。」姜先生表示,對於狂犬病的認識,他還停留在一些很淺層的認識上。
直到11月8日,女兒出現了頭暈、嘔吐的症狀,到浙江省兒童醫院濱江院區內科就診,11月9日中午住進了PICU,醫生也懷疑是狂犬病,後來抽取了腦脊液、血液和唾液進行狂犬病的篩查,報告上說,從唾液中檢測到了微量的狂犬病毒。
「其實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診斷,說我女兒就是狂犬病,但醫生說女兒近期出現了怕風、怕光的情況。」姜先生表示,12月3日,醫生宣布女兒腦死亡,依照他們的臨床經驗及檢測結果讓家屬放棄治療,但在明確診斷還未下來前,他們不想放棄,又給女兒做了一次全面的檢查,現在還在等待結果。
女孩父親姜先生對於網上說的重男輕女,不給女兒打疫苗,發表聲明表示不可能捨不得錢不給孩子打,不存在重男輕女,家裡人面對女兒病情與網上的指責雙重壓力,但是他們不想放棄治療。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注意到,杭州市早在2018年底就發布了所謂「最嚴禁狗令」,嚴格規範市區內養犬行為,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進行治理。
11月23日在蕭山區疾病預防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文章《死亡率幾乎100%,被狗咬傷別大意!》。該文從何為狂犬病、臨床表現、如何處置以及如何預防狂犬病等方面作了介紹。
公開資料顯示,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腦炎,是動物源性傳染病。通過狂犬病發病動物咬傷、抓傷皮膚,或者舔舐黏膜或皮膚破損處而傳播。狂犬病潛伏期一般為1-3個月,少數小於1周或達一年以上。
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記者 宗兆洋
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編輯 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