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浙江杭州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簡報在網絡中流傳。
12月14日下午,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前述文件內容屬實。
初二女生因狂犬病致腦死亡,曾被狗傷過沒打疫苗
簡報中稱,11月19日17時30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報告現住址為蕭山區的1例狂犬病例。蕭山區疾控中心聯合杭州市疾控中心、濱江區疾控中心對該起疫情進行了調查處置。
文件稱,患者姜某為女性,是蕭山區金惠中學初二在讀生,其與父母及弟弟共同居住於蕭山區北幹街道興議村。
姜某於11月6日晚餐後在家中出現右手發麻感覺,並伴有疲乏,周身不適,但其與家人未引起重視,未就診;8日凌晨2時許嘔吐2次,並伴有出冷汗、頭暈、頭痛等症狀。
8日上午,姜某前往省兒童醫院濱江院區內科就診,醫院予抗感染、抑酸、補液等對症處理;8日晚其嘔吐加重,伴嘔血、大量出汗、畏光等症狀,轉急診搶救室;9日姜某出現呼吸困難,症狀進一步加重,被收入PICU治療,因其煩躁不安,醫院予以鎮靜等對症治療。姜某自13日開始逐漸進入昏迷狀態,16日開始出現瞳孔散大,目前已處於腦死亡狀態。
簡報中說明,因家屬稱姜某幾個月前曾被自家狗咬傷過,結合其腦影像等表現,醫院考慮狂犬病可能。17日,醫院採集其唾液、腦脊液等標本送華大基因進行高通量基因檢測,19日,華大基因報告從前述唾液標本中檢出狂犬病病毒基因序列,姜某被確診為「狂犬病」。
經調查,姜某家今年3月曾從外撿回一隻流浪狗,因4月該犬出現亂咬犬籠等異常情況,持續約2天後,他們將該犬丟棄,不知去向。家屬否認患者曾被該犬致傷。
今年5月他們從朋友處帶回一隻小狗飼養,9月該犬曾咬傷姜某弟弟(及時注射狂犬病疫苗),姜某曾向家長說起自己在7月也曾被該犬傷過,但未被重視,故未處理傷口,未就診,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家屬稱該犬未注射過狂犬病疫苗,無異常表現,姜某發病後該犬已被丟棄,現不知去向。
區疾控:不存在「重男輕女」,父母已傾盡所有
上述簡報在網絡上流傳後,引起網友對於該家庭「重男輕女」的質疑。
12月14日,簡報中所描述的事情發生地,蕭山區北幹街道興議村村委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家的女兒有14、15歲,她可能稍微(被狗)輕抓了一下,所以沒有和家長說。等到弟弟被狗咬傷了,她和家長說自己可能被狗抓過。」
「他們家不是重男輕女的情況。」該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應該是弟弟被咬了,告訴了家長,家長知道了事情就去給弟弟打了疫苗。他們可能以為姐姐(最初被抓傷的時候)沒有說,(相當於)稍微抓了一下,不要緊的。」
「百姓經常會傳這件事,但是沒有人說過他們家可能是重男輕女。」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我聽說她爸爸一直在醫院守著她,家屬進不了重症監護室,他就每天睡在車裡。他們家要一直等到醫院不讓治了再放棄。」
「我們去調查的時候,孩子處於病危狀態,我們當時不便過多詢問。」14日,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防科一工作人員表示。「從我們工作人員看到的角度,這個家庭不存在重男輕女。本身現在打狂犬病疫苗就比較廉價,而且(女孩狂犬病發病後)這戶家庭,為了這個孩子已經傾盡所有。杭州的醫療機構用了最好的手段來治療,從經濟上來看不知道花了多少錢了,不可能是重男輕女。」
提醒:狂犬病死亡率近100%,一定要及時打疫苗
上述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防科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近些年,發生因狂犬病去世的病例較為罕見。「可能有一些小學生、初中生在不知曉情況下被抓傷了需要注射疫苗,家長和學校對這方面的教育不太夠。小孩可能被輕微抓傷後大家覺得沒事。」
上述工作人員稱,有一些家長不是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不知道在發病之前給孩子打疫苗都有幫助。「他們可能只是認為,被狗咬了需要馬上打疫苗,如果已經過去很久但是沒有事情,就不會再有事,可能存在這方面的疏忽。」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這個病的死亡率接近100%,可以防,但是不可治。所以我們進行了這樣的通報,提醒居民、街道注意。」
上述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在去世女孩的家周圍發現了一些流浪狗,並且進行了妥善的安排。「我們已會同北幹街道政府和城管部門,在街道和鄉村進行巡查,發現流浪狗之後會進行收容、免疫,然後送到動物收容所等機構。如果身體健康並做了免疫,有一些愛心人士會把狗領走去養,並不會直接進行撲殺。」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一定要及時打疫苗
不要掉以輕心
來源:紅星新聞、齊魯晚報、人民日報
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閆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