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託公布年報:56億元信託收入居行業首位

2020-12-17 經濟日報

中信信託4月30日披露的年報顯示,2018年,中信信託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淨利潤等多項關鍵性指標繼續領跑同業,是唯一一家核心指標連續11年保持行業前三的信託公司。

截至2018年底,信託資產餘額16,522億元,同比收縮17%,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佔比33.52%,相比2017年提高9.12個百分點;但同期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55.67億元,實現15年來信託行業最高水平;淨利潤33.59億元,同比減少6%,依然排名行業第一,並連續7年保持在30億元高位;為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813億元,居行業首位。

提升資產質量

報告期內,中信信託積極參與並推動「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將發展主力聚焦在基礎設施、民生工程、新興產業等政策鼓勵和支持的重點產業領域;在2018年整體信託資產規模收縮的情況下,實體經濟的投入佔比近70%,高於去年同期。

其中,基礎建設領域投入超過2500億元,支持地方交通樞紐配套市政道路工程、高速公路建設等;廣泛參與推動民生工程項目,如汙水工程項目建設、新農村建設項目、城市生態建設等;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參與創設總規模為人民幣400億元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運營「中信·北京中小企業發展信託基金」系列,累計為中小企業發放貸款近700筆。

配合信託業務轉型,中信信託2018年同步加強了內部能力建設。以「財會更緊密結合業務、財務更緊密擁抱信息科技」為發展主旨,年內新設運營管理組,與信託財務、投資運營、登記託管三部門,共同推動「運營託管一體化」工作;加大了信息化和系統化建設,2018年系統建設投入同比2017年增長50%;同時結合新的展業邏輯以及市場變化,優化組織架構,調整風險管理策略——當行業進入發展「常態」,信託公司更要通過愈加周密、嚴格的風險管理,才能保證企業的盈利水平。

種種舉措保證了中信信託在各項指標領跑行業的同時,資產質量也穩健提升。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自2017年四季度以來,信託風險資產規模和風險項目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18年末,行業風險項目個數872個,同比增加45%;規模2221.89億元,同比增長69%。報告期內,中信信託未有新增存在兌付風險的信託項目,獲得《財經》頒發的「可持續發展風控獎」。

推動創新業務

一方面,隨著監管機構對「信託回歸本源」的鼓勵和引導,服務信託與公益信託將迎來發展機遇。未來基於金融科技的消費信託、資金清結算等服務信託業務的展業空間也得以打開。2018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黃洪就對「服務信託」表示充分肯定,引發全行業對服務信託的關注和業務探索。

自2017年起,中信信託就開始深入探索研究服務信託業務,並成為信託業專題研究課題《服務信託業務研究》的牽頭單位;在理論研究的同時,積極開展業務實踐。2018年,公司大力拓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獲得首批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商資格和交易所ABS業務管理人資格,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連續六年穩居行業領軍地位;首次作為承銷商與定向投資人開展ABN業務,債券承銷規模超30億元;同時,在進一步拓展家族信託、保險金信託、慈善信託、員工持股信託等傳統服務信託業務之外,中信信託不斷進行業務創新,通過資金清結算服務信託體系打造「工業版淘寶」商品通,為企業提供帳戶服務;在消費金融領域,組建中信消費金融公司,構建產業鏈閉環。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家族財富的不斷積累,社會對財富管理的需求持續上漲,未來以家族信託、保險金信託為代表的財富管理業務發展潛力較大,將成為信託行業新的利潤增長來源。報告期內,中信信託家族信託與保險金信託業務領跑全行業,服務客戶數近1500位,受託資產規模超過人民幣18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2018年,中信信託發布了國內首部《保險金信託研究報告》。

同時,為了匹配資產端業務轉型所帶來的資金端需求,2018年公司繼續推進直銷能力建設。2018年,公司進一步增設區域財富中心,,充實銷售團隊,拓寬客戶服務渠道,報告期內,公司直銷活躍客戶數同比增長14%,主動管理型信託產品直銷規模大幅增加49%。

創新一直是中信信託的基因,中信信託的多個行業「第一」正是在這樣的企業文化和自我要求下實現的——推出第一款企業債權雙SPV資產證券化產品,第一個網際網路影院眾籌信託,第一個海外股權投資項目,第一項保險金生命信託服務……2016年《慈善法》正式實施後,中信信託第一時間推出了慈善信託並在2017年受託正式設立規模5億元人民幣的「中信·何享健慈善基金2017順德社區慈善信託」,這也是到目前為止中國信託行業受託規模最大的慈善信託。

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兼董秘劉寅指出,未來,中信信託在繼續鞏固和加強傳統優勢業務和能力的同時,將加速實現消費金融、資產管理、證券化等創新業務的規模化和收入顯性化,加深財富管理業務板塊的精耕細作。

據記者了解,為了持續推動創新發展,增強企業的內生動力,中信信託2018年重塑了公司內部的創新機制,加強了創新激勵,尤其是對「頭部」業務部門下達了創新考核要求。

公益慈善突破進展

在業務發展的同時,2018年也是中信信託的公益慈善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年。2018年5月11日,公司專門成立公益慈善領導小組,統籌部署公益慈善工作,這是信託公司最高級別的公益慈善小組,發揮了上下聯動的公益慈善效力,推動公司的扶貧公益事業再上新臺階。

截至2018年末,中信信託已在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開展扶貧公益活動,與宋慶齡基金會、光華科技基金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多個公益慈善組織合作開展43個社區公益項目與5個環保組織項目。在已開展的12項扶貧公益信託項目中,財富客戶設立的慈善信託為6單,委託資金規模達5.37億元,依據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數據測算,佔比超過行業規模的四分之一。據統計,中信信託已經實施的公益慈善項目惠及86489人,充分發揮了信託平臺效應。

在規模領先的同時,中信信託持續進行模式探索,陸續創立推出「雙受託人」、「投資+扶貧」、中國版DAF、「慈善+金融」等多種模式,藉助於信託「集合與分享」的放大作用,進一步增強慈善效能,提升中信信託慈善行為的社會輻射力和聚合力。依託這些實踐和研究,中信信託還發布了行業首部「扶貧公益報告」,與心系公益慈善的社會公眾、同業機構以及企業客戶進行更多的交流分享、相互借鑑、共同提升。用商業的邏輯行公益、做慈善,只有做到義利並舉的企業,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經濟日報 記者:彭江 見習編輯:覃皓珺)

相關焦點

  • 68家信託公司 誰領風騷?
    平安信託以44.72億元的淨利潤居行業首位,其次為中信信託35.93億元、重慶信託32.28億元,第十名為中航信託19.40億元。平安信託以418.34億元的淨資產居行業首位,其次為中信信託308.49億元、重慶信託257.84億元,第十名為外貿信託177.17億元。
  • 中信信託穩坐龍頭 江蘇信託人均利潤最高
    從管理資產規模來看,在中信信託之後,興業信託和中融信託分居榜眼、探花;從利潤情況看,有13家信託公司淨利潤超過10億元,其中中信信託淨利潤達31.4億元,平安信託和中融信託淨利也突破20億元大關。而在2012年,僅8家信託公司淨利超10億元。
  • 中信信託年收入逾70億元 探索業務進入成長期
    日前,中信信託公布2019年年報,報告顯示,2019年中信信託信託資產餘額為1.57萬億元,營業總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四項核心指標均領軍行業發展,為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更是超過727億元。
  • 產品收益率下滑,中信信託謀新業務轉型
    數據來源:中信信託年報公司2018年年報中也指出:「資管新規要求信託公司須在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工作,信託業務面臨重新定位。」轉眼已到2020年,2019年公司轉型過程中是否順利呢?年報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去通道」的影響下公司信託資產規模逐步下降,2019年信託資產總計15741.56億元,其中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7258.62億元,佔比46%,同比增長31%,涵蓋基礎設施、房地產、金融市場、文化科技等領域。即便如此,半數以上的信託資產仍為被動管理型。
  • 中信信託2019年資產減值損失195億元 超公司淨利潤5倍
    日前,中信信託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中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同比增長7%。然而,在中信信託取得優異業績表現背後,卻隱藏著資產減值損失大幅上漲事實。
  • 權益類投資收益降93% 中信信託2018年淨利潤33.59億仍排名第一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4月29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信託」)披露了公司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信託資產餘額16,522億元,同比收縮17%,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佔比33.52%,相比2017年提高9.12個百分點;但同期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55.67億元,實現15年來信託行業最高水平;淨利潤33.59億元,同比減少6%,依然排名行業第一,並連續7年保持在30億元高位;為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813億元,居行業首位。年內新增信託項目948個,實收信託3813億元。
  • 中信信託新董事長是他
    中信信託2019年淨利潤35.93億元7年為投資人分配收益400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是以信託業務為主業的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中信集團(1979年由原中國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創辦)系統重要性成員企業、中國綜合實力領先的信託公司,各項關鍵性指標連續12年排名行業前三,獲評中國監管最高評級和信託行業最高評級
  • 61家信託多項財務數據排名!中信中融光大三者信託業務收入最高(表)
    數據顯示: 行業龍頭中信信託在營業收入、淨利潤及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這三項關鍵指標中均排名第一,其中營業收入高達71.77億元; 素來低調的華能信託憑藉31.75億元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及17.03億元的投資收益躋身行業淨利潤榜單第二;傳統勁旅中融信託在營業收入及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兩項關鍵指標中仍然穩居第二
  • 信託半年報:平安接棒中信重回榜首,國聯信託掉了20名
    上半年宏觀環境複雜,信託行業運行如何?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日前,共有56家信託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披露了未經審計的2020年半年度財務報表。上半年行業進一步分化,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有23家信託公司淨利潤為負增長,但也有23家淨利潤增速在10%以上。
  • 2018年信託業大盤點:6成公司淨利潤下滑,中信穩坐第一
    這三家信託公司在近年來穩居行業頭部地位,各分項業績指標均多年保持前十。其中,中信信託總資產、淨資產、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等多項關鍵指標均在6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平安信託以31.7億元的淨利潤滑落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平安信託在2018年下半年將700餘人財富管理團隊劃歸平安銀行,預計將對未來平安銀行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 59家信託公司誰最悶聲發財?上半年信託業務收入排名出爐,中融...
    信託百佬匯記者從銀行間市場獲取的59家信託公司上半年未經審計財務數據顯示,相關信託公司上半年累計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收入332.58億元,平均每家5.64億元。其中,中融信託、平安信託、中信信託及中航信託位列行業前四,上半年信託業務收入分別為21億元、19.37億元、18.64億元及16.96億元。
  • 57家信託業績哪家強?中信、華能貴誠、重慶信託穩坐前三
    業績表現上,中信信託以35.93億元淨利潤居首,華能貴誠信託以31.75億元位居第二,重慶信託則以31.28億元排名第三。而在2018年,中信信託、平安信託、重慶信託,分別以34.2億元、31.7億元、30.6億元排名淨利潤前三。
  • 信託公司全面剖析-中融信託
    2019年管理的信託餘額7,654.5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6.92%,其中集合資金信託餘額6,126.53,同比增長35.34%。年度新增信託資產高達2264.43億元,該項指標排名從23名直線上升至第11位。2019年營業收入54.34億元,其中信託業務收入45.06億元。淨利潤15.74億元。
  • 2019年中信信託以35.93億元淨利潤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隨之浮出水面的是,信託行業龍頭公司2019年淨利潤排位。整體來看,2019年信託業績向優。有分析指出,2019年,信託行業面臨低位運行的宏觀經濟和不斷加強的監管力度,行業受託資產規模穩步下調。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成為行業轉型發展的共識。
  • 中信信託榮獲2019金融界「領航中國」三項年度大獎
    來源:中信信託12月5日,由金融界網站主辦的第四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19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揭曉了「2019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評選」結果,中信信託榮獲傑出社會責任獎、傑出信託公司獎、傑出家族信託獎三項年度大獎。
  • 信託半年業績:「三巨頭」優勢明顯 中信信託淨利第一
    本報記者 張奇 香港報導  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要求,2017年7月15日前,65家信託公司需披露2017年半年度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  此前,部分上市公司股東背景的信託公司率先披露了上半年業績。
  • 中融信託的年報該怎麼看?
    關於存貸雙高,經緯紡機指出,貨幣資產期末餘額中,屬於金融業務的資金有106.22億元,佔比92.48%,這部分資金屬於中融信託自營資產,該部分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為3.04億元,以定期為主,期限基本保持在三個月以內,存款利率年化2.75%-3.05%。
  • 中信信託要「清倉」了
    根據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中德安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56億元,主營業務利潤5.58億元,淨利潤為4.87億元,不過與去年同期的業績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費差益在整個行業都是比較難的,我們已經持續好幾年都維持『三差』收益,在經營中堅持將每個環節都做深做透。」他表示。中信信託為我國最大信託機構未來信託行業分化將進一步加劇近日,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轉型策略分析報告》。
  • 中青旅實業子公司5億信託貸款違約,中信信託、平安信託踩雷
    中信信託發布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臨時信息披露報告顯示,中信信託已向北京黃金實際發放總額為5.45億元的貸款款項。該信託計劃於2017年5月4日設立,用於向北京黃金發放合計不超過10億元信託貸款,並由中青旅實業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 中青旅實業子公司5億信託貸款違約 中信信託、平安信託踩雷
    中信信託發布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臨時信息披露報告顯示,中信信託已向北京黃金實際發放總額為5.45億元的貸款款項。該信託計劃於2017年5月4日設立,用於向北京黃金發放合計不超過10億元信託貸款,並由中青旅實業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去年5月首次募集A類信託本金5億元,以現金形式認購;去年6月募集B類信託本金4500萬元,以現金形式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