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大學:建設高水平大學 培養高素質人才

2021-01-12 山東教育新聞網

草地佔我國國土面積40%,為人類提供了優質安全的植物與動物食品、創造優美環境。隨著我國生態文明戰略實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深入人心,與「草」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日益興盛,產業人才需求不斷加大。青島農業大學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2019年獲批增設草業科學專業,專門培養支撐現代草業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於今年開始招生。此前,學校還獲批舉辦國內首個馬業科學專業。新專業靈活設置的背後,是學校山東省一流學科——植物學與動物學(含草學)學科的強力支撐。該學科會聚了一批動物科技、牧草學等領域高端人才,為一流本科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學科統領」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學生為本」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已成共識,成效顯著。

內涵建設,特色發展,優勢學科高峰突起

「雙一流」建設的號角,在這所地處嶗山腳下、黃海之濱的校園裡吹響。學校精準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山東省八大戰略、十強產業需求,不斷調整學科布局,優化研究方向,推動學科發展進入快車道,構建起以農業學科為主導,生命科學研究優勢突出,八大學科門類協同發展的學科體系。2個學科入選山東省一流學科,3個學科穩居ESI全球排名前1%,7個學科進入軟科「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學校進入USNew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在2019年自然指數排名中位居內地高校第110位。

學科建設的「青農速度」,成為學校在新時代新階段的鮮明標籤。作為山東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A類單位、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單位,多個學科日漸呈現「高峰」態勢。農業工程學科在根莖類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裝備和種子繁育機械化技術裝備研發與推廣應用上優勢明顯,打破國外長期壟斷,成果在20多個省份及多個周邊國家推廣應用。草業學科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在黃三角農高區積極探索黃淮海苜蓿業發展、草業遺傳改良與利用,在產業人才培養上獨具優勢。作物學學科聚焦解決山東省半溼潤易旱區主要糧油作物科學和生產問題,「青麥6號」連續突破旱地小麥大面積畝紀錄和鹽鹼地小麥高產紀錄,「魯花11號」成為全國推廣面積較大的花生品種。

強勁的學科發展態勢,吸引、會集了大批高層次人才。學校擁有「雙聘」兩院院士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級別、省級稱號人才近300人,一支教師隊伍獲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入選科技部門2020年公布的「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是山東省僅有的入選高校。

依託優勢,彰顯特色,多措並舉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學科建設是「綱」,綱舉則目張。在學科統領戰略下,不僅師資力量日益雄厚、科研產出更加高效、社會服務精準對接,人才培養質量也穩步提升。作為「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項重點建設大學,學校獲批國家級別、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9個,國家級別特色專業4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7個,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2個。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改革,創新探索專業教學融入育人案例的做法,引導學生增強學農愛農意識,到農業生產一線和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強化實踐育人,引導學生「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學校堅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的校園文化品牌,獲評「省級文明校園」。

順應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人才需求,靈活調整培養方式。學校於2017年設立全國首個植物醫學學院,在多學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培養「植物全科醫生」,先進育人理念獲廣泛認可。2018年,該專業方向招收30名享受「兩免一補」公費農科生。目前,學校農學、動物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4個專業都招收和培養公費農科生。

強化「訂單式」人才輸出,為新舊動能轉換聚才。學校聚焦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對接現代農業發展需求,改造布局「新農科」專業,不斷鞏固涉農優勢專業、培育「親農」特色學科專業群,培植壯大服務農業「新六產」的人才培養體系。食品學院通過採用「雙師型」教學模式為行業輸送了一批高水平複合型人才。2016屆校友張寶是一位企業負責人,也是校聘企業導師。在他看來,學校這一做法必將培養更多像自己一樣敢闖敢幹的「食創客」,以「年輕血液」促進行業發展。

加強大院大所合作,吸引利用更多優質辦學資源。在深挖自身辦學優勢資源的同時,學校藉助多方社會力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今年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部門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等國家級別科研機構合作共建,在11個專業開設創新班,進行本科生聯合培養。

聚焦「一帶一路」倡議,擴大開放辦學「朋友圈」。學校與英國皇家農業大學合作建立「巴瑟斯未來農業科技學院」,開展農學、農業資源與環境、食品科學與工程、物流管理4個專業聯合培養,通過「4+0」雙學位培養模式,讓學生不出國門就可享受英式高等教育。此外,學校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構建了本、碩、博完整的國際化學生培養體系。

鼓勵支持創新創業,為創新驅動戰略精準蓄力

在創新驅動成為經濟發展第一動力的今天,社會對人才的創新素質和創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學校構建「課程教學—科研實踐—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三足鼎立」式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機電工程學院大學生智能農機創新團隊是一支在國內大學生創新創業圈裡知名度很高的團隊,他們依託農業工程學科的強大支撐力量,圍繞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研發出多部高端農業機械,有的已推廣應用,多次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和一、二等獎。

創新完成於實驗室,卻來源於生產生活,並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學校探索「三六六」社會實踐育人模式,重點推進6種類型實踐活動,使青年學子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畢業生楊銘鑫抓住「付費式農業技術諮詢」商機,創辦公司從事第三方植保技術服務;畢業生高海霞在果樹栽培、有機農業體系認證領域自主創業,小有成就;畢業生陳兵通過網絡銷售觀賞水草,實現年銷售額300多萬元……不光畢業生敢闖敢幹,在校生也對創業躍躍欲試。22歲的山向鎮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線上直播為家鄉銷售大蒜30多噸;傳媒學院學生艾清晨大三時成為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創業合伙人,年收入超過12萬元。

「新農人」「食創客」「植物醫生」「農機超人」「農業工程師」「動漫工程師」「農業職業經理人」……一大批極具產業行業特色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湧現,一條地方農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特色之路,已然可見。

親情式管理,「暖心範兒」服務,呵護成長全過程

大學是求知問道的學府,更是相伴4年的家園。今年,學校將堅持20多年的「黨支部扶持特困生」制度升級為「築夢·引航」行動計劃,採用教工黨支部結對幫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方式,幫助大學生立德修身、成長成才。事實上,學校多年來已有上千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黨組織關懷下順利成才、報效祖國。據不完全統計,被幫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60%以上獲各級各類表彰獎勵,50%以上在校期間加入黨組織。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學校這種「溫情」體現更為突出。第一批學生返校前,200多名黨員幹部、專家教授、輔導員班主任走進宿舍,為學生宿舍清潔通風;畢業典禮上,網絡直播、三代同臺,「走心」設計讓特殊背景下的離別更加感人。

全方位服務,落實「穩就業」要求,助力畢業生乘風起航

將學生招進來,更要用心送出去,助力他們在事業的天空中盡情翱翔。得益於學校一貫的濃厚學風,今年學校考研率達26.43%,其中動物醫學院考研率超過50%,13個專業考研率超過50%。

在激勵創業者創業、深造者追夢的同時,幫助更多畢業生走向社會建功立業,是學校人才培養的最後關口。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學校及時為返校畢業生舉辦現場雙選會。事實上,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先後組織各類「空中雙選會」共12場,提供崗位7萬多個,給畢業生創造了足夠擇業空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學生為本」「學科統領」理念指引下,學校近年來的發展、創業人才培養、人才質量提升,以及對學生始終如一的關愛,帶來對就業工作的「意外」反哺——每年都有很多校友創辦的企業來校招聘,為畢業生提供大量穩定可靠的崗位。由學校校友李朝陽創辦的全國十大獸藥生產企業之一——山東信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尤其是在今年疫情形勢之下,這些校友企業如同「壓艙石」一樣吸納大量畢業生就業,成為了確保學生「穩就業」的重要力量。

相關焦點

  • 青島農業大學進入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
    12月4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和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遴選結果。青島農業大學列入「強特色」建設高校名單,水產學科列入「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學科。經過兩輪評審,結合我省產業發展需求,確定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15個、「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51個;參照省屬高校學科建設標準,從駐魯部屬高校和省委黨校中,確定「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51個,指標單列。山東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重要囑託,肩負著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時代重任。
  • 青島農業大學理事會成立 努力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
    青島農業大學理事會成立 努力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 12月29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理事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青島農業大學理事會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青島農業大學第一屆理事會領導機構。
  • 培養高素質人才 實現高質量發展 建設高水平大學
    進入新時代以來,信陽師院主動適應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和高等教育發展新趨勢,把領導精力、教師精力、學生精力、資源投入更多聚焦本科教學,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全力以赴開創了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新局面,朝著建設國內知名、河南一流、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師範大學奮力前進。
  • 雲南農業大學: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都需要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新型人才。雲南農業大學的生源70%來自農村,其中超過28%的學生是來自邊疆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他們了解城鄉的差距、了解農業農村發展的不平衡。雲南農業大學通過學習傳承「奮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時代楷模朱有勇精神,引導學生感恩家鄉、服務家鄉、奉獻家鄉。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培養助力鄉村振興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019年7月,仲愷第五次黨代會確定了今後5年以及未來更長一段時間的總目標——建設新時代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未來,學校將沿著「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這一建設目標,以「補短板、重內涵、強特色」的重點工作思路為指導,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適用於國家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以改革為動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學校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 青島農業大學巴瑟斯未來農業科技學院正式啟動運行
    18日下午,青島農業大學巴瑟斯未來農業科技學院在學校網絡中心會議室召開視頻會議,與英國皇家農業大學共慶學院正式啟動運行。他表示,學院的成功獲批,在青島農業大學國際化進程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在中英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必將成為人才培養有特色、學科建設高水平、科研合作有成效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並在省內乃至全國起到示範引領作用。Joanna Price代表英國皇家農業大學致辭。
  • 青島農業大學將與韓國蔚山大學聯合培養博士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與韓國蔚山大學正式籤署兩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合作協議書,雙方同意以互信、互惠、互利為原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共同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合作推進人才培養的國際化,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能夠適應國際前瞻性學術研究和技術創新的高級人才,助力學校高水平應用學科建設。
  • 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
    編者按:作為高校進行教學活動與科學研究的基本平臺,學科是大學學術創新的基本單元,是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核心依託和主要載體。學科建設水平日益成為高校辦學實力的重要標誌。
  • 青島市農業類本科大學——青島農業大學
    大家好,今天小編繼續為各位介紹一下關於山東省青島市的一所大學,從小編的標題中就可以看出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青島農業大學,他是青島市唯一的一所農業類大學,同時也是全國大學排名中位居二百名左右的一所大學,其教學實力還是非常厲害的。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著各位同學一起看看吧。
  • 我國高水平大學建設(七)建設一流大學要確立科學研究支撐人才培養的辦學理念
    國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水平,使之成為知識發現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先進思想和優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養各類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每日一校——青島農業大學
    學校肇始於1951年創立的萊陽農業學校;1958年,萊陽農學院設立,開展本科教育;1963年,改為萊陽農業學校,開展中專教育;1976年,改為萊陽農業大學;1978年,恢復萊陽農學院和本科教育;2007年,經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青島農業大學。2017年,學校成為山東省省級博士立項建設單位。
  • 青島理工大學: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
    近年來,在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徵程中,青島理工大學厚積薄發、捷報頻傳,辦學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正在顯著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跟國家和時代發展步伐,瞄準目標、搶抓機遇、拼搏競進,始終不渝地強化內涵建設。」校長譚秀森這樣說。
  • 青島農業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揭曉!
    為總結回顧學校2020年度重要工作,集中展現學校事業發展成果,由黨委宣傳部主辦的「青島農業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新聞人物」評選日前順利結束。經網友投票和專家評議,十件新聞入選「青島農業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
  •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專業(群)建設年度自評會議
    1月6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在圖書館三樓會議室召開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和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2020年度自評會議。副校長朱連勤出席會議,財務處、資產管理處、教務處相關人員,各學院教學副院長及相關專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 北工商被確定北京市重點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在北京工商大學建校70周年到來之際,2020年5月,該校被確定為北京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70年來,該校為國家培養了逾15萬高素質專業人才。
  • 青島農業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年,2001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准創建青島校區,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青島農業大學」,辦學地址由萊陽市變更為青島市城陽區。  2012年學校被評為首批「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       目前,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農、工、理、經、管、文、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 山東省推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魯辦發〔2016〕19號),促進高校轉型發展、特色發展,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制定我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實施方案。
  • 皖江工學院: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 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作為一所以工科為主、以水利為特色的應用型民辦本科高校,皖江工學院建校12年來,始終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導向,不斷優化專業布局,注重高質量人才培養,先後向社會輸送各類人才3萬餘人,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山東省推薦新增博士點高校-青島農業大學和齊魯工業大學
    下面我們將從學科建設、高考錄取難度以及綜合實力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青島農業大學此次青島農業大學共申請三個博士授權專業,分別是:農業工程、園藝學、水產。青農大為「山東省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20年入選山東省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名單。與曲阜師範大學、山東財經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省屬高校共同列為山東省「強特色」建設高校。
  • 一流人才怎麼培養?廣東26所知名大學有「獨門絕技」
    加快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範校,致力培養勇於擔當、善於學習、敢於超越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有力支撐東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智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廣東特色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堅持「不換頻道、不變跑道,一張藍圖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