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和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遴選結果。青島農業大學列入「強特色」建設高校名單,水產學科列入「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學科。
據悉,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全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政辦字〔2020〕79號)《山東省教育廳 山東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山東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教高發〔2020〕1號)安排,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和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以下簡稱「雙高」)建設遴選工作。經過兩輪評審,結合我省產業發展需求,確定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15個、「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51個;參照省屬高校學科建設標準,從駐魯部屬高校和省委黨校中,確定「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51個,指標單列。
山東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重要囑託,肩負著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時代重任。我校緊扣國家和山東省重大發展戰略,圍繞全面支撐現代高效農業產業,服務智慧海洋產業等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建立起為產業鏈提供強有力支撐的農科和涉農學科集群,形成了「矢志三農、勤奮求實,自強不息、追求卓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鮮明辦學特色。
學校深耕「三農」,凝聚形成服務重大戰略、重大產業優勢。上世紀70-90年代,先後首創全國北方小麥、夏玉米、旱地小麥大面積畝產超千斤栽培理論與技術、夏花生大面積超800斤栽培理論與技術,有效促進了北方糧食增產、油料增產和飼料增產。進入新世紀,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對健康成活的體細胞克隆牛,並實現高檔肉牛繁育與產業化;小麥新品種「青麥六號」「青麥七號」,不僅結束了中度鹽鹼地不產小麥的歷史,更連破旱地、鹽鹼地小麥大面積畝產紀錄,為扛牢山東糧食大省責任、端穩中國飯碗做出了應有貢獻。
近年來,堅持特色發展理念,農業工程、水產、食品科學與工程、草學等學科對國家和山東省重大戰略和產業需求形成較強支撐。
水產學科被列為
「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學科
青島農業大學緊扣海洋強國、海洋強省戰略,深入對接智慧海洋產業需求,水產學科在省屬高校中優勢明顯。水產為山東省一流學科;在冷水魚病害免疫防控、魚類和低等脊椎動物幹擾素系統的組成與功能研究處於國際一流;在水產養殖、水產醫學、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等方面處於省屬高校領先地位。建有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教學科研平臺5個;擁有國家傑青、國家重點人才、山東省 「一事一議」頂尖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學科帶頭人為水產漁業領域排名第一的國際綜述期刊《Reviews in Aquaculture》(《水產學綜述》)主編;選育的3個扇貝新品種成為我國北方海域主要養殖品種,產生經濟效益100多億元以上。
lai青島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