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直都是高考大省,2018年高考人數達59.2萬,整整比排名其後的安徽省多出約10萬人。與龐大的考生基數不對等的,是高水平高等教育布局,山東省985、211高校只有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三所,它們在省內的招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本地考生的需求。而一般情況下,高校投放的招生人數以所在省份為最,那麼,廣大山東考生應該將目光投向哪裡呢?
今天,小編就想請大家關注一所山東省屬綜合類農業高校——青島農業大學。40年改革開放掀起全國城鎮化浪潮,農業類高校連續多年受到考生「忽視」,再加上本土的「耿直」脾氣,青島農業大學的真正實力遠遠不為大眾所熟知。小編恰巧來自山東,因而在解讀過程中產生了一種「不愧為我齊魯高校」的親切感和驕傲感。在小編眼中,青島農業大學是一所不不折不扣被低估的實力高校。究其原因,且隨小編往下細看。
從辦學歷史看學校發展
青島農業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的山東省屬重點建設高校,2011年成為「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項重點建設的大學,2018年被列為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單位。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的萊陽農業學院,屬於新中國成立後山東省最早創辦的一批農業院校。在近70年辦學歷程中,學校一直以農學為根基和重要發展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突出優勢和鮮明特色的學科群。可以說,青島農業大學緣農而生,也因農而興。
從關鍵指標看學校實力
有2個排名全球前1%的學科ESI是分析衡量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已普遍用於評價高校學術水平及影響力,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基本代表著國際頂尖水平。青島農業大學有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躋身世界高水平學科行列。
這裡需要「劃重點」:2個學科入圍,對青島農業大學來說是相當出色的,能取得這樣成績的省屬二本高校基本是鳳毛麟角;即使放到世界「雙一流」建設高校範圍裡,這個成績也是拿得出手的,像遼寧大學、成都理工大學,雖然都入圍了「雙一流」,但分別只有1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
有7個學科進入在魯高校排名前二學科是高校建設的重點,是評價高校實力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而教育部進行的學科評估無疑是國內最具權威性、最有說服力的數據。迄今為止,教育部一共進行了四輪科學評估,在2017年公布的第四輪評估結果中,青島農業大學共有7個學科上榜,且排名全部進入在魯高校前二,其中2個學科強勢登頂省內第一!小編列出了一些具體數據,歡迎感興趣者關注或驗證。
食品科學與工程:在魯高校第一風景園林學:在魯高校第一畜牧學:在魯高校第二獸醫學:在魯高校第二農業工程:在魯高校第二植物保護:在魯高校第二農業資源與環境:在魯高校第二
有1個學科排名全國第7關於大學的排名林林總總,不能盡信,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推薦「軟科」。軟科是國內三大權威性、認可度和關注度都最高的排名系統之一(另外還有校友網、武書連),在了解高校時,大家可以認準「軟科出品」。
青島農業大學上榜學科(8個)軟科最新發布的2018「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青島農業大學共有8個學科進入前50%榜單,上榜學科數排在魯高校第10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農業工程學科比2017年飆升13個名次,位列全國第7。
自然指數排名中表現出色小編再為大家科普一個概念——自然指數,是統計高校、科研院所在全球頂級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的資料庫。當衡量一所高校在國際學術領域取得的成果和科研實力時,自然指數就是一個權威指標。
在以2017.6.1—2018.5.31為時間節點統計的的「2018年自然指數排名」中,青島農業大學位列全球高校第734、全國高校第120、在魯高校第8;從學校性質來看,在全國農林類院校中排名第7,地方農林類院校中排名第2。這個成績非常出色,趕超了不少一流高水平大學。由此可見,學校的科研實力著實不可小覷。
從科研成果看學校貢獻
當然,在老百姓看來,學術指標再多、實力排名再高也是虛的,要像國家號召的那樣,「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能把科技成果應用在生產生活中,才算高校科研搞得真正有價值。青島農業大學一直堅持面向生產實際開展基礎和應用研究,我們可以循著一條時間線來看。
上世紀70年代,首創全國北方小麥畝產千斤栽培理論與技術;80年代,首創全國夏玉米畝產千斤栽培理論與技術;山東蘋果砧木資源研究取得多項突出成果;90年代,首創夏花生畝產過800斤記錄、旱地小麥畝產過千斤栽培理論與技術;21世紀之後,培育成功了中國首例健康成活的體細胞克隆牛「康康」,以及其自體繁殖後代(第二例體細胞克隆牛)「壯壯」;人工模擬合成「銀果」和「銀泰」、「仿生安」等系列環境友好型高效低毒仿生農用殺菌劑;選育出抗旱耐鹽鹼小麥新品種(青麥6號),在無人工灌溉條件下創出700公斤的畝產記錄,在鹽鹼度千分之三左右的中度鹽鹼地上創出538.1公斤的畝產紀錄……
青島農業大學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實現糧食和油料作物增產、促進畜牧業發展等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1項。「十二五」以來,學校承擔國家級課題451項、省部級課題794項,科研經費達8.4億元,審定植物新品種32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和植物新品種權894項。
從國家戰略看學校前景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並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寫入黨章。而作為一所農業院校,青島農業大學在山東農業的振興發展之中則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可想而知,乘著十九大的東風,學校將充分發展自身的學科優勢和鮮明特色,為「三農」事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時學校自身也勢必進入發展快車道。
十九大報告還站在國家的角度,向社會各界傳達了一個信號:資源要素配置要繼續向「三農」傾斜,補短板、強弱項,「三農」事業大有可為!這也就是說,廣大對新型農業有興趣、對建設鄉村有志向的年輕人將大有作為!當下,農業早就不是傳統偏見當中的樣子,「選擇農業,就業路更寬」已廣為人知,國家在培養新型農業人才、推進農業改革方面不斷提出許多優惠政策,網際網路+、休閒觀光旅遊等農業新形態也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景象,這些都指向同一個結點——在未來幾十年間,農業、園林類人才會是人才市場供求的熱點。因此,廣大年輕人應當摒棄對農業的傳統偏見。
從其他角度看學校魅力
看名字就知道,青島農業大學主體位於有「帆船之都」、「東方瑞士」之稱的青島,這所城市的魅力無需小編多言。實際上,學校建有城陽、平度、藍谷、萊陽四個校區和膠州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除萊陽校區(屬於學校下屬的獨立學院)之外其餘都布局在青島,學校本科及研究生學子的學習生活也均在青島。
學校總佔地面積5220畝,校園綠化覆蓋率達59.7%。藍谷校區設施完備,在實驗儀器、實驗條件上達到一流水平,教學樓窗外就是海,空氣清新、引人入勝。但要說風景美如畫,還得數城陽校區,校園內虹子湖周邊環境幽雅,那叫一個美不勝收。
青島農業大學還設有一些「奇葩」專業,有「貴族專業」馬業科學,有「上流專業」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的獨特正體現了新時代農業發展的多方向、創新性、國際化。
馬業科學:前不久,學校申報的馬業科學專業通過教育部審批,正式列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學校也成為國內首次以正式專業的形式開展馬業教育的高校。在此之前,學校開設此專業方向已有9年,相關培養體系和師資力量日臻成熟,往屆學生已有9屆,就業率達100%。隨著以城市休閒騎乘業、賽馬業、馬術運動以及馬文化產業為主的新型現代馬業發展,中國馬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相關人才必然十分「搶手」。葡萄與葡萄酒工程:是學校的特色專業之一,辦學實力在全國高校中可以排名第5位……
綜上而言,青島農業大學是一所不折不扣被低估的實力高校,學校發展迅猛且潛力巨大,小編向廣大考生誠心推薦!
相關連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3778607947595791&wfr=spider&for=pc&sa=vs_ob_real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