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哪個行業在疫情中反而勢頭高漲的,那大概就是IT網際網路行業了。數位化轉型、新基建都需要大量的IT人才參與,大環境下,以IT技能實訓為主的職業教育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培訓機構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內容精深、用戶體量大的極客時間。
那麼,極客時間的老師教學水平到底如何呢?翻看該平臺我們不難發現,極客時間的講師都是當下IT領域的標杆性人物。比如:中科院計算所副研究員、清華大學計算機博士、Google工程師、阿里資深技術專家、Oracle首席軟體工程師、網易研究員雲計算技術首席架構師、手機淘寶前端負責人、輕鬆籌大數據負責人、Facebook工程師等等。
不止老師們的履歷精彩,在教學形式上,極客時間教研團隊和老師都一致決定儘可能地用真實案例去教學,真正做到在內容上有思維模型、方法論,更有結合實際的案例分析。而為了保證課程的高質量,極客時間的每位老師通常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備課和改稿。
以蔣德軍老師為例,他在《Redis核心技術與實戰》課程中,就分享了自己根據多年來的研究和教學經驗而總結出的一套系統學習Redis的方法。他將紛繁複雜的Redis知識和問題歸納在「兩大維度,三大主線」這個框架之中,幫助學員快速建立一套自己的系統觀和全局觀,從而徹底搞懂底層實現原理。
除此之外,蔣老師還會具體分析幾種工作中常見的Redis問題和應對方案,並講解Redis在典型場景(比如緩存、秒殺)中的應用,使學員能快速掌握行之有效的實戰經驗,並應用在自己的Redis項目裡,全方位提升實戰能力。目前,國內很多大廠的招聘JD中,都要求面試者不僅會簡單地使用Redis,還能深入地理解其底層的實現原理,並具備解決常見問題的能力。所以熟練掌握Redis,是技術人日後不斷提升的必備技能之一。
作為一名Java工程師,羅祥之前碰上一些數據結構與算法相關的問題,心裡總有些打怵。雖然他沒少刷題,可進度十分緩慢,一周也刷不了幾道,最主要的是他老是學了就忘,這次錯了下次還錯。機緣巧合下,他加入了極客大學的算法訓練營,在那裡他很快補齊了數據結構與算法的理論知識,還掌握了不少刷題的思路,通常拿到題後能很快地分析出算法的優劣性。而這些思維模式對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很大啟發,他開始在思考問題和處理事情去試著謀劃多個解決方案。經歷了這次的短暫「修煉」,羅祥在職場中變得更加遊刃有餘,薪資也跟著水漲船高。
羅祥只是百萬用戶的一個縮影,極客時間用文字專欄、視頻課、每日一課、訓練營等多種學習模式,讓越來越多的學員感受到了IT知識的有趣和深度。在這裡,老師們帶給學員的不僅是技能和薪水上的提升,還有精神層面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