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大一院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搶救受傷消防官兵。圖為正在被送往醫院的消防官兵。 許延慶 攝
哈爾濱醫大一院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搶救受傷消防官兵。圖為正在接受治療的受傷消防官兵。 許延慶 攝
中新網哈爾濱1月3日電(許延慶 記者 史軼夫)1月2日下午,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街與南勳街合圍地段一倉庫起火,22時左右,火場所在居民樓發生大面積坍塌,正在二層滅火的多名消防官兵瞬間被埋,經過緊急救援,傷員陸續送往哈醫大一院搶救。得到消防官兵受傷的消息,哈醫大一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始了一場與死神搶時間的鏖戰。
1月2日13時17分,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頭道街的北方南勳陶瓷大市場的三層倉庫起火,該倉庫存放物品為日用品,大火持續了10個多小時仍未撲滅,2日晚21時37分別,持續了9個多小時的大火導致倉所在的居民樓突然的塌方,將正在救援的數名消防戰士壓在裡面。
22時30分,120急救中心救護車載著受傷的消防戰士來到哈醫大一院急診急救中心,值班的醫護人員馬上進行搶救,並迅速通知醫院總值班和院領導。院長周晉教授第一時間趕到急診急救中心,指示醫務部立即通知有關科室主任和相關專家,即刻趕到急診急救中心中心,全力以赴搶救受傷的消防官兵。
據院方介紹,22時45分,已有7名傷員送到哈醫大一院,還有幾名傷員正在轉運途中。據現場觀察,傷者主要是外傷、骨折、挫裂傷等多發傷。為節省搶救時間,醫院立即開通綠色通道,所有入院的傷員,第一時間進行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後,派專人陪同送傷員到相關科室檢查,進行傷情排查,包括X光、CT、核磁,確保不留一絲暗傷隱患,檢查結束,根據傷情馬上轉入相關科室進行後續的搶救工作。
院黨委書記、神經外科主任趙世光教授、負責醫療工作的副院長劉宏宇教授、魏雲巍教授、骨科三病房主任王文波教授、胸外科主任王巨教授、王雪峰教授、骨科四病房主任於佔革教授、普外科急診急救中心主任侯利民教授、神經外科三病房主任史懷璋教授、麻醉科主任李恩有教授、院長助理、ICU主任趙鳴雁教授、普外科劉傑教授、骨科邵明教授以及眼科、口腔科等十餘個科室的專家教授在15分鐘之內都趕到了醫院,並立即根據醫院的統一安排加入搶救隊伍,院工會主席、兩辦主任邱偉和院長助理、醫務部主任彭相文協助院長進行協調指揮,搶救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30分鐘過後,連續轉運到醫院的傷員已進入正常的救治環節,聽現場回來的消防隊員講,還有傷員被埋在廢墟中,正在實施救援,周晉院長當即決定派胸外科主任王巨前往現場,協助搶救。接到命令後,王巨教授馬上攜帶急救設備和一名護士搭車趕到火災現場。此時已近午夜零點,室外溫度已是零下20多度,專家和護士穿著單薄的衣服,守候在廢墟旁。又有一名傷員搶救出來了,王巨教授和護士馬上衝到救援隊伍中,查看傷情,協同現場人員把傷員抬上救護車,和同行的護士一道陪同受傷的戰士迅速返回醫院,參與到搶救工作中。
轉到哈醫大一院的一名傷員顱骨骨折,伴有眼部、頜面均損傷。周晉院長聽到神經外科三病房主任史懷璋教授介紹完病情後,指示醫務部協調眼科和頜面外科專家,聯合實施手術。接到指示,神經外科立即進行術前準備,與眼科、頜面外科專家一道研究傷情,並以最快的速度開始手術。院黨委書記、神經外科主任趙世光教授也進入手術室,參加了搶救。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到凌晨4點,手術結束,傷員脫離了生命危險。
直到1月3日凌晨3點,先後有17名傷員到哈醫大一院進行搶救。第一階段的處置結束了,更艱巨的治療任務在等待著哈醫大一院的專家們。當夜,專家們都沒有離開醫院,守候在傷員所在的科室,時刻關注著的傷情變化。
3日早晨8點,周晉院長、劉宏宇副院長召集骨科專家、胸外科專家和護理專家進行會診,對幾位傷勢嚴重的患者進行會診,確定手術治療方案。專家們先對傷員進行詳細檢查,然後一起聽取主治醫師的病情匯報,結合自己的經驗和本學科知識,研究治療方案,確定手術的時間和方法。
經過2個多小時的分析討論,確定了明確的治療方案,決定用最好的專家組成個性化治療小組,調集優秀的護士進行一對一護理,為傷員們提供最好的治療和最優質的護理。會診結束後,醫院立即向國內多位專家發出會診邀請,專家們和所在的醫院表示支持,多位專家立即購買機票趕往哈爾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