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一院多位專家連夜搶救受傷消防官兵(圖)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哈醫大一院多位專家連夜搶救受傷消防官兵(圖)

2015-01-03 21:06: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哈爾濱醫大一院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搶救受傷消防官兵。圖為正在被送往醫院的消防官兵。 許延慶 攝

    哈爾濱醫大一院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搶救受傷消防官兵。圖為正在接受治療的受傷消防官兵。 許延慶 攝

  中新網哈爾濱1月3日電(許延慶 記者 史軼夫)1月2日下午,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街與南勳街合圍地段一倉庫起火,22時左右,火場所在居民樓發生大面積坍塌,正在二層滅火的多名消防官兵瞬間被埋,經過緊急救援,傷員陸續送往哈醫大一院搶救。得到消防官兵受傷的消息,哈醫大一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始了一場與死神搶時間的鏖戰。

  1月2日13時17分,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頭道街的北方南勳陶瓷大市場的三層倉庫起火,該倉庫存放物品為日用品,大火持續了10個多小時仍未撲滅,2日晚21時37分別,持續了9個多小時的大火導致倉所在的居民樓突然的塌方,將正在救援的數名消防戰士壓在裡面。

  22時30分,120急救中心救護車載著受傷的消防戰士來到哈醫大一院急診急救中心,值班的醫護人員馬上進行搶救,並迅速通知醫院總值班和院領導。院長周晉教授第一時間趕到急診急救中心,指示醫務部立即通知有關科室主任和相關專家,即刻趕到急診急救中心中心,全力以赴搶救受傷的消防官兵。

  據院方介紹,22時45分,已有7名傷員送到哈醫大一院,還有幾名傷員正在轉運途中。據現場觀察,傷者主要是外傷、骨折、挫裂傷等多發傷。為節省搶救時間,醫院立即開通綠色通道,所有入院的傷員,第一時間進行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後,派專人陪同送傷員到相關科室檢查,進行傷情排查,包括X光、CT、核磁,確保不留一絲暗傷隱患,檢查結束,根據傷情馬上轉入相關科室進行後續的搶救工作。

  院黨委書記、神經外科主任趙世光教授、負責醫療工作的副院長劉宏宇教授、魏雲巍教授、骨科三病房主任王文波教授、胸外科主任王巨教授、王雪峰教授、骨科四病房主任於佔革教授、普外科急診急救中心主任侯利民教授、神經外科三病房主任史懷璋教授、麻醉科主任李恩有教授、院長助理、ICU主任趙鳴雁教授、普外科劉傑教授、骨科邵明教授以及眼科、口腔科等十餘個科室的專家教授在15分鐘之內都趕到了醫院,並立即根據醫院的統一安排加入搶救隊伍,院工會主席、兩辦主任邱偉和院長助理、醫務部主任彭相文協助院長進行協調指揮,搶救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30分鐘過後,連續轉運到醫院的傷員已進入正常的救治環節,聽現場回來的消防隊員講,還有傷員被埋在廢墟中,正在實施救援,周晉院長當即決定派胸外科主任王巨前往現場,協助搶救。接到命令後,王巨教授馬上攜帶急救設備和一名護士搭車趕到火災現場。此時已近午夜零點,室外溫度已是零下20多度,專家和護士穿著單薄的衣服,守候在廢墟旁。又有一名傷員搶救出來了,王巨教授和護士馬上衝到救援隊伍中,查看傷情,協同現場人員把傷員抬上救護車,和同行的護士一道陪同受傷的戰士迅速返回醫院,參與到搶救工作中。

  轉到哈醫大一院的一名傷員顱骨骨折,伴有眼部、頜面均損傷。周晉院長聽到神經外科三病房主任史懷璋教授介紹完病情後,指示醫務部協調眼科和頜面外科專家,聯合實施手術。接到指示,神經外科立即進行術前準備,與眼科、頜面外科專家一道研究傷情,並以最快的速度開始手術。院黨委書記、神經外科主任趙世光教授也進入手術室,參加了搶救。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到凌晨4點,手術結束,傷員脫離了生命危險。

  直到1月3日凌晨3點,先後有17名傷員到哈醫大一院進行搶救。第一階段的處置結束了,更艱巨的治療任務在等待著哈醫大一院的專家們。當夜,專家們都沒有離開醫院,守候在傷員所在的科室,時刻關注著的傷情變化。

  3日早晨8點,周晉院長、劉宏宇副院長召集骨科專家、胸外科專家和護理專家進行會診,對幾位傷勢嚴重的患者進行會診,確定手術治療方案。專家們先對傷員進行詳細檢查,然後一起聽取主治醫師的病情匯報,結合自己的經驗和本學科知識,研究治療方案,確定手術的時間和方法。

  經過2個多小時的分析討論,確定了明確的治療方案,決定用最好的專家組成個性化治療小組,調集優秀的護士進行一對一護理,為傷員們提供最好的治療和最優質的護理。會診結束後,醫院立即向國內多位專家發出會診邀請,專家們和所在的醫院表示支持,多位專家立即購買機票趕往哈爾濱。(完)

相關焦點

  • 13名傷者在哈醫大一院救治
    該院副院長劉宏宇對救治情況進行了說明,目前在哈醫大一院接受治療的一共有13名傷者,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傷員和1名商場保安。截至目前,商場保安和9名消防員官兵傷勢比較穩定,3名消防員官兵傷勢較重,需要手術治療。   根據傷者的傷情,3人中的其中2位已做完了手術。
  • 哈醫大一院表彰首批終身教授 92歲老專家仍出診
    哈爾濱新聞網訊(許延慶 張新浩 記者 楊茉)日前,哈醫大一院對39位在黑龍江省醫療工作有突出貢獻的老專家、老教授授予終身教授、資深教授、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並給予表彰。據悉,這種評選在東北三省尚屬首次,他們中年紀最大的已92歲,但依然工作在臨床一線。
  • 哈醫大一院李樹林教授獲中國兒科醫師終身成就獎
    哈醫大一院兒內科各個病房主任、護士長、兒科醫師們參加了此次會議,聆聽了關於李樹林教授的光榮事跡。哈醫大一院兒童醫院副院長張旗濤主持報告會,哈醫大一院副院長、兒童醫院院長張志毅發言並致辭,哈醫大一院兒內科主任徐向平介紹李樹林教授在醫、教、研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 如何快速方便就診 哈醫大一院多科室專家...
    龍頭新聞訊(徐旭 劉航 記者霍營)「我是從外地來的,提前預約掛了神經內科的第一號,想早點到醫院排著,沒想到專家7點半就來了,一上午連檢查都看完了。」6日,一名海倫的患者一上午就在哈醫大一院完成了就診、檢查、開藥等流程,醫生指導她回家用藥3個月後,通過網際網路門診複診,省得再跑一趟了。據悉,為了滿足廣大患者就醫需求,從7月6日起,哈醫大一院每日開放出診專家號源4500個,12個患者比較多的科室提前半小時開診,周末全面開診,為患者帶來方便。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當下,去醫院如何才能更方便的就診?
  •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療隊為環衛工人免費義診 專家提醒:眼疾如不及時...
    人民網哈爾濱11月27日電 11 月 24 日,哈醫大一院眼科副院長高維奇教授等10餘位眼科專家組成眼科醫療隊,來到南崗區城管局共同為南崗區的 500 位環衛工人進行眼病篩查。王愛苓說,這回哈醫大一院的專家大冷天跑來給我們看病,心裡都暖暖的。 據了解,哈醫大一院眼科副院長高維奇教授多次組織醫療隊獻愛心,先後赴王崗鎮、萬寶鎮、五常向陽鎮、小山子鎮等地,總計為 5000多位貧困村民進行了免費的義診篩查。
  • 哈醫大一院倆院區患者扎堆
    初七是春節過後醫院正常開診的首日,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獲悉,醫院全天南崗和群力兩個院區接診上萬人,雖然場面火爆,但因為有了網絡預約掛號平臺,今年節後高峰比往年更加井然有序。
  • 哈醫大一院專家穿「太空服」做手術
    日前,哈醫大一院骨科完成了一臺特殊的手術,醫生們穿著「太空服」為一位同時感染了愛滋病和C肝的年輕血友病患者同時置換了雙側膝關節。  患者小張告訴哈醫大一院楊成林教授,他走訪了全國好多家醫院,但是醫生都委婉地告訴他,這個手術做不了。小張的膝蓋需要置換,這本不是特別高難的手術,但是由於小張因輸血感染了愛滋病和C型肝炎,所以手術難度很大,術中一個小失誤可能都導致醫護人員被傳染。  楊成林教授考慮到小張的一生已經讓人惋惜,如果沒有人幫他,他的下半生可能都要在這種痛苦的煎熬中度過,楊成林教授決定幫幫小張。
  • 哈醫大一院掛號繳費「攻略」來了
    聽說醫院掛號窗口要取消了,記者趕緊去哈醫大一院看看。原來,是哈醫大一院的智慧醫院上線了,記者體驗了整個流程發現,掛號、繳費、退號、取報告均可通過手機完成,大大簡化了就醫流程,提高了患者就醫體驗。預約掛號時間精確到分掛號窗口仍將保留據說一般智慧醫院是要先建卡,再預存才能看病,而哈醫大一院智慧醫院完全不需要,只要你有微信或者支付寶,就能一鍵搞定。記者在志願者的指導下,綁定了身份證,就進入智慧醫院了。
  • 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哈醫大二院援助哈醫大一院黑龍江省新冠肺炎...
    李華虹 曹玥 ZAKER 哈爾濱記者 石晶目前,黑龍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被設為省級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按照上級部署,2 月 14 日,哈醫大二院黨委迅速反應,向護理團隊發出號召,迅速組建了 15 人的 " 哈醫大二院援助哈醫大一院黑龍江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醫療隊 ",奔赴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進行支援。
  • 哈醫大一院核酸檢測實驗室在群力院區投用
    4月28日,哈醫大一院核酸檢測實驗室在群力院區正式投入使用,將為哈醫大一院提供每日1000份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標本的檢測能力。4月27日,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病毒病所黨委書記武桂珍研究員,病毒病所所長助理張勇研究員、劉軍研究員等23位專家來到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現場進行實驗室考察、選址、檢測人員培訓等工作。
  • 跑贏死神五分鐘 護佑十萬龍江產婦 哈醫大一院產科「分娩室/手術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 王睿霞)某日凌晨,在哈醫大一院產科分娩室內,37歲的高齡產婦蘇女士正在等待孩子的分娩。幾個小時前一陣強烈的腹痛後,她便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哈醫大一院,焦急地期盼著自己第一個孩子的出生。
  • 哈醫大一院心內科醫生宋濤:「不是生而英勇而是選擇無畏」
    生活報4月8日訊 回想起在武漢戰「疫」的48天,哈醫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四組,心內科醫生宋濤仍然會清楚地記得那一個個難忘的瞬間。2月13日,哈醫大一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緊急出徵,這支醫療隊由160人組成,其中80後、90後醫護佔90%。宋濤記得,出發那天,天降小雪,寒風刺骨,隊員們來不及與家人告別,就匆匆地從醫院趕赴機場。
  • 哈醫大二院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哈醫大一院再派...
    2月12日22時,哈醫大二院接到省衛健委指令後,迅速反應,在40分鐘內火速集結了160名精銳醫護人員,組成了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在新冠肺炎席捲全國的危難之際,哈醫大二院作為黑龍江省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肩負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任,1 月 27 日大年初三醫院派出了 46 人的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2 月 8 日按照黑龍江省衛健委要求,又派出 10 名專家披星戴月奔赴全省各地基層醫院開展技術支援。
  • 來哈醫大一院查眼病免掛號費
    生活報訊(記者霍營)6月6日是第22個全國「愛眼日」,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眼科、伍連德紀念醫院眼科聯合舉辦「『目』浴陽光,預防近視」大型主題活動
  • 建行省分行 推出哈醫大一院健康龍卡
    日前,記者從建行省分行獲悉,該行在哈市首次推出具有銀行金融功能的實名醫療就診卡——哈醫大一院健康龍卡。通過此卡,可以輕鬆實現在哈爾濱醫大一院預約掛號、就診、檢查、治療、取藥、自助繳費、電子病歷檔案管理等多項醫療服務功能。
  • 哈醫大一院舉辦六一兒童節大型義診活動
    &nbsp&nbsp&nbsp&nbsp東北網6月1日訊(張新浩 記者 葛金鑫)31日,哈爾濱醫大一院群力院區兒童醫院舉辦了慶「六一」大型愛心義診活動,醫院組織兒科專家和醫護人員近20人為參加此次活動的孩子進行免費檢查和相關諮詢回答。
  • 「愛眼日」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專家走進校園義診
    東北網6月6日訊(鄭立南 記者 姜姍姍) 在第二十四屆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6日下午,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高維奇教授一行9名專家聯合黑龍江省醫學會科普學會,共同走進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開展了愛眼護眼科普宣教、眼病諮詢義診活動。合影。
  •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砒霜」治療白血病
    哈醫大一院院長血液科專家周晉教授向榮獲「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張亭棟教授表示祝賀。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致辭。得知這一消息,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長、原哈醫大一院中醫科主任張亭棟教授被任命為專家組組長、帶隊「採風探秘」,了解實情。
  • 胸懷大愛 心手相牽-――地區醫院邀請哈醫大一院專家吳祥松前來出診
    專家老師冒著零下31度的嚴寒,不辭辛勞,利用周末個人休息時間來到大興安嶺人民醫院出診,為山城人民百姓送來健康,送來溫暖。專家老師簡單的早餐後,顧不上旅途的辛苦,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手術工作中。哈醫大一院吳祥松老師成功為一名高齡合併不完全性腸梗阻結腸癌患者實施了右半結腸癌根治術,患者體態肥胖,術中暴露不好,腫瘤與鄰近組織黏連,經過耐心細緻的分離,歷時三個多小時順利完成了手術。中午簡單吃了一口工作餐,又繼續為兩例膽囊疾病患者實施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 哈醫大一院婦科專家高難手術助患者重獲新生
    幸運的是,近日,吳女士在哈醫大一院婦科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張廣美主任為她經過三小時高難手術,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今年8月,疫情緩解後,吳女士慕名找到哈醫大一院婦科張廣美主任。張主任仔細評估了患者的病情,同時得知她艱難曲折的就醫經歷後,頂著風險將吳女士收治入院,準備擇期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