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最近山西朔州某小學的畢業典禮上,一名數學老師當面發飆、破口大罵,指責學生給班主任送花卻不給自己送花。
圖片來自網絡
現場視頻被戰戰慄慄的學生拍下,傳到網上後,已經被點擊3200萬次。微博話題討論高達2億次。
多數網友對當事女老師的言談舉止大失所望,認為她不配為人師表,希望被嚴懲。
而前天下午,最新通知也出來了,這位老師被停職處理,調離教育系統,相關領導也得到處分。
這起事故,就像很多負面新聞一樣,大家看到了好的結局,也就慢慢淡忘了。
但事實上,這件事對被罵的孩子來講,一生都忘不掉,造成了心理創傷:
1.直接的語言辱罵和行為衝擊,對孩子造成了傷害。這名老師現場髒話連篇,繼而上升到人格侮辱,行為上具有很強的攻擊性,甚至朝小孩子吐口水。這放在任何一個正常的成年人身上,都經受不住,更何況一個小孩呢?
這隻「母老虎」,把小鳥們嚇得撞壞了翅膀,還把大自然的環境毀壞了。
2.威信的角色形象崩塌,使孩子產生社會不信任感。教師一直被比喻成園丁以及蠟燭,凸顯的是榜樣以及示範形象,奉獻精神高尚且純潔。然而這位老師幾乎喪失理智,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偏執粗魯,不考慮兒童心理感受,使處於敏感期的孩子對成年人產生了認知偏差,進而對社會事物產生不信任感。
打一個比方:小孩子經歷的所有事物,都會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經過時間的澆灌,才知道它是好是壞。
當然,這類行徑只是個例。我們身邊的老師值得尊重,敬業又有愛心,深受孩子喜歡。
那我們的家長應該去思考什麼?
不要輕易責罵孩子。
好的家長,在素養上會為孩子以身作則,在教育上會謹慎萬分,孩子犯錯更注重矯正和引導,責罵是低效率、且容易造成麻煩的手段。
育兒心理專家稱:家長在特殊的4個時間裡,責罵孩子所造成無形的傷害,可能會追隨孩子一生,讓孩子充滿陰影或者影響孩子健康狀態。
1.當眾責罵孩子
公眾場合責罵孩子,非常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這種情況下,孩子有兩種狀態:反抗或沉默,但結果卻是一樣的:和家長產生隔閡。孩子容易變得自卑起來,遭受別的小朋友嘲笑或者疏遠,影響孩子未來發展。
2.吃飯中責罵孩子
很多小孩子吃飯的時候也會比較讓家長心煩,一點都不老實。但我們希望家長能夠耐心點,因為吃飯時責罵孩子,容易導致孩子飲食過程受阻,消化不良,不利於孩子身體生長,給孩子的健康埋下隱患。
3.玩耍時責罵孩子
小孩子在玩耍過程中一般都是興奮的,特別開心的時候難免會「大鬧天宮」,把家裡整得一團糟,或者過度喧譁。這個時候責罵孩子,會澆滅孩子玩耍的興趣(如果是方向正確的興趣),以後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長大後就會變得比較懦弱。
4.生氣時責罵孩子
這是家長們的大忌。因為這個時候責罵孩子往往會跑了主題,變得不理智。把自己內心的委屈或者對生活工作的不滿發洩到小孩子的身上,比如會說「我容易麼?辛苦工作,在家裡你還這麼不聽話,真沒良心」這類的話,這會驚嚇到孩子,讓孩子有更多的負罪感。
生活中,過度責罵孩子的家長是少之又少的。因為,孩子就是一塊寶。
但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建立獎賞機制,合理引導,熟悉孩子的心理狀態,讓孩子越來越愛你,越來越依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