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當今德雲社裡的相聲演員,誰的票最難搶?莫過於張雲雷;是誰把一群在夜店蹦迪的姑娘,成功地帶回小園子聽相聲?是張雲雷。又是誰把相聲專場開成了演唱會,讓一群觀眾揮舞著螢光棒聽相聲?沒錯,還是張雲雷。
這些不僅由張雲雷開了先例,即便現在放眼整個曲藝界,他張雲雷也是獨一份。就連郭德綱也不免感嘆,「我死也沒想到,你們會帶螢光棒來聽相聲!」這話七分玩笑三分真,細細品來郭德綱在說這句話時,多少有些無奈。
而張雲雷自16年8月出事之後,作為相聲演員的演藝之路就開始了逆風翻盤。有人說他這是「一夜爆紅」,也有人說他是「一摔成名」。更有甚者說不否認他的努力,但真正為他開路的,還是因為他是郭德綱的小舅子身份。
厚積薄發?還是「一摔成名」?
1992年,張雲雷出生於「曲藝之鄉」天津,因為天津人骨子裡的幽默風趣,加上大部分人都是從小聽著相聲長大的,也讓這座城市被稱呼為「哏兒都」。
而張雲雷的表姐王惠年僅14歲的時候,就在天津舉辦過自己的個人專場,20歲時就已經曲壇名角,紅遍了天津衛。是個難能可貴的京韻大鼓演員。張雲雷自幼在這樣的環境裡耳濡目染,4歲時就有幸拜得京韻大鼓傳人趙桐光先生門下,有了這樣的娃娃腿功夫,為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後來,王惠結識了郭德綱,並嫁給他為妻。張雲雷則是在2001年正式進京跟郭德綱學藝,那一年張雲雷才9歲,小學還沒畢業,留著個小辮兒一直到十幾歲才剪,所以現在也有些粉絲也管他叫辮兒哥哥。當時的郭德綱「一窮二白」,收徒弟也沒有什麼花架子,就是老婆的表弟跟著他學相聲,而且因為年紀太小,還得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和吃喝拉撒。說是兒徒,但其實更像是郭德綱在養自己的兒子。
首次見面時,張雲雷在郭德綱面前亮過嗓子。郭德綱惜才,便教給他許多唱段,包括太平歌詞、蓮花落,一句一句地當面教。後來入社的德雲弟子學太平歌詞,大多都是聽著這位「90後太平歌詞老藝術家」的磁帶練。也正是因為當兒子養,郭德綱對張雲雷十分嚴厲,背貫口、背太平歌詞,但凡錯一個字,就是一個大嘴巴。這事還被郭麒麟當包袱說過,說王惠那會總用天津話埋怨,「德綱,我可跟你說啊,孩子大了,你不能總隨地打小辮兒!」
11歲那年,張雲雷正式拜郭德綱為師,成為德雲社雲字科的一員。在大師兄閆雲達之後,如今排行老二,後來人稱二爺,他的粉絲們故被稱之為「二奶奶」。同時也是在這一年,張雲雷不可避免的倒倉了,也就是俗話說的變聲期。在那段時間張雲雷變得極其不自信,因為唱不上去高音,覺得這是老天爺不賞自己這碗飯吃了,便離家出走回了天津,這一走就是六年。六年間,張雲雷為了謀生在飯店端過盤子,做過房地產中介,過得苦不堪言。
2011年,被王惠強行帶回了北京。雖然嗓子已經恢復如初,但六年的時間,足以讓那時的張雲雷對相聲的印象模糊,沒有那麼深的感情。回到北京跟郭德綱犟了一個星期才妥協,順勢借著德雲社15周年慶典的契機回歸了舞臺。
再從2015年開始為嶽雲鵬助演,無意中找到自己的舞台風格,憑藉《笑傲江湖》逐漸小有名氣,那時候的張雲雷如日中天。可惜演藝生涯剛有了氣色,在2016年8月,張雲雷就在南京出了事故,光是肋骨就斷了9根,全身多處粉碎性骨折,渾身一共一百多塊鋼板和鋼釘。能活下來已然是個奇蹟,直到經過152天的恢復後,還能重新站在德雲社2017年的大封箱舞臺上,更是蒙受老天爺的格外眷顧。
你說他是厚積薄發,這話沒毛病;你說他是一摔成名,也沒錯。因為如果不是那一場事故,張雲雷又怎麼會斷骨重塑,破繭重生?
「欺師滅祖」的相聲演員
都說相聲講究四門功課,「說學逗唱」,而張雲雷就只佔了個「學」和「唱」。在南京出事以前,他的舞台風格還都是「青城山下白素貞」那般妖嬈。直到17年再次重登舞臺後,倍感珍惜的張雲雷才知道愛惜的羽毛,從而轉變了自己的舞台風格。
至於「唱」,那是張雲雷自幼穩打穩紮的功底。為什麼說其他功課不行?這就要追溯到他小時候,一是張雲雷的嗓音條件確實不錯,郭德綱自然不會埋沒了人才;二是張雲雷那時候根本就沒有多麼熱愛相聲,從他倒倉結束後跟郭德綱犯擰就能看出來,彼時的張雲雷可是揚言,「只要不讓我說相聲,幹什麼都行!」
直到張雲雷自己主動開口要求再次登臺說相聲,郭德綱才正式讓他主攻「說」和「逗」。「唱」過於出彩,「說」和「逗」又開蒙太晚,所以他的相聲基本功相比同門師兄弟較為紮實,但還不夠突出,這也就是很多人get不到張雲雷講相聲的原因。
2018年,有人把張雲雷唱的《探清水河》上傳到了某視頻平臺,一夜之間張雲雷漲了30多萬的粉。不可置否的他火了,還曾與蔡徐坤等人一起登上明星top榜,一個在傳統藝術領域的相聲演員,居然有一天會和娛樂圈的流量小生們相提並論,也難怪郭德綱曾笑罵張雲雷,「相聲說成這樣,你也算是欺師滅祖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自《探清水河》火了之後,張雲雷的名字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每次採訪都會被問及,「你怎麼看待相聲界流量偶像的稱號?」。
張雲雷在《星空演講》裡,再次回應這個問題。他說是相聲哺育了他,現在該是我回報它的時候了。因為相聲他受到了關注,他也想通過「相聲界流量」的標籤讓更多的年輕人去接觸傳統藝術,喜歡傳統藝術。事實上他做到了,他對舞臺倍感珍惜,同時也充滿了感恩。更是把傳統藝術發揚光大。
但無論是張雲雷也好,亦或者是德雲社其他的相聲演員也罷。粉絲們似乎更想看的是閒白,也就是無關於相聲內容本身之外的東西,而真正的觀眾們想看的是相聲。往小了說,臺下的粉絲會不合時宜的搭茬,刨活兒,甚至會不明緣由的尖叫,導致整個作品的節奏被打亂。粉絲們的這些動作不僅會影響到他很難接收到觀眾對於作品本身真正的反饋,也影響到了真正想看相聲的觀眾。
偶爾一次無所謂,那麼兩次三次甚至再多幾次,誰都會記住「二奶奶」們,而不是張雲雷本人。再把粉絲效應往大了說,在得到張雲雷的首肯,官方粉絲團的一封律師函把「二奶奶」們護在了身後,還有三慶園事件,哪次不是粉絲行為,張雲雷買單?
在粉絲們看來,張雲雷是實力寵粉,和粉絲的感情是雙向的愛。那對不了解張雲雷的人來說,他的這些舉動不免有媚粉之嫌,也讓他受到了更多質疑。就像何炅在《朋友請聽好》中,談論到關於粉絲追星心態的看法,「不是靠你喜歡他變得更好,他是要通過自己努力變得更好。」粉絲們的素質和覺悟,都實實在在的影響到偶像的生命力,如果只是一味的捧殺,那麼最後受傷只會是偶像本人。
最後,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張雲雷不是郭德綱的小舅子,那麼時至今日他又會是什麼光景?我想如果沒了郭德綱的資源加持,那麼現在的張雲雷,應該是那個他自己也會偶爾懷念的,在舞臺上開開心心說相聲的普通相聲演員。
(原創作者:蜘蛛;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