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郭德綱更新博文:「讒夫毀士,如寸雲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風侵肌,不覺其損。」文末配了一張他在出演京劇《舉鼎觀畫》時的照片。
僅僅26字文言,迅速在網上引發關注,有知識的翻閱古籍,沒知識的找搜尋引擎,轉發區眾人紛紛猜測郭德綱這句話是何用意?
隨後,嶽雲鵬妻子鄭敏轉了發這條微博,並給出了正確回應:「不必理會那些惡言惡語,更不能因為甜言蜜語阿諛奉承而飄飄然,做人要堅定有原則。」像是對嶽雲鵬說的一樣。
其實,老郭這兩句話摘選自明代珍奇古籍《菜根譚》,況逢多事之秋,道出為人處世經驗:
搬弄是非或誣陷他人的人,就像一小塊浮雲遮住了太陽,用不了多久風吹雲散,就會真相大白;反而是那些甜言蜜語、阿諛逢迎的人,像縫隙裡吹來的邪風,侵襲肌膚,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
老郭寥寥數字,指明德雲社隱患所在,不得不服——在他身邊,用奉承的手段迎合別人的意圖,以及因為阿諛奉承而飄飄然的人大有所在!前半句是比較級的,屬於參照物。簡言之,他在劍指粉圈文化,告誡徒弟當心「捧殺。」
眾所周知,粉圈文化大多產生在流量明星身上。在德雲社之前,對於相聲演員,幾乎兩者沒任何交集。然而隨著張雲雷、郭麒麟、孟鶴堂、張九齡等顏藝雙馨的後起之秀走紅,德雲社這些相聲藝人也擁有了很多鐵桿粉絲。
說起來,2019年無論是德雲社,還是張雲雷,都是多災多難。
張雲雷在《歡樂喜劇人》受到廣大觀眾喜愛,實力圈粉一波後,因手術相關事宜,短暫退出。5月份他歷劫歸來,滿懷誠意地為觀眾奉上了一臺精彩的復出專場。沒想到第二天,因為張雲雷昔日調侃國難的視頻被扒出,瞬間遭遇口碑滑鐵盧, 一時間,爭議質疑聲雷動。
張雲雷道歉後,德雲社和本尊三緘其口。他是個公眾人物,有爭議很正常, 偏偏粉絲不依不饒,強詞奪理,到處樹敵,上演了一出「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真實戲碼。
當然,這部分粉絲的初心不能否定,他們自己也把自己感動到不行,不過,實際效果就是差一點讓小辮兒萬劫不復!這正如老郭所料,「捧」是行為,「殺」是結果。說句得罪人的話,粉絲群體,很多人是很無情的,會因一時愛也會因一時恨,從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甚至久而久之,可能還會出現相反的思潮,因曾被自己過譽而出現貶損的苗頭,例如六小齡童。 最後還是靠師父出面把事情擺平,應了那句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事實上,郭德綱曾不止一次「敲打」張雲雷,例如他在事發前發的博文:事忌全美,人忌全盛。這明明敲響了警鐘,偏偏張雲雷的粉絲愣是聽成了好話。當然,粉圈文化有弊也有利,粉圈化代表著相聲的受眾更加年輕和受歡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吵一吵也正常,這樣有了關注度,一點沒有爭議了才是真糊了。但要深刻意會老郭所說的「事忌全盛。」
無獨有偶。不久前,德雲社九字科門長張九齡,亦深受「粉圈文化」的侵擾。
粉絲不知從什麼渠道,總能獲悉張九齡的行程安排,並早早守候。
面對私生飯的無處不在,如影隨形,張雲雷這人很直且善良,想到什麼說什麼,不委屈自個兒,也更不會傷了別人。反觀張九齡的做法就乾脆許多了!他登錄微博小號發文怒懟:我不想在回家飛機上互動,沒必要次次飛次次挨著。隨後受到了網友的發聲力挺。
看來,張九齡年齡不大,面對「捧殺」,還是有一手的。
如今,張九齡和王九龍獲郭德綱力捧,登上了笑傲江湖, 離紅只差一步。而張雲雷在反省一段時間後,再次復出。可以看出這期間他下了不少功夫,對於作品中不當之處,他斟字酌句的進行了修整, 去了很多糟粕,連成名作《探清水河》都進行了改動。而復出當天演出現場的粉絲,品行也令人刮目行看,她們少了昔日的瘋狂,多了幾分用心欣賞。
聽相聲本是一種享受,是欣賞演員笑的藝術,讓人忘掉煩惱。 但是有的演員粉絲多了,小編反而不愛聽他的相聲了,因為刨活的人越來越多,因為越來越多的規矩讓人不想靠近。當然,這跟演員本身沒有關係,但是聽相聲就圖一樂, 底下一陣尖叫,忒傷耳朵,完了還要做這個做那個,尤其一句話說不對就要被罵,煩都煩死了,還怎麼樂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