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小記者走進長沙市國家綜合檔案館品讀檔案、歷史與文明

2020-08-27 韶華少年

「記錄歷史,傳承文明」。8月14日上午,40名湖南日報小記者「打卡」長沙市國家綜合檔案館,學習檔案知識,了解紅色檔案背後的故事,學習長沙本土的歷史文化。

穿過檔案文化廣場,小記者們參觀了《人民的勝利——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長沙和平解放70周年專題展》,通過館藏的歷史檔案學習長沙的和平解放過程,了解檔案與歷史的關係。

檔案記錄歷史,為小記者們做講解的老師劉利平介紹道:「2000年的時候,長沙市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約30萬卷檔案,現在館藏約100萬件檔案。」這麼多的檔案資料如何查閱?小記者們學習了查檔制度和流程,觀看了開放方案目錄,並親身體驗了查檔流程。體驗環節,檔案館還為湖南日報小記者們特別展示了館藏的1949年第一份《新湖南報》影印件。

檔案傳承文明。長沙市國家綜合檔案館是長沙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了讓小記者進一步了解檔案與文明的關係,活動還邀請了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長沙著名古建築專家、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推動委員會委員劉叔華,為小記者們講述長沙古城故事。劉叔華告訴小記者們:「長沙市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嶽麓書院。」他為小記者們介紹了長沙市名稱的來源、四大古城門以及「山水洲城」名稱的來源等知識,「山水洲城」分別代表嶽麓山、湘江水、橘子洲和長沙城。

體驗採訪環節,對長沙3000年歷史如數家珍的劉叔華為小記者們一一答疑,並著重介紹了文夕大火的歷史故事和湖南省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工作。當小記者們問到「從事長沙古建築保護工作以來最自豪的事情是什麼」時,他說:「我最自豪的是在1983年參與了天心閣的修復設計工作。老建築背後是一座城市的記憶,希望你們多多關注長沙古建築,傳承長沙歷史文明。」

(稿件來源於:湖南日報小記者長沙組委會)

相關焦點

  • 長沙市檔案館「怡康堂藥局股折」等檔案再現民國股事 - 湖南頻道
    長沙晚報記者 周和平 翻拍  長沙晚報記者 周和平    如今,股票早已走進尋常百姓生活。賣股票,籌資本金;買股票,當股東。早在民國時期,如此「股經」也是不少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昨日,在長沙市檔案館,當《怡康堂藥局股折》《長沙市工商戶檔案》等珍貴檔案解密展示,一段關於民國時期的「股」事在抖落歲月風塵後一一呈現。
  • 長沙市檔案館「怡康堂藥局股折」等檔案再現民國股事
    長沙晚報記者 周和平 翻拍  長沙晚報記者 周和平    如今,股票早已走進尋常百姓生活。賣股票,籌資本金;買股票,當股東。早在民國時期,如此「股經」也是不少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昨日,在長沙市檔案館,當《怡康堂藥局股折》《長沙市工商戶檔案》等珍貴檔案解密展示,一段關於民國時期的「股」事在抖落歲月風塵後一一呈現。
  • 查檔案的市民,錦江區檔案館已搬遷至這裡……
    今年6月9日是第十三個國際檔案日提起"檔案"二字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個人資料是檔案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歷史更是檔案今天記者將帶您探秘錦江區檔案館去看看在那裡都能查詢到些什麼樣的檔案錦江區檔案館是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成立於
  • 太原市檔案館與太原科技大學合作翻譯日文檔案
    運城市橫水鎮、臨汾侯馬市……當這些地名出現在親手翻譯的抗日戰爭日文檔案裡時,太原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的學生們覺得這段歷史似乎就在眼前。能近距離感受真實歷史且為抗日戰爭日文檔案翻譯工作貢獻一份智慧,大家覺得無比光榮和自豪。  目前,太原市檔案館正在開展一項國家編纂項目——《抗日戰爭檔案彙編》。
  • 【小記者習作選登】《一次意義深刻的採風活動》、《檔案之旅存夢想 》
    因為小記者俱樂部當天組織我們小記者到市檔案館採風。八點半,我們準時從報社出發,35名小記者分成兩個小組,步行前往檔案館。我們走了大約20分鐘的路程,就來到了檔案館的門口。此刻,大家的興奮勁就甭提了。首先,我們進行了籤名活動,然後在檔案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地列隊走進展廳。
  • 自治區檔案館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翻譯整理工作完成
    8月31日,記者從自治區檔案館獲悉,近日,自治區檔案館「對館藏日偽時期歷史檔案編譯建立專題目錄資料庫」項目順利通過國家檔案局驗收,標誌著該館歷時4年的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翻譯整理工作全部完成。據介紹,自治區檔案館館藏日偽歷史檔案共1300餘卷,時間跨度從1932年至1945年,主要是偽蒙疆政權和偽興安省政權形成的、日本侵略者潰退時未及徹底銷毀的檔案,內容涉及中國共產黨、抗日抗聯、國民黨、蘇蒙英美德意法等國的情報信息和治安防諜、人事庶務、社會經濟財政、文教醫療衛生等各個方面,全面記錄和反映了日本侵略者對內蒙古的殖民掠奪。
  • 2020年湖南日報小記者組委會大型教學老師招聘
    個人的努力加上歷史的進程才能收穫成功的果實「傳媒+教育」的融合創新成就的不僅是一個稀缺的教育平臺也是一份值得追求的生命事業湖南日報小記者組委會>啟動2020年教學老師大型招聘為小記者們尋找最好的你!招聘崗位15名校園教學老師 崗位職責負責湖南日報小記者進校系列課程的授課
  • 內蒙古檔案館完成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翻譯整理工作
    中新網呼和浩特8月31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檔案館31日對外消息指,該館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翻譯整理工作項目順利通過中國國家檔案局驗收,標誌著該館歷時4年的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翻譯整理工作全部完成。
  • 湖南芷江意外發現毛澤東學生檔案 湖南一師畢業
    圖為毛澤東在湖南一師畢業時的部分畢業檔案。(資料照片)  華聲在線-湖南日報1月9日訊(記者 肖軍 黃巍 通訊員 龔衛國 唐昭軍)近日,芷江檔案館工作人員在清理民國檔案時,發現了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湖南一師範畢業時的檔案。
  • 湖南日報小記者首個校園示範基地落地長沙德馨園小學
    新湖南客戶端10月29日電(通訊員 李嫻 章斌)「我是新時代的陽光少年,我在國旗下莊嚴宣誓:『我志願加入湖南日報小記者,從小聽黨話,永遠跟黨走......』」29日上午,首批湖南日報小記者穿著藍色的小馬甲,戴著鮮豔的紅領巾,在全校師生面前莊嚴宣誓,湖南日報小記者全省首個校園示範基地落地足球特色名校——長沙市德馨園小學。
  • 湖南日報小記者開展「愛眼護眼」活動
    新湖南客戶端6月8日訊(通訊員 賀卓)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為了讓小記者了解愛眼護眼的專業知識,6月7日,湖南日報小記者婁底組委會分批組織80餘名小記者走進雙峰潤明眼視光門診部,探究眼睛的奧秘。「生活中有哪些壞習慣會影響我們的視力?」
  • 嶽陽市科技館「科普之夏」親子活動走進博物館、檔案館
    (記者 唐忠明 通訊員 周杰)8月8日,在嶽陽市科技館展廳,現場氛圍熱烈,不時發出陣陣歡呼聲和掌聲……科技輔導員正在為孩子們表演「法老之蛇」「海底火山」等科學實驗,孩子們被神奇的化學現象深深地吸引,他們細心地觀察,努力探知科學的奧妙與神奇。
  • 2019年度嶽陽市檔案館工作總結
    國家級重檔保護與開發項目《嶽陽民國時期民族工商業檔案彙編》已成書出版,全書10萬字,圖片784張,為研究嶽陽商會演變和民族工商業發展提供了權威的第一手資料;開展省級科研課題《機構改革後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項目導向型組織研究》、市級重點課題《嶽州開埠對構建嶽陽開放帶動新格局的借鑑意義研究》和自主科研課題《非遺檔案管理研究》研究,其中,前兩個課題已完成結題,後者正在全面調研。三是緊扣特色創品牌。
  • 德國科隆歷史檔案館坍塌 65000宗檔案葬身廢墟
    德國科隆歷史檔案館突然整體坍塌  65000宗檔案葬身廢墟  宗檔案葬身廢墟  德國西部科隆市歷史檔案館3日突然坍塌,同時引發周邊建築出現不同程度坍塌和下沉。同時令科隆人痛心的是,大批珍貴歷史文獻、影像資料也葬身廢墟。  就像災難片一樣  當地時間3日下午2時(北京時間21時),位於科隆市中心的科隆歷史檔案館內傳出「怪響」。在響聲持續數分鐘後,這棟6層大樓突然轟然倒塌,緊接著十分鄰近檔案館的兩棟公寓樓部分樓體隨之連帶倒塌。
  • 走進檔案館∣感受城市記憶 重溫「四史」經典
    ,歲月凝固於檔案之中。奉賢區檔案館始建於1959年5月,作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發揮著檔案保存、展覽教育、文化傳播等功能,是展示奉賢歷史文化、社會變遷和發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賢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
  • 大學生翻譯抗戰檔案重溫歷史 - 山西晚報數字報
    運城市橫水鎮、臨汾侯馬市……當這些地名出現在親手翻譯的抗日戰爭日文檔案裡時,太原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的學生們覺得這段歷史似乎就在眼前。能近距離感受真實歷史且為抗日戰爭日文檔案翻譯工作貢獻一份智慧,大家覺得無比光榮和自豪。  目前,太原市檔案館正在開展一項國家編纂項目——《抗日戰爭檔案彙編》。
  • 離石區江陰中學學子暑期走進市檔案館在檔案展中接受紅色教育
    認真聆聽講解8月11日,來自離石區江陰中學的學子們來到市檔案館開展暑期研學活動,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解檔案知識,接受紅色教育同學們首先參觀了「檔案見證呂梁發展 歲月凝望歷史變遷」——新中國成立以來呂梁發展檔案圖片展。一份檔案,一段歷史;一張圖片,一段過往……同學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講解,跟隨一份份檔案,跨越時空,重溫自己可愛的家鄉——呂梁的歷史變遷。
  • ...上的幸福——首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大賽走進湖南佶福餐飲
    新湖南客戶端訊(記者 範莉娜 視頻 龍力 攝影 李雲建)讀黨報能讀出企業家的創業心聲嗎?讀黨報能讓企業員工產生情感共鳴嗎?答案是肯定的!10月18日,由交通銀行與碧桂園支持,《放學後》與《科教新報》聯合執行的首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大賽走進湖南佶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佶福餐飲),十多位員工朗讀了《湖南日報》頭版文章《不忘初心使命,永立時代潮頭》,開篇的一句話「成就巨變的,是那些永遠不曾改變的」,便是這家企業的真實寫照,也讓員工們朗讀起來更顯激情澎湃。
  • 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開館 可存放檔案120萬卷
    青島新聞網12月17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上午,位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長白山路的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和西海岸新區檔案館正式開館。據介紹,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和西海岸新區檔案館項目於2018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今年10月完成了相關驗收工作,總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市檔案館工商館與西海岸新區檔案館同體辦公。
  • 湖南日報小記者探索一粒米的故事
    新湖南客戶端12月22日訊(通訊員 蔣劍輝)12月20日,來自衡陽高新區柘裡渡小學的湖南日報小記者們走進湖南角山米業有限公司,探索一粒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