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2月17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上午,位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長白山路的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和西海岸新區檔案館正式開館。
據介紹,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和西海岸新區檔案館項目於2018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今年10月完成了相關驗收工作,總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市檔案館工商館與西海岸新區檔案館同體辦公。整個建築地下兩層,地上九層,設有檔案庫房、文檔利用區、檔案展廳、學術研究中心、辦公區等等,預計2021年正式對外提供服務。
兩館統一規劃統一建設 與市檔案館互聯互通
據介紹,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和西海岸新區檔案館為統一規劃、統一設計、一體建設、獨立運行,總建築面積60090平方米,屬二星綠色檔案館。其中,市檔案館工商館建築面積25860平方米,設計存放檔案120萬卷。
西海岸新區檔案館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設計存放檔案110萬卷,西海岸新區人防工程建築面積16230平方米。西海岸新區檔案館展廳由「風起古琅琊」「百年滄桑史」「開啟新紀元」「潮湧西海岸」「奮進新時代」「風情西海岸」六個單元組成,凸顯西海岸歷史文化的風採氣韻。
「合建的工商館和新區館是集檔案接收、保管、利用、展示、研究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檔案館,將逐步建成青島市新的檔案保管基地、利用中心、展示中心和學術研究中心。」青島市檔案館副巡視員劉旭剛介紹,目前,兩館文檔查詢服務已與市檔案館互聯互通,可提供全市館藏開放檔案「現場通辦」服務。
劉旭剛告訴記者,正在籌建中的檔案歷史文化交流與學術研究中心,將與城市歷史、工商歷史學者、愛好者等社會力量開展廣泛合作,開辦沙龍、講座、論壇等交流活動,編輯出版學術成果,推進青島檔案的研究開發與利用。
將設三大展廳 解讀青島獨特的工商發展之路
在現場記者了解到,工商歷史博覽中心目前正在建設中,中心以「城市記憶之海」為設計理念,三層展廳圍繞夢回、夢深、夢想三個主題,將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機地結合起來,打造「服務市民的體驗空間」、「文史資料的展示空間」和「青島文旅的網紅地標」,真正成為「活」起來的檔案空間,全面解讀青島獨特的工商發展之路。
一層展廳主題為「夢回」,主要是「青島老街裡的場景復原」,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2處建築來展示,真實反映了各個時期青島商業歷史;部分場景還開闢展廳,展示相關檔案和實物;二層展廳主題為「夢深」,為工商通史館,主要以編年體的展示邏輯進行布展,設置了多條軸線將整個空間串聯起來;三層展廳以「夢想」為主題,是現代科技的工商體驗館,側重於工業產品的展示與體驗。三個展廳在理念、內容和展示路徑上將實現緊密聯繫、各有側重,也彼此互補,通過應用新一代數字多媒體技術,力求全方位提升展示效果的先進性、互動性和可視化。
據介紹,在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室外的下沉廣場等場地,會放置一些從各企業徵集的有代表性的工業遺產,充分展示青島工商歷史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努力建成國內領先的「青島工商歷史展覽中心」。
工商館可容納120萬卷檔案 首批檔案已入庫
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設有紙質檔案庫、音像檔案庫、珍藏庫、實物檔案庫、圖書資料庫等,每個庫房都設有過渡間,總使用面積約4300平方米,預計可容納120萬卷檔案。
劉旭剛介紹,今年10月,青島市檔案館工商館已經先行將青鋼轉型升級遺留的6.7萬卷(件)檔案接收入庫,為國企改革做好檔案服務保障,也啟動了工商館接收檔案的試運行序幕。12月,從市檔案館遷入第一批工商檔案3.6萬卷。工商館啟用後,還有約20萬卷工商檔案將陸續遷移入庫。同時,工商館還將啟動國有企業已故職工檔案接收試點工作。預計到2022年底,將接收交運集團、華通集團、青鋼集團約6萬卷已故職工檔案進館保存。根據設計,工商館庫房將至少保證在10年內,可以滿足青島市工商檔案的儲存與保管。
「庫房採用的是目前國內最為領先的設施設備。庫房空氣品質實現全自動控制,包括溫度、溼度、空氣潔淨度的調節和控制等。」負責工商館建設工作的秦清波介紹,庫房採用全自動火災報警系統和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調歸卷系統採用了高清攝像、人臉識別門禁、防盜報警探測等技術防範措施,可最大程度上保護館藏的珍貴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