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高級英語教師遭忽悠 花光積蓄買「保健品」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退休高級英語教師遭忽悠 花光積蓄買「保健品」

■ 一張紙條騙走老太幾千元 屠仕超 攝

  退休的高中英語教師,被保健品推銷員忽悠,幾年下來,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我高級職稱,每月退休金5800元,全扔在保健品上了,可以說現在『身無分文』。」昨天下午,89歲的薛阿婆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本報。薛阿婆說,買來的保健品一沒正規收據,二沒發票,如今回想起來,「上了大當了」!

  廿多萬保健品無發票

  薛阿婆是本市一所知名重點中學退休老師,沒有老伴、子女,她一直一個人生活。2009年的一天,因鄰居介紹,她認識一名保健品推銷員,推銷員自稱是「量健公司的」。推銷員給薛阿婆量了血壓,檢查身體,並對她的起居生活噓寒問暖。「薛阿婆啊,你一個人在世上,錢要來有啥用?用錢買保健品,把身體吃得棒棒的,長命百歲最重要……」推銷員像兒女一般關心薛阿婆,很快,老人對他們非常信任。

  於是,短短幾年裡,薛阿婆就從保健品推銷員那裡買來一大堆保健品:一氧化氮膠囊、美國細胞食物……每次一買就是好幾萬,薛阿婆偷偷瞞著家裡人。「直到現在,家裡還有兩大箱保健品,沒有拆封呢!」說起薛阿婆買保健品的經歷,家人搖頭嘆息。

  但買了這麼多保健品,就是沒有相關發票,幾乎每次都是現金交易。記者看到薛阿婆的工商銀行定期一本通存摺、活期一本通存摺,老人的主要退休金都在兩本存摺上。記者發現從2009年開始,頻繁有大筆現金支取,一取動輒兩三萬,總數超過二十萬元。薛阿婆說,自己平時生活很節儉,沒有其他愛好,這些辛苦積攢的退休金差不多都買了保健品。現在,兩本存摺上,一本存摺餘額是零,一本存摺餘額226.97元。

  吃下保健品出現腹瀉

  今年3月,薛阿婆又聽信其他公司保健品推銷人員,買了「龍灣牌天力士膠囊」、「惠信牌鑫淼鑫膠囊」,吃了後腹瀉不止,臉上慘白。薛阿婆回憶,當時保健品推銷人員組織老年人去外地旅遊,在旅遊途中給他們推銷保健品。當時,薛阿婆身上沒有帶足現金,推銷員就在回上海後,來到薛阿婆家中,等她拿出存摺,再陪她去銀行取出現金。因為薛阿婆存摺上的錢幾乎花完了,保健品推銷員就寫了一張紙條。

  記者看到這張紙條,上面寫著「今收到薛現金7000元,欠7780元於下月付。2014年3月21日。」紙條上還有推銷員的姓名、手機。薛阿婆還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自己實在沒錢了,否則肯定不會「欠債」的。

  昨天下午,記者撥通推銷員手機,他表示,確實賣了保健品給薛阿婆,但薛阿婆是自願的。記者致電楊浦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檢查後發現,薛阿婆買的「龍灣牌天力士膠囊」,在保健食品數據信息庫裡查不到。換句話說,「龍灣牌天力士膠囊」是非保健品。

  身無分文老淚縱橫

  「這些保健品推銷人員,就是利用薛阿婆是一個孤老,缺乏溫暖,所以趁機給她虛情假意的關懷,一個勁兜售價格虛高的保健品。這樣的行徑,真是惡劣無比。」薛阿婆家人非常憤怒,他們表示,準備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相關保健品公司及推銷人員的責任。

  薛阿婆說,現在自己銀行存摺上都「清空」了,萬一生病了,連醫藥費都付不起。「我今年89歲了,晚年生活被保健品徹底毀了。」說到動情處,薛阿婆老淚縱橫。(記者 屠仕超)

相關焦點

  • 退休高級英語教師遭忽悠 花光廿多萬積蓄買"保健品"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退休的高中英語教師,被保健品推銷員忽悠,幾年下來,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我高級職稱,每月退休金5800元,全扔在保健品上了,可以說現在『身無分文』。」昨天下午,89歲的薛阿婆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本報。薛阿婆說,買來的保健品一沒正規收據,二沒發票,如今回想起來,「上了大當了」!
  • ...花光廿多萬積蓄買"保健品"-薛阿婆 保健品 推銷員 存摺 膠囊...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退休的高中英語教師,被保健品推銷員忽悠,幾年下來,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我高級職稱,每月退休金5800元,全扔在保健品上了,可以說現在『身無分文』。」昨天下午,89歲的薛阿婆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本報。薛阿婆說,買來的保健品一沒正規收據,二沒發票,如今回想起來,「上了大當了」!
  • 2老人花光積蓄買保健品,商家:夫妻都活到100周歲,獎勵300萬…
    2老人花光積蓄買保健品,商家:夫妻都活到100周歲,獎勵300萬…我們知道,當子女長大成年之後,他們就會離開父母組建自己的家庭。老人們沒有子女相伴之後,就會覺得有些孤單。近日就有這麼一個報導,2老人花光積蓄買保健品,商家:夫妻都活到100周歲,獎勵300萬!我們看怎麼回事。近日柴某的父親遭遇了一場車禍,四天之後不幸離世。可是當她回到父母家中時,卻被父親臥室裡面的場景給驚呆了。只見房間裡面床上、地板上、柜子頂上,全部都是各種各樣的保健品。而且這些保健品大都還沒有開封,關鍵是其中很多都已經過期了,根本就不能吃。
  • 大媽被忽悠買一屋子保健儀 沒得到健康反背外債
    72歲的王大媽,平時省吃儉用,為了健康,偏愛購買各種保健品,在她家裡大大小小13個紙箱子裡裝滿了這幾年買的部分藥品,總共有30多個品種,投資近40萬元。保健品並沒有給她帶來健康,留下的除了一身的病痛就是沉重的外債……  「先把老命保,一分也少不了」  王大媽:「別嫌你的工資少,先把老命保,只要老命在,一分也少不了。你看,這不是大實話?」  王大媽今年72歲,是山西省太谷縣的一位退休小學教師。
  • 成都八旬空巢老人被忽悠 7萬積蓄買千瓶保健品
    花7萬元買來的一大堆保健品,好多都還沒開封。  兩個兒子都不在身邊,81歲的黃秀麗(化名)和82歲的老伴在成都一小區獨自居住。前年,兩人聽了一次講座後,開始半信半疑地先後八次買下近千瓶保健品,一共花費了7萬元積蓄。  3月18日,指著一天前剛花了9千元購買的6種「治癒藥品」,黃秀麗說,明明就對以前購買的藥品產生懷疑了,聽到別人一說可以治病,還是買了。  華西都市報熱線96111曾多次接到有關投訴,稱一些商家忽悠老年人購買保健品。
  • 老父親沉迷購買保健品,兒子無奈拿走他的存摺:有見過整車的買?
    對此兒子小周表示,這一定是保健品的推銷電話,過一會一定會在響起來的。兒子小周說父親這幾年購買保健品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一輩子20多萬的積蓄都已經花完了,還到外面去借錢,上次給父親搬家時,整整兩車的保健品。提及父親對保健品的痴迷,小周的言語間充斥著無奈,而更讓他苦惱的是在把二十萬積蓄都花光了的情況下,父親老周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醒悟,還是在持續的購買保健品。
  • 老夫妻沉迷保健品,10年花光50萬積蓄,卻連7年前的貨都還沒領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注重養生,也有許多人會花錢買一些保健品。相對來說,老年人就是保健品市場上最大的消費群體,很多老年人都會買一些保健品來增強體質,延年益壽。但是,過分依賴保健品肯定會適得其反,比如說陝西的這一對老夫妻就在10年裡花費了50萬購買保健品。
  • 一生積蓄三十多萬全買保健品 醫院急救時卻拿不出錢
    可是在繳納手術費的時候,何大媽卻拿不出錢來,老兩口三十萬的積蓄上哪去呢?聽說了這事兒,何大媽的女兒急得要跳樓,幸虧被家裡人一把抱住。何大媽向家人坦白,這十多年來,她幾乎把所有的積蓄,差不多有三十多萬元,全都用來買保健品了。
  • 81歲老人去世遺產只有一屋保健品 商家承諾:活到100歲獎勵100萬
    「錢花光了,人也沒了,還留下一屋子的保健品!」近日,市民柴女士向新民晚報反映發生在她父母身上的事情,語氣頗為激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5年內花光二老所有積蓄「老夫妻倆十幾萬元積蓄,在近五年內,全部都用來買保健品了!」柴女士氣憤地告訴記者,自己的父母共育有五個子女,平日裡來看望他們時,卻只允許在客廳裡見面,「直到今天整理遺物時,我才發現這麼多保健品都被他們用布蓋著,藏了滿滿一房間!」
  • 孩子打遊戲花光爺爺10萬積蓄,別到這時才喊著培養孩子金錢觀
    (本文約1627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孩子打遊戲花光爺爺10萬積蓄,別到這時才喊著培養孩子金錢觀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父母由於忙於工作把孩子交給了老人,這種陪伴上的缺失往往會讓孩子產生很多心理問題,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其實這也正反映了家長教育的失責,沒有家長正確的引導,孩子的金錢觀很容易變得畸形,就如同新聞中打遊戲花光了爺爺十萬元積蓄的孩子。
  • 高級女教師60歲退休,動了誰的奶酪?
    高級女教師60歲退休,動了誰的奶酪?、高級女教師60歲退休的話題很多,說得最多是不外乎幾點:一是高級女教師55歲不退休,佔了高級指標和崗位,導致年輕的老師職稱評不上來;二是女教師拿了高級職稱後,只象徵性上課,或只上副科,重的活都是年輕的做;三是高級女教師55歲不退休,就別想著學校照顧,要按滿負荷工作量安排;四是能評上高級職稱的,享受了不少的潛規則的好處,優秀和先進全給拿完了。
  • 九旬老人砸200萬買保健品 遇上真誠的推銷員也下單
    (原標題:杭州老媽砸200萬買保健品!口袋裡就剩10塊錢,推銷人員一句話讓她徹底淪陷)「我真是入了迷了,買了這麼多保健品,根本吃不完啊。」杭州92歲的梁奶奶指著滿屋子的保健品說。如果不是口袋裡的生活費只剩下10多元,恐怕梁奶奶還不會意識到自己買保健品過了頭。
  • 「摳門」教師退休20多年 捐出上百萬積蓄支持教育
    84歲的王美卿是蘇州石梅小學退休教師,退休後,她總共捐了110多萬積蓄給學校。新學期,她又捐出部分退休金,鼓勵年輕教師創新教學。面對孩子,王美卿總是有用不盡的熱情和精力。1998年,王美卿正式退休,可她依然堅持每天準點到學校,和年輕教師探討教學方法。被蘇州外國語學校聘請為執行校長時,王美卿獲得了一筆獎金,她用其購買了掃描儀、數位相機、電風扇,並都全部捐給了學校。
  • 深觀察|別讓保健品推銷員比你更懂你的父母
    妻子買保健品買到家裡沒錢吃飯,買到要用扁擔挑上樓,吃得丈夫鬍子頭髮都掉光。老年人沉迷於買保健品,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時不時還以極端方式登上社會版頭條,讓人唏噓:青島一位60歲老人花10萬元購買保健品後被坑,留下遺書在海邊自殺身亡;重慶一大媽為了買保健品,耗盡老兩口節儉一輩子省下的30多萬積蓄,導致老伴重病無錢醫治,女兒急得要跳樓……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那些因為「劇情」、細節、損失錢財、釀成後果不具有「爆點」而沒被報導的案例,還不知有多少。
  • 花光積蓄給男孩買相機你願意嗎?我不
    在MV故事中,賣奶茶的為了心愛的男孩買相機,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到最後考入了理想的院校,而賣奶茶的女孩依舊在賣奶茶,明明什麼都沒有了,卻還在為了男孩子的夢加油。雖然,最後男孩學業有成回來找到女孩,也算是完美的結局。但不得不說,女孩這樣的決定猶如一場賭博,賭對了自然是好,但錯過了就什麼沒有了。
  • 高級教師與正高級教師相比,退休後,養老金相差多少
    中小學教師的養老金待遇高低,與在職時的工資有關,而在職工資又與職稱高低有關,一般來說,職稱高,工資就高,職稱低,工資低,所以高級教師與正高級教師相比,退休後,正高級教師的工資要高不少。不過,要弄清高級教師與正高級教師退休後,養老金相差多少,是很難的。因為養老金的多少與繳費年限有關,與繳費基數有關;繳費基數又與在職時的崗位工資有關,還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等有關。
  • 4年狂買20萬元保健品,堆滿整個屋子!突發腦梗後,她開始後悔了…
    老人介紹,她在2015年去聽了第一節課,賣保健品的人告訴她,吃了保健品後,就不需要再服用降壓藥了。正如2019春晚蔡明葛優小品《「兒子」來了》一樣,第一節課後,各種保健品推銷瞄準和黃婆婆一樣的老年人群體,推銷員到處認「爸爸」「媽媽」,總用溫情忽悠老年人。
  • 北京破獲特大保健品詐騙案,涉及老人453人,金額2900萬元
    隨著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個人收入逐年提高,人們對養生保健高度關注起來,特別是老年人,在養生保健品方面投入的資金也是非常多的,但是老年人對新型行業發展不是特別了解,對風險判斷以及防範意識和能力都比較弱。那麼一些失去良知的騙子,極端趨利,就利用老年人這一弱點,去想方設法涉及騙局、套路忽悠老年人上當受騙。
  • 老年人保健品騙局背後:買保健品就為每天去店裡聊天-飢餓營銷 食物...
    原標題:老人「豪擲」生活的背後  歷經半個多世紀風雨的老人,為何將省吃儉用存下的積蓄拱手交給保健品和理財公司?這無論如何稱不上輕率的決定背後,是騙子們深諳社會人群心理的勝利。  歷經半個多世紀風雨的老人,為何將省吃儉用存下的積蓄拱手交給保健品和理財公司?這無論如何稱不上輕率的決定背後,是騙子們深諳社會人群心理的勝利。  逼真  穆英1949年生,退休前從事法律工作,卻栽在一家理財公司手裡。該公司租下高大上之地的2層樓面,請「四大」之一的會計師事務所做風險控制,包裝得無懈可擊。
  • 「一個大木櫃忽悠我爸掏了3萬5!」
    「一個大木櫃忽悠我爸掏了  3萬5!」  奸商實在太坑人——這是快報發出「3·15維權召集令」以來,受害消費者流露的一致心聲。  這兩天,200多名讀者撥打快報熱線96060,紛紛揭露奸商設置的「溫柔陷阱」。快報記者整理後,列出十大消費陷阱排行榜(按照投訴數量排名,投訴越多,排名越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