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香港的變種猩紅熱 抗生素為啥殺不死

2020-12-18 紅星新聞網

肆虐香港的變種猩紅熱 抗生素為啥殺不死

2011-06-29 07:08:11   來源: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編輯: 申海娟(實習)   跟帖條  進入跟帖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向來毒性溫和的猩紅熱,今年突然肆虐香港,先後導致香港一7歲女童和一5歲男童死亡,疫情為近10年來最嚴重。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向來毒性溫和的猩紅熱,今年突然肆虐香港,先後導致香港一7歲女童和一5歲男童死亡,疫情為近10年來最嚴重。

    猩紅熱為何今年突然 「發飆」?似乎與濫用抗生素脫不了干係。對此,天府早報記者採訪了四川省人民醫院老年感染科主任唐榮珍,她介紹,不符合原則、指針使用抗生素,將可能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使用不當的,還可致命。

    猩紅熱抗藥性猛增?

    常用抗生素 細菌也穿「盔甲」

    香港媒體稱,致病的M12型甲類鏈球菌,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比率超過60%,比以前的10%至30%猛增了一倍多。以前用於治療猩紅熱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今已無效。

    常有人患了感冒就買回一堆抗生素,卻吃了幾天也不見好轉。為什麼?用藥不正確。四川省人民醫院老年感染科主任唐榮珍解釋,80%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有效。常常用抗生素治非細菌感染性感冒,會有什麼後果?細菌耐藥!唐榮珍打了個比方,人類一次次地用抗生素去攻擊細菌,細菌就會製造一身「盔甲」來武裝自己,以抵抗抗生素的侵襲,「細菌也想要生存下來,鋼鐵就是這麼煉成的。」

    「一種抗生素被研發出來,需要10年;人體對一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有專家說最短只需要2個月。」如果持續濫用抗生素,當沒有新一代抗生素出來時,該怎麼辦呢?唐榮珍提醒大家,合理使用抗生素,不要把自己逼上無藥可用的地步。

    猩紅熱細菌基因變異?

    這是細菌耐藥性的一種情況

    香港大學解構猩紅熱致病細菌的基因圖譜後,發現出現基因「洗牌」。M12型甲類鏈球菌有3%基因排序已經改變。專家分析,細菌基因重組後,人類現時的免疫系統難以辨別及控制新病菌,導致病菌可大量繁殖入血,造成敗血性猩紅熱,致死亡率上升。

    甲類鏈球菌基因遭「洗牌」?唐榮珍認為這並不難理解,基因突變、基因變異只是細菌耐藥性的一種情況。細菌產生耐藥性,包括幾種常見情況,一是基因突變,二是膜通透性改變,「藥物需要滲透細胞膜上的孔達到治療目的,但這些孔被堵住了,就像篩子被堵,水流不下去一樣。」

    相關知識>>>鏈黴素致聾慶大黴素傷腎臟其實抗生素本身也有「毒」

    唐榮珍表示,抗生素對殺滅細菌確實有效,但對人體也有傷害。

    鏈黴素致聾,也許市民還有印象。有的醫生在沒有掌握足夠的抗生素知識時,把青黴素和鏈黴素聯合使用,治療肺炎、扁桃體炎等疾病,卻在使用量等上面出錯,導致一些孩子耳聾。此外,慶大黴素、頭孢一代等對人體腎臟有傷害,特別是易導致小朋友患間質性腎炎。

    再比如,抗結核藥物會傷害人的肝臟,「我曾接過一個病人,吃抗結核藥物吃到肝衰竭。」 天府早報記者宋建琴

相關新聞

已有位網友發表了看法,點擊查看 馬上發帖 | 複製網址
分享到:               

我要報料(有獎報料:20元--1000元)

  • 網絡報料臺 隨時隨地 極速報料
  • 虛假新聞舉報郵箱:jubao@chengdu.cn  虛假新聞舉報電話:028-86007301
  • 電話報料:028-82001115              郵箱報料:qssbaoliao@126.com
  • QQ報料:  

更多新聞搜索:

相關焦點

  • 猩紅熱變種香港男童再被奪命
    據香港媒體報導,繼上月7歲女童不治後,猩紅熱肆虐香港21日再奪一命,為今年第二宗死亡個案。香港猩紅熱感染個案在過去3日急增47宗,飆升至466宗,並再奪5歲男童性命,顯示細菌可能在小區廣泛流傳,不排除猩紅熱已在小區暴發的情況。港大經研究後發現,引起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已發生基因變異,增加了細菌傳播力。
  • 香港五歲男童因猩紅熱死亡 所在幼兒園停課
    人民網6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專襲兒童的猩紅熱繼續肆虐香港,今年至今確診病例較去年急增2.6倍至466宗,預料整個夏天疫情不會回落,昨日更出現香港10年來第二宗死亡個案。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最新一宗懷疑猩紅熱死亡個案,死者為一名5歲男童,病童本月15日發燒,19日到送入院留醫,出現沙紙狀紅疹等猩紅熱病徵,病情惡化,延至昨晨不治,臨床死因為猩紅熱及中毒性休克綜合症。該童血液樣本發現有鏈球菌,須進一步化驗確定是否甲類球菌感染。男童就讀的沙田乙明恏救世軍田家炳幼稚園,立即由今日起停課一周。
  • 專家提醒劃下皮膚可辨別猩紅熱
    近日,向來毒性溫和的猩紅熱肆虐香港,今年累計造成564例個案,5家學校爆發疫情,並造成兩名幼童死亡,這是近十年來猩紅熱疫情最嚴重的一年。  高發和濫用抗生素有關  很多人一聽說香港猩紅熱高發,第一感覺就是猩紅熱是不是與天氣有關?是不是香港最近一直高溫,所以才導致猩紅熱高發?
  • 染猩紅熱 香港一少女死亡
    另一男童感染正在ICU留醫,兩所學校停課信息時報訊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猩紅熱再「殺入」香港,一名14歲少女證實染猩紅熱身亡,其母親及弟弟有輕微上呼吸道病徵;另一名11歲男童確診感染猩紅熱,正於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兩人就讀的學校雖然未現疫情爆發,但為安全起見,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建議兩校停課至春節後再確定複課時間。
  • 濫用抗生素禍端顯現 九成猩紅熱「阿奇」治不了
    專家表示,抗生素的濫用已經造成九成猩紅熱致病菌對阿奇黴素耐藥。用了近千元抗生素沒退燒1月7日晚上,6歲的貝貝被父母帶到了瀋陽市傳染病院,此前,他已經花了將近千元在家附近的診所打了5天阿奇黴素,仍舊沒有退燒。感染科主任吳雲海介紹,入院時貝貝在頸、胸、軀幹、四肢出現細小密集的紅斑、壓之褪色,身上皮膚皺褶處皮疹更加密集,舌頭像楊梅一樣鮮紅。
  • 新一年香港出現2宗感染猩紅熱嚴重個案 1人死亡
    新一年香港出現2宗感染猩紅熱嚴重個案 1人死亡   中新網1月20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
  • 扁桃體炎伴皮疹,謹防猩紅熱
    近日,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監測數據顯示,香港近期猩紅熱報案呈上升趨勢。同時,廣東全省猩紅熱報告病例也呈現上升趨勢,又到了每年猩紅熱猖獗的時期。作為冬季的流行病,猩紅熱到底是什麼呢?如果孩子有這種皮疹,一定要及時就醫,需要抗生素治療。皮疹是猩紅熱最典型的症狀,它從頭頸部開始,但嘴周沒有疹子,慢慢擴散到前心後背及全身。同時,也會出現嗓子紅腫(有的扁桃體上有白色分泌物);發燒;寒戰;頭疼;頸部淋巴結腫大;咽部有出血點;肚子疼;噁心嘔吐;偶有皮膚感染;但有的孩子不會出現嗓子疼的症狀。
  • 猩紅熱是什麼病,預防猩紅熱,需注意這些
    猩紅熱是一種急性病,是由於細菌感染所引起的,主要外在表現為發燒,咽疼,全身出現皮疹,猩紅熱在炎熱的季節比較多發,所以一定要在炎熱的季節做好預防,那麼猩紅熱是一種什麼病呢?猩紅熱是由於細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特徵主要為身體發熱,咽炎以及全身瀰漫一種猩紅色的皮疹以及疹後脫屑,手術病人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猩紅熱一年四季都會有可能發生,但是冬春之際發病的人比較多。
  • 草莓舌、發燒不退!川崎病、猩紅熱症狀相似,怎分辨?
    雖感染後造成的死亡率不高,但若未及早治療,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川崎病川崎病是一種多系統血管發炎症候群,目前造成的原因仍不清楚;川崎病一旦發病,會攻擊兒童的心臟,約有15~20%的川崎症病患會引起冠狀動脈瘤,導致生命危險。
  • 猩紅熱是什麼病 猩紅熱的需注意這些
    猩紅熱是由一種能產生紅疹毒素的乙型溶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病,以發燒,咽疼,全身皮疹為特點。經常會出現在炎熱的季節。那麼,猩紅熱是什麼病?猩紅熱如何治療?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猩紅熱是什麼病猩紅熱是由A組乙型(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 申城已度過超常猩紅熱發病高峰 尚無死亡報告
    東方網6月2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 (微博)》報導,近日,香港出現猩紅熱致2名兒童死亡。記者從上海市衛生局了解到,本市5月份共報告猩紅熱病例771例,超過去年全年總數,但沒有重症或死亡病例。而記者昨天從滬上幾大兒童專科醫院了解到,猩紅熱的高峰已經過去。從本月中旬開始,猩紅熱小病人數量已在逐漸下降。
  • 童爸匯總的關於猩紅熱/鏈球菌性咽炎的科普文章
    童爸匯總的關於猩紅熱/鏈球菌性咽炎的科普文章。最後修訂:2018.7.6。猩紅熱的名字是由於該病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全身瀰漫性猩紅色皮疹而得名的。這種感染通常發生在5~15歲的兒童,其中又以學齡期兒童最常見,10歲兒童中80%已經具備了免疫力。3歲以下的兒童很少患鏈球菌性喉炎和猩紅熱。猩紅熱的皮疹首先出現在臉頸部,然後擴散到軀幹和四肢,用手按壓會褪去紅色。皮疹感覺就像粗糙的砂紙。尤以胸腹部和皮膚皺褶處明顯(如腿和軀幹之間)。
  • 香港猩紅熱疫情高發 專家提醒別錯當成感冒治療
    【深圳商報訊】(記者 管亞東 實習生 李冬冬 通訊員 胡辛楠)「我已多年沒接觸到猩紅熱病例了。」昨天,深圳市二醫院傳染科的王懷寧醫生對記者說。近年來深圳未出現大規模疫情爆發,關於此病的辨識和防治對很多家長來說相對陌生,記者就此專門採訪了市疾控專家。
  • 健康天天測,如何識別和應對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以往,猩紅熱曾是常見且危險的疾病,但隨著抗生素的發明和應用普及,猩紅熱的危害在發達國家已經不再是嚴重健康問題。猩紅熱有4種類型,即普通型、膿毒型、中毒型、外科型,普通型和外科型一般預後較好,膿毒型和中毒型比較嚴重,但目前已經不再多見,中毒型是病死率最高的類型。猩紅熱多見於溫帶地區,在熱帶和寒帶則少見,該病常年都可發生,但冬春季發病較多,夏秋季發病相對少見。猩紅熱是如何傳播的呢?如何識別這種疾病?參加測驗,來發現您需要的信息吧。
  • 流感季發熱不一定是流感,學生集體發熱一定要警惕猩紅熱
    9月22日以來,玉樹市第三民族中學陸續出現20多名學生患猩紅熱的病例,經住院治療,病情得到控制,也未出現猩紅熱的大範圍蔓延。雖然今年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了新冠病毒的防控上,其實這個季節其他類型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也是不容忽視的。
  • 猩紅熱是什麼病 如何預防猩紅熱病
    春天到了,各種病毒以及傳染病開始肆虐了。除了禽流感以及諾如病毒之外,猩紅熱也是最引人關注。那麼你知道猩紅熱是什麼嗎?怎麼去預防呢?  猩紅熱是什麼病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猩紅熱的預防方法  1.通風和消毒  患兒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天不少於3次,每次15分鐘。患兒使用的食具應煮沸消毒;用過的手絹等要用開水煮燙。
  • 猩紅熱的臨床表現和治療
    猩紅熱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5~15歲的兒童。 猩紅熱的潛伏期通常為2~3天,短者1天,長者5~6天。從發病到出疹為前驅期,一般不超過24小時,少數病例可達2天,起病多急驟,當局部細菌繁殖到一定數量,並產生足夠的外毒素時即出現症狀,有畏寒,高熱伴頭痛、噁心、嘔吐、咽痛等。嬰兒在起病時煩躁或驚厥。檢查時輕者僅咽部或扁桃體充血,重者咽及軟顎有膿性滲出物和點狀紅疹或出血性紅疹,或有假膜形成。頸及頜下淋巴結胂大及壓痛。
  • 寶寶患上猩紅熱怎麼治?1道中藥茶幫助清熱痊癒
    5~15歲兒童為猩紅熱高發人群,一年四季皆可發病。這個傳染病之所以叫猩紅熱,是直譯自英文病名「scarlet fever"。scarlet是猩紅色的意思,也有罌粟花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寶寶得了猩紅熱,面部會充血潮紅,口鼻周圍相形之下顯得蒼白,呈「口周蒼白圈」——乍一看有點像猩猩。從這兩個說法可以看出,猩紅熱的發病,和「紅」脫不了關係。
  • 寶寶得了猩紅熱?別怕,齊魯兒童醫院醫生給你支個招
    其中,有一種傳染病叫「猩紅熱」,也慢慢猖獗起來。可能寶媽們一聽到這個名字會覺得很嚇人,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很可怕的疾病,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醫生提醒,若孩子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就醫,按照療程服用抗生素,不要擅自停藥或隨意增減給藥劑量。猩紅熱是由一種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多見於3歲以上兒童,常在冬末春初流行,潛伏期1-7天,平均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