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即失業,已經成為近些年高校畢業生口中的流行語。走出校門、邁進社會,面對從未有過的就業問題,很多同學開始茫然無措。
年年都喊就業難,今年是不是比往年更難?
BOSS直聘今年10月發布的《2021秋招早鳥報告》顯示,2020年7月以來,面向2021年應屆生的校園秋招逐步開啟,相較上半年春招的嚴峻態勢, 今年秋招早期的人才需求呈現回暖,較2019年同期小幅 上漲4.5%。
其實相比較往年來說,今年的秋招形式還是比較樂觀的。
那我們接著往下看!(數據來源:職友集)
材料與化工類部分專業職位量
就業方向
在無機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及相關技術領域從事質量檢驗、產品開發、生產、教學及技術管理工作。
工資待遇
(取自可從事崗位的平均工資,截止2020-11-19)
高級研發工程師21.8K
產品經理16.2K
測試工程師10.5K
塗料研發工程師10.0K
材料研發工程師9.9K
高中化學教師9.2K
化工工程師8.9K
質量工程師8.3K
初中化學教師8.1K
品質工程師7.4K
技術服務工程師7.1K
研發助理工程師6.0K
助理工程師6.0K
研發經理17.1K
研發工程師11.7K
產品開發工程師10.2K
技術研發工程師9.9K
專利工程師9.8K
材料工程師9.2K
工藝工程師8.7K
化學工程師8.2K
技術支持工程師7.8K
技術類管培生7.3K
儲備幹部6.4K
技術員6.0K
研發助理5.9K
看到這裡,相信同學們對於材料與化工類專業的宏觀就業形勢大概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實總體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那麼部分材料與化工類專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到底出現在了哪裡?
社會實踐和創新能力的缺失
在材化類專業的實際工作中要求工作者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而現在的教育多是灌輸理論知識,使得一些學生光有知識卻無法融會貫通地去靈活運用。
雖然現在很多學校都會安排實習,但很多學生對學校安排的實習工作不太滿意,進而影響實踐的效果和能力的培養,導致一些學生荒廢了這段寶貴的時光。
就業過於理想化,眼高手低成通病
部分畢業生對於畢業後的工作抱著「寧缺毋濫」的心理,守著一份文憑,在心理上覺得自己好歹也是大學畢業生,對於普通的工作不願意去嘗試,幻想著「指點江山」的工作送到手裡。
結果就是寧願在家瀏覽招聘信息,等待優秀的崗位送上面前,也不願意抱著「清零」的心態去從基層做起。
缺少職業規劃上的導師和引路人
從牙牙學語時起,到大學畢業之前,在各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都會有相應的班主任或者導師去幫助學生規劃學習進度等,但大學畢業後職場導師的缺失讓很多學生迷茫起來。
當父母親戚朋友是行外人,無法在職業發展和規劃上為其提供專業性的意見時,所有的問題和思路都需要自己摸索,生怕自己摸索錯了,影響接下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因此部分學生對於決策猶猶豫豫,對於就業躊躇不前。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請往下看!
社會實踐和創新能力的缺失?
這裡有數以千計的實習崗位發布,更與材料、化學行業大廠合作,持續更新材化行業各大公司最新校招、實習信息,同時與1200+材化行業公司開展內推合作,其中,多家材化行業名企與我們合作舉辦線上宣講會,小心你眼花繚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