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歲藝術家黃永玉藝術遊記散文集推出義大利文版
2015年2月16日下午五點,九十二歲的國寶級藝術家黃永玉先生精神矍鑠地走進了北京三裡屯義大利駐華大使館,參加為他的藝術遊記散文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舉辦的義大利文版推介會,他表情輕鬆愉快,「這個地方我很熟,來過多次」。
-
黃永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義大利文版推介會在京舉行
(圖:左三為黃永玉先生)昨日,黃永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義大利文版推介會在義大利駐華使館舉行,會議由使館文化參贊史芬娜女士主持。中國出版集團總裁譚躍先生,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管士光先生,《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義大利文版譯者,前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總領事陳寶順大使和黃永玉先生本人在推介會上致辭,義大利駐華大使夫人白達寧太太,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與合作司司長張福海先生和黃永玉先生的女兒黃黑妮女士出席了會議。
-
東北大學校領導視察2020年本科生招生錄取現場
——黃永玉2020年黃永玉第一次版畫展開幕 2020年8月25日,黃永玉版畫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展出,從「年輕時,用帆布做了大背囊,裝著被當笑話的磨刀石開始刻板,這兩個體系內的版畫家,大多受到西方版畫的影響,形成了以素描明暗關係為基調的黑白面貌,而黃永玉的版畫則基於他過人的藝術天資與特殊的成長經歷,在吸收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元素,以及現當代漫畫和插畫諸多的藝術形式之後,他還巧妙地借鑑了西畫中的元素,納為己用,從而形成獨特的風格面貌和多元的創作格局。
-
看到黃永玉中國畫一幅,梅花圖800萬,並且交代了創作背景
看到黃永玉中國畫一幅,梅花圖800萬,並且交代了創作背景。黃永玉是一位真正的書畫藝術大師,特別是英雄不問出處,黃永玉先生對於繪畫才華的琢磨並不是法有師授的這個路徑,而是經過了太多的人生磨練所得到的藝術真諦,所以他的繪畫技法就是脫去了匠工製作的拘束和範式,而走向了自由創作的丰神浩蕩,所以觀賞他的書畫作品,有一種取法自然天地任我行的豪邁與灑脫。
-
《中國散文通史》目錄當代卷 和谷
當過農民、工人,1975年從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長期從事記者、編輯工作,曾任《長安》文學月刊主編。曾(現)移居海口。1987年加入中國作協,系中國散文學(協)會理事。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原野集》、《無憂樹》、《獨旅》、《野生地》、《和谷散文選》、《和谷遊記選》、《遠行人獨語》、《巴黎望鄉》、《和谷散文》、《和谷散文精選》、《還鄉札記》等等。
-
黃永玉夫人張梅溪去世,享年98歲,她寫的《林中小屋》你看過嗎
據人民文學出版社公布的消息:黃永玉先生的夫人張梅溪女士,5月8日逝世於香港,享年98歲。黃永玉手書訃告,攜子女向親朋轉達了這一消息。「尊敬的朋友,梅溪於今晨六時三十三分逝世於香港港怡醫院。享年九十八歲。多年的交情,因眼前的出行限制,請原諒我們用這種方式告訴您。」
-
樂天派黃永玉告訴你 找到自己的興趣有多重要
儘管學習成績差,但集美「兼收並蓄」的氛圍還是讓黃永玉找到了自由生長的空間,學校所有的美術老師都成了他的「好友」。在朱成淦老師的幫助下,黃永玉參加了野夫負責的東南木刻協會,開始了一生中最早的藝術實踐。很快,黃永玉從木刻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他開始臨摹投稿,這是他和美術真正結緣的開始。
-
黃永玉「返老還童」 自傳結合孩子的任性與才子的放縱
80萬字的自傳體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是黃永玉的自傳體小說,上世紀40年代就已動筆,幾經停輟延宕,近年又開始續寫。2009年起《收穫》連載,去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將第一部《朱雀城》結集出版。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表示,這幾年每次遇到《收穫》的編輯,他都要問一句:「明年你們還連載黃永玉嗎?」得到肯定答覆後,他就力表支持。
-
重尋文人遊記傳統的努力 ——讀《賈平凹遊記》
因此,當下遊記散文創作所面臨的問題,就不僅僅是「怎麼寫」的問題,更關乎到「為什麼寫」——如果遊記只是為了「記遊」的話,那麼,短短三五千字所能傳達的信息顯然不能與大量的照片或完整的視頻相比,如此一來,遊記散文又有什麼存在的必要性呢?從這個意義上說,重尋中國古典時代的文人遊記傳統,追求內與外的渾融無間,將個人心靈的安頓與對自然、民俗、文化的探求結合起來,這恐怕是當下遊記散文唯一的突圍之路。
-
散文|鬼才賈平凹小說藝術/尹燕忠
細品作家賈平凹先生小說作品藝術/尹燕忠細品作家賈平凹先生小說作品藝術作 者: 尹 燕 忠賈平凹先生1978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滿月兒》在全國獲獎,在這四十年中,他出版了近二百餘部小說、散文、文論、詩歌、書法、美術著作,數十次獲全國文學大獎,其中包括茅盾文學獎,散文大獎,長篇小說《浮躁》和《廢都》獲美國美孚馬大獎和法國獎,其中十幾本作品被翻譯成英
-
散文的寫法-風景遊記法
這種寫法寫成的散文有一個專有的文體名叫做遊記。我國遊記文學源遠流長,名家輩出,代代都有精彩的遊記散文膾炙人口。例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柳宗元的《永州八記》,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朱自清的《漿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都是一代名篇。
-
行萬裡路 撰遊記文
說起老字,毫無疑問,自然是指他的創作資歷。他在1976年即已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北京文藝》發表有影響的詩歌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真誠忠厚,平易近人。雖然他是在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我是1999年參加的,但我們沒有距離感,始終把他視為老大哥。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王曉廉先生已經是在全國很有名氣的文學前輩了。尤其是他的散文極具審美眼光和創新開拓精神。
-
論黃徵輝的散文創作
不錯,黃徵輝的文學創作,的確是從寫詩開始的。只是我沒有想到黃徵輝寫詩寫得那麼早。黃徵輝自己編撰了一份《黃徵輝文學創作、發表、編著、獲獎年譜》,這個年譜表明,黃徵輝從1975年就開始發表詩歌,他第一首詩歌作品《一花引來萬花開》發表在《龍巖工農兵文藝》。
-
範曾叫板黃永玉,畫了一幅畫:我的畫比你貴還受歡迎,你能奈我何
黃永玉曾是範曾的老師,指導過範曾的繪畫,但是兩人最後卻關係破裂,甚至互相詆毀對方。範曾認為黃永玉的繪畫呆板,根本就沒有入門,而黃永玉認為範曾的繪畫毫無內涵。但是他卻一直很看不慣黃永玉,在範曾的心裡,黃永玉是一個小人,他不光繪畫不入門,還打壓自己的弟弟黃永厚。但是裡面的到底怎樣,作為局外人的我們看不清楚,但是範曾和黃永玉的疙瘩一直都沒有解開。黃永玉曾經用一幅畫罵範曾,氣的範曾不行,後來範曾默默的畫出一幅傑作,賣出了1120萬的價格,來以此作為回應。
-
名著閱讀——《地心遊記》(1~10)集
《地心遊記》就是這樣一部作品。該書的主要內容是:德國科學家黎登布洛克教授受到冰島人阿恩·薩克努姍的密碼信的啟發,帶著他的侄子阿克賽和嚮導漢斯,進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險之旅。他們由冰島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一路上遭遇了缺水、迷路、暴風雨等種種困難,最終在一次火山爆發中從義大利的斯德隆布利島回到了地面。
-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創作背景:被稱為「開宗明義」之作
今天, 我們來品讀他在山水遊記方面的一篇代表作——《始得西山宴遊記》。從唐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進士及第後,他便積極參與政治,廣泛交遊,顯示出淵博的學識和出眾的才華。唐順宗永貞年間,王叔文集團執政,展開激進的政治改革,柳宗元是這一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但是這場改革觸犯了大官僚、宦官、藩鎮集團所代表的大地主階層利益,僅僅進行五個月,即告失敗。
-
黃永玉:唉,世界長大了,我也老了
黃永玉,1924年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祖籍鳳凰縣城。父親是當地男子小學的校長,母親是女子小學的校長。身處書香門第的他,從小就被藝術薰陶,他自己也非常熱愛藝術。1946年兩人在一家小旅館舉行了浪漫又簡單的婚禮。
-
龍灣:「羅峰獎」全國非虛構散文創作大賽頒獎
浙江在線-龍灣新聞網12月7日訊 12月7日下午,瑤溪鍾秀園舉行龍灣區第三屆「羅峰獎」全國非虛構散文創作大賽頒獎典禮。這是文學界的一次盛會,也是第21屆溫州市文學周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
範曾說,黃永玉的國畫尚未入門,是「文人相輕」還是肺腑之言?
再後來,隨著範曾的名氣越來越大,他有些自我膨脹,心血來潮時常常口無遮掩,在一次公開場合,當別人問到黃永玉的畫怎麼樣時,範曾直接說:黃永玉的國畫尚未入門。當然,在2008年,範曾和黃永玉「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又是後話了。
-
黃永玉大師的書畫作品,1尺100萬,值得擁有
黃永玉的經歷是非常有故事的,黃永玉的書畫修煉路徑也顯得與眾不同。按照他自己心得說法,自己是一個比較貪玩的老頭兒,在書畫藝術方面倒不是非常用功。朋友們,這可是黃永玉大師自謙的話題,不可以不信,也不可以全信。對於他說自己是比較貪玩的事,是大可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