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玉:​唉,世界長大了,我也老了

2021-02-19 深圳市書法院

黃永玉,1924年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祖籍鳳凰縣城。父親是當地男子小學的校長,母親是女子小學的校長。身處書香門第的他,從小就被藝術薰陶,他自己也非常熱愛藝術。

但因家境貧苦,在陳嘉庚創辦的集美中學讀了兩年初中,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臺灣和香港。

這,又是「逆襲」的典型。

再苦也抹殺不掉他對藝術的熱愛

當時戰亂紛飛,僅讀到初二的他就被迫輟學,流浪街頭。為了生存,小小年紀的黃永玉就開始在碼頭做苦力……他只想活下去。


幸運的是,在碼頭工作的他偶遇中學軍訓時的教官,看他可憐,就介紹他到軍隊做一名司書(舊指官署、軍隊中從事文書工作的人)。工作倒也輕鬆,每日抄寫幾篇公文一個月就能賺8塊錢。

但黃永玉可不是那安穩之人,抄完公文的他總有一些古靈精怪的想法,於是便開始在公文稿上亂畫。


先是把文稿上的「通令」兩字畫上花邊裝飾,後又在文中畫一些小動物,雖然,文稿因此變得生動起來,但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因為公文不嚴肅他被憤怒的長官訓斥並失去了這份工作。

木版畫(沒有書讀的孩子)

丟掉工作的他只能繼續流浪,後來,又碰到好心人把他介紹到稅務機關工作,但這次他依舊放蕩不羈,工作之餘開始研究木刻,把辦公室搞成了木工坊。隨即又被老闆打發走了。


此後,黃永玉還在中小學任過教員,在劇團擔任過舞美,在報社做過編輯,還幹過電影編劇。但這一路上,他始終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靠著自己的專研,16歲的他竟然可以靠木刻賺錢生活了。

木版畫(祈禱)

19歲時,他跑到江西一個藝術館工作,在那裡,他碰到了一個美麗大方的廣東姑娘張梅溪。黃永玉第一次見到心動之人,大膽的去追求她,每日定點等候,為她吹奏小號,奏響愛的樂章。


但張梅溪的父親是一位有錢的將軍,自然不同意兩人的事情,而張梅溪也早已被黃永玉的才華打動,兩人磕磕絆絆遠走他鄉。1946年兩人在一家小旅館舉行了浪漫又簡單的婚禮。

和夫人張梅溪合影

1948年夫妻倆來到香港,那時黃永玉在畫壇上還沒有名氣,整日專研木刻,但他非常努力,愛情給他賦予了極大的動力,藝術靈感也隨之奔湧而出,他的木刻畫在香港漸漸有了名氣,很多人爭相購買。

木版畫(半斤對八兩)

(邊城)插圖

1953年2月,黃永玉聽從了表叔沈從文先生的勸告,與妻子張梅溪抱著7個月大的兒子從香港來到北京,在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科擔任教師。


雖然住在美院宿舍的大宅院,他和妻子並沒有向生活妥協,他們還一起悉心飼養了小狗,貓頭鷹、火雞,甚至還有猴子,小梅花鹿等 ,好不熱鬧。而之前一直四處飄蕩的黃永玉,總算是安定下來了。

小孩子黃永玉,老頭兒齊白石

文革期間,受到批鬥的黃永玉一家人被趕進一間狹小的房子,妻子也開始生病,但苦難對他來說從來不是問題。


後來,黃永玉被下放到「牛棚」勞動三年,兩人不得見面,黃永玉便偷偷地寫下長詩《老婆呀,不要哭》來安慰妻子。在詩中,他還大膽對她說「愛你一百年不變」。



「文革」之後,撥亂反正,黃永玉終於苦盡甘來,雖然前半生跌宕起伏,但黃永玉的後半生可是非常舒服。他後來不僅被選為美協副主席,還榮獲了「義大利國家勳章」,畫作也開始受人追捧。2010秋拍會上黃永玉1978年作《暑荷圖》以683萬成交。


通透的生命,返璞歸真

這位好玩兒的老頭曾自述,「餘年過七十,稱雄板犟,撒惡霸腰,雙眼茫茫,早就歇手;喊號吹哨,頂書過河,氣力既衰,自覺下臺。」

不過,到了八十多歲的年齡,黃老已經不必再委屈自己去迎合潮流了,他說,「藝術是讓人高興,讓人沒有距離。」

大道至簡。書法亦云,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自畫像

一張辨識度極高的大方臉,兩個逗趣兒的招風耳,眯縫著眼,缺了門牙還笑開了花。兩手往上舉,穿著個白背心,露出圓滾滾的肚皮,兩腿齊往前伸,地上放著一個大菸斗。旁邊一書:九十啦!這便是老頑童黃永玉的90歲自畫像,手舞足蹈的高興勁兒簡直就是個三歲小孩子!

別看自畫像中那般「邋遢」樣,現實中的黃老活脫是一位時尚先生,和那些歐美紳士、韓國長腿歐巴們比起來也毫不遜色!

藝術界的時尚大咖,咱比的是氣質

他還有一個特殊癖好,就是收藏各種跑車

90多歲住著豪宅,開著跑車兜風

活得可比老外瀟灑多了


在黃永玉眼中,一生很短,短到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除卻愛畫畫、愛老婆,黃永玉更懂得生活。他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早上寫文,下午畫畫;愛看電影,也愛看電視連續劇,偶爾還看看《非誠勿擾》,了解一下現在年輕人都喜歡的事。

德國原裝奔馳S320、寶馬Z4、保時捷911敞篷跑車、保時捷卡宴越野車、紅色法拉利F430等等,這些別人一輛都買不起的跑車,老爺子卻專門買來收藏。

不離手的咖啡色菸斗,筆挺的身裝,有誰認得出這是位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

當時擁有清澈的笑臉的少年,轉眼就變成了愈老愈純真的頑童。

黃永玉是個「怪老頭」,世人叫黃永玉「老頑童」,老人的確幽默,也是洞悉人情世故的。他的畫比現今的微博熱門都要精彩,段子說來就來,不信咱們來看看!

玩著玩著就成了大家

說起黃永玉這個老頭,他這一生就像一個傳奇。他愛玩,而且玩得風生水起。俗話說,字如其人。畫也當如其人。看他的作品,就可看出他有多好玩。

在北京東郊矗立著一件巨型藝術作品——佔地六畝的「萬荷堂」。這座完全採取傳統建築結構蓋起的大宅院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住宅或畫室,而是黃永玉平生最大的一件藝術作品。

萬荷堂的中心是大殿,也是他的畫室,有東西兩個院落。東院是一個仿古江南園林式的建築群,院中間有一方佔地兩畝多的大荷塘,荷塘裡有來自頤和園、大明湖各地上好的品種荷花。每年7月,紅花綠葉,是黃永玉最流連荷塘的日子。從萬荷堂大殿後門走出來,穿過庭院就到了黃永玉的起居室——老子居。

乍一聽「老子居」,是不是有點自大,其實,這不是黃老自己起的名字,而是呂正操將軍代他定下來的。說來其中還有一段故事:那是在黃老年輕的時候,曾在福建泉州住過一段時間,他住處附近有一座廟,廟裡種有很多的玉蘭花,有一次他禁不住爬上樹去摘玉蘭花,被一個老和尚看見,叫他下來。黃永玉開始時不知道這個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師,跟法師講話的時候滿口「老子」,後來被人傳了出去,成為笑談。這次他要為自己的起居室取名字,呂正操就舊事重提,乾脆就叫「老子居」吧!

他最愛畫荷花,大概畫了八千多張,還自號「荷花八千」。他筆下的荷花,一掃一般人眼中高潔淡雅的印象,而是燦爛、生機勃勃的,真的是生如夏花。這種畫法是他玩出來的,因為小時候調皮,外婆找他時,他便一猛扎子往荷塘裡鑽下去,躲在水裡邊仰頭望著朵朵荷花,看看飄蕩的水草和遊過的小魚。因此他畫的荷花,多是視角往上,莖直挺立如沖天,畫面上如有水波蕩漾。

他的木刻刀功犀利,線條粗獷,畫面精細,也是玩出來的。《春潮》裡,鯊魚翻滾扭騰成弧形,釣魚線錯亂得簡直毫無章法,卻將「驚濤駭浪拍岸起」表現得淋漓盡致,人與動物之間共通的生命氣息似乎噴湧而出。黃永玉十來歲時喜歡上木刻,便自己鼓搗著,還曾因把辦公室搞得像木工坊而被辭退,他卻樂此不疲。後來以《春潮》和《阿詩瑪》轟動中國畫壇。

黃永玉本人超愛動物,養過狗、貓頭鷹、猴子、火雞、甚至狗熊。在黃永玉的筆下,貓頭鷹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睜的那隻像銅玲,圓咕隆咚,好像在說「難得糊塗」。而且黃永玉特別愛猴。今年,黃永玉設計了兩張猴票,一張是猴子抓著樹枝,一手捧著個大蟠桃,臉上的表情卻像在偷笑。另一張是一隻母猴抱著兩隻小猴,微微笑著,兩隻小猴眯著眼親吻著猴媽的臉頰,親暱動人,現在已經貴得一票難求。

其實在三十六年前,黃永玉就已設計了中國第一枚猴票,上面就是自己曾經養的小猴伊沃。它像小朋友一樣盤腿而坐,睜著大大的眼睛,仿佛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深愛著小猴伊沃,曾說「我想讓全世界知道我死了的猴子有多可愛」。有時候看黃永玉畫的猴子,會發現那種調皮、詼諧,其實像極了他本人。

很忙很忙的「90」後

黃永玉說自己90多歲也很忙,因為他不僅要畫畫,還要寫自傳。雖然年事已高,但黃永玉畫畫的速度依然很快。有時記者去採訪他,吃個午飯他就能畫出一幅大作。

他的靈感好像是噴湧而出的,而那份幽默感卻凸顯其中。他的畫裡常常配有各種幽默詼諧的話,如畫了只憨態的小老鼠,他寫「我醜我媽喜歡」,讓人捧腹。畫了一隻鳥,他寫「鳥是好鳥,就是話多」,老辣精準。

有人質疑黃永玉的畫濃墨重彩,不能算國畫。老先生懶於回應,只開玩笑說誰再說他的畫是國畫,就要告他。不管生活,還是藝術,黃永玉都是這樣灑脫從容的態度,更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我醜,但我媽喜歡

我醜我媽喜歡


「你他媽又吹」

「也不想想,我為什麼對你這麼好」

「鳥是好鳥,就是話多」

餘五十歲前,從不遊山玩水,

至今老了,才覺得十分好笑。

「我拿耗子藥,當早餐」

一幅畫,寥寥幾句,就道盡人生百態。這些都是黃永玉曆盡滄桑人生後的頓悟和灑脫。

所以,有人說黃永玉是很好玩的。對世事人生,他懷有一份經歷起伏跌宕,看透世界後的寬容與坦率。

有人建議他成立一個「黃永玉派」,黃永玉卻說,「狼才需要成群結黨,獅子不用。」對於黃永玉來說,藝術就是自己的理解,不需要與任何人為伍。

老先生愛戴著貝雷帽,叼著根大菸斗,咧著嘴大笑,如孩童乾淨的眼睛裡又可窺見一種狡黠。談到人生時,他說「躺在地上過日子,貼著土地過日子,有個好處就是,摔也摔不到哪兒去」。於世事,他是通透的,因為見過生死,經過起伏。但於人生,他是好玩的,充滿童心。成年人的童心不是天真,而是看透世界後的寬容與坦率。

他的一生經歷數次時代動蕩,卻又充滿傳奇。他以一顆玩心將所有如夢的經歷融入作品,成為了一代大家!「90」後的高齡如今又算得了什麼,用不老的心態,瘋狂地度過了90多載的絢麗人生,或許他才稱得上是人生的大贏家!


相關焦點

  • 藝術家黃永玉:講粗話風度翩翩,被罵後用了一招氣的對方哆嗦不止
    正所謂,你我皆凡人,誰還沒有火冒三丈,怒髮衝冠的時候。而且藝術家罵人比我們普通人罵人要高明多了。有時,就連藝術家講起粗話來都讓人覺得風度翩翩。藝術家黃永玉老師就是一個最典型不過的例子。黃永玉是一位老頑童式的藝術家,他從小在鳳凰城無愁河河邊長大,這麼神秘而又文藝的名字不知道是哪位賢者所起,反正從小黃永玉就聽村人裡說,他們這裡是鳳凰城。
  • 黃永玉:我是個受盡斯巴達式精神折磨和鍛鍊的人
    黃永玉耳背,跟他說話需要放大聲音。  他只有對感興趣的事情側耳傾聽,閒雜事情在他那裡遭遇的就是漠然。  晚年的黃永玉大多時間住在北京東郊的「萬荷堂」。除去偶爾出門會友人,更多的時間用來作畫,那些畫作經過各種渠道流轉歐美和東南亞被鑑賞者所購買收藏。  2007年2月10日下午,我去訪問黃永玉。
  • 黃永玉|年年水仙
    不過,我還未見到過別的人像黃永玉那樣如此偏愛題跋。收集多了,讀得多了,我才越來越明白,他寫題跋,就如同小說家寫手記,詩人寫短章,是心情、心境、思緒的流露。寫題跋時,他大多未想到公開發表,用如今流行的術語說,它們屬於個人的私人話語空間。但是,正因為如此,它們也就更為真切地呈現出一個文人的個性。
  • 黃永玉:快樂是對人生找到一個出路、一種觀點、一種看法
    當今畫壇老頑童,非「鬼才」黃永玉莫屬。白巖松曾說:老了,就做黃永玉。今年97歲的黃永玉是中國第一枚生肖郵票「猴票」的設計者。他獨樹一幟、自成一派,把繪畫、木刻、雕塑、文學、書法等十八般武藝耍得出神入化、酣暢淋漓。
  • 一晃,就老了,唉!
    有沒有那麼一天,突然變得沉默了,開始以為是成熟了,其實是老了。時間總是太匆忙,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頭就是一年,一轉身就是一輩子。是啊,人生苦短,一晃,我們就長了,又一晃,我們都老了。似乎記憶裡,還覺得兒時的嬉戲,還是昨天的故事;寒窗苦讀的日子,不過是剛剛發生而已;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茫然不知所措;第一次戀愛,那時候羞澀的自己......唉,一晃,就老了。
  • 三請董卿三請黃永玉:你太認真了,我必須認真
    我妻子看到了高興。據他說,歌頌他妻子的詩歌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收藏,不幸的是,在世界上沒有一家出版社能忍受這種麻木。我看過一幅翁一媼的小畫,桌上養花泡茶,桌下種大米餵雞一個小房間,坐在我旁邊,睡在我旁邊。妻子,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 94歲靈魂依然有趣的黃永玉:握鋼筆寫字 用人格寫作
    黃永玉說:「或者寫到明天就完了,但是我希望寫下去,只要讀者們不討厭。否則我那些經歷就有點可惜。」至今堅持不用電腦,甚至連使用原子筆都認為不夠正式,非手握鋼筆方能寫作的黃永玉強調:「我不是用電腦寫,我是用人格在寫。」
  • 黃永玉自喻晚上八九點的月亮:為什麼不是50歲?
    李輝把手稿還給黃老,又給黃老帶來了下期的大樣。我們說,黃老您寫了幾年還只寫到十二歲,大家都等不及了。黃老笑著說:「總要一步步來嘛。我寫得很慢,因為我是老老實實地寫,我要把所經歷的每個時代與社會的各個側面勾勒出來。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寫多長,第一部分我已在今天完工了,第二部分寫抗日戰爭時期,第三部分寫新中國成立後。」
  • 唉,李大仁,我最近突然有一個感覺
    當時也成為風靡一時的青春偶像劇,現在再看,好多人在刷彈幕時感慨良多,原來經典的東西,都是你我的故事,且歷久彌新。程又青或是李大仁的人生,或許也是千千萬萬個程又青和李大仁的人生,她們過著普通的生活,擁有溫暖也會吵鬧的家庭,還有一群陪伴著她們長大的朋友,或許平凡人生的意義,不過如此。
  • 黃永玉「返老還童」 自傳結合孩子的任性與才子的放縱
    黃永玉自傳體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朱雀城》。「初中時我有兩個非常要好的同學,他們成績很好,而我則是一個調皮搗蛋的留級生。虧他們不嫌棄我,還勸我學好英文讀外國書,因為有很多東西值得學習。我說,現在已經到這田地來不及學了,只能讀翻譯作品了。結果他們說,也有中文外文都不行的翻譯家,讀他們的東西,跟吃母豬奶也差不多。所以我寫小說,也以此話警醒,注意不要讓讀者吃到母豬奶。」昨日在長篇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朱雀城》暨「黃永玉的文學行當」專家論壇上,90歲的黃永玉仍然開著玩笑。
  • 黃永玉藝術遊記散文集推義大利版 創作於1991年
    原標題:黃永玉藝術遊記散文集推義大利版 創作於1991年  日前,九十二歲的黃永玉為他的藝術遊記散文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舉行了義大利文版推介會。說起與義大利的淵源,自1986年黃永玉在羅馬舉辦個人畫展,至今三十年了。
  • 91歲藝術家黃永玉藝術遊記散文集推出義大利文版
    2015年2月16日下午五點,九十二歲的國寶級藝術家黃永玉先生精神矍鑠地走進了北京三裡屯義大利駐華大使館,參加為他的藝術遊記散文集《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舉辦的義大利文版推介會,他表情輕鬆愉快,「這個地方我很熟,來過多次」。
  • 樂天派黃永玉告訴你 找到自己的興趣有多重要
    他說,「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不好玩。」這個世界之所以乏味不堪,有時候就是因為功利的聰明人太多,而有趣的好玩人太少。真正有趣的人,總能把凡世過得有滋有味,在玻璃魚缸裡遊泳,也有乘風破浪的氣魄。在黃永玉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任誕放浪、不拘形跡的「魏晉風度」,這是一種非常自由舒展的人生態度和生命狀態。在一次畫展上,黃永玉說,「不要把自己的意義看得太大,我感覺我們活著有意思、有趣就成了」,「畫畫應該開心、過癮,一般來講,我畫畫就是為了快樂、為了開心」。
  • 黃永玉夫人張梅溪去世,享年98歲,她寫的《林中小屋》你看過嗎
    據人民文學出版社公布的消息:黃永玉先生的夫人張梅溪女士,5月8日逝世於香港,享年98歲。黃永玉手書訃告,攜子女向親朋轉達了這一消息。「尊敬的朋友,梅溪於今晨六時三十三分逝世於香港港怡醫院。享年九十八歲。多年的交情,因眼前的出行限制,請原諒我們用這種方式告訴您。」
  • 範曾叫板黃永玉,畫了一幅畫:我的畫比你貴還受歡迎,你能奈我何
    範曾叫板黃永玉,畫了一幅畫:我的畫比你貴還受歡迎,你能奈我何說到黃永玉和範曾的恩恩怨怨,其實很難說清到底誰對誰錯,兩人都是藝術界的大家,在國畫上都有著突出成就,而且二人在業界的名氣也很高,跟隨者眾多。黃永玉曾是範曾的老師,指導過範曾的繪畫,但是兩人最後卻關係破裂,甚至互相詆毀對方。範曾認為黃永玉的繪畫呆板,根本就沒有入門,而黃永玉認為範曾的繪畫毫無內涵。
  • 黃永玉:母雞下了蛋總要叫幾聲,而我不會叫
    笠邊的蒼蠅比我先進了廟門。一般說來,胖子不愛幹活,我說的是貓不是人,尤其是胖子,莫怪!2004年12月底,香港藝術館舉辦黃永玉80年畫展,期間,有線臺一位記者前來採訪黃老。記者問:「回眸過去的80年,在您繪畫創作的生涯中,您對哪件作品最滿意?」
  • 難得天真,「玩世不恭」的大畫家黃永玉,點明人生盡興就好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難得天真,「玩世不恭」的大畫家黃永玉,點明人生盡興就好文/秋香黃永玉作為一位繪畫大家,不僅畫風中透露出羈傲不遜的態度,在人生中也是如此。「玩世不恭」用在他身上頗為貼切,他就像是遊歷在世俗束縛之外的行者,以積極達觀的態度,點明人生的道理:盡興就好!
  • 要把林青霞變野孩子的黃永玉可不是個等閒之輩
    原標題:要把林青霞變野孩子的黃永玉可不是個等閒之輩   大美人林青霞日前「出山」現身真人秀《偶像來了》,期間談到青霞為何願意接拍節目時,她透露當時年屆91歲的黃永玉對61歲的林青霞說「我想把你變成野孩子」,於是青霞說:「好啊!那我就變成野孩子咯!」
  • 黃永玉大師的書畫作品,1尺100萬,值得擁有
    黃永玉的經歷是非常有故事的,黃永玉的書畫修煉路徑也顯得與眾不同。按照他自己心得說法,自己是一個比較貪玩的老頭兒,在書畫藝術方面倒不是非常用功。朋友們,這可是黃永玉大師自謙的話題,不可以不信,也不可以全信。對於他說自己是比較貪玩的事,是大可相信的。
  • 黃永玉大師的畫,一平方尺價格100萬,不服不行!
    黃永玉大師的畫,一平方尺價格100萬,不服不行!當代藝術有沒有大師?有人說沒有大師,有人說有大師。在這兩個相對的觀點選項中,我個人的意見是偏向於後者的,就是基本認為當代書畫藝術還是會有大師級的人物存在的。比如書法家啟功先生,就是當代的書法大師。